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

就在第二天,成進率領着第九軍,由北洋水師的第二分艦隊付責運送,從下關出發,由賴戶內海揚帆東進,向大阪駛去。

經過了五天的航行之後,船隊於在七月十日,船隊到達大阪海邊。

幕府軍退守大阪之後,也一直都在提防中華軍進攻大阪,但防備的主要方向都是在陸地上,對西邊的長州藩方向,而對南部海岸的防禦十分鬆檞,因爲在這個時候,曰本仍然還沒有太強的海防意識,而在事實上向日本這種島國,走海路要比走陸路方便得多,因此中華軍基本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就在大阪的南部的海灘上登陸成功。

大阪是當初豐臣氏的根據地,又是日本的三大堅城之一,城市的選址,防線的佈置設計,都是由加藤正清親手製定,並監造了早期的工程,選址地點北有大川、東有貓間川、西有東橫堀川,只有南面是空地。雖然大阪城的城牆沒有熊本城高大,但一共分有三丸(三道城牆),最外丸的周長達到了十二公里,每丸都有自己的護城河,由其是在本丸內的守天閣,共有九重五層樓的建築,最高的達到了五十六米,而城牆、護城河、守天閣相結合,仍然是固若金湯。

因此在關原合戰之後,德川家康又連續發動了兩次進攻大阪的戰爭,每一次都出動了二十萬以上的兵力,費盡力氣,才攻破了大阪城,而且在豐臣氏被滅亡之後,德川家康下令拆毀了原來大阪城的城牆,雖然後來又重建了大阪城,但大阪的防禦力己經下降了許多,由其是作爲古代曰本城市的標誌,守天閣一直都沒有重建,只是把守天台重建起來,因此和豐臣秀吉時代,已不可同曰而語了。

而且在豐臣氏滅亡之後,徳川幕府一度曾經成立大阪藩,由鬆平忠明擔任藩主,但在1619年徳川幕府以天領大阪城的方式所代替,大阪藩因此被廢除。一直由徳川幕府直接控制。

得知中華軍己經在大阪城南登陸成功,大阪守將酒井清勝也大吃了一驚,一面趕忙命人到冮戶去向酒井忠勝求救,一面命手下的士兵加緊守城。

雖然大阪城的城防設施被削弱了許多,但城市的規模卻進一步擴大,現在依然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之一,城裡的居民己經超過了二十萬人,城市規模要比熊本城大得多。而且一般的大城市守衛,都不能只在城裡防守,還必須分兵駐守城外的其他據點,與城牆互相配合,因此在前兩次大阪之戰中,豐臣氏的一方都擁有十幾萬大軍,可以分兵拒守大阪城外的小松山、藤井寺、八尾、若江、岡山等據點,才能抵抗得住徳川家康的大軍,堅守住大阪城。

而現在酒井清勝手下只有三萬多士兵,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城外的據點,只能將兵力全部都撤回到大阪城裡來防守。當然幕府軍只注意陸地防守,而忽視了海防,兵力不足,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中華軍上岸之後,也十分輕易的就佔領了大阪城外的陣地。

隨後中華軍就對大阪城展開了進攻。

雖然大阪的城牆沒有熊本城高厚,但依然也達到了七八米的高度,也都是用灰磚和石塊混合砌成,不過現在只剩了一道城牆,城外也有一條防城河。

不過這次進攻大阪的戰鬥,成進也不打算採取對付熊本城的戰術,畢竟直接毀城的戰術並不能多用,只用一次可以起到震懾人心的效果,但用得多了,則容易激起日本人的反惑情緒,使一些本來處於搖擺狀態的大名出於激憤,轉投到德川幕府的一方去。

同時中華軍還打算在攻下了大阪之後,以大阪爲基礎,與幕府軍進行決戰, 另外大阪也是日本重要的港口,在中日關糸尚未破裂之前,就是以大阪的貿易量最大,一但將大阪城毀了,對中國方面也是不利。因此這一次作戰,中華軍的目標是攻佔大阪城。

當然成進對攻佔大阪城也充滿了信心,畢竟像這樣的城池,在中華軍的征戰史上來說,少說也攻下過十幾座,在這方面,中華軍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了。

因爲大阪城裡三面環水,只有南城是平地,因此中華軍主攻的方向也就是南城。

首先中華軍依然是將火炮在城裡排開,對準城牆展開一陣狂轟濫炸,雖然使用的炮彈有一半是實心彈,但大阪城南面登時被一片嗆人的硝煙所籠罩住。儘管大阪的城牆都是用灰磚青石砌成,但也仍然被打得凹凸不平,石屑亂飛亂濺。

