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身世

雖然明石姬己經離開了,在房間裡只留下商毅一個人,雖然並沒有和明石姬真個消魂,但那種肢體相擁和口舌糾纏的美妙感覺,依然還是讓商毅回味無窮,要不是時間場合都不對,說不定商毅真會先把生米做成熱飯再說。不過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讓明石姬離開,就連商毅都十分佩服自己的定力。

就在這時吳亮進來報告,道:“大人,葉爺爺來了。”說完之後,向傍邊一閃身,葉星士己經走進了屋了。

商毅怔了一怔,趕忙把明石姬事情扔開,站起身來,奇異的道:“爺爺,您怎麼來了?”

葉星士臉色凝重,道:“商毅,瑤瑱出事了。”

商毅聽了之後,不亞於在頭腦中打了一個霹雷,雖然說現在己經娶了好幾個妻子,但在他心中,葉瑤瑱的位置是絕對獨一無二的,因此一把拉住葉星士,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爺爺,快告訴我。”

葉星士苦笑了一下,道:“你不要着急,聽我慢慢的說,我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的。”

商毅這才稍冷靜了一點,兩人坐下之後,商毅又讓吳亮守在門外,下令除非是緊急軍情,否則不許任何人來打擾自己。然後葉星士才道:“你大概己經看出來,我和瑤瑱都不是普通的人。”

商毅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早就看出來了,葉星士和葉瑤瑱怎麼看也都不是普通的山民,都是有來歷的人,而且背後一定有許多故事,不過他們不願說,一定是有自己的緣因,商毅是現代人,很懂得尊重別人的隱私,而且和葉瑤瑱成親之後,兩人一直都十分恩愛,在商毅看來,這就夠了,她過去的事情,並不需要一定了解,因此也從來沒有主動去問。現在聽葉星士主動說起,也知道一定是和他們的來歷有關。

葉星士接着道:“我和瑤瑱,還有瑤瑱的父母,都出身於一個神秘,而且歷史悠久的組織,但現在知道我們這個組織的人並不多了,我們自己稱其爲聖門,而在過去,別人都稱我們爲魔門。”

商毅呆了一呆,道:“魔門,我到是聽說過。”

這次葉星士也有些意外,道:“你聽說過。”

其實“魔門”這個稱呼對商毅並不陌生,因爲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前,許多武俠、異志類小說裡都提到過這個組織,當然基本都是充當反面角色,成爲主角爬升的墊腳石。當然有某些以研究武俠、異志類小說的專家教授考證,魔門是有原形的,就是一度在中國古代興盛過的摩尼教。

摩尼教本是一個興起於中東地區的宗教組織,在唐中期流入中國,但那個時候的中國宗教市場己被道、佛兩教佔領,他們當然不願把這片大好的市場再分給外來的摩尼教,因此聯手排拆摩尼教,由於“魔”、“摩”同音,就從訛傳訛, 把摩尼教稱爲魔教。儘管摩尼教在中國一度盛行,但終因自身的底蘊不足,而且傳播的方式也錯了,在道、佛兩教的聯手打壓下,最終還消聲滅跡了。

於是商毅把自己知道的魔門對葉星士簡單說了一遍,葉星士卻搖了搖頭,道:“摩尼教在歷史上一度被稱爲魔教是不假,但真正的魔門,在摩尼教傳入中土之前就己經有了。其實所謂魔門,應該是叫墨門。”

商毅道:“墨門?就是百家爭鳴中墨家嗎?”

葉星士點了點頭,道:“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各種學說思想興盛,史稱百家爭鳴,其中以儒、墨、法、道四家爲首要,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以法家學說治國,對其他學說進行了如‘焚書坑儒’等殘酷壓制,因此其他各家學說流派或亡或隱,均無法公然立足於世,以墨家爲首的部分學說流派便聯合起來,隱於民間各行各業以求生存,這些學說流派後來都歸併統稱爲墨門,結果反而使墨門的勢力更加擴大。”

“而自漢武帝時,爲了鞏固中央集權,釆用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學說便爲歷代帝王所尊崇。而其他學說流派中,除了極少一部之外,其餘均被視爲邪魔外道,不僅禁止傳播,而且還要趕盡殺絕,其中勢力最大的墨門自然是首當其衝,而其他學說流派爲了求得生存,也都紛紛歸併到墨門中來,包括像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這樣的較大學派。而當時墨門也出了好幾個人材,將這一盤散沙的勢力統一歸併,才正式創立聖門,和儒家相抗,而且處處與儒術相反,儒學最重秩序,倫理、規據,而墨門則以率性任行、不論規則,但因爲行事過於偏激,不容於世。因爲“墨”、“魔”音近,因此也被稱爲魔門。”

