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

bookmark

牛金星接着爲都元帥李自成和闖營的諸將們,獻上了一份他所寫的《九問九勸》書。

這是牛金星用河南人所熟悉的瞽兒詞的調子,向老百姓問了九個問題,勸百姓九件事。

這九個問題中包括:

一問爲什麼有少數人田土衆多,富比王侯,而很多老百姓貧無立錐之地?

二問爲什麼富豪大戶,廣有田地,卻百方逃避賦稅,把賦稅和苛捐雜派轉嫁到平民百姓身上,朝廷和官府全不過問?

三問老百姓負擔沉重,都爲朝廷養兵,爲什麼朝廷縱容官兵到處奸**女,搶掠財物,焚燒房屋,殺良冒功,專意殘害百姓?

四問爲什麼朝廷上奸臣當道,太監用事,而地方上處處貪污橫行,賄賂成風,使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而皇帝置若罔聞?

五問爲什麼朝廷用科舉考試,而做官爲宦的或者是不辨麥黍的昏憒無用之輩,或者是狗彘不如的諂媚小人,而真正人才和正人君子卻沒有進身之路?

一連串問了九個問題,包括有一條是指問明朝一代代皇帝大封子侄爲王,霸佔了全國良田無數,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再過幾代,全國土地還能夠剩下多少?

這九個問題,問得痛快淋漓,深深地打中了當時的弊政。

跟着是九勸:一勸百姓趕快隨闖王,不納糧,不當差,不做官府的魚肉和富豪大戶的牛馬;二勸百姓隨闖王,剿官兵,打豪強,爲民除害;三勸百姓隨闖王,殺貪官,除污吏,嚴懲不法鄉宦,伸冤雪恨;……

最後牛金星又爲大家獻上了一闕他自己寫的《闖王來》,略通筆墨的田見秀讀過以後,頻頻點頭,連聲稱讚,勸說牛金星立即誦讀出來給大家聽。

李自成身邊的親兵衛士也都靠攏了過來,牛金星便清清嗓子,琅琅誦讀道:

“闖王來,城門開。

闖王不來,誰將衣食與吾儕?

寒不衣兮飢不食,還錢糧日夜催。

更有貪臣來剜肉,生填溝壑誠可哀。

闖王來兮我心悅,闖王不來我心悲!

民畏重徵不畏虎,

自古如此君莫驚!”

李來亨能夠聽出牛金星寫的《闖王來》確實很好,基本上已經概括了後來流行於大江南北的那幾條闖軍重要宣言。

唯一的問題,在於還是稍顯文縐縐了。

李來亨不便直言反對牛金星的詩作,他只說牛金星寫得極好,特別是“闖王來,城門開。闖王不來,誰將衣食與吾儕?”這段,可謂朗朗上口,很適合進一步展開,繼續發揮。

隨即他便誦道:“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啓翁,這段白話、市井一些的,您覺得怎麼樣?”

鑑於李來亨並沒有直接反對自己寫的《闖王來》,而是在上面繼續發揮出一段,牛金星便撫須含笑,也稱讚了李來亨這段白話版《闖王來》幾句。

谷可成曾經同李來亨在夷陵一起打過仗、爲劉宗敏報過仇,他很佩服李來亨,便誇讚說:“小老虎你寫的真好,不比牛先生賴了!句句唱詞兒都問到老百姓的心窩裡,也勸到點子上。咱們闖營到底都是窮百姓出身,在心中念念不忘窮百姓,連出文告也只怕百姓聽不懂,寫得越淺顯越好,哪像官府出文告盡是孔夫子放屁——文氣沖天,生怕不識字的小百姓都能明白!”

李過也點點頭,他帶着幾分驕傲和自豪看着李來亨,說道:“自古以來少有替窮百姓說話的書,咱們闖營就該出這麼一本站在窮百姓角度說話的書,一定能夠轟傳天下。”

李自成先因爲牛金星和李來亨寫的詩文欣喜大笑好幾聲,接着卻又搖搖頭,嘆息說:“這段時間我常聽啓翁講書,認識的文墨多了很多。可惜那麼多書裡,我也沒見過一本教老百姓如何造反,如何打盡天下不公不平的書。”

李過跟着說道:“是極了,我們今後應該寫一本這樣的書,要把前朝古代許許多多造反英雄的故事,全部記錄下來。還有他們如何成功和如何失敗的大事,也應該寫得明明白白,叫後人知道哪些該學,哪些該戒,哪些該防。”

牛金星和宋獻策不覺一怔,隨即哈哈地大笑起來。李來亨卻露出了不一樣的神色,因爲他知道三百年後,的確會有偉人將造反的藝術、革命的藝術全部寫成一本書。

不過李來亨自己,能夠有那樣的魄力,把上位者的統治術和話術全部公之於衆嗎?

