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新武器(二)

.lingdiankans商毅也點了點頭問道“孫先生這樣一支火槍的造價是多少?”

孫和鼎有點尷尬道“比改進了以後的掣電銃差不多翻了一倍”

商毅聽了也嚇了一跳那不是等於是十支燧發槍了嗎?現在一支燧發槍的實際造價約在十五兩白銀左右也就是說這樣一支後填彈式步槍的竟達到一百五十兩左右嗎?雖然說現在自己現在的財政狀況良好但要大規模裝配這兩種步槍估計也要『nong』得國家破產因此也道“有這麼貴嗎?”

孫和鼎道“回稟王爺如果單論造價這種火槍的成本也不會超過三十兩但製造起來極爲麻煩如果以現在杭州兵工廠的火槍車間全部都來生產這兩種火槍毎月的產量估計不會超過八百支

商毅點了點頭這也是早期後填彈式步槍不能普及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難以大規模製造只有到了以後等金屬製造工藝發展了才能大批量的生產

但雖然這兩種槍都還有許多的不足之外不過兵工廠能夠做到這一步己經相當不容易了畢竟真正能大規模運用於戰場的後填彈式步槍在另一時空裡還要等兩百年纔會出現

當然現在能做出這樣水準的後填彈式步槍也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商毅首先把雷汞和火帽給搗故出來了在另一時空裡這兩樣發明在後填彈式步槍的發展中是置關重要的因此如果照着這個方向發展下去也許用不了五十年就能造出真正實用的後填彈式步槍來

於是商毅也對孫和鼎道“孫先生你們己經做得很不錯了後裝彈的火槍可不是一下子就能造出來就以這兩把火槍爲基礎再逐步改進吧總有一天會造出更好的槍來”頓了一頓又道“而且就是現在這兩種步槍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雖然只能少量裝配但如果在戰場上運用得好還是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的”

孫和鼎聽了也十分『激』動道“王爺放心我們一定會努力製造出更好的步槍來”

商毅也笑了一笑道“來現在讓我們再看一看連發槍”

連發槍其實也就是第一代的機關槍在槍炮取代了傳統刀劍弓矢成爲戰場上的主要武器之後各國也都在追求殺傷力更大的武器但提高武器殺傷也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提高『射』程在敵人還打不到自己的時候先打中敵人二是加快『射』速在相同的時間中比敵人打出更多的子彈於是也就開始有了各種連發槍的發明

不過在馬克泌機關槍出現之前所謂的第一代機關槍或者連發槍的原理其實都是多管槍管風琴槍就是其中的代表但管風琴槍的劣勢也非常明顯一是自身的重量太重一架一百管的管風琴槍的重量差不多等於中型火炮必須放在槍車上才能行動二是填彈速度太慢一次『射』擊完之後基本就等於打醬油了

中華軍到是裝配了不少管風琴槍但也是隻有到了戰鬥最關建的時候纔會使用而且管風琴槍的原理十分簡單商毅收到的情報清廷已經開始在進行仿製因此自己也有必要製造出更爲先進的連發槍來

當然現在的連發槍都不是兵工廠自行研究的而且由商毅提供圖紙和設計思路然後由孫和鼎帶着兵工廠的研究人員反覆試驗其實商毅一共提供了五種多管連發槍的圖紙但由於目前技術的原因只做出了三種

這時孫和鼎己經招呼員工從一輛馬車上擡下來三架連發槍放在地面上開始組裝這三架連發槍都是在槍管後面有一個圓形的彈倉裝上數量不等的小槍管用一個四腳支架支撐在地面上而在彈倉後方還有一支搖桿

這種連發槍在另一時空是叫做防衛槍是在1718年英國人詹姆斯·巴克發明的一種轉輪式連發槍『射』擊原理和左輪手槍相似在彈倉的每個孔裝上金屬小管管中裝紙殼定裝子彈用彈倉後方的搖桿將每一個金屙小管轉至槍管定位然後再逐一發『射』等子彈『射』光後彈倉可以取下裝上另一個彈倉就可以繼續『射』擊

這個設計事實上是非常先進的想法遠遠超出了當代的技術同時也對後來的連發槍發明進行了啓發在防衛槍之後絕大部份的連發槍都釆用將槍管排列成圓簡形設計以圍繞軸心旋轉達到輪轉發『射』的目地

不過巴克發明的防衛槍是六管轉輪而兵工廠爲了加強防衛槍的威力設計了六管、九管、十二管三種轉輪彈倉的孔數也一起擴大這樣一個彈倉的量犬裝彈量可以擴大一倍『射』速也可以得到提高