“墨門的勢力雖然龐大,但其學術主張不受統治者喜見,只有一部份併入五斗米教、太平道一類的組織隱藏,而大部份都在中土無法立足,只能退避到北方遊牧部落去安身。但他們又不甘心承認失敗,因此只能藉助北方遊牧部落,與中土的王朝爭鬥,歷來北方遊牧部落勢力強盛的時候,其實都會有墨門在背後扶持。而歷代的墨門弟孑都以歸附中土,復興聖門爲己任,就這樣一直鬥到今天。不過現在鬥爭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當初雙方的學術思想之爭,己經沒有人再提及,儒學己經深入人心,而在聖門內部,其實也在講究秩序、規據,因此歷代聖門所追求的,只是爲了爭奪權力罷了。”

商毅道:“也就是說,現在的魔門選擇了藉助滿清的勢力,來達到他們的目地。”

葉星士點了點頭,道:“就是這樣。”

商毅這纔有些明白,在除夕晚上那一天參入襲擊皇宮的人,估計就是這個所謂的魔門中的人,怪不得有這麼多高手,又道:“但我看爺爺和瑤瑱好像沒有幫助滿清的打算,這又是爲什麼呢?”

葉星士苦笑了一聲,道:“嚴格來說,我和瑤瑱都算是聖門的叛徒。我們師兄弟一共有三人,都是那一代弟子中的傑出者,成排行在二,大師兄叫璞愚印,而師弟墨衝宇,是這一代至門的尊主。不過我自幼就對復興聖門大業並不感興越,而所涉旁門雜術極務,由其歡喜研究天像規律,以此推測天下大勢。而瑤瑱的父親啓元也受我的影響,也無意權力,縱情詩歌山水繪畫,但因爲他天賦過人,才經絕世,一匯百通,被公認爲是聖門年輕一代的傑出者。如果只是這樣到也沒什麼,因爲聖門發展到現在,其實己經有許多人放棄了復興聖門的思想,只想過安穩的生活,但是啓元和墨衝宇的兒孑墨經緯都被列爲下一任尊主的候選人,兩人之間必須鬥智鬥力,爭奪下一任尊主。”

商毅道:“這場爭奪是岳父輸了嗎?難道是墨氏父孑使了什麼奸計嗎?”

葉星士搖了搖頭,道:“也談不上什麼奸計,因爲按聖門的規定,他們兩人相鬥,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啓元之所以會輸,是因爲那時啓元己經娶了你的岳母,兩人生下瑤瑱,一家三口恩愛和睦,因此他根本就不想當聖門尊主。結果在爭鬥的時侯未盡全力,而墨經緯卻是全力施展,結果自然就不一樣了。”

商毅道:“那麼岳父是死在墨經緯手裡嗎?”

葉星士點了點頭,道:“可以這麼說吧,但按聖門的規定,爭奪繼承人的鬥爭,無論生死,均不得記仇。而啓元死了以後,你岳母也陏陏而終,我也心灰意冷,因此帶着瑤瑱離開了聖門,在山東的那個小山村裡安居,後來才遇上了你。這些往事我們本來是不想再提,因此也就沒有告訴你。”

商毅道:“這到是沒什麼?瑤瑱的過去是怎麼樣,和我沒有關係,我只在乎現在的她,但現在瑤瑱出了什麼事情?是不是被魔門抓去了?但是她在杭州的督師府裡,怎麼可能被魔門抓去了呢?難到說魔門的勢立己經擴展到杭州去了嗎?”

葉星士苦笑了一聲,道:“以前瑤瑱在聖門有一個十分相好的手帕之交,叫紫玲瓏,兩人情如姐妺。就在除夕的晚上,她寫信給瑤瑱,說魔門己在南京佈置計劃,你有危險,因此瑤瑱信以爲真,才私自出府和她見面,結果就是你猜到的了。”

商毅道:“這麼說,瑤瑱是因爲我的關糸而被抓的。如果不是因爲她嫁給我,魔門也就不會來抓她了。”

葉星士又搖了搖頭,道:“這也不完全是,這裡面的事情過於複雜,而且也牽扯到許多聖門的秘密,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總之現在瑤瑱己經被聖門抓走,正關在孝陵裡面。”

商毅怔了一怔,道:“孝陵?就是神烈山的孝陵?爺爺可以確實嗎?”

葉星士點了點頭,道:“我是今天一早就趕到了南京,然後立刻開始打聽瑤瑱的行蹤,他們的蹤跡騙得過別人卻瞞不過我。而且我也到孝陵去摸過,在孝陵守衛的,都是聖門的弟子,因此我可以確實,現在瑤瑱就在孝陵裡面。”

孝陵是什麼地方,商毅當然知道,他沉呤了一會兒,又看了看窗外,道:“現在離天黑大概還有半個多時辰,爺爺休息一下,天晚之後,我們馬上動身,去救瑤瑱。”

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57章 火船(三)第222章 掃平遼東(三)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91章 南京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33章 互不相干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87章 挑戰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6章 夜襲(上)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138章 軍歌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101章 守城第163章 通商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52章 派遣內應第94章 撤兵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135章 天命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88章 交易(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61章 國事家事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61章 爭奪山東(五)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98章 豫北戰場(四)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16章 三路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