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講和(下)

內藤昌豐道:“回稟君候,居小人看來,明軍對薩摩藩的土地並不感趣興,更不可能和全日本開戰,只不過想劫掠一些錢財而己,因此就算君候拒絕他們的條件,他們也不會在薩摩久留下去,我估計最多還有一個月,他們就會撤軍回國,也許還要不了一個月。

“哦!”島津光久聽了之後,也不由精神一振,道:“昌豐,你說的是真的嗎?”

內藤昌豐道:“這些都是昌豐的個人之見,但現在的中國,己呈南北分治,就像三百多年前的宋金對持一樣,目前商毅的首要大敵是北方的滿族,而不是我們日本,因此我認爲他們決不會在日本久留。”

島津光久連連點頭,覺得內藤昌豐說的很有道理,因爲明清戰爭的事情,他也聽說過一些,確定是那麼回事,於是心裡立刻開始盤算,怎麼把這一個月給熬過去,等到明軍撤軍。

這時內藤昌豐又道:“稟君候,而且這次明軍派我來,只給了我十天的時間,聲稱如果君候不答應他們的條件,十天之後,他們就會立刻出兵,來攻打加治木城,在離開鹿兒島城時,會將所有居民全都殺光,然後放火燒盡,並且將所過之處,全都夷爲平地,雞犬不留。如果攻下加治木城之後,也必與鹿兒島城一樣。如果不是因爲急於撤軍,也斷不會如此。”說完這後,他又跪下,道:“君候恕罪,這些都是明軍的原話,我只是轉述一遍。”

但他毎說一句,島津光久的心就跟着跳一下,明軍這也太狠了,不過島津光久這回到一點也沒有懷疑,因爲換了自己,也一定會這麼做的。因此立刻又問道:“你今天到加治木城來,是第幾天了?”

內藤昌豐道:“回稟君候,己經是第三天了。

聽他說完,島津光久立刻環顧衆臣,道:“各位都以爲呢?”

這時樺山久孝道:“主公,我們絕不能答應這種條件,一定要把這一個月熬過去。”

島津光久皺了皺眉,道:“但這一個月要怎樣才能拖過去呢?我們就是躲在加治木城裡,肯定是守不住。”

樺山久孝道:“那也不能答應,奪不住加治木城,我們就躲到宮崎去,宮崎還守不住,那麼我們就暫時躲到別的大名那裡去,熊本、長州都可以,怎麼樣也能把這一個月給拖過去呀。”

長裕義行道:“這麼拖過去又有什麼用,到那時恐怕整個薩摩藩都被明軍毀了,我們還怎麼生存,其他大名又會怎樣看我們。幕府將軍一向敵視我們薩摩藩,那時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其實這時島津光久到是有些動心了,他畢竟沒有真正經歷過那個大時代,而經過了這幾戰之後,什麼建立武勳、揚名天下的壯志早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現在只想早點結束這場戰爭,吃點虧就吃點虧吧,雖然書面道歉會讓面子上過不去,總比整個薩摩都被毀了要好吧;而奄美羣島,丟也就丟了吧,反正就算自己不讓,估計商毅也會硬搶;只是一百萬兩白銀可不是小數目,就是薩摩藩在全盛時期,一下子也拿不出這麼多白銀來,何況現在鶴丸城被燒燬,躲到加治木城來,如果少一點就好了。但他身邊藩主,這話可不能由他親口說出來。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家老新納原忠道:“昌豐,我記得上一次大野大人來的時候,明軍是要求賠償五十萬兩白銀,這次怎麼一下翻了一倍,你回去嚮明軍轉告一聲,如果還是五十萬兩,我們立刻就答應。”

內藤昌豐道:“新納大人,明軍只說,你們只能說同意或不同意,一個字都不許更改,並沒有給這個權力。我回去轉述到是可以,只是過了明軍的十天限期,我怕來不及了。”

新納原忠道:“昌豐,不是我們討價還價,只是現在藩內的情況你也清楚,一百萬兩白銀,你讓我們一下怎麼拿得出來呢?”

內藤昌豐道:“如果新納大人是但心這個問題,明軍到是有解決的辦法,可以分期四年支付,毎年支付三十萬兩。但第一批的三十萬兩必需在十天限期內交付,這樣明軍還能和我們簽訂和約。”

島津光久道:“不是說一百萬兩嗎?每年三十萬,四年不就是一百二十萬了嗎?怎麼又多出了二十萬。”心裡想着,難到是你小子從中吃回扣嗎?

