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騎軍交戰(上)

?清軍的騎兵走了三四里的路程,只聽前方馬蹄聲響,只見在前方的地平線前,也出現了無數的騎軍身影。顯然是中華軍的騎兵,而且從人數看來,與清軍也相差無幾。?

中華軍的各軍區部隊都有一支騎兵部隊,這一點清軍都清楚,而且中華軍以前也多次在戰場中使用過騎兵,也給清軍造成過不小的打擊。不過中華軍對騎兵的使用,一般都是用在突襲或是追擊的時候,但很少用於正面戰場。雙方的騎兵更是很少在戰場上直接對話。偶尓有一二回,也是一二千騎兵之間的小型交戰,達到近萬規模的騎兵對戰,確實還從沒有過。?

而這一次中華軍居然主要以騎兵來對抗清軍的騎兵,也讓清軍的兩員主將馬喇希、哈寧阿兩人有些宅議。不過馬喇希本是蒙古鑲紅旗固山額真,素來以精於騎射而自居,而且他從來沒有和中華軍交過手,雖然聽說過中華軍有多麼厲害,火力都多麼兇猛,但畢竟是沒有親眼見過,而現在見中華軍出動騎軍來迎戰自己,在詫議之餘,也有些興奮。?

雖然馬喇希也知道,中華軍的騎兵也是使用火槍作戰的,但按馬喇希的概念中,在馬背上使用火槍,肯定是不如在地上靈活自如,因此在騎兵作戰中,中華軍火力上的優勢肯定是要打一個拆扣的。因此一面是躍躍欲試,想看一看中華軍到底有多厲害,另一面也是希望能擊敗這支中華軍的騎兵,讓他們知道一下厲害,於是馬喇希立刻也下令,全軍出擊,迎戰中華軍的騎軍部隊。?

這一支中華軍的騎軍部隊正是第十八軍的騎兵師,受第一軍軍長蘇建林命令,作爲中華軍的先鋒人馬,先期趕到戰場來。蘇建林的想法其實和清軍差不多,都是想先用騎兵突襲,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不過誰都沒想到,兩支騎軍會在戰場上不期而遇。?

十八軍的騎兵師叫蔣連軍,今年四十歲,他過去曾是明軍的將領,在寧武衛裡當過遊擊將軍,就是付責指揮騎軍的,是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中華軍打入北京時加入中華軍的。因爲他在明軍裡就是乾的騎軍,?因此在加入中華軍之後,自然也就被分到騎兵裡面,現在進升到了騎兵師長,這也是中華軍的騎兵軍官能夠晉升的最高官職。畢竟中華軍是一支以步兵火器爲主的軍隊。騎軍的存在,主要的作用還是輔助步兵。?

但這並不表示商毅並不重視騎兵的建設,相反從組建自己的軍隊開始,商毅就建立了自己的騎兵部隊,最早的騎軍將領楊武丞,現在已晉升成爲軍區司令部成員了。?

儘管騎兵被淘汰出戰場,是歷史的大勢所趨,但商毅知道,這是一個長期過程,騎兵全面退出戰場,還要等到二百多年以後,就在目前來說,騎兵依然是戰場的一支重要力量。由其是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地勢平坦,河流較少,只要運用得當,騎兵仍然可以在戰場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另一時空裡大約六十年後,在天才的拿破崙手下,騎軍還有一次迴光返照似的輝煌經歷。?

現在中華軍的五個軍區,一共建有三個騎兵師,二個騎兵旅,共計騎軍的人數有三萬五千人左右。但基本都是輕騎兵,每支騎兵部隊中,只有二到三個重甲騎兵連。?

當然要建立騎軍,?自然就離不開戰馬,現在商毅手裡並沒有產馬之地,中華軍戰馬來源,在早期主要是靠繳獲的清軍戰馬,經過了歷年的戰鬥,中華軍累計繳獲戰馬的數量達到了五六萬匹之多。?

清軍的戰馬基本屬於蒙古馬系,另外還有少量的河曲馬和哈薩克馬。蒙古馬體形小,力量弱,速度也不快,優點是吃苦耐勞,耐力極好。但並不是當騎兵的理想馬種。而河曲馬和哈薩克馬雖然比蒙古馬的品質好一些,但也並沒有達到質的提高,而且就是在清軍中,河曲馬和哈薩克馬的數量也並不多,中華軍繳獲的就更少了。?

另外在與西班牙殖民者作戰中,中華軍還繳獲了少量的安達盧西亞馬,這批馬到是理想的戰馬,但數量不多,前前後後一共也不到三百匹。基本都分給武將當坐騎,其餘都裝配了商毅的衛隊。因此中華軍的戰馬,同樣也是以蒙古馬爲主。?

考慮到騎兵還要盛行二百多年,而且目前與淸軍的戰鬥也需要一支優繡的騎兵部隊,因此盡力改善中華軍戰馬的品質,也是一件重要的事件。而在內部挖潛的的作動不大,商毅選擇的辦法是引進外援。在商毅入主浙江,開始海外貿易之後,一直都在大力從國外引進優質的馬種,並且制定各國商船販馬到中國可以減免部份海關稅收的規則,而歐州各國的商人見有利可圖,也紛紛運送各種良馬到中國來。?

