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雁城論兵

放開自由的歡樂,我要盡情高歌!嶺南的山啊,嶺南的水!多少次想像你的模樣,多少次盼着看看你的‘身姿’。流浪的子孫終於投入你的懷抱!祖先遺落的腳印今尚在?慈父的忠魂何處落?

要回到父親當年生活、成長的地方,錦天一路上都在興奮之中。他欲急於趕路,恨不得肋生雙翅飛過黃河、長江,飛過梅嶺、衡山。

衆妻妾孩兒們反對!她們終年守在京城王府之中足不出戶,如今好不容易縱情山水間,他們豈可錯過如此大好遊歷的機會?

大清國的錦親王,兼兩廣總督!其官之大,其權之重,到了任何一處,地方官員們皆會趨之若鶩、恭迎恭送!遊玩更是不成問題。

每到一處,大福晉橡果兒親自主持!她安排管家佘小虎向當地官員傳話,並不讓錦天出面。堂堂親王,張口要吃要玩兒,確實有失身份。

看着妻兒們從來未曾有過的快樂與和諧!錦天不想幹預她們,就讓她們縱情地玩樂吧!唉,一生清廉爲國,從未有過私心。如今爲了妻兒,自己也小小‘腐敗’一次吧!

錦親王給面子,地方官員們感激泣零、傾其所能。幾乎每到一處都是極盡奢華招待錦天一行。這一路玩玩兒走走,不覺已過了長江來到雁城。

雁城,古稱衡州,今爲湖南省衡陽市。地處兩廣咽喉,軍事地位極爲重要。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來是名人輩出之地。輔佐蜀國的大臣蔣婉、創造造紙術的蔡倫、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皆出自這裡。

這裡也是五嶽之一的衡山所在地。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爲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

清人魏源《衡嶽吟》中說:“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讚美。

南嶽之秀,在於無山不綠,無山不樹。爭妍鬥麗、花團錦簇、絢爛奪目、五色繽紛、花香撲鼻、樹大根深。

一路上游玩之佳境無數,錦天獨對此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衡州知府的引領下,錦天走訪了著名的石鼓書院、船山書院。更多的去處卻是瞭解該地的地形地貌。

作爲一名軍事家,錦天對於山水的欣賞遠沒有對地理條件的研究更有興趣兒。他用了數日跑遍了周邊的縣鎮。

橡果兒衆人並沒有跟隨錦天,她們玩她們的,任由錦天領着藍玉廣四處探訪。作爲妻子,橡果兒與錦天的思想是相通的。看到丈夫突然的忙碌,她知道,這裡說不定某一天就會成爲一次戰爭的競技場!

錦天觀察完

衡州的地形地勢後,對身邊的藍玉廣感嘆道,“但願我表哥吳三桂能終老在雲貴,如果有一天他敢造反,這裡勢必會成爲他向北進軍的大本營。”

“王爺何出此言?你與吳三桂乃至親,即便他有一天造反,我想皇上也不會難爲於你與他對磊吧?”藍玉廣道。

“呵呵,正相反。皇上此番派我兼任兩廣總督,目的昭然。廣州如今還有一位親王尚可喜,雲貴有我表哥吳山桂。又派我這個親王來嶺南,皇上是想我以一人之力來監護二王啊!”

“尚可喜爲人忠勇、厚道,他斷不會造反。可是我深知吳三桂爲人,他乃梟雄之輩。只要有機會,他的野心便會膨脹。所以如要監督吳三桂,衡州就是最重要的地方。只要將衡州緊緊守住,就等於挾住了吳三桂的喉嚨,他想北上也難!”藍玉廣分析道。

“是,故而此次我和你對衡州的地形進行了詳細勘察,以備不時之需。”錦天言道。

“唉,只可惜這裡不歸你這兩廣總督管轄,否則我替你坐陣於此,定會讓他吳三桂無路北上。”藍玉廣言道。

“我不親來此地,斷不會有此擔憂。怪不得皇上,他也不知此地的重要性,也許這是一個疏忽。”錦天道。

“現在唯一的辦法是通報朝庭,向皇上闡明此地戰略意義,讓皇上派重兵嚴守。”藍玉廣建議。

“還有一個辦法,韶關是進出嶺南的必經之地,也是離此最近的地方。那裡屬我兩廣管轄,我湖廣軍隊要長期在韶關重兵駐守,這樣一旦衡州有事,我們也可以最快的速度來解圍。”錦天翻開大清疆域圖邊看邊說道。

“駐守韶關就交給末將吧”,藍玉廣說道。

錦天呵呵一笑道,“你得跟在我身邊,總督府百事待舉,本王離不開你。韶關守備到時再考慮人選,現下不急。”

康熙十三年,即公元1673元,吳三桂聯合三藩起兵反清。公元1676年吳三桂率軍至衡陽,果如當年錦天所料,吳三桂將衡陽作爲向北進犯的大本營。並在衡州稱帝,改國號爲‘周’。

吳三桂坐鎮衡陽以後,急於向北進攻,可是當年睿智的錦天設於韶關八萬精兵經郴州不斷騷擾衡州,拖住了吳三桂北進的步伐,也給了康熙皇帝喘息的時間。最終南北夾擊,平滅了歷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亂’。

