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受勳

“跨——跨——跨——跨——”

一隊穿着灰綠色服裝的士兵,頭戴着鑲紅五角星的八角帶沿的帽子,打着白布裹腿,肩扛着火槍,排列着整齊的方陣,邁着整齊的步子從主席臺前走過。如果是不知情的人,還會以爲是又看到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井岡山時代的紅軍。

而商毅坐在主席臺的中央位置,對自己設計出來的軍服十分滿, 這纔是自己心目中的軍隊樣子。

今天是商毅回到穆陵關後的第六天,也是商家軍爲濟南戰役的有功士兵舉行受勳典禮的日子。爲了這個典禮,商毅專程讓穆陵關裡的婦女們趕製了一百二十件新式的軍服、軍帽和一面新的軍旗。軍服、軍帽都是用棉布做的,紅五星是木質,塗上紅漆。唯一令商毅感到遺憾的是,青州府買不到純綠色的綿布,只能用灰綠色的來代替,而且以這個時代的染色技術,估計洗幾次之後,就會發灰髮白了。

其實對濟南戰役中的有功士兵的獎勵,早就發下去了,這一次只是純粹對有功的士兵頒發紀念勳章,一方面是增強士兵的榮譽感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是爲即將進行的南下戰鬥做一次戰前動員。

對有功的士兵發紀念勳章,這一直都是商毅的願望,只是以前各方面的條許不允許,才一直沒有施行,但打下濟南之後,金銀的貴重金屬極大豐富,終於可以按照商毅的意願來實現了,在商毅離開穆陵關去北京之前,就給鐵匠司下達了製做紀念勳章的任務,現在以經全部完工了。

全軍的士兵除去少數站崗,巡哨之外,全部都在穆陵關的大操場上聚集。以各團營也單位,分成五個大方陣和兩個小方陣席地而坐。而商毅等穆陵關的主要行政官員和軍隊的首腦人物都在主席臺上就坐,而集團的其他所有官員幕僚,幾位西洋的傳教士,包括葉瑤瑱和尚未正式嫁入商家的陳圓圓都出席了這場典禮,在主席臺兩側的貴賓臺上就坐。

而在受勳典禮開始時,首先將舉行一個升旗儀式。這也是製做新軍服、軍帽的目地。

整個升旗儀式自然完全是按後世升國旗的形式來進行,首先由軍旗護衛隊入場,在最前方左右兩行各有八名扛槍士兵,中間是三名升旗手,在他們後面是一百二十護衛隊士兵,從操場的中間一直走到主席臺前的旗杆處。三名升旗手負責升旗,護衛隊的士兵執槍行禮。雖然現在沒法演奏國歌,但這到難不了商毅,由全軍一齊合唱改編之後的[游擊隊之歌]爲升旗伴奏。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受勳或許都還見過或都聽說過,但升旗儀式卻是頭一遭遇見,都覺得又新鮮又有趣,認爲商毅總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花樣來。

等升旗結來之後,接下來纔是進入正題,給立功的士兵發放記念勳章。

在這次濟南的戰鬥中,立功的士兵一共有三千多人,其中三等功有二千八百七十四人,二等功有五百二十七人,一等功有八十七人,特等功有三十六人。這也是商家軍中首次出現特等功的士兵,立特等功的,都是當時爲了攻取濟南府,潛入城中,發動百姓暴動的偵察隊士兵。

三等功的士兵發放銅製勳章,二等功的士兵發放銀製勳章,一等功的士兵發放金制勳章,所有勳章的樣式都相同,呈圓形,直徑約爲兩寸,厚約二毫米,正面刻着戰役的時間和名稱,背面刻着士兵的姓名和功勞等級。而特等功也發金制勳章,但比另三種大一圈,其他的都一樣。

因爲立三等的士兵太多,不可能把每個人都叫到主席臺上去領勳章,只能由各團長、營長上臺代領,然後回去分發給每一個士兵。而等各團長、營長將勳章領回到自己的方陣後,知道自己有勳章的士兵紛紛向團長、營長索要,拿到勳章之後,都小心翼翼的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周圍爲立刻湊過來好幾個人,紛紛都要藉着觀看,氣氛開始熱烈了起來。

二等功的士兵都有資格上臺去領獎了,還是以團營爲單位,輪流上臺領取自己的勳章,而在臺下的士兵也都在爲他們鼓掌歡迎。而領到勳章回到自己方陣的士兵,都會受到自己團營的同伴們的熱烈歡呼。

而一等功的士兵是全面一起上臺來領勳章,因爲一等功的勳章是用金制,每一個人拿到之後,還要放在嘴裡咬一咬,彷彿是確認一下,而同時臺下的歡呼聲也更響亮,全軍都在爲他們喝釆歡呼。拿到勳章的士兵也都揚眉吐氣,一個個都昂首挺胸,一臉洋洋得的樣子下臺。

