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

接到了稟報之後,商毅也覺得有些意外,這兵荒馬亂的時候,曾化龍派這兩個人到穆陵關來視察什麼?

在這方面,周世奇和唐鎮就要比商毅曉事得多了,兩人立刻就明白,這一定是商毅的第二份報捷送到了登州,曾化龍不敢相信,因此纔派兩個親信來看一看真僞。

兩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商毅之後,商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立刻帶着周世奇和唐鎮出城,將兩人迎進城中,先到千總衙門落座。

奉上茶之後,衆人客氣了幾句,肖文軍和韓志馬上就把話題轉到了商毅的第二份捷報上,兩人當然不會說是奉曾化龍之令,來調查真假,而是先極力的把商毅誇講了一番。商毅對兩人的實際用意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也歉虛了幾句,然後就主動提出,邀請兩人一起去看這一戰所斬的首級,抓到的俘虜,以及繳獲的戰利品。

這一下肖文軍和韓志自然是求之不得,立刻起身,先跟着商毅來到放着清軍首級的房間裡,只見一顆顆人頭以經用硝水浸泡過,碼得整整齊齊,雖然沒有細數,但幾百顆首級是絕對有的。肖文軍還不放心,又抓把幾顆,仔細觀看,果然發現頭髮都是剃了很久,並非新剃,這就說明絕不是殺良冒功。

接着商毅又帶着兩人來到庫房,果然見盔甲、武器、旗幟等物品都分類放置,兩人也都認識清軍的盔甲旗號,確實不錯,由其是其中那二十多件白甲兵的衣甲,和其他的盔甲明顯不同。兩人還檢查了十佘支武器,上面都有盛京某坊、錦州某坊鑄造的字樣。也可以證明,確實是奪自淸軍之手。

最後商毅又命人將兩次所抓的一共四十名俘虜押上來,讓兩人過目。在這個時代,滿人和漢人還是有着比較明顯的特徵區別,因此雖然俘虜的精神都十分萎縮,但確實是滿人無疑。由其是在目光之中,還帶着一絲兇悍之意,可見是久經戰陣的士兵。

直到這時,兩人才對商毅所報的這次大捷確信無疑,同時也對商毅刮目相看。在這個時候,由其是在松山大敗之後,大明朝廷上下幾乎是到了談淸變色的地步, 就是最強的關寧鐵騎也不敢輕拈清軍的鋒芒, 而在一戰中斬首近九百餘級, 而且還全都是貨真價實的人頭, 就是這份功勞, 己足以讓商毅從一個小小的千總升到守備, 同時還能領個遊擊將軍銜,可以說是一步就擠身於中高級武將的行列了。

而以商毅還不到二十四歲的年紀看,前途還真是不可限量,現在大眀內憂外患,戰事不絕,曰全別說是副將、總兵指日可待,就是以武將的身份封候,也不是不可能的。

衆人又回到衙門,商毅又命人在衙門擺上酒宴,招待兩人,並由周世奇和唐鎮作陪。在宴間,兩人自然就要問起這一戰的經過,商毅到也沒有隱瞞,一五一十,詳細的說了一遍。當然像手槍這類細節自足隱去不說,但也把兩人聽得目瞪口呆,甴其是聽清軍攻上城頭,當時穆陵關己岌岌可危的時候,兩人甚致都緊張的屏住了呼吸,只到商毅說到自己率軍拼力死戰,終於頂住了淸軍的進攻,最終還是把淸軍趕下了關城,兩人這才如釋重負一般的鬆了一口氣。

聽完之後,兩人又對商毅好一番稱讚,這一次可就不是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讚揚。

不過韓志對商毅所說的火銃的威力還有所置疑,因爲根據他的經驗,火銃由其是鳥銃,不僅填的速度慢,往往沒打出兩次,敵軍就殺到了面前,而且又容易爆膛,明軍普遍不喜歡使用鳥銃,因此按商毅的說法,火銃似乎並沒有這樣的威力。

對韓志的疑問,商毅嘴上雖然不說,但心裡卻覺得頗爲悲哀,其實在明朝,中國的火器確實有長足的發展,雖然還比不上同時代的西方,一些近代陸軍的火器,都能在找到雛形或對應的東西:地雷、水雷、火箭炮、鐵絲網、機槍、裝甲師、等等。而即使不相信火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一些有識之士如徐光啓、孫元化等,還是能夠認識到火器的威力與價值。只可惜明朝末年的政府腐敗,軍隊鬆馳,才導致火器的質量下降,以及火槍手的訓練不足。才導致空有先進的火器,卻打不過清軍。

但這些都是人爲的因素,而不是火器本身的問題,然而大多數人卻分不清這一點,卻把一切都歸結到火器上面,甚至因噎廢食而拒絕使用火器。商毅知道,在清軍正式入關之後,江南各地抵擋清軍的武裝力量使用的竟然還是冷兵器,相反到是清軍偶爾到還會使用一下火器。

而等到清朝坐穩了江山之後,始終保着“騎射乃滿州根本”,才使得中國的火器發展全面停頓下來,等到二百年之後,大英帝國用洋槍洋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時,淸軍居然還是用長矛弓箭來迎戰。終於才導致了中國全面淪陷在世界列強之手。

