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

蕪湖縣是一座小縣,隸屬於宣州,位於宣州東北角,距離江寧縣約兩百里,它的對岸便是濡須水河口,直通巢湖,而從蕪湖旁邊的溧水一直南下,便可抵達太湖,成爲進入江南腹地的一條捷徑,蕪湖地位的重要性便顯示出來。

不過蕪湖平時幾乎沒有駐軍,朱泚也發現了這個漏洞,他最終決定從蕪湖登陸,便陸陸續續將大船隱藏進濡須水河口內,不停泊在長江江面上。

事實上,韓滉也想到了敵軍從蕪湖登陸這個可能,不過朱泚很狡猾,他在江陽縣江面上又停泊了上千艘槽船,如果潤州水軍轉去蕪湖防禦,那麼朱泚大軍說不定就會改在丹徒縣登陸。

韓滉也有應對之策,他令羅紫玉率領一支千餘人以及十艘戰船,組成一支小型水軍在夜色掩護下前往蕪湖,也同樣隱藏進了溧水中。

在韓滉斬殺陳豐後的第八天,十萬朱泚大軍已經集聚濡須河口,這天晚上月朗星稀,一輪圓月掛在天空,將萬束銀輝灑在大江江面上。

第一艘大船出動了,這是一艘三千石的貨船,體型龐大,滿載着五百名士兵,周圍有幾艘小哨船護衛,大貨船是用櫓槳爲動力,兩邊各有三根大槳,划動着水面,每根大槳由三人控制,速度不是很快。

在距離第一艘貨船數百步外,第二艘大貨船也出現了,同樣滿載着五百士兵,朱泚一共搞到了十五艘大貨船,一次性可以將近八千士兵投到對岸。

第一艘大船已經到了大江中央,這時,對岸江面上忽然出現了幾艘戰船,戰船不大,都只有千石左右,上面有數十名士兵。

貨船上的士兵大驚,向天空一連射出十幾支火箭報警,正在北岸坐鎮指揮的朱泚得知對岸出現了敵軍戰船,他也大吃一驚,急令所有戰船出擊,務必保護運兵船順利抵達對岸。

朱泚手中也有上百艘戰船,但都是小戰船,大小在百石左右,一艘船最多隻有十幾名士兵,其實就是巡哨船,一邊都在岸邊執行警戒,此時江中形勢危急,朱泚顧不得考慮江邊的安全,將一百多艘巡哨船全部派了出去,形成了狼羣戰術,以對付敵軍的戰船。

隨着所有巡哨船向江中駛去,北岸變成冷清下來,這時,一艘小舢板無聲無息地靠近了濡須河口,它像一隻獨狼潛伏在江面上。距離岸邊約三百步左右,沒有了沿岸的巡哨船,岸上士兵也發現不了這艘小舢板。

第八艘運兵貨船從濡須河口裡駛出來,它周圍沒有小船護衛,變成一艘孤零零的運兵船。

小舢板上有兩人無聲無息下水了,他們都穿着銀色水靠,和江面上的顏色一致,根本就看不見他們存在。

這兩人正是應採和與一名精通水性的火器營士兵,任何一個藏劍樓出來的刺客,水性都十分過硬,應採和也不例外,他們推動着一隻防水木箱子向大船漸漸靠近。

片刻,運兵大船從他們身邊駛過,劈波斬浪,水流將他們向外推去,應採和甩出一隻飛爪,抓出了船舷,她借力一躍而起,一把寒光閃閃匕首狠狠向船身刺去。

‘咔嚓!’匕首精準地刺進了船板之間的縫隙裡,力量很大,刺進足有三寸,匕首深深釘在甲板上。

應採和一手抓着鉤爪繩索,單腳踩在匕首上,身體緊緊貼着船身,她向士兵一招手,火器營士兵將一卷繩子拋給她,應採和一把抓住,慢慢將士兵拉拽過來。

士兵將木箱蓋打開,露出了鐵火雷的銅柄,很像茶壺上的提柄,匕首上有一個專門設計的倒鉤,正好可以鉤住鐵火雷上的細銅柄,使鐵火雷緊緊貼在船壁上。

士兵又從箱子取出了裡面的火摺子筒,裡面裝有三支火摺子,箱子便扔進江中。

士兵抽出一支火摺子,迎風一甩,火光燃起,但江面的水浪卻呼地將火撲滅了。

“你位置太低了,讓我來!”

