鍾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過,好象沒有過多久,就又聽到
“吱溜”一聲,門軸艱澀轉動發出來的響聲。
“不會吧,這麼早就起牀了?”
鍾靈感覺屋裡沒有一絲光亮,村子裡的公雞甚至都還沒有叫呢,誰起牀了?
阿爸?他用不着這麼早啊!
那難道是阿母?這才睡了多久啊?
鍾靈可沒有這麼大的工作精神,她一閉眼,又睡着了。這古代的生活,體力活還真累人。
“喔喔喔!”
隨着村子裡第一隻公雞打鳴,整個村子裡的公雞都此起彼伏地跟着叫了起來。
由於是冬天,所以此時天還未全亮,到處黑乎乎的一片。但是,公雞打鳴,意味着太陽快出來了,村子裡的女人們,通常是全家第一批起牀的。
因爲她們要起牀做飯、擔水。
鍾靈想着不知道阿爸還是阿母起牀了,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爲阿母昨晚上太晚睡了,所以她會懷疑是不是阿母。
這麼一想,她就再也睡不着了,於是索性起牀去幫忙燒火,也算是盡點心吧!的確,象阿母說的,這段時間,她和小嶽子都淨往鎮子裡跑了。
昨晚果然下霜了,鍾靈打開門,一股寒氣就衝進屋子,她不禁打了個冷戰,嘴裡呵出一團濃重的白氣。
她用嘴呵着手往竈間跑去,那裡有溫暖的柴火,好歹能取個暖。
“阿靈,幹嘛不多睡會,這麼早起來?”
正往竈孔裡添柴的是阿母,原來是她一早起牀了。
“阿母,你才睡多久啊?我來幫你燒火。”
鍾靈蹲在竈下,接替了丁先鳳的工作。
“昨晚上磨地瓜粉,總算磨完了,今天一早要起牀洗地瓜粉,哪能多睡呢?
你先燒着火,小心稀飯滾了,我去挑水。”
做飯、挑水,是村子裡女人一天工作的開始。其實說起來,女人們的活,一點也不比男人輕呢!
雖然公用水井就在厝外,但竈間裡的大水缸也還是要打滿的,白天燒水、淘米、涮鍋什麼的,還全指着這裡用水。
這個水缸很大,鍾靈估計自已跳進去也能在裡面舒服地洗個澡,所以一次要有兩擔水才能把它裝滿。
阿母來來回回挑了兩次,剛從井裡出來的水摸着還是溫的,這是因爲地下比地表溫度高的緣故,鍾靈就着這溫水就洗了臉和清潔了牙,整個人頓時就精神了起來。
等丁先鳳把水挑好,大鍋裡的稀飯也熟了。
這時候,天色微明,外面的路已經能看清楚了,丁先鳳就切了一個蘿蔔,用生薑切成絲生炒了一個;又把昨天籬笆下摘的南瓜砍了半個,這南瓜色澤變得金黃,肉質堅硬,不過一煮就熟,咬起來面面的,味道差不了;接着,把自家種的花生炒了個油炸花生米;最後,又切了根醬黃瓜,加了點蒜末清炒了下。
幾個早菜做好,丁先鳳叫鍾靈把飯打起來,一會大家馬上要起牀了,吃着纔不會燙。
打着飯呢,二嫂鄭金虹也起牀了,她也是一臉倦色,做起活來,誰也不能偷懶、喊累,這點妯娌間還是有點默契的。
而且,鄭金虹現在最大弱勢是沒有一個孩子,鄭文強又不爭氣,都不找個正經的手藝學學,夫妻倆經常爲了這兩件事爭吵,以至於鄭金虹在家裡也覺得低人一頭。
丈夫的不足,也只有她來彌補了,所以,她在家裡幹活還是很賣力的。
“二嬸,吃飯啦!”
鍾靈見識到了女同胞的高強度勞動,對她們都不由地升起了一股憐惜之意。
“阿靈今天起得這麼早啊?看來,以後嫁到劉家他們就不愁媳婦不起來做飯了!”
鄭金虹隨口開了句玩笑,卻讓鍾靈心攸地一沉,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還好鄭金虹只顧着去洗臉了,並沒有注意到鍾靈的表情。
由於要幹活,所以她們也沒有等男人們,而是自已扒拉了碗飯,就開始行動起來。
鍾靈到下埕看到,磨出的地瓜粉已經裝了兩大滿桶,足有幾百斤。她不由地一陣汗,這可都是純手工勞動啊!
不過,這還不是真正的地瓜粉,只能說是磨出來的地瓜屑。要變成地瓜粉,還有幾道工序要走呢!