當然商毅的這一番心思無法對肖文軍和韓志兩人說明,只說下手穆陵軍將進行火銃的訓練,請兩人去一觀,便可知道爲何火銃能有如此作用了。

當天下午,肖文軍和韓志隨着商毅來到了訓練場上,這時穆陵關裡以經被擠得滿滿當當,只有四條主街和訓練場空了出來。因爲士兵們總要有一個訓練的地方,才得以保留。

儘管現在是戰時,但商毅對少年隊的要求依然不放鬆,毎天上午學習讀書識字和各種知識,只有下午纔開始訓練,這時在訓練場上,都是少年隊的士兵參加訓練。有人在練隊例,有人在練槍刺,自然也有人再練習火統的射擊。

商毅等一行人徑直來到射擊的訓練場上,只見有三十名少年隊的士兵正在進行實彈的射擊訓練。按商毅的規定,火槍兵在熟練了鳥銃的操作動作之後,毎天都要進行十五次實彈射擊訓練,共分爲三組,毎組五次,前兩次都是自由發射,後一次是進行三段連射。現在火槍兵進行的是自由發射訓練。

只見在四十步開外,舉立着一排十字標靶,上下左右中,各有一個一尺見方的木牌,每一名火槍兵輪流射擊這五個木牌,而每一次射擊訓練的成績,都會被教官記錄下來,做爲以後選拔爲正式火槍兵的依俱。

肖文軍卻驚訝道:“商千總,我看這些士兵大多都是未成丁的孩子呀,難道他們也要上陣去抵抗韃子嗎?”

商毅苦笑了一聲,道:“穆陵關裡只有這麼多兵力了,因此韃子打過來了,別說是孩子,到了必要的時候,就是婦女也要派上去。”

兩人聽了,也知道是實情,都不禁有些側然。

商毅接着道:“但是火銃的發射,無需大力,因此不分成人少年,均可使用,而且火銃兵也不用上陣廝殺,因此我才讓他們練習使用火銃,和韃子真刀實槍的幹,還是用成人的士兵。”

兩人也只能點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就在這時,槍聲大作,一股一股嗆人的硝煙散出,而在遠處的標靶上,有的木牌以經打了一個窟窿,有的打破一個邊角,也有的啥都沒有,完好無損。而火槍兵們立刻重新填彈,然後再度發射。到是可以看得出,動作都頗爲熟練。

在火槍兵們填彈的間隙,商毅纔對兩人道:“使用火銃,首先要在督造上下功夫,必須嚴格監督工匠施工製做,這樣纔能有質量上成做火銃,不爆膛,射程遠,威力大。”

……

“韃子精於弓馬,堅忍善戰,臨陣多披重曱護具,非我大明之兵所能敵,唯有火銃可透重甲,乃爲破敵之利器,不可不用,亦不可不善用。”

……

“其次就是對火槍手嚴格訓練,並且熟練運用三段連發之技,才能使其填裝快,打得準,在戰場上才能給韃子重創。”

……

“而對火槍兵,也不能僅僅只訓練他們發射火銃的能力,同樣也要進行槍刺,刀等戰殺之技,這樣敵軍衝到了近前,就同樣可以與敵軍做近身廝殺。”

這些話,有些兩人也知道,但也有一些是首次聽說,但都頻頻點頭,韓志道:“看來商千總對火銃運用,是頗有心得。也使我等茅塞頓開。回去之後,我們定會將千總之言如實轉告巡撫大人,我們登州也要練一支火槍兵來。屆時還要請商千總不吝賜教啊。”

商毅道:“這是自然,如果登州府要練火槍兵,卑職必當將這少許心得詳細記碌,呈交巡撫大人。”

肖文軍呵呵笑道:“商千總何不寫一本[火銃紀效],

商毅心中一動,他知道中國古代的兵書雖然不少,但大多都是謀略,戰守、軍陣方面,涉及士兵的訓練方面很少,只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 在這方面獨有建樹, 而在明朝火器雖然十分普及,而且有關火銃的記錄也不少, 但一本在火銃的生產,使用、訓練, 由其是火銃在戰場上的運用方面的專業書籍還沒有,而自己雖然比不上戚繼光,卻有着三百多年的經驗, 是不是可以寫一本[步兵操典], 作爲以後訓練士兵的範本教材, 以後其他人就可以照書施教, 也就不用自己親力親爲了.

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93章 合圍(四)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381章 喜迅第16章 三路出擊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81章 佈置(二)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402章 北境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章 喜迅(上)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84章 開戰第4章 趕集(下)第117章 海盜(一)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2章 荒鎮怪客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72章 清廷進京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381章 喜迅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56章 火船(二)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34章 鄉鬥(上)第184章 襲擊(上)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90章 遇刺(上)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267章 重逢(上)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90章 合圍(一)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一章 安撫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93章 合圍(四)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2章 喜迅(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45章 獻投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94章 勸降(下)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44章 新年(上)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24章 天像第10章 婚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