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

商毅一行人馬是在三月二十五日下午接近黃昏的時分到達南京,從北面的金川門進城。小説0m馬士英、吳甡、錢謙益、阮大鋮、劉宗周、黃宗羲、黃鎮周、陳子龍等官員,都在金川門外迎接他們到來,還有王徳化、盧九徳等太監也準備下了鳳攆車仗,迎請朱媺娖進宮休息。

商毅先和衆人一一見禮,寒宣幾句之後,然後請衆人去參見了公主,王徳化和盧九徳也請朱媺娖上輦進宮。

朱媺娖道:“皇伯父的好意,本宮心領,論理本宮進京,也應該進宮去參拜皇伯父,但各位大人也都清楚,本宮此次進京,仍爲辯認太子而來,非同於尋常,這個時候恐怕不宜居住在皇宮之中,爲秉公起見,因此本宮決定,暫時居住行館,由商巡撫統軍護衛,等辯認太子之後,再進宮參拜皇伯父。不知各位大人以爲如何。”

馬士英首先道:“這樣不大好吧?公主進京,不住皇宮,卻居行館,只怕是與禮不合吧。”

錢謙益趕忙跳出來,道:“現在仍非常時期,不可以常例而循,微臣認爲公主所慮極是,此時當以避嫌,還是先居館驛爲是。”

東林黨都擔心,一但朱媺娖住進皇宮裡,恐怕被會馬士英一黨控制,造成對自己不利的結果。現在聽朱媺娖主動要求,不住皇宮而住館驛,也正中下懷,因此劉宗周、黃宗羲、黃鎮周等人也都紛紛付合錢謙益,贊同讓朱媺娖住進館驛裡。而馬士英和阮大鋮見了,也怕他們說自己圖謀不軌,不敢強求,只好也同意。

之所選擇金川門,是因爲金川門靠近長江邊,商家軍的水軍就停泊在外金川門處,商毅把人馬分成三部份,帶一個步兵營、一個騎兵連和偵察營進城,留下一個營的兵力把守金川門,其佘的兵力都駐守在城外,和海軍一起,控制着內外金川門。

來到館驛之後,商毅將朱媺娖安頓休息,分排士兵,嚴密守衛館驛,並且對外宣佈,公主路途勞累,因此一概不見外客。然後才叫廚門做飯,陪朱媺娖一起吃晚飯。朱媺娖也忍不住道:“有必要那麼緊張嗎?”

商毅苦笑道:“還是小心一點爲好,現在左良玉都反了,誰知道其他人會做什麼打算。”

朱媺娖點了點頭,道:“你說這個太子真的是假的嗎?”

商毅道:“沒見到真人之前,並不能說絕對,但是真太子的可能性並不大。想想也明白,兵荒馬亂,太子一直養在宮裡,養尊處優,怎麼可能一個人千里迢迢從北京逃到南京來的。”

兩人正說着,忽人有人來報:劉宗周、黃宗羲兩人要求見商毅。

商毅苦笑了一聲,道:“看吧,麻煩來了。”對從人道:“請他們進來。”

商毅當然知道,劉宗周字起東,號念臺,是黃宗羲的老師,也是這個時代知名的學者,但他的政治立場比黃宗羲更死板、更頑固,也更不知變通。不過在南京朝廷滅亡之後,劉宗周選擇了自殺殉國,品行到也比一些投降派強得多。不過兩人是來幹什麼的,商毅心裡很清楚。

其實劉宗周、黃宗羲本來是不想來,但東林黨都清楚,這就是一個假太子,根本經不起一辯,而進城之後,朱媺娖不住皇宮而往館驛,也讓一些東林黨人覺得似乎是有希望,因此也建議去找一找商毅,說不定能說服他,要求公主指認太子爲真,現在誰都知道,公主是一定會聽商毅的話。那樣東林黨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扳倒馬士英了。

別看左良玉起兵東進,但緊張的只是朱由崧和馬士英、阮大鋮等人,東林黨到還真不怎麼害怕,因爲勸左良玉起兵的黃澍就是東林一員,而且左良玉在檄文中也把矛頭指向馬士英,而不是東林黨,另外左良玉的大恩人,另一位東林的元老候恂這時也在南京,因此就算左良玉真的打進南京,也不會把東林黨怎麼樣。相反還可以借左良玉的力量,來剷除掉馬士英。甚致還有人主張,乾脆說動商毅,直接動手把馬士英幹掉就行了。劉宗周、黃宗羲也扭不過衆人,只好來見商毅。

三人見面之後,先客氣了一番,黃宗羲道:“此番商軍門又在淮安大敗清虜,我們也十分欣慰,如今大明只剩這半壁江山,此後抵禦清虜,也多倚仗商軍門了。”

商毅道:“南雷先生太客氣了,這些都是在下份內之事,如今清虜大軍壓境,但以在下一己之力,要保住這半壁江山,又談何容易,只有大明君臣精誠團結,齊心協力,籌邊制寇方纔可成,如果各懷異志,不顧大局,則天下危矣。”

黃宗羲和劉宗周互相看了一眼,黃宗羲道:“商軍門可知,如今我大明之禍,並不在外,而在於內。因此籌邊制寇,乃在親君子遠小人而已。”

商毅搖了搖頭,道:“南雷先生,如令偏安尚未穩。孜孜討究,應該只有兵餉戰守四字,豈能爲異同恩怨四字,豈不聞兄弟厥於牆,而外禦其侮嗎?可況在下素聞大君子以其能化小人爲君子,今日國事爲重,以君民爲心,則和一之至,不必合黨同羣,而自無不同。以職掌爲務,則猷念各分,不必破黨渙羣,而自無不異。”

商毅的古文功底其實很一般,這一大通之乎者也的話,其實都是王夫之教他的,總算沒有記漏,但劉宗周卻拂然不悅,道:“難到商軍門不知,襄外必先安內嗎?”

