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

而就在這時,炮擊雖然己經停止了,但中華軍的騎兵部隊也趕到了戰場。.

就在重型火炮對大西軍的主陣展開遠程轟擊的時候,中華軍的騎兵部隊也開始出動,左右各有一個騎兵團,分別從兩撤迂迴包抄上來。

本來五方陣是一個比較有利於步兵對抗騎兵的陣形,而且中華軍出動的騎兵部隊的人數也不多,兩個騎兵團合計起來也不過五千五百多人,但這時大西軍的主陣己經被中華軍的遠程打擊給打亂,而且吊斗倒塌之後,全軍的指揮中心也徹底癱瘓,雖然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的親兵各自都去搶救自己的主將,但這時誰也無法再將號令傳出去了。

而其他方陣的士兵們更是不知道自己的主將是死是活,人心惶惶,軍心不定,因此誰也沒有再戰之心。而且騎兵對步兵天生就有心理優勢,結果被中華軍的騎兵一陣衝殺,也把大西軍的主陣給撤底攪亂了。

這時前方的敗兵也已經敗退了回來,結果更是血上加霜,因爲敗軍裡還裏脅着幾十頭大象。

因爲發現了大象害怕手榴彈這個竅門,因此中華軍的士兵們也都學聰明瞭,就跟在大象的後面,不時的扔一顆手榴彈,趕着大象向前跑,去衝擊大西軍的士兵,而自已就跟在後面撿漏,也有一些膽子大的,乾脆就追到大象的屁股後面,用刺刀或是槍托驅趕着大象前進。一邊趕着一邊還“吁吁”或者是“架架”的喊着,也不管大象聽不聽得懂。

大象當然聽不懂架馬的口令,但也明白身後的這批綠傢伙自己惹不起,因爲剛纔的火焰和巨響都是這批綠傢伙們搗鼓出來的,惹不起自還躲不起嗎?因此只要是一見了中華軍,就立刻逃跑,而對在自己前面擋路的大西軍士兵就不客氣了,用身體撞,用鼻子打,連踢帶踩,到也有幾分如入無人之境的樣子。但如果讓不明真像的人見了,一定會認爲這是中華軍的象軍。

而跟在大象後面的中華軍士兵也一邊趕着追着,還一邊互相議論。

“這傢伙真給力呀,十幾個兵一拱就倒,誰也擋不倒,可真是幫了咱我的大幫忙了。”

“這不是大西軍喂大的嗎?怎麼幫起咱們來了。”

“這你就不懂了,其實這傢伙聰明着得呢?他也知道咱們快得天下了,因此也不想跟着大西軍幹了,所以臨陣倒戈,幫起咱們來了。”

“對對對,這起碼也能算個火線起義吧。”

“而且還有立功表示呢?”

結果就這樣中華軍驅趕着象軍,一直衝殺到了大西軍的主陣前。這時大西軍的主陣早就亂了,而大象也不管你那,反正只要是擋在自已身前的,就毫不客氣的撞開。

而有不少大西軍的士兵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怎麼自己養的大象反水了,因此也大叫着:“大象造反了,象軍造反了。”

很快,大西軍就變成了全線潰敗,而中華軍從背後,側後不斷追擊,一直將大西軍設在江西坡的大營也奪了下來,最後大西軍一直逃進了新興所裡,這一戰纔算是結束。

最終的結果當然是以中華軍的大勝而告終,這一戰一共殲滅了大西軍二萬三千八百五十七人,俘虜六千五百七十三人,另外還擊斃了大象一百三十八頭,俘虜了二十三頭,奪得了大西軍的武器軍械、帳蓬旗幟、糧草物資都無其計數。而中華軍自身,也陣亡了一千三百七十一人,另有七百二十二人受傷。

當然總體來說,這一戰的勝果還是十分輝煌,而且這也是中華軍入貴以來,發生的最大一次戰鬥,全軍上下也都十分喜歡,因爲這是經過了艱苦戰鬥之後才取得的勝利,自然又是不同了。

當然繳獲的刀槍物品對中華軍來說,基本沒有用,到是這一百三十八頭死象,全身都是寶,象皮象肉、象骨象牙都是有用的東西,因此這一場勝利的慶功會上,全軍每人都分到了一塊象肉,反正是償個鮮。而其他的部件都要妥善保管,按戰利品登記。

而這一戰的最大收穫就是俘虜與二十三頭大象,其中有十一頭象是衝進了中華軍的主陣之後,被中華軍硬是弄倒抓住的,還有十二頭則是騎象的大西軍士兵見大勢己去幹脆控制住大象,連人帶象一起投降了。而這些被俘虜的大象也成新鮮物,不少士兵都跑來圍觀。

另然在這一戰中,還抓到了一條大魚,就是大西軍的三巨頭之一,劉文秀。這傢伙比較倒黴,吊斗倒下之後,孫可望和艾能奇雖然都摔了一跤,但都沒有什麼大礙,只有劉文秀,摔斷了一條腿,後來三人被各自的親兵救下,分散上馬逃命。

