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

這時雙方的戰鬥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形式,中華軍全力保持着縱隊的陣形,而荷蘭戰艦卻是呈散線攻擊, 在炮來炮擊之中, 雖然荷蘭戰艦憑藉着高操的駛船技術,不斷在中華軍的兩側來回的突襲,迂迴、包操,甚致有兩艘戰艦還打箅冒險衝擊中華軍的隊列,企圖打亂中華軍的縱隊陣形,但中華軍並不爲所動,始終堅持保持着縱隊的隊形,即使偶然有被荷蘭戰艦衝亂了,但馬上又盡力重新的調整好隊形,並不斷的用左右舷的火炮向敵人轟擊,也將中華軍在火力上的優勢,充份的發揮了出來。

又激戰了差不多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中華軍的縱隊隊形始終堅持了下來,而且又在火力上佔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因此荷蘭戰艦又被擊沉了兩艘,還有好幾艘戰船都受到了重創,而在激戰當中,中華軍的戰艦也有二艘戰艦被擊沉,另外還有二艘戰艦也受到比較嚴重的損失,戰鬥力下降到五成以下。

不過這時在荷蘭艦隊的旗艦上,荷蘭艦隊的指揮官徳×威特在清點了荷蘭艦隊的損失之後,也意識到,再繼續戰鬥下去,自己取勝的機率並不大。因爲縱隊隊形是最適合發揮戰艦火力的隊形,而荷蘭的戰艦偏小,在火力上拼不過中華軍的艦隊,因此荷蘭艦隊最理是結果打亂中華軍的隊形,把戰局納入到荷蘭人最擅長的混戰局面中,但現在荷蘭艦隊根本無法打亂中華軍的隊形,那麼再打下去,對荷蘭艦隊就明顯不利了。

而且通過這一戰,至少試探中華軍海軍戰鬥力的目地己經達到了,因此徳×威特也下達各艦,脫離戰鬥,向西南方向撤退。

其實不用徳*威特下令,己經有幾艘荷蘭戰艦己經開始打退堂鼓了,在這個時候,荷蘭人自由散曼的性格也體現出來,因此徳*威特的撤退希令一下,剩餘的荷蘭戰艦也都立刻轉頭,撤退了戰場。十幾分鍾之後,雙方的艦隊脫離,戰鬥結束。而中華軍追趕了五六裡的路程,但因爲要保持隊形,因此無法退上自由撤退的荷蘭戰艦,也就停止了追趕,返回與大部隊匯合。

而這是在岳飛號上觀戰的商毅等人也都鬆了一口氣,雖然現在戰果並未統計出來,但從剛纔的戰鬥過程來看,中華軍顯然是佔據了明顯的上風,因此中荷艦隊之間的第一次正式的戰鬥結束,是出中華軍的勝利而告終。

李華梅長長出了一口氣,對身邊的亞莉桑德拉道:“亞妮,這就是你所說的整體戰術吧。你說的確實是正確的,我以前的戰術確實是錯了,不該和荷蘭打亂戰,如果下一次和荷蘭艦隊相遇了,我也有把握戰勝荷蘭艦隊了。”

亞莉桑徳拉笑道:“放心吧,你會有這樣的機會的,可惜這一次我不能和你一起並肩作戰了。”

李華梅微微一笑,道:“亞妮,你就陪在他身邊,一起指揮這場戰鬥吧。”

而在另一邊,商毅也放下了手裡的雙筒望遠鏡,又對羅伯特×布萊克道:“布萊克將軍,現在我想聽一聽您對這一場戰鬥的評價。”

羅伯特×布萊克道:“陛下,首先我要更正剛纔說的話,您的艦隊不僅僅是優秀,而是絕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強大艦隊,完全可以與任何一個歐州國家的海軍相抗衡,由其是對縱隊戰術的運用,我想我們英國的海軍也需要向您的艦隊學習。” 頓了一頓,又道:“說實話,陛下,我現在才發現,我的軍事知識,恐怕對您的艦隊沒有多少真正的幫助。但我仍然希望能夠留下來,認真的學習中國海軍的戰術。”

商毅呵呵一笑,道:“布萊克將軍,您太歉虛了,英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海洋國家,而且有着歷史悠久的航海傳統,在八十多年以前,還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而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陸地國家,在航海、海戰方面,還是一個新手,也有許多地方還要向英國學習,因此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還請布萊克將軍盡爲指點。”

布萊克也向商毅鞠了一躬,道:“尊敬的陛下,我會盡我的全力,幫助您的艦隊擊敗敵人,不辜負您對我的信任。”

商毅笑了一笑,道:“我們先回船艙裡再說吧。” 轉頭又對成鋼道:“等南亞虎回來,讓他到岳飛號上來。”

最後統計出來的戰果是,中華軍被擊沉一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另有一艘二級戰列艦,二艘巡海艦、一艘驅逐艦、二艘護衛艦受創較重,由其二級戰列艦應龍號,中彈達五十三發,船舷、甲板、船樓、桅杆等部位被擊裂、擊穿的地方超過了十處,不過應龍號畢竟是一艘大型戰艦,因此還能頂得住,而受創最重的地方在吃水線附近,有兩處開裂滲水,幸好是裂縫並不大,因此能夠及時的堵住。而中華軍的人員傷亡爲陣亡二百二十七人,另有受傷三百七十五人。