這真是隻有至誠至公之人,方能爲之的奇蹟。

衆人都笑成一片,思緒不知飛到哪裡去了。李自成就拍拍桌子,讓大家安靜下來,示意田見秀講話。

田見秀在闖營中是出了名的寬厚長者,很得人心。所以李自成也把接下來重新整頓闖營各隊兵力、軍制的事情,交給他來宣佈。

“我們攻破洛陽以後,截獲的糧食、金錢堆積如山。新年以後,咱們雖然每日都開倉放糧,賑濟饑民,半個河南的窮苦人都涌來洛陽,這段時間已經賑濟了十幾二十萬人以上,但存糧依舊有數十萬石之多。”

田見秀手上攤開一張清單,接着說道:“河南百姓前來投軍的十分踊躍,經過認真挑選,到目前爲止,已經招收了流民四萬人左右。而咱們的精幹戰兵,在同補之、來亨幾支兵馬匯合以後,全師已有約六千人的實力。”

李來亨也暗自心驚,闖營這大半年來在河南的耕耘,一朝收穫居然如此之大!

戰兵由商洛時期的千人增加到六千人,可以在未來訓練成戰兵、輔兵的“協從”丁壯和家眷老弱,也收取了四萬人之多。

比之歷史上“精兵三千,協從三萬”的情況,要強大很多。

這份實力,已經超過了夷陵合營時曹操羅汝才的力量。

“因爲咱們兵力已經大大增強,所以之前沿用的左右二標,顯然已經不敷使用。今後要重新規劃闖營的兵力,將左右二標,擴大爲正前後左右五個標。”

“親軍正標,爲元帥的中軍親衛,李雙喜、黨守素、任繼榮、吳汝義、谷可成、辛思忠、李友等部,皆隸正標;”

被田見秀唸到名字的將領都站了起來:

李友綽號叫李大眼,是李自成的遠方親戚,也是闖營中的一員勇猛悍將;

吳汝義則是田見秀的副手,他隸屬中軍正標,可見田見秀將會取代劉宗敏在今後掌握闖營的中軍;

任繼榮則是洛陽守軍的把總,他響應闖營的號召打開洛陽城門,是闖營攻破洛陽的一大功臣;

其他李雙喜和黨守素本來就是李自成的親軍,谷可成和辛思忠則是劉宗敏的舊部親軍。

“左標,由馬隊改編而來,劉芳亮任左標掌哨,馬世耀、劉汝魁隸屬左標;”

“袁宗第任右標掌哨,劉體純、白鳩鶴隸屬右標;李過任後標掌哨,張能、馬重禧等皆隸屬後標。”

“前標……即小虎隊,由李來亨任前前標掌哨,高一功、白旺等皆隸前標!”

啪!

李來亨手中的筷子還是沒控制住,落到了桌上。他雖然提前從李過那裡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此時被正式提拔到掌哨一職上,還是有些驚異。

李自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己一個加入闖營不過一年出頭的半大少年,就被授予了與義父李過、師傅劉芳亮等人相同的地位。

李來亨站起身來,雙手抱拳,答道:“是!我一定嚴加整頓前標,做好掌哨的本分。”

不過接下來,五標具體的兵力分配上,就十分微妙了。

李自成雖然沒有從其他人的手下——主要是李來亨——直接調走部隊,但是新收編和訓練的部隊,分配則很講究。

實力本來就就比較強的李過和李來亨兩部,都沒有得到多少新部隊。而劉芳亮和袁宗第,則都在補充入大批新部隊後,具備了不亞於李過、李來亨父子兩人的實力。

至於李自成和田見秀掌握的中軍正標,則更是大大加強,剩下大部分的新增部隊,都是填充到了正標之中。使得李自成的這支中軍部隊,具備了和剩下四標相加接近的力量。

李來亨心中揣測,這種權謀自用的處事風格,不像李自成的做法。他看着牛金星的笑容,猜想這應該是牛金星爲李自成獻上的策略——從兵力和編制上來說,現在的闖軍編制,已經同後世正規化的大順軍越發接近了。

只是李自成用牛金星的這種權謀平衡之術,真的是正確做法嗎?

那個陝北老農,還是會漸漸步上帝王的道路啊。

不過李來亨自己這個心機謀算極多的人物,最沒資格去講李自成就是了。

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十八章 祝捷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三章 李天下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十六章 五軍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