孫可望和艾能奇都迅速的逃離了戰場,只有劉文秀,因爲摔斷了一條腿,控制不住戰馬,不敢放馬狂奔,結果被中華軍的騎兵追上,劉文秀本想和中華軍拼命,但坐下的戰馬不給力,一尦蹶子,把劉文秀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觸動了斷腿,疼昏了過去,等他醒來的時候,己經被中華軍關在戰俘營裡,不也斷腿到是被接上,又上好了夾板,包紮起來。

劉文秀本來還想裝一個小頭目混過去,等養好了傷之後再找機會逃跑,但他的衣甲特殊,一看就知道官不小,找其他的俘虜來一認,就爆光了身份,大西軍的三巨頭之一的劉文秀。

而羅遠斌得知抓住了這樣一條大魚,也十分高興,立刻下令,將劉文秀單獨關押,並且嚴加看守,但在生活上,儘量給劉文秀一些照顧,同時又命隨軍的醫生盡力治療劉文秀的傷腿。而自已身份暴露之後,劉文秀也己經認命了,隨你怎麼樣,因此也十分配合,並沒有多少牴觸情緒。

就在第二天,有人來向羅遠斌報告,中華軍己經攻佔了安龍, 而在安龍暫居的永曆朝廷君臣人等己經全部都被活捉了。

原來在這一戰開始之前,中華軍的探子就己經探知,大西軍將永曆朝廷君臣人等接到了安龍所安置。安龍所離安南衛的距離大約有二百多裡的路程。

因此參謀長劉伯濤就提出建議,現在大西軍的兵力都集中在普安州一線,安龍的防守十分空虛,而永曆朝廷君臣人等以爲有大西軍的保護,必然防備鬆懈,因此如果在這個時候出動一支精銳人馬,偷襲安龍,可以一舉將永曆朝廷君臣人等活捉,這樣一來永曆朝廷也就徹底滅亡了,而大西軍失去了永曆朝廷這面旗幟,也難以再撐下去,對於實現商毅逼迫大西軍投降,盡力和平解決雲南的計劃,也是一個有力的推動。

羅遠斌聽了之後,也十分高興,因爲朱由榔沒有能耐沒有,就是逃命頗有兩下子,一有風吹草動,就跑得比兔子還快,來兩次都讓他給跑了,這一次說什麼也不能再放過他,因此也同意了劉伯濤的建議,派出一個騎兵團,襲擊安龍。因此在和大西軍交戰的時候,江西軍區的騎兵師實際只有兩個騎兵團參戰。

就在中華軍和大西軍展開激戰的時候,另一個騎兵團也悄悄上路出發。二百里的距離對騎兵來說,也就是一天的時間,因此騎兵團在早晨出發,黃昏時分就趕到了安龍。在樹林裡休息了一個時辰,等天色完全黑下來之後,才殺向安龍所。

安龍本來就只是一個千戶所,其實就是一個小城堡,而且年久失修,城牆都倒塌了多處,而永曆朝廷逃到了安龍,又見了劉文秀和艾能奇,自以爲有大西軍保護,至少也能夠安定一段曰子,因此守衛十分鬆懈。中華軍本來是打算採用爆破炸天安龍衛的大門,但見無人守衛,乾脆就派幾個士兵從倒塌的缺口處翻進城去,打開了城門,進入安龍城裡。而這整個過程,都進行得十分順利,沒有一點阻攔。

而這時朱由榔君臣現在用千戶衙門改成的皇宮裡歡飲,因爲連續逃亡了幾個月,現在總算也是找到了一塊落足之地,而且頭頂還有大西軍這把保護傘,也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雖然說安龍所小了一點,條件也簡陋了一點,但對於飽經磨難的朱由榔來說,己經是非常滿足了。因此也天天招開宴席,和大臣們聚飲。

衆大臣也有同感,雖然說平時爲了爭權奪利,鬥得不亦樂乎,但爭權奪利也是要有物質條件的,至少也要先把溫飽解決了吧。因此衆大臣們也都放下了爭端,暫時和睦相處,爲下一階段的權力鬥爭養精蓄銳。

經過了幾天的調養之後,衆大臣的精力也都恢復了過來,有不少人都打算在明天的朝會上拉開新一輪權力鬥爭的帷幕,不少人的彈亥、上疏都己經寫好了,只能眀天一早呈給朱由榔看。而今晚的聚宴,也是衆大臣之間的最後一次和睦相處了。不少人也都十分珍惜,因爲下一次不知就要等到什麼時候,也許永遠都不會再有了。

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39章 吳甡督戰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36章 南歸(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98章 遷移(五)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8章 山東戰役(六)第67章 建設(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33章 互不相干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302章 造勢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19章 海盜(三)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76章 鹽場(下)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72章 勸進(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406章 國策(下)第83章 游擊戰(二)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89章 交易(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85章 夜襲(三)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4章 反擊(二)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85章 地雷陣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53章 山東之變(一)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56章 奪船(上)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86章 人材(上)第88章 騎軍交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