最後上臺的是領取特等功勳章的士兵,這一次是由商毅親自爲他們發勳章,並且是給他們帶在胸前。每發一個,還會拍拍每一個人的肩頭,然而說幾句鼓勵的話,把後世國家領導人的樣子學了個十足。而受勳的士兵們事先經過練習,帶好勳章之後,立刻會前兩步,對臺下的士兵們行禮致敬,但每一個人都會得到最爲熱烈的迴應。因爲誰都知道這纔是最高的榮譽,全場的氣氛也達到了最高的頂點。

臺下的士兵們見了,也都十分羨慕,沒有得到勳章的士兵都暗暗下定決心,要在以後的戰鬥中出色表現,爭取下一次自己也能領到一枚。而拿到了勳章的,也都不滿足,還想拿到更高榮謄的勳章,因此在無形之中,旨一個人對榮譽的渴望呈度都大大加強了。

等臺下稍稍安靜下來之後,商毅才發言道:“戰士們,剛纔我們爲每一位立下戰功的士兵發放了勳章,表章他們在戰場上的努力表現。他們都是我們的戰鬥英雄,值得我們毎一位戰士尊重和學習。但是還有一批戰士,他們也立過功,也爲我們的勝利做出過自己供獻,然而他們都光榮的戰死在戰場上,今天卻沒有辦法上臺來領取他們的應得的獎勵。但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下面請他們的家屬上臺。”

誰也沒有想到,今天的受勳大會上還有這麼一出,立刻引得衆人一陣喧譁,而在衆人的議論聲中,幾十名男女老幼紛紛登上主席臺。都是在這次濟南戰役中戰死士兵的家屬。當然不會是全部,僅僅只是部份代表。

由商毅親自給每一戶家屬頒發了一面銅牌,約爲一尺長,四寸寬,在正面刻有“光榮軍烈家屬” 六個字,背面是戰死士兵的名字,父母、妻子、兒女的姓名。商毅將銅牌一一發放每一戶人家手裡,然後所有的家屬集中起來,鄭重道:“你們的親人是爲了我們大夥而犧牲的,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這面牌子你們都要好好的保管下去,讓他們的子子孫孫,後代百世都知道,他們先人的光輝事蹟,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隨後商毅又下令,全軍起立,向臺上的家屬行軍禮致敬。

家屬們一個個都感動哭了起來,有一個老頭把銅牌高舉過頭頂,哭看道:“兒啊!你看到了嗎?這就是將軍發給咱家的勳牌,你可沒有白死啊!我們大夥兒,子子孫孫,後代百世都會記得你的。”

他這一番話在這個時候有極大的感染力,臺上臺下立刻響起了一片哭聲,也大大超過了商毅的預期效果。

雖然在這個時代,重恤戰死士兵的家屬,到是常有的事情,甴其是在王朝較爲鼎盛發達,財政較爲寬鬆的時期,對士兵家屬的憮恤也還很不錯,但在明末這個時候,朝廷基本上也就顧不上了。死了就白死,朝廷還少了負擔,這也是明軍戰鬥力不強的原因之一。而商家軍能夠有這樣頑強的戰鬥力,商毅一直堅持對戰死的士兵家屬進行重恤,使士兵減少了許多後顧之憂,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而商毅不僅僅只限於對家屬的憮恤,還要授於他們相當大的榮譽,從而也進一步激發了戰士們對參軍作戰的熱情,和戰鬥意志。

等軍屬下去之後,接着又上來五六十人,這些人一上臺,馬上又引起了擡下的一陣騷亂,因爲這一次上臺的都缺胳膊少腿,或者是有眼睛失明的戰士。都是這次濟南戰鬥中落得終身殘疾的士兵。商毅同樣也宣佈,對他們享受軍烈家屬的待遇,並且也給每人頒發一枚戰鬥紀念勳章。

其實對士兵來說,戰死到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爲可怕的是落得一個終身殘疾,不死不活,那纔是最杯具的結果。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商毅會對這樣的士兎也進行了表彰撫卹,自然也使臺上臺下的士兵們大受感動,甴其是那些殘疾的士兵,本來以爲自已這一輩子以經完了,那知現在不但後半生有了保證,還有了無尚的光榮,因此有許多都落淚痛哭起來。

還有幾個殘疾的士兵甚致就在主席臺上給商毅跪下,痛哭流涕道:“大人,雖然我們不能打仗了,但還能做別的事情,那怕是看門護院,做牛做馬,只要是我們能做的,我們一定都會盡力去做,絕不能這麼白吃白喝的過日子。”

商毅心裡也暗自嘆息,中國的農民確實是最僕實的一羣人,只要你對他們一分好,馬上就會得到成倍的回報。只可惜許多人都認識不到這一點。趕忙過去將他們扶了起來,道:“好,你們放心吧,只要你們願意,我還有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們去做。”

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96章 軍校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24章 天像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20章 投效(下)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02章 造勢第87章 人材(下)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32章 攻城(下)第28章 立威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49章 收復青州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63章 通商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76章 鹽場(下)第147章 制度(下)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96章 對策第381章 喜迅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33章 餘波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81章 佈置(二)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224章 洞房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405章 國策(一)第93章 勸降(上)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3章 反擊(一)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236章 隱密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46章 亂攤子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76章 二打山東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90章 遇刺(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91章 合圍(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