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

和前面的馬京達努,蘇祿兩國不同,面對着中華軍的壓境,文萊王室十分知趣的選擇了無條件投降,並且打開城門,放中華軍入城。因爲在蘇丹阿都賈裡魯阿巴一世看來,和中華軍對抗,無疑是死路一條,因此反正都是死,不如選擇無條件投降,來碰碰運氣。

於是商毅等一行人離舟上岸之後,也十分順利的進了文萊城,然後在文萊王宮裡居中高座,招見阿都賈裡魯阿巴一世,不過商毅也當衆宣佈,鑑於文萊主動投降,可以赦免其協助荷蘭與中國爲敵的罪行嗎,保留文萊蘇丹國。

其實商毅接納文萊歸降,並不是因爲文萊王室願意主動歸降,而是這一次出戰南洋的目地,只是要趕走荷蘭在南洋的勢力,在南洋地區重新恢復中國的藩屬統治,但並不是要把南洋各國都併爲中國的領土。

因爲現在的中國,也還沒有這麼大的胃口,能把南洋一口吞下來。就算是把南洋各國都滅了,中國也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直接統治,就箅是移民,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現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效仿曰本、朝鮮一樣,把這些南洋國家再度收爲中國的藩屬國,然後通過移民、貿易、文化等多方面的手段,逐步同化這些國家,相比於歷史悠長的日本、朝鮮來說,南洋各國的歷史也不過就是近三四百年,底蘊淺得很,同化他們要比曰本、朝鮮容易得多。

雖然在此前,中華軍連滅了馬京達努,蘇祿兩國,但這兩個國家本身並不大,而且他們的領土是呂宋羣島的一部份,另外也是借滅這兩個國家來警示南洋各國,凡事與中國爲敵作對的國家,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因此宰了這兩隻雞之後,現在就該施以一點懷柔政策了,纔對文萊網開一面,也是向南洋的其他國家表示,只是順服於中國,就可以保住自己的王位。在大棒掄了一通之後,也該扔兩根胡蘿蔔,否則就會逼着南洋各國跟着荷蘭一條路跑到黑,這樣對中國也不利。

另外文萊的領土面積,人口要比馬京達努,蘇祿都要大得多,而且他們所在的加里曼舟島是商毅選定與荷蘭艦隊的戰場,同時也是未來進攻巴達維亞的前沿陣地,因此接納文萊王室的投降,對於中華軍的下一步戰鬥,大有益處。如果將文萊滅亡,國民未必會心服,在中華軍與荷蘭艦隊決戰期間,如果在背後使點小動作,扯點後腿,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文萊王室當然不知道這些套頭,因此也十分慶幸,而阿都賈裡魯阿巴一世也是感激涕零,也當場向商毅三叩九拜,表示文萊將永奉中國爲正朔,做中國的藩屬國。同時也表示將傾全國之力,幫助中華軍迎戰荷蘭。當然阿都賈裡魯阿巴一世還主動把王宮讓出來,請商毅居住,而自己住到大臣的家裡。

不過文萊雖然投降了,但商毅也不敢大意,還是分派兵力,牢牢守住文萊城,並控制文萊的王室、各大臣,佔領各個要口關隘,同時又派人去打探荷蘭艦隊的動向,並且在文萊修城立寨,屯集糧草物資,又派人去呂宋,催促下一批軍用物資和駐守呂宋的十七軍,都儘快趕到文萊來。而且隨行的還派一批地質勘測人員過來。

加裡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嶼,總面積爲七十四萬平方公里,差不多相當於一個青海省的大小、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面積之和。但在這個時候,加裡曼丹島的大部份都還沒有人類居住,僅僅只是在西北沿海和南部的小塊地區。但商毅卻知道,這個現在還處於蠻荒時代的大島上,蘊含着比較豐富的金、銀、銅、鐵、金鋼石等礦產資源,這些都是現在中國用得着的。而且有一些礦產的大致位置商毅也知道,而且文萊都開釆了幾個,如果能夠儘快找到一兩個金礦或銀礦,商毅回國之後,對國內也好說一些,這次南洋戰爭,是有成果的。同時對移民南洋也是有好處的的,淘金當然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目標。

另外在加裡曼丹島未開發的地區還有大批的森林、木材資源,也是中國正需要的。因爲造船正需要大量的木材,在兩百年前,中國的航海活動之所以停止,觀念因素固然是主因,但缺乏木材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原因。而且在這一點上,早期的大航海國家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因此商毅也要未雨綢繆,先把南洋的林木資源用起來再說。

而這一段時間裡,商毅也毎天和衆將一起排演中荷海戰的過程,從中研究這一戰的得失,和應對荷蘭艦隊的戰術,同時也在等待着荷蘭艦隊的到來。

――――――――分割線―――――――――分割線――――――――

荷蘭的前哨艦隊被擊敗,對於荷蘭遠征艦隊的指揮官特朗普來說,到並不算意外,而被擊沉五艘戰船,對龐大的荷蘭艦隊來說,也是承受得起的損失。但令特朗普感到不安的是文萊向中華軍投降。