這幾年來,中華軍陸陸續續的引進了近五千餘匹世界各地的良馬,其中包括了阿拉伯馬、安達盧西亞馬、阿克哈塔克馬、腓特烈斯堡馬等等,幾乎把這個時代的優良馬種全部都囊括殆盡了。同時商毅還聘了一批歐州優秀的育馬師,讓他們付責用國外優質馬與中國馬進行配種,培育中國新一批的優質戰馬。?

現在這項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培育出來的第一批新型馬己經開始在中華軍中服役。雖然這一批戰馬還達不到外國優質戰馬的水平,但和過去的蒙古馬比起來,確實己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了。?

目前在中華軍中,擁有外國戰馬和新型戰馬約有六千匹左右,主要是分配給湖廣、淮南、山東三個軍區,南京軍區也分到了一部份。優質戰馬的大量引進,自然也大大提高了騎兵的戰鬥力。因此在中原大戰開始之後,騎兵的幾次參戰,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但和清軍的騎兵進行大規模的戰鬥,確實還是第一次。?

不過這時中華軍正是軍心、士氣旺盛的時候,同時師長蔣連軍也確實渴望與清軍的騎軍大戰一場,過去蔣連軍還是明軍的時候,和清軍的騎兵交手過好幾次,但幾乎毎一次都是以慘敗收場,但加入中華軍之後,商毅對騎軍的訓練更爲嚴格,而且又給騎軍裝配了犀利的火槍和優質的戰馬,因此蔣連軍也信心大增,認爲目前中華軍騎兵的實力,完全能夠與清軍的八旗精騎一較高低。於是在得知清軍出動騎軍進攻之後,也立刻下令,排出進攻陣形,迎戰清軍的騎軍。?

第十八軍的騎兵師里約有一千七百多匹外國戰馬和新型戰馬,裝配了兩個騎兵營,騎兵師就是以這兩騎兵營爲箭頭,毫不示弱的向清軍發動了進攻。?

清軍的騎軍是一萬人,中華軍的騎兵師是八千多人,相差並不大,這時雙方都排出一個箭頭形態,相對奔馳,接近十萬個馬蹄快速的起落擊踏着大地,發出沉悶而又密集的聲音,雖然不如炮擊那麼驚天動地,但也有另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

雙方的距離逐漸拉近,騎士們都將自己戰馬的速度提升到了最高點,更是帶出一股無堅不摧的驚人氣勢。不過這時衝在最前排的清軍騎兵卻發現,對手所乘騎的戰馬個頭,十分明顯的比自己要大出一號,有的甚致大出一號都不止。因此在不少清軍的心裡也都打了一個突,中華軍那來這麼多的大馬。?

不過雖然心裡是這樣想,但現在進攻己經展開,停是停不下來了,而且清軍的騎兵們也不想停上來,畢竟戰馬並不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他們對戰勝中華軍的騎兵,還是很有信心的,因此還是作好了戰鬥的準備。?

衝在前排的騎士都在馬背上摘下了彎弓,抽出羽箭,搭在弓弦上,然後雙臂甲力,拉開了弓弦,將箭尖指向對面不斷逼近過來的的敵人。這一連串的過程,騎士們都是隻依靠雙腿控制着座下的戰馬,並保持着自己的身體平衡,也顯示出精湛的騎術。而在他們的身後,其他的騎兵用不上弓箭,側抽出了自己的馬刀,在空中揮舞,劃出一道道匹練似的寒光來。?

而與此同時,中華軍的騎兵也同樣完成了準備的動作,雖然動作沒有清軍的騎兵那麼複雜,但前排的騎士同樣也是用雙腿控制戰馬,平衡身體,這同樣也是多年艱苦訓練的成果,而雙手一前一後,平端着火槍,槍口也同樣指向着對手。而後排的騎手,則是一手揮動馬刀,另一手卻持着一支短銃。雙方都在等待着進入自己射程,出手的那一刻。?

這時雙方的距離己不足一百步,幾乎就是在幾下呼吸之間,距離在迅速之間拉短。從空中俯看下去,兩個巨頭的箭頭幾乎就要相蹱在一起了。?

中華軍的騎兵扣動了扳機。頓時“砰砰砰砰”?槍聲如爆豆一樣響了起來。?

清軍的騎兵鬆了弓弦。一時“嗖嗖嗖嗖”,箭矢破空之聲也不絕於耳。?

雙方的騎兵幾乎是在同一時刻選擇出手。?

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38章 家事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208章 哭諫(下)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84章 夜襲(二)第44章 救援部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28章 立威第59章 保薦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9章 政治平衡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81章 洋人(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81章 出兵(下)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20章 浙江巡撫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90章 金陵風月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93章 秦淮風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