這時候,鍾自強和剛起牀的鐘武強,便幫着把裝地瓜粉的木桶擡到公用的井邊,然後,丁先鳳和鄭金虹便開始往兩個木桶裡注水,並用一個洗乾淨的長木棍在地瓜粉裡攪和起來。
這時候,整個木桶就變得渾濁起來,地瓜裡的澱粉開始被洗了出來,當然,這還不夠。
丁先鳳和鄭金虹將這些攪開的地瓜粉撈到一個麻布袋裡,然後一個提着這個麻布袋,一個在邊上架好一個半人高的木桶,木桶上,還橫放着一個釘着厚竹條的木架子。
接着,兩個人拿起這個滴着水的麻木袋,放置在木桶的木架上,便用力擠壓了起來,擠的時候,流出了渾濁的液體,一直流到下面的桶裡,鍾靈知道,這就是地瓜的澱粉。
不過,這些澱粉還要給過最少一天的沉澱,到時候,它們會變成白色的塊狀物凝結在桶底。把桶裡的水舀掉,把這些凝結物挖出來曬乾,就是地瓜粉了。
這活計看起來簡單,但每一麻袋的溶液要把它擠淨、擠成渣,那得耗費大量的體力。
而且,擠過一次不算,一會還得把這些渣再擠一次,以確保裡面的澱粉全部擠出來,避免浪費。
地瓜粉是農家生活的好幫手,在炒牛肉、豬肉時,拌點澱粉進去,牛肉、豬肉味道可以更鮮美不說,還能使肉綿軟、易消化。在洗豬腸時拌點進去一起洗,還可以除去豬腸的異味。
當然,地瓜粉當成主食來吃也不錯。不過,要將它當成主食來就,就得把地瓜粉做成地瓜粉粿。
地瓜粉粿的做法是: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爛,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後加水,調到合適稠度,再放到鐵鍋裡煎成一張一張的薄餅皮,切成兩釐米寬的粉條。
普通的做法,煮的時候,下足油,加上海蠣、海蟶、小蝦等海味,面上撒些蔥花或芹菜即可。
一碗的炒地瓜粉粿,香噴噴,QQ滑潤,讓人食慾大增。
鍾靈在邊上給阿母打下手,邊聽阿母說着地瓜粉的種種妙處,不由得食指大動。
“阿母,地瓜粉弄好以後,要給我們做地瓜粉粿吃啊!”
鍾嶽揉着眼睛,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到邊上了,一聽到吃,他立馬就有了興致。
“好的,小饞貓。多吃點地瓜粉粿,你們又該長個頭了!”
丁先鳳疼愛地道。
鄭金虹在一邊看着大嫂和孩子們對話,不由地一陣羨慕,心想,自已要有這麼一對子女,那可就好了。
“你們呀,只知道地瓜粉粿炒起來好吃,不過,我們孃家那裡,還有更多的吃法呢,什麼涼拌、砂鍋、素炒,哎,那味道,樣樣都好吃啊!”
鄭金虹聽着,也不示弱,說起了打小吃過的幾種作法,更把鍾嶽給挑饞了。
“不過,要說到好吃的,你們阿母海邊那纔多呢,不信你問她?”
鄭金虹笑道。
“那倒是,蚵仔煎也不難做,就是需要鮮蚵。鮮蚵挑到這裡來賣好貴的,也不新鮮。”
丁先一陣感嘆,這蚵仔煎好吃又營養,正在長身體的兩個孩子如果能經常吃到,那身體肯定棒棒的。
不過蚵是海邊的物產,這裡離海邊最少也上百公里,蚵挑到這裡,也離發臭不遠了,所以,這裡只能蚵幹,沒有鮮蚵。
“是啊,除了蚵仔煎,還有土筍凍,魚卷、魚丸……海邊好吃的東西可多了,可惜我到現在,連土筍凍也沒有吃過,更別說魚捲了。”
鄭金虹頗感遺憾地道。這些好吃的東西,她也是從孃家那個做過貨郎的哥哥那裡聽說的,他走鄉串戶,最遠也到過海邊的集鎮,吃過幾回回家就吹上了。
“這些以前我們鎮上都有,只可惜啊,不能把鎮子搬來,不然做這些東西,我倒是都會一點。”
丁先鳳抿嘴一笑,想起從前在孃家的好日子,也不由得一陣悠悠神往啊。
真是世事多變,誰知/book/304858/
家有餘糧由鄉村小說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家有餘糧閱讀道海邊的少女最終嫁到山裡,成了山野間勞作的農婦呢?
鍾靈和鍾嶽聽着直“吧噠”嘴,這個由地瓜粉引申出來的回憶,被趙樂一聲輕浮的招呼給打斷了。
“喲,弟妹們早啊,好勤快啊,要不要我幫忙?”
嘴上這麼說着,人卻站在那裡不動,明顯是客套話。
“不用,你忙你的吧!”
丁先鳳客客氣氣地道。自從聽了鍾靈說的趙樂的事,她心裡就升起了警惕之意。
“呵呵,那你們慢慢忙,我先去鎮上啦!”
趙樂一抹嘴巴,搖搖晃晃地出門了。
鄭金虹看得不由得一撇嘴,顯然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大伯也沒有什麼好看法。
不曾想,就在這時,鍾文強突然從厝內出來,邊急匆匆地跑,邊喊道:
“趙大哥,等等我!”
這跑得急啊,差點在臺階上絆了一跤。
趙樂聽到聲音,回頭見是鍾文強,便停下腳步等他,二人竟是很和諧地一起往鎮上去了。
看到這副情形,鍾靈有點忍俊不禁,這下可好,兩個賭鬼湊成對了。倒是鄭金虹,看得又氣又急,不過,她也拿自已男人沒辦法,只好對着地瓜粉出氣,用力狠狠擰着布袋。
“阿母,那我們也先出去下!”
鍾靈看天光全開,想起還要去鎮上買糖的事,便對丁先鳳道。
鍾靈原本以爲這是和昨日一樣勞作和平淡的一天,但是她沒有想到,這一去,會撞見一個驚天的醜聞,而且這個醜聞,還與她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