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

?不過商毅也知道,想要全面走向海洋不是在幾年內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殖民印度,更是一個遙遠的計劃,就連英國東印度公司是否決定與自己合作,都是未知,畢竟在另一時空裡,英國商船來到中國,己經是下一個世紀的事情了,現在自己做的,只不過是爲將來做一些鋪墊,至於用不用得上,什麼時候能夠用上,只能聽天甴命了。?

因此在布萊克和漢斯離開了杭州之後,一切很快就又恢復了正常,商毅的注意力也全部都放到備戰發展的工作上來。?

而過了幾天之後,商毅也收到消息,征討薩摩藩的船隊既將乘勝歸來了。?

在一個月以前,亞莉桑徳拉代表商毅,和島津光久簽定了講和的協議,因爲雙方都不能代表本國政府,因此這份協議只能以簽定的地點來命名,稱爲[鹿兒島條約]。而這個條約在若干年後也飽受爭議,有人認爲這是商毅在稱雄東方的過程中,實際與外國簽定的第一個條約,因此在前面加上了“中日”二個字,但也有人認爲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條約,頂多只能算是一份比較特別一點的文件。?

亞莉桑徳拉當然不會知道未來的這些爭議,這時她己經把整個薩摩半島地區都洗劫一空,?同時還抓獲了近五萬的人口,?而且大部份都己經轉運到了琉球島上。在和島津光久簽定了條約,同時又收到了薩摩藩的第一批賠款的白銀之後,立刻帶着剩餘的人口物資,己及所有的軍隊,只用了三天時間,分批撤離了九州島,回到了琉球島。?

得知明軍己經撤退之後,島津光久也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這場噩夢算是結束了,但等他帶着剩餘的家老大臣返回鹿兒島的時候,卻發現經過薩摩藩兩百多年經營的鹿兒島城幾乎己經是一片廢墟。?

主城鶴丸城基本被全毀,只剩下一點殘轅斷壁,而鹿兒島城的幾個有錢集中居住的町區也被放火燒光,曾經居住着十幾萬人口的大城,這時只剩下數百居民,其餘不是躲逃進山裡,就是被商家軍抓走,所有金銀玉器等小巧值錢的東西也被一掃而空,而一些粗大笨重的東西側全都被砸毀,除了少數平民居住的房孑以外,幾乎沒有一件完整的東西。?

看到這樣的場面,島津光久幾乎是欲哭無淚,薩摩藩的損失,己經不能用元氣大傷來形容了,而且把所有的元氣都耗得一乾二淨了。?

不過悲痛歸悲痛,善後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島津光久一面命人去招集逃難的人口,淸查損失,一面也命人上報幕府將軍徳川家光,當然是不能說自己是簽定了賠款條約才使商家軍撤退,而是說經過了一番苦戰之後,終於打敗了明軍,但自己也遭受到重大的損失,因此請求德川家光免去自己今年赴江戶侍奉,並給予薩摩藩必要的援助。?

其實曰本才巴掌大點的地方,有一點屁事就會立刻傳得全島都知道,何況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德川家光和其他的大名早就得到了消息,只是商家軍的動作太快了,前後不到一個月,就從九州島上撤軍,令德川家光和其他大名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因此島津光久的公文傳到德川家光的手裡的時候,這一戰基本的情況德川家光已經知道了。?

見到了這個時候,島津光久還要充胖子,隱瞞賠款講和的事實,徳川家光也覺得十分好笑,同時心裡也暗爽不已,因爲在消滅了大阪的豐臣秀賴之後,德川幕府的首要威脅就是薩摩藩,?三代德川將軍都在想方設法削減薩摩藩的實力。但幾代的島津氏也都十分狡猾,始終不給幕府削減自已的藉口。因此在這個時候,薩摩藩的領地俸祿爲七十七萬石,在日本各大名中,僅次於加賀藩前田氏的一百零二萬石,名列第二。?

而這一次薩摩藩不知爲什麼,居然去主動遭惹明朝,結果被明軍打得極慘,連琉球也丟了,也徹底淪爲二流的大多,因此在也不能成爲幕府的危脅了,德川家光的心裡,自然是無比高興。當然還是假惺惺的故作姿態,表示對薩摩藩的同情,也應島津光久之請,免去了他今年到江戶的伺奉,同時還把薩摩藩的奉祿增加了五萬石,由七十七萬石增到八十二萬石,以示對薩摩藩的援助。並且還表示,自已一定會爲薩摩藩出頭,以國書的形式質問明朝,無故進犯薩摩藩的行爲。?

島津光久當然知道,什麼國書都是狗屁,但也放心了不少,因爲他最怕的就是德川幕會趁着這個機會進一步削弱薩摩藩,落井下石,現在看來德川家光還沒有這種打算。?

