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民心

聽吳漢生講完了濟南城中農民暴動的經過之後,穆陵軍的衆將們也都覺得有些不敢相信。在當初商毅提出,可以藉助城裡被俘的百姓力量,發起暴動,從內部攻克濟南府,其實絕大多數人都不信,這些農民怎麼有膽子敢反抗清軍。這也包括被派進濟南城,執行這項任務的吳漢生在內。只是出於一直以來,對商毅的信心,纔沒有反對。但現在的事情再一次證明,商毅又對了。

不過商毅當然清楚農民的力量有多麼強大,因爲在另一個時空的三百年後,在共和國建立的過程中,這種事情可是屢見不鮮的。說白了,共和國就是一支農民軍隊打下來。共和國的太祖就曾時確是指出過,中國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兩點:農民問題和土地問題,誰抓住了這兩個問題,並且把這兩個問題解決得好,誰就能夠擁有全中國。這個理論在三百年後有效,在三百年之前,也同樣有效。因此在戰後的總結會上,商毅着重總結的,並不是在歷城縣與清軍的野戰,而是這一次濟南府內農民暴動的發展經過。不過這次會議沒請錦衣衛參加。

因爲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商毅的手下以經不在是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草臺班子。現在穆陵軍以經初俱規模,而且在未來還是繼續發展壯大,也不可能只守着青州的這一畝三分地的鄉土觀念,全軍的思想教育和爲何而戰的信念必須儘快確定下來了。這次攻取濟南府,正是一個對全軍進行一次思想教育的好機會。

因此等吳漢生說完了經過之後,商毅道:“大家來說一說,你們聽完之後,有什麼想法?”

這也是穆陵軍成軍以來的一個優良傳統,儘管衆人都不敢質疑商毅的戰略、戰術計劃安排,但無論是在事前事後,都敢暢所欲言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問題。

這時濟南暴動的當事吳漢生首先發言道:“大人,在這之前,我確實沒有想到過,這羣老實巴交,一巴掌都打不出一個屁來的農民,最後竟能夠發揮出這麼大的力量來,當時別說城裡只有一千韃子,就是有個五六千韃子,也照樣擋不住這幫農民。”

商毅點了點頭,道:“這就是農民的力量,在歷史上有多少王朝都是被農民起義的力量推翻的,就是大明的開國太祖,當初也同樣是靠農民起義才起的家。因此農民的力量纔是天下最強大的力量,誰要是敢小看了這股力量,誰要是敢輕視農民的力量,就絕對沒有好結果。”

嚴格來說,商毅的這段話有打擦邊球的嫌疑,如果被人扣其中的文字,也能安一個對朝廷大不敬的罪名。不過一來商毅並沒有明確的指示當今的朝廷,二來現在的大明朝廷對全國的控制力度也大大下降了。而且再場的人,都是跟着商毅一起開始創建穆陵軍的人,多數人都沒讀過什麼書,因此誰都不覺得商毅的話有什麼不妥之處。

周少桓還有些不解,道:“大人,我只是不明白,這些農民既然現在能夠在濟南城裡併發出這麼大的力量,那麼爲什麼在先前清軍抓他們的時候不反抗,就這麼心甘情願的被清軍抓起來呢?如果當時就反抗,韃孑那能夠這麼輕鬆的就打到山東來。”

商毅點點頭,道:“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少桓說得很對,在平時,絕大多數的農民都很老實、也很軟弱,受人欺負大多數也都只能忍了,因此他們才往往被人輕視。才覺得他們好欺負。但你們想過沒有,我們穆陵軍的士兵,在最初的時候,還不是和他們一樣的農民嗎?爲什麼我們現在是一支強大得可以和韃子抗衡的軍隊?”

聽了商毅的話之後,衆將也都不禁開始沉思起來,商毅說得並沒有錯,就在幾個月之前,穆陵軍的人馬實際上就是一羣農民,和其他的農民並沒有兩樣,但現在卻是一支連清軍都不能輕視的軍隊了。現在回想起來,這反差也太大了。

這時楊武丞道:“這是因爲我們軍隊有大人,有大人教我們練兵,教我們怎樣打仗,教我們怎樣殺韃子,如果沒有大人,就根本沒有我們商家軍的存在。”

這是穆陵軍的將領首次承認自己就是商家軍,不過商毅並沒有加以糾正,只是順着他的話道:“武丞所說的,就是關建的地方,農民需要有人來組織,才能夠發揮出他們的力量。就像這一次在城裡,如果沒有漢生他們在城裡組織發動那些百姓,恐怕他們現在還被韃子關押着。而我們也無法這麼順利的就攻入濟南府。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衆人聽了,也都頻頻點頭,吳漢生忽然道:“我明白了,大人的意思是,想要打敗韃子,就必須把農民組織起來才行。”

商毅也笑了,總算有人能理解自己的意思,道:“對,你們想一想,我們大明的人口是韃子的百倍,如果能把所有的農民全都組織起來,那怕只有一半,甚致是一成,我們還用怕韃子嗎?”

