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

“報主公,帳外有一人言與主公舊識,求見主公。”

“請。”

“你是……?”劉備想了半天也沒想起這人是誰。

“是你!”一旁的牽招卻先叫了出來,“主公,此人乃昔日雒陽城外山賊。”

牽招這麼一說,劉備就記起來了。當年劉備去接牽招的時候,牽招正護送他老師的靈柩返鄉,半路被這個山賊搶劫。

“壯士來此有何求?備當努力爲之。”

“小將輾轉多地,幸得楊將軍收留,於袁術帳下。不想袁術此人,叛漢自立,楊將軍欲投皇叔,又恐皇叔不容,故遣我至此說情,望皇叔收留我等。”

劉備早就從斥候那裡得知袁術派楊奉率軍和自己作戰,本想讓牽招出擊的,既然楊奉要投降,劉備當然答應了,正好減少死傷。

“壯士可回覆楊將軍,不必疑慮。楊將軍既能去國賊袁術而投備,備自當恭迎。”

“謝皇叔,小將即刻回返。”

楊奉得知劉備願意收留他們很高興,便率軍來到劉備軍營,見劉備果然出營相迎,放下了心中僅有的擔憂。

袁術得知楊奉他們投降劉備又氣的吐血了,但現在他已經無兵可派了,只能寄希望於張勳擊敗呂布後,再回軍與劉備交戰。

袁術在這裡頭疼,遠在許都的曹操這段時間也不好過。

曹操剛迎劉協定都許都,爲了許都四周的安全,便連續平定了汝南、潁川一帶的數支黃巾賊。收繳黃巾賊的牛用作屯田,黃巾賊的家屬當屯民,黃巾賊當屯田兵,勢力又得到一定的提升。

期間,曹操聽聞劉表有意進攻許都,奪取劉協,便率大軍進攻南陽。

面對曹操大軍,張繡向賈詡問計。賈詡說道:“曹操勢大難敵,不若降曹。”

張繡最開始也不想當劉表手中的刀,覺得投降曹操也是個好主意,便同意了。

曹操的大軍剛到淯水便見到了張繡的使者,曹操見張繡不戰而降便有些輕視張繡,曹操前段時間一帆風順也讓他又開始飄起來了。

曹操進城,見到張濟的妻子鄒氏。若曹操只佔張濟的妾,那還好說。佔了張濟的妻,那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了。在漢朝,夫和妻兩人的地位是差不多的。曹操佔了鄒氏,不但侮辱張濟,同時也侮辱了張繡。

曹操攻下宛城沒有就此停下腳步,他又率軍向南,準備拿下南陽全境。

賈詡找到張繡,說道:“可上告司空,屯軍兩翼,爲大軍護衛。”張繡雖然不知道賈詡爲什麼讓自己這麼做,但常年的言聽計從還是聽從了賈詡的勸告。

張繡找到曹操,想讓他的士兵作爲左右兩翼護衛軍。曹操這會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沒有多加考慮就答應了,可曹操還留了一手,讓張繡的士兵不得着甲,鎧甲全部留在中軍輜重隊。

曹操進軍南陽的時候,發現張繡手下有個猛將胡車兒,他非常喜歡,常常給胡車兒送金銀。這件事讓張繡發現了,張繡覺得曹操想讓胡車兒殺自己。

前面被辱,現在又有生命危險,張繡自然要想辦法自救。張繡找到賈詡問計,賈詡說道:“將軍之兵皆屯要害,可出奇掩之,曹操必敗。”

這時張繡才明白爲什麼賈詡要讓自己把士兵屯在曹軍左右兩翼,賈詡早就看出張繡會反叛,一早留了一手。

張繡又想到自己的士兵沒有鎧甲,又問賈詡。賈詡說道:“曹操不知將軍之意,將軍可當面訴苦,事必成。”

張繡找到曹操說道:“車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張繡以鎧甲過重,輜重難行,害怕延誤戰機爲由,請求讓士兵穿着鎧甲趕路。曹操果然如賈詡預料的一樣,相信了張繡的哀求,同意了張繡的請求。

當天夜裡,張繡便率軍突襲了曹操大營。曹軍被“友軍”攻擊,馬上大亂,自家士兵都不聽從自家將軍號令。

身爲曹操護衛首領的典韋非常警覺,張繡軍突襲的時候,他就反應過來了,馬上帶着數十名親兵堵在了大營門口。

典韋威武非常,一戟便能砍斷數十杆長矛,大營門口空間又小,一時間張繡軍不能攻入大營。張繡只得從其他門攻入大營,大營士兵也因爲張繡的叛亂引發譁變,開始內訌。

曹操沒辦法收拾局面,只得先率親衛逃跑。可座下的寶馬絕影被流失擊中,沒走幾步便死了。曹操的兒子曹昂便將自己的馬讓給曹操,自覺斷後,給曹操創造逃生的機會。

曹操沒逃出多遠,張繡的士兵就追來了。曹昂反身死戰,最終寡不敵衆,死於亂軍之中。與曹昂一同死的,還有曹操的從子曹安民(曹嵩小兒子曹德的兒子)。

大營正面的典韋此時也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身邊的親兵早就全部死光,只留他一人死守大門。

張繡見典韋勇猛,想要生擒他,可士兵完全不能近身,張繡只得放棄生擒的打算。被圍攻的典韋身披數十創,鮮血的流失讓他漸漸沒了力氣,最終死去。直到典韋死後,張繡的士兵纔敢上前,將他斬首。

張繡突襲曹操,擊敗了曹軍,率軍追殺曹操。幸好于禁治軍嚴謹,其他部將的士兵混亂的時候,唯獨他的士兵沒有慌亂。

這些士兵在於禁的帶領下築濠溝,修建防禦工事,在張繡追殺來時,擋住了張繡追兵。張繡兵少,不敢和于禁死拼,便撤退了。

曹操決心出兵袁術,又聽到袁術大軍五十萬出征徐州的消息。曹操心情好轉,召衆幕僚商議,說道:“袁術大軍往攻徐州,我可坐山觀虎鬥。”

曹操剛經過宛城之敗,還沒有緩過氣來,想利用袁術和劉備兩家相鬥,漁翁得利。

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七十章 昌豨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