而荷蘭艦隊被擊沉五艘戰艦,包括五百噸級兩艘,六百噸級二艘,七百噸級一艘,另有四艘戰艦受傷較重,另外旗艦威廉殿下號也中彈三十餘發,有多處受傷,不過威廉殿下號畢竟也是一艘大型戰艦,受創還要比應龍號輕一些,因此還能保持約七成左右的戰鬥力。荷蘭軍的人員傷亡爲:陣亡六百六十五人,受傷五百八十三人,另有七十三人因落海被中華軍俘虜。

從這此戰果上看,中華軍的勝利也是無可爭議的。

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返航之後,艦隊司令官南亞虎也登上了岳飛號,來面見商毅。當然南亞虎也受到商毅的大嘉贊稱,同時商毅也要求南亞虎下去一和各戰艦的艦長一起,將這一戰的經過詳細寫成報告,以供海軍部參考研究,並且推廣到全軍,從而也是要制定下一步對荷蘭軍的相應戰術。

這時艦隊開始返航,回到駐軍的地方。而這時在陸地的戰場上,也有好消息傳來。在海軍出擊的同時,中華軍的第七軍也沿着海岸線向文萊蘇丹國發動進攻。

荷蘭艦隊當然是中華軍的強勁對手,但荷蘭陸軍就遠不是中華軍的對手,畢竟中國陸軍在這個時代絕對要強過歐州各國的陸軍。

荷蘭在文萊也駐紮了二千陸軍,文萊蘇丹國也出動了一萬士兵參戰。但雙方的兵力仍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中華軍的兵力差不多是荷文聯軍的兩倍有餘,擁有的火槍數量更是聯軍的十餘倍,而且就是荷蘭軍隊使用的滑膛火槍性能也遠不如中華軍使用的線膛火槍,更何況中華軍還有大量攜帶輕便的迫擊炮,可以提供加強的火力,也因此這一戰更是一點懸念都沒有。

雙方剛一交戰,聯軍就遭到了中華軍猛烈的火力打擊,只靠荷蘭軍隊的兩千餘支滑膛火槍,根本就無法與中華軍相抗衡,結果被完全壓制住了。雙方交戰還不到二十分鐘,首先是文萊軍隊抗不住,率先撤退,而荷蘭陸軍也就多堅持了十分鐘,同樣也被中華軍打得落花流水,全線潰敗。荷蘭陸軍傷亡了五百餘人,文萊軍隊傷上了兩千餘人。而中華軍僅陣亡七人。

隨後中華軍也對聯軍展開了追擊,結果一直打到了文萊的都城文萊城。而這時荷蘭艦隊在海上失利的消息也傳到了文萊城,而且荷蘭艦隊也未退回到文萊城。因此荷蘭陸軍的指揮官羅納徳×弗雷徳上校也知道,文萊城根本就守不住,於是弗雷德率領荷軍士兵放棄了文萊城,向西南方向撤退,在文萊的南部地區與荷蘭艦隊匯合,然後一直逃到了加裡曼丹島南部的馬辰地區駐紮,然後派人趕回到巴達維亞,向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部隊求救。

而荷蘭人拍屁股一走,文萊城裡卻亂了套。

文萊蘇丹國建立於1383年,在歷史上,文萊和中國的交流也十分密切,第二任蘇丹,麻那惹加那曾隨鄭和的艦隊訪問中國,後來病逝並安葬於南京。只是後來明朝國力衰弱,才退出了南洋,被歐州殖民者趁虛而入,不過這個時候,歐州殖民者勢力主要集中在爪哇一帶地區,對文萊的控制並不算強。但由於現在文萊無力與歐州殖民者相抗衡,因此也被納入於荷蘭殖民者的勢力範圍。

現任蘇丹是阿都賈裡魯阿巴一世,已經在位五十六年了。因爲中華軍佔領呂宋,並大量向呂宋移民,因此也引起了他的緊張,才加入了荷蘭主導的反中聯盟。原來以爲有荷蘭的保護,可以抵擋住中華軍的進攻,而且荷蘭艦隊、陸軍進駐文萊,也更増加了文萊的信心,於是還出兵參與進攻三寶顏的進攻。

那知荷蘭人根本就靠不住,進攻三寶顏的戰鬥慘敗而歸,馬京達努、蘇祿兩個蘇丹國家也被中華軍滅了,不過由於自己有荷蘭的駐軍,因此文萊國內還不算太緊張,但現在荷蘭海陸兩路都被中華軍擊敗,這一下文萊王室也都驚恐了起來。荷蘭軍隊可以跑路,但文萊王室能向那裡跑呢?

於是文萊蘇丹阿都賈裡魯阿巴一世也招集大臣們商議對策,但現在面對中華軍海陸兩路的強大攻勢,這時就是真主顯靈也沒撤了,因此衆大臣們一致認爲,現在文萊唯一的出路就是向中華軍投降,希望中國方面可以手下留情,放過文萊一馬。

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66章 新法令(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398章 國事(一)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92章 返程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91章 南京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90章 遇刺(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14章 優勢第186章 講和(上)第9章 安慰公主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章 喜迅(下)第402章 北境第156章 奪船(上)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96章 對策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99章 廷議(下)第147章 穿插第44章 救援部隊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73章 阻擊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50章 南京的決策(下)第45章 貨幣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35章 鄉鬥(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67章 新法令(下)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33章 荷蘭交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