其他人也都興奮了不少,道:“當然不用怕了。”

商毅接着又道:“但你們再想一想,如果是像今天青州的人馬那樣的軍隊,他們能夠組織得好農民嗎?農民肯爲他們拼命戰鬥嗎?”

衆人聽了,也都一起搖頭。

商毅這才進入到今天的最終目地,道:“這就是爲什麼我在建軍的一開始,就強調加強軍紀,不允許士兵們搔擾農民,甚致以保護農民、保護鄉親爲目標的原因。我們穆陵軍能夠達到今天這一步,靠得並不是有火銃火炮,其他的軍隊也有火銃火炮,也不是我商毅善於用軍,在韃子之中,也有善於用兵的大將。而且因爲我們得到了穆陵關一帶農民的支持,正因爲如此,他們纔會加入我們的軍隊,纔會在戰場上奮勇作戰。如果我們也像青州兵一樣,軍紀敗壞,只會欺壓百姓,還會有人加入我們的軍隊嗎?他們在戰場上會拼命殺敵嗎?”

到了這時衆將才終於明白商毅的意思,也頻頻點頭,周少桓這才道:“大人放心,我們全都明白了,回去之後一定會約束手下的士將,嚴守軍紀,絕不擾民。也絕不會變得和青州兵一樣。”

商毅也點點頭,道:“約束手下的士將自然是應該,但你們回去之後,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把‘嚴守軍紀,絕不擾民’的道理向士兵們講明白,讓他們也包括你們,永遠都不要忘記,我們的軍隊,就是由一羣農民組建起來的,我們的軍隊存在的目地,就是保衛自己的家園,保衛自己的親人、鄉親。永遠都不要忘記這一點。”

這纔是商毅的最終目地,因爲僅僅靠嚴格的軍紀約束士兵是不夠的,一來以後軍隊還會不斷的發展壯大,在場的衆將恐怕都會有獨當一面的時候,商毅不可能管得了毎一支軍隊的軍紀,二來如果在場的衆將,或者是在老兵中真的有人觸犯了軍紀,就算是依律處罰了他們,但受損失的還是穆陵軍。

因此莫過於不斷加強衆將以及士兵們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毎一個人都從思想上自發的認識到,嚴守軍紀,絕不擾民的必要性,遠比用嚴律酷刑來約束軍隊要好得多。在這一點上,後世共和國建立的過程中,太祖和他的同志們就做得非常好。是一份極爲寶貴難得的經驗,儘管提前了近三百年,但也完全值得商毅認真的學習。

這時吳漢生又向商毅報告,在被解救的百姓中,有一些人曾經充當過清軍爪牙,藉着清軍的勢力,狐假虎威幹了不少壞事,雖然在暴動時被百姓們打死一些,但還是有一些人隱藏在百姓中間。

商毅一聽,馬上下令吳漢生,立刻到百姓中去調查,把這一些人從百姓羣中搜找出來,一個也不能放過。對於像工匠、婦女那樣,由於迫不得己,不得不爲清軍做一些事情的人,到是可以原諒。但對這種主動投靠而且爲虎作倀,幫着敵人欺壓自己人的漢奸,商毅由其深惡痛絕,對這種人必須嚴懲不貸。絕不留情。

就這樣經過了吳漢生等人的調查,同時也由百姓們進行指認,又從百姓們中間抓出了七十三名曾經做過清軍的爪牙,引起很大民貧的人。

見諸事都準備齊全了,商毅這才下令,招集全體百姓、軍隊招開一次審判大會。就在大會上,將一百二十七青州兵的官兵,還有七十三名做過清軍爪牙的人全部處死,一率當場執行槍決。

儘管這些人聽到審判之後痛哭流涕,磕頭求饒不止。但商毅絲毫也不爲所動,因爲在這個時候不能留情,亂世用重典,必須使用鐵腕手段,殺一敬百,恩威並施,不僅贏得了人心,而且在短期內能夠迅速恢復濟南的秩序。對此沈揚等錦衣衛的人員也有十分驚異,原來商毅也是個狠角色,下手之狠,絲毫也不遜色於錦衣衛,但也並沒有勸阻。

一排排槍聲響過,受刑的人一排排倒地。在場觀看執行的另外一千八百多青州兵,一個個都嚇得面無人色,有不少人都嚇得尿了褲子。而百姓們雖然也有些害怕,但更多的卻是大快人心。

後來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句:“淸天大老爺。” 隨後所有的百姓都跟着一齊喊了起來。

第29章 計劃(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38章 家事第245章 獻投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1章 逼宮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88章 勸降第183章 下獄(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3章 雙截棍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72章 求和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84章 游擊戰(三)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98章 廷議(上)第55章 火船(一)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94章 撤兵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86章 講和(上)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77章 火銃試射第332章 對持(二)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08章 進京(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2章 荒鎮怪客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77章 鹽場(下)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31章 碧華軒(上)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247章 營救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10章 淸廷聯盟第1章 清廷(上)第187章 講和(下)第94章 勸降(下)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76章 鹽場(下)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