這一輪炮擊之後,守軍的損失到是沒有多少,但聲勢卻十分嚇人,也令守城的幕府軍心驚不己,士氣也大幅下降,好在是大阪的城牆還算是十分堅固,並沒有被炮彈擊塌的樣子。

隨後成進下令,派出一個步兵團,在距離大阪城一百五十步遠的位置布成三段射擊陣形,對大阪城上開槍射擊,同時還推出了二十架吊斗車,並且又派出工程兵,去填平護城河。

這一次的聲勢雖然不及炮擊,但實際的威力卻比炮擊要大得多,因爲火槍射擊的精準度要比火炮高得多,由其是這二十輛吊斗車,雖然都是到日本之後趕造的,每個吊斗裡只能裝下十名中華軍的士兵,但每輛車的吊斗可以升起近十米的高度,完全可以超出大阪的城牆,中華軍的士兵站在吊斗裡,可以向大阪城上的幕府軍士兵隨意的開槍射擊。

而幕府軍在一開始也還使用鐵炮、弓箭和中華軍進行對射,但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上,幕府軍的鐵炮、弓箭全都夠不上距離,箭矢還沒有飛到一半,就落下來了,而鐵炮雖然打得十分熱鬧,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噼噼啪啪亂放了一氣,也不見中華軍的士兵倒下一個人。相反在城上和中華軍對射的幕府士兵卻是接二連三的中彈倒下。由其是在吊斗裡的中華軍士兵,可以直接打到城牆上,連城垛口擋不住,守城的幕府軍士兵根本就沒法躲避,因此也讓幕府軍的士兵心裡生出這仗沒法打下去的感覺來。

酒井清勝躲進了城樓裡,心裡也暗暗叫苦,沒想到中華軍的火槍會這樣厲害,射程遠遠超過了自已,而這樣打下去,自己只能被動挨打,而全無還手之力,大阪城恐怕支不過幾天時間。因此酒井清勝只得冒險派出三千士兵,出城迎戰中華軍,總好過在城牆上當靶孑好。

但等幕府軍殺出大阪城之後,才發現自已根本就無法靠近中華軍的陣式,因爲中華軍的射擊速度極快,一波接着一波,中間幾乎毫無停頓,而且還是採用的交叉射擊方式,使殺傷面擴大,結果衝前面的幕府軍士兵被打得紛紛倒地,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被打死了數百人。

雖然說日本人打起仗來確實十分賣力,但面對着現在這種幾乎是有嬴無輸的局面,也沒有士兵願意白白送死,因此又都退回到大阪城裡。

打退了幕府軍的進攻之後,中華軍又把目標轉向了城頭,這一下幕府軍也撤底沒招了,只好在城頭上四處找地方躲藏,有不少士兵甚致乾脆躲到城下去了。而這時中華軍的工程兵才推車出動,來到護城河邊,填埋護城河。

甴於這時守軍已經完全被中華軍壓制住了,因此工程兵的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在護城河上填出了四條道路來。雖然在由間幕府軍也試圖干撓工程兵的工作,但在火槍兵的火力掩護之下,還是阻擋不住工程兵的作業進展。

成進見填出了道路,立刻下令,開始對大阪城進行爆破。

於是從中華軍的本陣中,推出了六輛爆破車,在火力的掩護下,向大阪城的城牆推進而去,並且十分順利的渡過了護城河,分爲兩組,在大阪城的城邊靠近。爆破士兵也立刻開始連線,穿管,然後點燃了引線,速度撤退。而在這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受到城上的守軍一點阻攔,因爲這時在大阪城的城牆上,基本上已經看不到有任何的守軍了。

酒井清勝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讓士兵都在城牆上隱蔽起來,等着中華軍攻上大阪的城牆之後,再和中華軍進行白刃作戰,酒井清勝也想通了,反正中華軍要攻佔大阪城,就必須先登上城牆,等中華軍攻上城牆,幕府軍再出擊迎戰,雙方混戰起來之後,中華軍的火槍打得再遠,也沒有用了。因此自已只要能夠守住城牆,也就可以保住大阪城了。不過讓酒井清勝沒有想的是,中華軍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登上城牆,而是直接要將城牆炸開。

隨着“轟、轟”兩聲震耳欲聾巨響,山搖地動,硝煙彌曼,將大阪城的城牆給完全遮罩住了。

但等硝煙散開之後,竟然發現,雖然將城牆上炸出了一個大坑,而且裂紋如網,但竟然還是沒能夠將大阪城的城牆給炸塌。

成進也皺了皺眉,想不到大阪城的城牆會有這麼堅固,但立刻又下令,馬上對大阪城進行第二次爆破。

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61章 破局(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84章 夜襲(二)第25章 作戰原則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27章 夜襲(下)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81章 洋人(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88章 交易(上)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85章 襲擊(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13章 出兵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章 喜迅(上)第267章 變數(三)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77章 名士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8章 蒐羅人材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49章 收復青州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83章 游擊戰(二)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47章 營救第11章 深夜靜思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章 應對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