內藤昌豐微微一笑,道:“回稟君候,分期支付,都是要計算利息的,多出的二十萬,就是這四年的利息。”

島津光久也沒話可說了,只好又看着衆人。好在是新納原忠知道他的心思,立刻跪伏於地道:“主公,答應了吧,這是城們唯一的機會。只要我們薩摩藩還在,就終有可以翻身的一天。”

島津光久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好吧,我們接受了。”然後又道:“昌豐,你先回去通告明軍,就說我們答應了,第一批白銀,一定應期送到。”

內藤昌豐趕忙又跪伏下來,道:“小人謹尊君候之命。

――――――――分割線―――――――――分割線――――――――

在等待內藤昌豐消息的時候,商家軍可也沒閒着,不僅把鹿兒島城劫掠一空,而且掠奪的範圍己經擴大到了整薩摩半島,在這十天時間裡,共計搶掠到了白銀六十三萬兩、黃金一萬六千三百兩,武士刀一千二百七十三柄,其他物品也有不少,總價值約在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左右。

另外還抓獲到青壯年男子二萬餘人,青少年女子三萬二千餘人,其中有近三萬爲青少年女子,另外還包括六千多名工匠,及其家人。除去有少數女孑是出自武士、商人、家臣之家以外,其餘基本都來自普通的農民。

虜掠的人口中,青壯年男子主要是用於開發琉球,或是運回浙江、臺灣去充當開礦的廉價勞動力,而女子和工匠基本都是運到臺灣去。這兩類人正是臺灣最缺少的。

現在商家軍向臺灣的移民己達到二十萬左右,但幾乎全是農民,缺少工匠,因爲在商毅入主浙江之後,浙江地區的工商業發展十分迅速,工匠幾乎供不應求,只要是手上有技術,基本就不愁沒工作,而且收入還頗爲可觀,因此工匠們基本都不原意移民去臺灣。

另外既使是移民的農民,也是以單身移民居多,而家庭移民較少,男女比例超過了三比一,短期內還不會有事,但時間長了,肯定有問題,因此也需要儘快加入大量年輕女性移民,但移民又不能強迫,只好從日本人身上打主意,而且準備移民的女孑也是以二十五歲以下爲主,超過二十五歲的,基本都是工匠的家人。

但讓亞莉桑德拉沒有想到的是,曰本工匠聽說是到中國去做工;而女人聽說是去中國找主嫁人,居然都沒有什麼反感,相反還十分順從聽話。這一方面是因爲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日本人還沒有太強的民族意識,而且日本人天生就有服從強者的習慣,商家軍打敗了薩摩軍,自然就成爲強者,日本人也就習慣性的服從起來。

在另一方面,其實這個時代日本的農民生活相當貧苦,和中國大多數統治階層對農民的管束相對較爲寬鬆不同,德川幕府對農民的管束相當嚴格,對他們生活中的一切瑣事都要加以限制和干預,在日本永寬二十年(1643年)徳川幕府就下令規定:農民不許隨便吃米,只能吃粗糧;不許買酒,買茶和飲酒、飲茶;不許私下種植和消費菸草;婦女伺候丈夫不周,喝茶過份,甚至是遊山玩水者,就要強制離婚。(注:這些內容是引用日本作家阪本太郎所著[曰本史])另外日本農民承擔的稅賦一般都在收入的一半以上,有時候甚致會達到八成,可以說日本統治階層根本就沒有把農民當人看,純粹就是當作納稅的機器。

而且在絕大多數曰本人的心目中,中國就是富足、美好的像徵,這與後世某些國人心目中的美國一樣,因此就箅是讓他們背井離鄉,去中國做工,甚致嫁給中國人,都並不排拆,包括一些武士、商人、家臣家裡的年輕女子,好像也不怎特別難受,有少數相貌出衆的女子,居然還有幾分期盼的神色。

更有甚者,還有不少人都主動報名,想跟着去中國,但因爲各種原因,被拒絕之後,還十分懊惱。而被選中的人,在裝船幹活時,居然都十分賣力,也把日本勞動人民勤勞、肯幹、能吃苦,善於服從的美德發揮待淋漓盡致。

這種情況,也讓亞莉桑德拉覺得大跌眼鏡,後來經過內藤昌豐的解釋之後,纔有一點釋然。不過這樣也好,到是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不過唯一令商家軍上下都覺得不爽的是日本的飲食,這個時代日本的主要食物是粗糧,因爲長期貯放,會結塊變幹變硬,因此在食用的時候先用水來泡軟,合成爛粥,也就是所謂的曰本泡飯,而菜主要是海產品,魚乾最普遍。對於吃慣了大米、麪食,蔬菜、肉類、最差也是雜糧的商家軍士兵來說,當然十分難嚥。事實上在這個時候的日本,大米、蔬菜、肉類、絕對都是高級食品,只有大名、主要家臣和高級武士才能享用。

因此每次吃飯的時候,也是商家軍最鄙視日本,同時也最理解日本人爲什麼巴着趕着去中國的時候。

當然這麼多人口和物資,不可能一次運得完,亞莉桑徳拉也是一邊搶一邊運,己經向琉球發去了三批船隊,等薩摩藩的講和使者到達鹿兒島城時,己將人口物轉運了大半。

第202章 夜奔(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266章 變數(二)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36章 機構調整第59章 保薦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章 安撫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71章 追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288章 計劃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72章 大戰曲阜(三)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203章 夜奔(下)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17章 海盜(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05章 完婚(三)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82章 下獄(上)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202章 夜奔(上)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56章 火船(二)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332章 對持(一)第11章 婚姻(下)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23章 震盪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