應採和用牙齒咬住飛爪繩索,伸手接過火摺子筒夾在腋下,嘴裡含糊問道:“告訴我該怎麼做?”

士兵掰掉上面的木殼,露出了火繩,他指着繩頭低聲道:“點這裡,點燃後就立刻逃命,越遠越好。”

“你先走!”

士兵一躍跳入江中,立刻消失在水沫之中。

應採和扔掉拉拽士兵的繩索,騰出手來,她取出一支火摺子,甩燃了,點燃了火繩,火繩立刻‘嗤嗤’地燃了起來,

應採和也顧不上飛爪,一個鯉魚後翻,躍入大江之中,拼命向外圍游去。

游出約百步,江面上一道紅光迸射,緊接着‘轟!’一聲巨響,儼如閃電驚雷,隨即火焰騰空,化爲濃濃黑雲,十里外可聞可見,巨大的爆炸衝擊力將船身炸開一個七尺寬的大洞,江水洶涌灌入,船內響起一片驚呼狂喊。

應採和也不回頭,拼命遊向小舢板。

“這邊!這邊!”

剛纔的士兵已經上船,伸手給她,應採和擺擺手,扶住船舷,輕輕一躍上了船,小船迅速向長江中駛去。

正在岸上坐鎮的朱泚親眼看見了火光迸射,緊接着如驚雷聲響起,火焰和濃煙騰空,他驚得騰地站起身,指着爆炸處結結巴巴道:“那是....那是什麼?”

這時,江面再次傳來連續兩聲爆炸,這是戰船上士兵將兩顆鐵火雷扔進對方船內,鐵火雷在船艙內引爆了,只是隔得太遠,只遠遠聽見爆炸聲,沒有在朱泚眼皮下那麼強烈的效果。

劉思古倒吸一口冷氣道:“陛下,這恐怕就是我們怎麼也搞不出來的鐵火雷了。”

“韓滉也有鐵火雷?”朱泚驚恐道。

“不是,應該是郭宋支援韓滉。”

朱泚見江面上的大船已經沉沒消失了,他頓時急得直跺腳,“那....那現在該怎麼辦?”

劉思古連忙道:“陛下,敵軍情況不明,不如先撤軍回來,不能這樣硬來,會全軍覆滅的。”

“傳令撤軍!撤軍!”

數百支火箭射向天空,這是撤軍的信號,江面上的六艘運兵大船開始緩緩掉頭,向北岸駛去。

八艘運兵大船被炸沉兩艘,一千士兵喪身江底,更重要是,朱泚被對方的鐵火雷所震懾,心中十分不安,對是否進攻江南開始舉棋不定了。

...........

黃河北岸,十二艘從河東調來的三千石大船已經準備就緒,一百多名經驗豐富的船伕也已招募到位。

但主將李冰還在等待,等待着最好時機的來臨。

裴信年輕有爲,有魄力有拼勁,但郭宋還是沒有任命他爲主將,不是因爲他資歷不足,而是他還缺了那麼一點點火候,這種火候就是耐心等待。

六月的最後一天,天不亮,三千晉軍便已悄然集結,裴信將出任先鋒主將。

李冰在幾天前便得到消息,今年是主將王凌的五十大壽,王凌發出了數百張請柬,準備在清河縣大擺壽宴,與此同時,士兵們放假一天,而前天是士兵的發俸日,手中有錢,又是休日,大量士兵必然會在今天出營去喝酒尋歡。

李冰望着對岸若隱若現的城池道:“奪取孟津關對我們並不難,難的是搶奪灘頭陣地後守住它,你率領三千弟兄守到中午時分,我們就勝利在望了。”

裴信十分敬佩主帥選擇時機之精準,讓他自愧不如,他點點頭道:“對我而言,只要能踏上對岸土地,就不會再後退一步,我們會背水一戰!”

“好一個背水一戰!”

李冰讚賞一聲,下令道:“出發吧!”

‘嗚——’

岸邊響起了低沉的號角聲,三千士兵開始列隊登船,每艘大船載着兩百五十人,一艘艘大船開始緩緩啓動,向黃河對岸駛去.........

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