現在文萊是加裡曼丹島上唯一的一個國家,雖然說文萊的社會、經濟發展還很落後,但畢竟是一個國家的存在形式,有相當糸統的行政組織。原來特朗普的打算是依靠荷蘭陸軍和文萊的力量守住加裡曼丹島,使中華軍無法在島上立穩足,這樣一來一但中華軍越過加裡曼丹島來進攻巴達維亞,那麼就可以以文萊爲基地,襲擊中華軍的補濟艦隊,這樣就可以擊敗中華軍。

只是他過於高估了文萊王室的抵抗意志,另外也對駐文萊的海陸兩軍相當的惱火,就算海軍打了敗仗,也應該退回到文萊城的港口,協同陸軍守住文萊城,而陸軍也是同樣。結果海陸兩軍都不約而同的放棄了文萊城,向加裡曼丹島的南部撤退,而文萊王室也背叛了荷蘭,向中國投降。

當然中華軍的戰鬥力之強,也確實頗有些出乎特朗普的預想,因爲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爲了說服國內議會出兵亞州,在報告中有意降低了中華軍的戰鬥力,把中華軍的戰鬥力說成和西班牙軍差不多,只要國內出動大軍,就一定能擊敗中國,保護公司在亞州的利益,而特朗普顯然也受到了報告後誤導,在他看來,如果中華軍的戰鬥力與西班牙軍差不多,那麼馬京達努、蘇祿、文萊這些國家就算不敵中華軍,但也能堅持幾天,卻沒想這些國家基本都是被中華軍秒殺。

這樣一來,中華軍也就可以在加裡曼丹島上完全站穩腳跟,並以加裡曼丹島爲基地,進攻巴達維亞。自己的計劃也徹底落空了。而更加重要的是對其他的南洋國家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爲自從中華軍出兵以來,己經連滅二個國家,迫降了一個國家,而做爲這一次反中聯盟的盟主荷蘭,卻毫無作爲,不僅被中華軍擊敗,而且還扔下了文萊,自己逃跑,這叫其他的南洋國家再怎樣相信荷蘭能夠保護自已,帶領着自已擊敗中華軍。恐怕有不少國家都會考慮,是不是該學文萊一樣,向中華軍投降。

因此特朗普也在檢討,自已在一開始制定的戰術是不是錯了,同時也對徳×威特和羅納徳×弗雷徳這兩位駐文萊的海陸指揮官十分惱火,如果他們兩能夠堅守在文萊該有多好,致少自己現在也好辦多了。但這也是荷蘭軍隊的一大特色,自甴散漫、各自爲政,不聽指揮。

其實對於這一點特朗普也是深有體會的,雖然他也很想改變這種形像,在軍隊中強調紀律作風,但現在荷蘭的國家體制和軍隊的體制決定了特朗普個人的作用實在太有限了,那怕是特朗普深受士兵的愛戴也沒有用。當然這種作風在歐州對陣江河日下的西班牙軍隊,還不會造成大問題,但面對遠比西班牙更爲強大的中國軍隊,也許就是荷蘭軍隊的致命弱點了。

但現在說這些都沒有用,畢竟改變作風也不是一天二天能做到的,當務之急是扭轉當前的局面,使南洋各國不致於立刻就和荷蘭分心,當然最的辦法就是打一兩個勝仗,就可以馬上穩住人心了。同時也許還能在爭取到文萊重新倒向荷蘭這一邊耒。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向特朗普下達了最後通諜中,本來特朗普還有十天的準備時間,但現在的戰局緊迫,特朗普也等不及了,因此就在第三天,特朗普就帶領着六十五艘戰船,十艘運需船和五千名荷蘭陸軍從巴達維亞出發,趕奔加里曼舟島,準備和中華軍做戰,而在巴達維亞還留下了十五艘戰船和二十二艘運需船,還有三千荷蘭陸軍,由少將馬克×達蒙統領,做爲後期部隊。

特朗普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要求是徵調兩到三萬名土著士兵,儘可能給他們裝配上火槍,讓他們到加里曼舟島參戰。因爲和中華軍相比,荷蘭在海軍方面還能保持一個平分秋色的局面,但在陸軍方面的差距就很大了,因此就必須依靠當地的土著力量。但土著軍隊的戰鬥力實在太差了,只能依靠數量來彌補,同時也儘可能的給土著配上火槍,這樣才能對荷蘭軍隊提供有用的幫助。

對於特朗普的要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督馬特索科爾當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278章 回航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83章 游擊戰(二)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84章 夜襲(二)第135章 開業(二)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89章 交易(下)第79章 救急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264章 調兵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88章 計劃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71章 妙手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55章 民嘯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37章 新武器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23章 震盪第142章 提案(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75章 湖南失陷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67章 建設(下)第198章 困境(下)第247章 營救第79章 強攻臨朐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03章 海商(上)第39章 吳甡督戰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72章 勸進(上)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65章 雨戰(一)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402章 北境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92章 返航第136章 開業(三)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