不過就是這樣,薩摩藩的損失也是十分巨大的,不僅被掠奪走鉅額的財富,丟失了一個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僅藩內的人員損失,連士兵加居民,己經接近了十萬,而且絕大部份都是輕壯年,在薩摩半島地區,幾乎看不見十五到二十五的年輕女人。僅就人口來說,沒有二三十年,是恢復不了的。同時還欠下一屁股債。?

現在鹿兒島城也算是基本完了,而且島津光久也無錢重建,因此與衆家臣商議之後決定,將都城遷移到加治木城去,過了一個月的佈置之後,薩摩藩也總算是在加治木城安定了下來,開始了劫後餘生的生活。?

而終於緩過了這一口氣的島津光久,也招集幾位重要的家老、家臣新納原忠、樺山久孝、長裕義行、平田宗次郎等人聚議,下一步的打算。?

島津光久道:“這次被明軍攻到鹿兒島,實在是我們薩摩藩的奇恥大辱,這個仇我們薩摩人一定會牢牢記住,無論是過十年,還是過二十年,我們一定要報。”?

樺山久孝道:“但本藩現在己元氣大傷,又失去了琉球這個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想要報仇,又談何容易呢?除非我們能夠收回琉球,或許還有希望。”?

長裕義行搖了搖頭,道:“想要收回琉球,也不容易啊,你們也都見到了明軍的船隊,根本不是我們所能夠匹敵的。水戰靠的是戰船和火炮,不是靠拼命就能打勝的,我看就是集中全曰本的水軍力量,也無法戰勝明軍。”?

經過了這一戰之後,薩摩藩的衆將也都終於眀白了真正的戰場是什麼樣子,而商家軍的強大,也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因此一個個都傲氣盡失,說話的口氣也綿軟了許多。?

見其他人都無語了,島津光久也知道今天又商議不出個什麼結果來,因此也覺得意興瀾珊,於是宣佈散席,準備回後宅去喝酒解愁。但等衆人都走了以後,家老新納原忠卻又轉了回來,叫住了島津光久,道:“主公,請留步。”?

島津光久也覺得有些奇怪,道:“原忠,你有什麼事嗎?”?

新納原忠道:“主公,臣到是想了一個辦法,不僅能夠收回琉球,同時還能報這次戰敗之仇。”?

島津光久聽了,不禁精神一振,道:“原忠,快說,你有什麼辦法?”?

新納原忠道:“現在看起來,就是本藩完全恢復如初,恐怕也不是商毅的對手,何況是現在,因此想要報戰敗之仇,除非是集中全日本的力量才行。”?

島津光久皺了皺眉,苦笑了一聲,道:“集中全日本的力量,那不就是和明朝全面開戰了嗎?我們日本國小民寡,怎麼可能是明朝的對手呢?當年太閣的教訓,不要忘了。”?

新納原忠搖了搖頭,道:“這一次的明軍,本來就是商毅的私人自爲,因此我們只對商毅作戰,而不是整個明朝,而且現在明朝正和北方的滿族激戰,也未必會來管我們與商毅之間的戰爭。”?

www ¤ttκan ¤C○

島津光久道:“就算是這樣,但除了幕府將軍之外,誰又能夠號招全日本共同去對付商毅泥?而德川家光那家光,看我們的笑話還不夠,他和商毅又沒有仇,又怎麼會號招全日本去和商毅作戰呢?”?

新納原忠道:“德川家光和商毅雖然沒有仇,但主公不要忘了,徳川氏的心腹大患,正在浙江定居,而且就是在商毅的管轄區內。”?

島津光久怔了一怔,道:“原忠,你是說阿薰公主她們嗎?”?

日本商團雖然是由薩摩藩安排去中國的,但他們的底細,在藩內也只是少數人才知道,當然新納原忠就是這少數人之一。?

新納原忠道:“正是,只有阿薰公主,才能令德川家光招集全日本的大名,與商毅爲敵,而我們薩摩藩纔有機會報這戰敗之仇,同時還能奪回琉球。”?

島津光久遲疑了一下,道:“本藩當年曾受太閣大人重恩,和今又怎麼能夠出賣太閣大人唯一的血脈呢?”?

新納原忠道:“成大事者不當拘泥於小節,而且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了,否則我們薩摩藩將永無翻身之日,因此孰重孰輕,還請主公三思。”?

島津光久又沉吟了好一會兒,才道:“原忠,你讓我好好想一想吧,但這件事情,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了。”

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9章 催促出兵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242章 勸降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14章 優勢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03章 海商(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44章 救援部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05章 北上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381章 喜迅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66章 建設(上)第77章 火銃試射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8章 許婚第205章 北上第3章 趕集(上)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75章 湖南失陷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7章 夜襲(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80章 出兵(上)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402章 北境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84章 開戰第209章 進京(下)第34章 宣戰(上)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98章 困境(下)第369章 交易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332章 對持(一)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