錦天在清朝歷史的進程之中,再一次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此是後話。

此時的錦天,勘察完衡州的地形後,攜家眷繼續南進。這一日終於來到了故鄉東莞。平南王尚可喜早在袁崇煥故居之地等候。

兩位故交相見,自是十分親熱。自阿

濟格叛亂,尚可喜助朝庭一舉平叛了阿濟格之亂後,尚可喜便回到廣東封地駐守。

尚可喜與吳三桂、耿精忠不同,他雖是三藩之一,但從阿濟格的教訓,他深知擁兵自重帶來的惡果。故在廣東他並不主持軍務,只王府保留少量衛隊。

尚可喜已經連續六次上疏請辭,欲回遼東老家養老。但福臨素知他對大清忠心耿耿,廣東又在偏遠的大南方,天高皇帝遠,離開尚可喜這樣忠心耿耿的人鎮守實在可惜,故而福臨一再安撫、挽留尚可喜,命他繼續留守廣東。

此次錦天來就任兩廣總督之職,尚可喜並未放在心上。有錦天在,他正可放下擔子,安享晚年。錦天也素知尚可喜爲人,故而兩人相交甚厚。

當錦天與尚可喜手牽手來到袁氏祖祠祭拜之時,身後卻有一雙陰霾的眼睛正虎視眈眈盯着他。此人便是尚可喜的長子尚之信。

對於錦天來兩廣,尚之信心裡最爲不快。父親老邁,自己很快就能承襲平南王爵位,到那時,自己可是名符其實的廣東王啊!

可是錦天的到來,將自己的美夢全部打破,這令他極爲反感。他暗暗下着決心“一定將此人趕出兩廣之境,否則將來平南王府形同虛設,有職無權!”

拜完祖祠,錦天與尚可喜同車返回廣州城。當晚,尚可喜設宴爲錦天接風。席間錦天深情地言道,“自京城一別,老哥哥身體依然如此健碩,你我攜手,定能爲兩廣百姓謀福啊。”

尚可喜搖頭嘆道,“爲百姓謀福之重任就全賴錦王爺,老夫年邁體衰,早已是力不從心了。”

尚之信聞言,起身向錦天敬了一杯道,“我父雖年老,但還有我這個兒子能助王爺建功立業。”錦天豪爽地一飲而盡道,“大公子英氣十足,將來必是國之良才。”

錦天繼續言道,“老哥哥駐守廣東,我放心,皇上亦放心。故而我欲將這督都府建在桂林,這樣老哥駐廣東,我駐廣西,我們同心治理兩廣。”

錦天此意本是出於替尚可喜考慮。他經營廣東多年,錦天不願一來上任便壓了朋友的風頭,故而提出此議。

尚可喜搖搖頭道,“錦王爺莫要多想,老夫確是想退隱而回鄉,對於權力之慾早已淡薄。王爺儘可在兩廣大展拳腳。老夫還要繼續上書向皇上請求告老呢。”

尚可喜一生共上疏十一次請求告老還鄉,他是一個真正淡薄名利之人。在清朝後來的歷史中,即便是三藩作亂,尚可喜也被清朝歷代君王所推崇。因爲他忠,因爲他無慾的高風亮節!

老子高風亮節,兒子卻權慾薰心!給他一生的清白英名抹了一個不小的污點!

(本章完)

第37章 海蘭珠病逝第159章 大將費揚古第55章 吳三桂進京第102章 承德傳旨第35章 錦天妙計定戰局第147章 紅娘駕到第93章 情種李自成第61章 街頭示愛第106章 愛情與名分第73章 烏雲寺解圍第83章 押解第19章 莊妃偷情第9章 祖大壽詐降第144章 兩廣總督第65章 洪承疇妙計安錦州第146章 絕色雙胞胎第94章 絕世尤物第90章 軍前受命第39章 孤城錦州第92章 大顯身手第33章 豪格求計第136章 糟糠之妻第84章 牢中探視第57章 絕代佳人兒第121章 王爺收禮第155章 江山易新主第81章 狩獵大會第147章 紅娘駕到第83章 押解第23章 玉蟬送信第49章 攻心第161章 兵困衡州第117章 計降尚可喜第5章 軍中驕子第105章 初戀的感覺第48章 范文程領命第90章 軍前受命第117章 計降尚可喜第49章 攻心第135章 一場虛驚第117章 計降尚可喜第146章 絕色雙胞胎第80章 奇書第156章 未雨綢繆第57章 絕代佳人兒第13章 暗生情愫第21章 反間計第52章 洪祖降清第109章 愛情的結晶第39章 孤城錦州第30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2章 山海關大戰第34章 莊妃毒死八皇子第42章 迎接第63章 三角戀情第54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99章 叔父攝政王第155章 江山易新主第110章 頭痛第83章 押解第131章 姐妹傾心第121章 王爺收禮第150章 二鳳戲蛟龍第121章 王爺收禮第16章 貝勒府裡的歡笑聲第14章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第81章 狩獵大會第8章 兵困大淩河第145章 雁城論兵第108章 世外桃園第28章 莊妃懷孕第45章 情敵相見第79章 夜逃第127章 倒晦的紅娘第34章 莊妃毒死八皇子第16章 貝勒府裡的歡笑聲第140章 假偷情第148章 雙飛鳳第4章 祖大壽遇刺第151章 宮中對食兒第161章 兵困衡州第77章 三個響頭第145章 雁城論兵第134章 鰲拜進讒言第110章 頭痛第163章 蘇麻求情第164章 花房教孫第102章 承德傳旨第141章 定情第159章 大將費揚古第47章 腹中胎兒的秘密第26章 多爾袞回京第129章 死死地愛第122章 計服鰲拜第79章 夜逃第87章 陳圓圓忍辱偷生第140章 假偷情第154章 梟雄之心第120章 血戰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