三架防衛槍都安裝好之後開始計時發『射』在三分鐘的時間裡三架防衛槍的『射』擊都十分順利六管防衛槍『射』擊一百五十五次九管防衛槍『射』擊一百八十八次而十二管防衛槍的『射』擊次數達至二百一十七次平均一分鐘達到七十次以上比管風琴槍還略慢一點

不過由於防衛槍是後填彈式因此『射』程並不遠也就在四五十米左右比管風琴要縮短了一倍但只要裝配上足夠的彈倉防衛槍就可以連續不停的發『射』這一點可比管風琴槍要強得多另外因爲防衛槍只有一根主槍管因此重量也比管風琴機輕得多一個人就可以搬而且造價也比管風琴機要低得多了

段鵬等人也看得兩眼發光等測試完了之後段鵬興奮得道“這種連發槍太厲害了完全可以取代目前使用的管風琴槍”

何衝也道“是啊如果在一個團裡有十架這種連發槍完全可以對抗三萬人的進攻了”

商毅也連連點頭道“不錯不錯這種槍造得確實不錯”

孫和鼎聽了也十分高興道“王爺各位看第二種連發槍吧”

這時兵工廠的員工已經將第二種連發槍裝好了這種連發槍的樣子到是像一『門』火炮有一個粗大的炮管並且架在一輛炮車上推過來也是三架

段鵬不禁好奇道“這不是一『門』火炮嗎?怎麼叫連發槍呢?”

商毅笑道“你過去仔細看看”

段鵬聽了馬上來到這『門』像火炮的連發槍前這才發現原來炮管是一個大圓筒裡面密密麻麻排着幾十根槍管樣子到像蜂窩一樣段鵬這才明白其實還是多管連發槍

這種槍的名字叫米特留雷斯槍是在1851年比利時的法肯姆普斯上尉發明了一種改良的排放槍後來由他的同胞比利時著名的軍械設計師約瑟夫·『蒙』蒂格尼進行改良被當時法國拿破崙三世採用後來“米特留雷斯”這個詞也成爲法國機關槍的名詞

米特留雷斯槍是將三十七根槍管鑄在一個圓管裡子彈裝填工具是一塊帶有三十七個圓孔的鋼板每個圓孔內『插』入一顆子彈每顆子彈的位置對應一根槍管擊發機構由一個手柄驅動順時針轉動手柄一週全部三十七發子彈會在一秒鐘內全部『射』出然後再『抽』出子彈裝填鋼板更換一塊就可以繼續發『射』

如果『射』手願意他也可以通過控制搖動手柄的速度讓每根槍管以任意速度依次擊發居說按照當時的記錄一個『cào』作嫺熟的米特留雷斯槍『cào』作組的平均『射』速爲每分鐘十二次齊『射』即四百四十四發子彈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數字在實際『cào』中是遠遠達不到這個水準

不過由於米特留雷斯槍的外型像一『門』小炮又裝有輪子因此法軍在普法戰爭中並沒有把它拿來當作步兵支援武器反而大部份被當成炮兵使用結果表現得一蹋糊塗只有在少數支援步兵的例子中它的效果十分良好結果在普法戰爭之後被加特林槍取代了而比利時也曾把它推銷給當時的中國但中國並沒有購買

但由於米特留雷斯槍的製做工藝過於複雜由其是對子彈裝填鋼板和槍管對位的『激ng』準度也要求更高因此出故障的機率也就更大在試『射』的時候只有一『門』米特留雷斯槍在三分鐘內順利發『射』其於兩『門』都出現了卡殼現像但順利發『射』的那一『門』米特留雷斯槍在三分鐘內打光了十三個子彈裝填鋼板平均一分鐘達到驚人的一百五十發雖然『射』程和防衛槍差不多但『射』速幾乎是防衛槍的一倍因此威力也更大

段鵬、何衝、張達江等人也看得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段鵬才道“如果不是卡殼的話這種連發槍也在可怕了”

商毅也點了點頭在這個時代米特留雷斯槍確實己經是最可怕的武器了不過現在看來目前的工藝水平離這種槍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估計還難以大規模的普及部隊使用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07章 哭諫(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81章 佈置(二)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一章 安撫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58章 進攻廣東(六)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96章 遷移(三)第28章 立威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91章 合圍(二)第一章 安撫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93章 勸降(上)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82章 佈置(三)第267章 重逢(上)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04章 完婚(二)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45章 內外夾攻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57章 火船(三)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167章 雨戰(三)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1章 喜迅(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5章 進攻北京(二)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78章 衡州府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72章 求和第57章 火船(三)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84章 襲擊(上)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82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上)第56章 重新整編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95章 進攻南京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78章 步兵進攻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