商毅也不客氣,道:“請問念臺先生,如果清軍打過長江,攻破南京,又到那裡去談安內呢?”

三個人沒說幾句,立刻就說僵了,互相間都不說話。

商毅本來還想盡最大的努力,儘量讓劉宗周和黃宗羲以大局爲念,現在看來,根本就無法做到,因此也不想和他們多費口舌,道:“二位先生,我商毅只是一介武人,大道理不懂,這次護送公主進京指認太孑真假,一定會秉公而認,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使真像大白於天下,以安民心。然後立刻離開南京,赴江北抵禦清虜,盡人臣之職,其餘之事,一概不論。”

劉宗周和黃宗羲聽了,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說服商毅了,因此起身告辭,連頭也不回就走了。

商毅也只好苦笑了幾聲,看來自己和東林黨確實沒法談到一起來,正要回去告訴朱媺娖,這時又有人來報,吳甡來訪。商毅搖了搖頭,只好又讓隨從人員去請。

兩人見禮之後,吳甡嘆了一口氣,道:“以恆,現在南京已經夠亂了,你又跑來湊什麼熱鬧。”

商毅也苦笑道:“閣老應該知道,這些亂子其實有一大半都是你們東林黨鬧出來的,我本也不想來湊這個熱鬧,只是事情逼到這一步了,不來也不行了,閣老既然是東林的元老,爲什麼不管管他們,也做些對國家、對朝廷有用的事情。那怕是不過什麼事情,就是消停一些,也好過這樣亂鬧下去。”因爲商毅和吳甡的關係不同,因此說話也就不用客套,直接得多了。

其實在吳甡心裡,對一些東林黨這樣鬧法非常不滿,他纔是真正有見識,有能力的人,而且也知道變通,當然清楚當前的局式,應該以團結一心,一致對外,才能保住半壁江山。只是吳甡的官職雖高,但在東林黨裡並沒有多少發言權,也管不住其他人,也不好強制,只能聽之任之,現在被商毅一說,吳甡也聽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但他也清楚,商毅說的確實都是事實,一句話也反駁不了,只好苦笑了一聲,道:“事情弄到今天這一步,我也沒有辦法。”

商毅這才放緩了語氣,道:“我也知道閣老的爲難之處,只是如果任甴他們這樣胡亂鬧下去,我只怕閣老總有一天會被他們連累。”

吳甡心中一稟,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商毅並沒有正面回答,道:“我這次進京,想了一個萬全之策。”說着把自己的計劃說了一遍。

吳甡聽了之後,也點了點頭,道:“以恆,這到是一個好辦法,恐怕任何人都說不出什麼來,或許真的能夠平息這場爭執。”

商毅搖了搖頭,道:“閣老心裡應該清楚,太子的真僞其實早就分辯出來,只是有些人硬是要胡攪蠻纏而己。就算這一次公主真的用這種方法分辯出太子,只怕他們還是不會承認。他們只怕還指望着左良玉會提軍殺入南京來剷除掉馬士英。也不想想他的部隊本是魚目混雜、稂莠不齊,進軍沿路,皆燒掠一空,真的讓他進了南京,恐怕悔之不極。”

吳甡只好又苦笑了一聲,商毅確實把東林黨給看透,因此道:“那麼你認爲當如何才能平息這場紛爭呢?”

商毅看着吳甡,道:“到時侯只請閣老能夠主動出面,主持公道才行。如果閣老只顧一味明哲保身,只怕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吳甡這個人有能力、有見識、知變通,但也十分滑頭,當初崇禎任他爲督師,在沒有分派到人馬之前,吳甡死活都不肯出京,只到把商毅調來才成行。而這一次他早就看出太子是假,但也一直不說話,任甴東林黨鬧下去,就是兩邊都不想得罪。而商毅的意思,就是讓吳甡出面,來壓制東林黨,承認這個事實。

聽了商毅的話之後,吳甡沉默了片刻,終於咬了咬牙,道:“好,以恆放心,這一次我會盡力來平息這場紛爭。”

第332章 對持(二)第170章 進攻琉球(一)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34章 宣戰(上)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279章 大不敬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85章 地雷陣第142章 海警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73章 福臨登基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94章 撤兵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50章 再攻濟南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21章 狙擊手第369章 交易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一章 真像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4章 反擊(二)第302章 造勢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07章 哭諫(上)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67章 新法令(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47章 穿插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58章 爭奪山東(二)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80章 出兵(上)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75章 架臨宿州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63章 通商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