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

“將軍,崤關新建,關體矮小,尚不知其是否可阻劉軍。將軍爲雒陽保障,不容有失,莫如由末將往守崤關,將軍自守函谷關。”夏侯惇副將朱蓋說道。

隨着黃河下沉,露出了河灘,秦函谷關已經不是連通長安和雒陽的必經之路,於是漢武帝在秦函谷關東面新建了漢函谷關。可惜雒陽到秦函谷關有兩條路——北崤道和南崤道,漢函谷關位於北崤道,只能擋住一條路。

隨着東漢的建立,雒陽成爲都城,漢函谷關無法保證都城西側安全,秦函谷關再度修繕使用。只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秦函谷關的地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秦函谷關建立在一條裂縫之中,兩側都是高地,名爲稠桑原。數百年的砍伐讓稠桑原上的樹木消失,進攻秦函谷關的軍隊不再需要從中間的裂縫通過,他們可以直接走兩側的高地,秦函谷關完全失去作用。

當年曹操進攻關中馬超,糧草從秦函谷關北面的河灘運送,鑑於兩處函谷關都無法確保許都門戶雒陽的安全,他下令許褚在河灘上重新建造一座關卡,這就是大崤關。

大崤關建造初期並不大,而後曹操平定關中,大崤關的戰略作用就沒那麼大了,加上物資短缺曹操便沒有再下令加固。一直到去年關中丟失,曹操纔想起大崤關,下令朱蓋督建加固。只是曹操沒有水泥,加固關卡的進展很慢。

夏侯惇說道:“雒陽連通關中與兗州,雒陽若失劉備便可全據大河,再無後顧之憂,那時劉備大軍南下,豫州難守矣。雒陽不可失,還望朱將軍謹守。”

“請將軍放心!”朱蓋說道,“然雒陽兵少,又需守備東、西、北三處關隘,將軍還需遣人向許都求援。”

“言之有理。”

東面的虎牢關、北面的小津關等都沒有受到劉備軍進攻,如今關羽大軍壓境,夏侯惇下令調集東面、北面兩處的曹軍向西面支援,同時派出信使向許都求援。

信使來到許都,曹操纔剛剛安撫完曹仁,與衆人商議應對之策。

劉曄說道:“江東大計未成,劉軍已掌控淮南局勢,不日必攻豫州,豫州難守也,莫如遷都宛城,以爲後計。”

“便因汝之計,致使數萬大軍殞命江東,更折了伯寧。今又獻計不戰而走,汝可是因宗親之顧,欲暗助劉備,謀我乎!”不等劉曄說話,曹操喝道,“還不與我退下!”

劉曄被曹操說得臉青一陣白一陣,心中悲憤,掩面而走。

“報主公,潼關爲劉軍所佔,夏侯將軍求援。”

鮑信說道:“孟德,潼關一失,函谷關、崤關皆不可穩守雒陽,還需早做打算。”

“允誠之意若何?”

“兗州已失,陳留被奪,許都已處險地。而今關羽取了潼關,太史慈必與關羽夾擊雒陽,雒陽難守矣。”鮑信說道,“莫如乘雒陽未失之時,遷民入南陽,而後以衡山、中陽山之勢阻劉軍西進之路。劉軍有涼州之危,必不敢直下南陽。如此以待天時,或有良機復奪中原。”

曹操閉目沉思良久,說道:“已無良策退敵乎?”

荀攸說道:“主公,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豫州之民甚衆,若爲劉備所得,彼勢愈強而我更弱。劉備曾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攸深以爲然。若遷民入南陽,則劉備空得其地,糧草難以爲繼,可阻劉軍。”

“既無良策,便即刻遷民。”曹操說道,“傳令元讓雒陽可守則守之,不可守則退。”

“是!”

“子丹,武關爲南陽門戶不容有失,張飛攻打甚急,汝率五千精兵相助文稷守關。”

“是!”

既然決定放棄豫州,曹操不準備留下任何有用的東西給劉備,下令強制遷徙全體百姓,堅壁清野。

雒陽這邊關羽果然向着夏侯惇擔憂的方向前進,劉備軍根本不管秦函谷關和大崤關,直接分兩軍開始爬稠桑原高地。

“將軍,主公令我等延誤劉軍取雒陽之時,我等無需死守關隘,可留少數將士守西面,大軍往屯東函谷關,而後末將往守南崤道。”

“言之有理。”既然戰略目標是拖延時間,那步步後撤,步步抵抗便成了好辦法。

關羽不攻堅關,選擇爬高地,那之後大概率也不會選擇攻漢函谷關,而是繞路南面走南崤道。南崤道是開闊大道,很難守備,夏侯惇讓少部分士兵守漢函谷關,自己率大軍當道紮營,還下令虎牢關和小津關的曹軍來南崤道匯合,給曹操遷民爭取時間。

夏侯惇兩次抽調虎牢關的守軍,虎牢關的守備力量已經很薄弱了,最重要的是虎牢關守軍之中有一部分士兵來自滎陽等地,滎陽名義上屬於司隸,卻地處虎牢關以東,太史慈進兵虎牢關時第一時間佔領了這裡。

戰友越來越少,老家還被劉備軍佔了,虎牢關上的許多曹軍沒了士氣。虎牢關城高地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稱謂,想要攻下虎牢關本不容易,不過抵不住關內自己人投降。

關羽奪取潼關的消息傳到太史慈耳中,他放棄了直襲許都的誘惑,留下司馬懼守陳留縣,親率大軍正式進攻虎牢關。

夏侯惇兩次抽調,虎牢關上現在只有一千五百多守軍,面對太史慈數萬大軍攻城,那些出身本地的曹軍生出了投降之心。

他們在太史慈到達的第二天夜裡偷偷打開了關門,其實關內守軍小校一早知道他們要投降,但他收到了曹操遷民的消息,害怕家中家小有危險。有人投降,他就順勢而爲,城門開後立刻丟棄部下,向南逃跑。

輕鬆奪取虎牢關,雒陽大門打開,太史慈大喜,留下部分守軍,率軍直奔雒陽。

夏侯惇這裡也出現了變故,漢函谷關是建立在大道之上,兩側雖有高山阻攔,但關卡寬度也不低,不像秦函谷關一樣只有十幾米寬。

朱靈和關羽商議妥當,由他進攻漢函谷關,關羽從南面大道進攻雒陽。朱靈不願乾等關羽進攻,嘗試了進攻漢函谷關,意外發覺關中的守軍不多,而且士氣低迷。

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七章 初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