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搜殺

bookmark

李自成對李來亨聚集部衆的速度十分滿意,他又連聲誇讚李來亨是自家千里駒,驕傲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其實高一功的人馬聚集速度還要更快些,但高一功辦事周到,比起李來亨小心謹慎一些。他一邊聚集兵馬,一邊還將此前製作的一些攻城器械搬運了過來。

李雙喜和黨守素也將那隊親兵馬隊帶往縣城方向,他們兩人都騎在戰馬之上,身姿迅捷非常,眨眼間就已經接近了城頭,引起城頭守軍一片驚呼聲。

縣城裡的守軍對闖營的進攻早在意料之中,但他們沒料到,天還沒亮透,流賊便來大舉進攻,很有些吃驚。有幾名秦軍官兵,對城下梭巡流寇的囂張十分氣憤,便對着親兵馬隊射出兩箭,但由於距離過遠,加之騎兵行動快速,沒有射中一人。

但李雙喜隨即示意了黨守素一眼,黨守素立刻會意。他騎在馬上,在奔騰的間歇,雙手脫離繩索,引弓射箭,飛起一箭,如雷霆掃過般,正中城頭守軍肩膀之上。雖然未將守軍當即射殺,但如此一箭還是令官兵大爲恐慌。

李自成十年來對於攻破城寨具有豐富的經驗,他幾句話間便將高一功的人馬和李來亨的小虎隊,編製成了許多支小隊,分配不同任務。沒多長時間,這幾十支小隊,便集結到了距離縣城很近的距離,旗幟、甲仗和攻城器械如林前進,不斷壓迫着城頭守軍的精神底線。

李來亨和高一功兩人相顧一眼,一起走上前去,同時下令將士們立刻登城。從山陽縣縣城的西面到北面,三十多個小隊一起出動,轉瞬間就將城周乾涸的淺壕填滿,靠上了城牆。

將士們用簡陋的梯子魚貫登城,在前邊的將士們都是將大刀咬在嘴裡,以備在剛上城頭時倘若需要砍殺,免得臨時從腰間抽刀會耽誤時間。

步兵們飛快衝過了被填埋起來的干城壕,守軍雖然恐慌,但猶且具有一定組織性。官兵和許多城內的民夫,一起將磚頭、檑木和其他各色雜物丟下去,打擊攻城者。但這時李雙喜和黨守素帶着衛士們下馬,他們和其他弓箭手們聚集在一處,放箭壓制城頭的守軍。

李來亨正在城下指揮步兵登城,他看見李雙喜和黨守素不顧友軍在攻城,放箭雨射擊城頭,導致不少小虎隊的步兵也被射傷。心中頗爲惱怒,有意過去爭辯兩句,卻被高一功拉住了手。

高一功指了指李自成的方向,李來亨才發現老掌盤正盯着自己。李自成此刻一臉嚴酷,說道:“半日破城,豈容耽擱,各自負責好各自的事情就行!”

李來亨這才知道,李雙喜和黨守素的做法,是得到了李自成的授意。

當然,李自成的做法自有他的道理在。城頭守軍雖然具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可此時同時面臨闖營弓箭手和步兵的攻擊,兩個方面不能顧全,左支右絀,便出現了一些差漏。他以部分友軍步兵也被射傷的代價,換取敵軍防禦的迅速崩潰,反而可以更大程度減少友軍將會付出的傷亡。

李來亨仔細思考兩遍,也能理解這其中的到來。只是在情理上,他心中自然會有幾分的不適感。

李自成的攻城策略,重視效率和速度,比之李來亨的用兵手腕,嚴酷許多。他看城頭守軍左支右絀,無法顧全的樣子,感到時間成熟,便將馬鐙一磕,同時將寶劍一揮,大聲下令:“攻破城門!”

老掌盤身先士卒,飛奔過干城壕,衝到城門前。身邊的親兵們,則合力抱着攻城樁木,撞擊城門。此時城樓上被李雙喜放火箭點燃了起來,時有飛瓦和燃燒的木料落下。一個火塊恰好從李自成的面前落下,幾乎打着馬頭。他用劍一揮,將落在空中的火塊打到一旁,回頭大叫一聲:“快!”

親兵們大受振奮,合力一撞,便將縣城那扇並不厚實的城門撞開了。城門後還有小小的甕城,但守軍兵力不足,沒有在甕城中放置預備隊。

李自成自己首先衝進城去,其餘奇兵跟在他背後,飛奔前進。奔到十字街口,李自成又將劍一揮,大聲說:“分開!”衛士們便分成兩隊,夾擊城樓上的守軍。

李來亨被老掌盤這一連串使人眼花繚亂的攻城手腕所折服,幾乎楞在當場。他看到高一功已經帶領本部兵馬,登上城頭,控制住一段城牆後。才趕緊反應過來,將腰刀拔在手中,一樣大喊一聲“跟我上”,奔騰衝過干城壕,尾隨李自成之後,衝入縣城之中。

縣城內的守軍士氣已經徹底瓦解,只有很少的十幾人尚在城頭和闖軍作戰,其他人均作鳥獸散。一些潰兵大難臨頭前,還不忘在城中搶掠些細軟民財。

李來亨看不過去,揮刀連續斬殺兩名亂兵後,吩咐慶叔帶小虎隊的步兵,迅速入城控制公私倉廩、府庫,彈壓亂兵。

“老掌盤用兵神速,半日破城,而今尚不過一個時辰,便已破城!”

李來亨帶着一隊步兵,擁到李自成身邊,幫老掌盤彈壓住了最後幾名在做抵抗的官兵。他看到李自成身先士卒,率先入城,右臂還被一塊燃燒的木料灼傷,佩服不已。

李自成捲起身後的披風,撕下半塊破布,將傷口草草裹起,才答道:“大局未定,來亨你快帶兵去控制衙門,守備、教諭、典史一干人等,都不能放跑!”

“好!”

李來亨一聲答應下來,他也想在老掌盤多表現一番。便不待李雙喜、高一功各部跟進,自己帶着小虎隊十幾名步兵,直接衝去衙門方向。縣衙那裡還有六七名衙役捕快,但他們不着甲,也沒有什麼兵器,見到如狼似虎的義軍將士衝了進來,一個個根本不敢抵抗,全將水火棍丟在地上,抱頭等死。

李來亨在衙門中過了兩間庭院,轉了兩圈,除了幾個官印外,什麼也沒搜到。便勒令士兵將那些捕快吊起來,拍着腰刀罵道:“城裡教諭、守備、典史這些人都跑去哪裡了?誰答得慢,就先砍了誰的手!”

那些衙役聽到李來亨的恐嚇,爭先恐後搶答起來,都說縣城頭面人物都躲在關帝廟,只有守備張巖不知道在何處。

李來亨心裡一盤算,感覺兩頭都不能放過。他狠下心,揮手一刀將最前面那名衙役斬殺,喝罵道:“守備到底在哪裡?不說出來,你們都得死!”

那些衙役恐慌至極,他們整個人被小虎隊的士兵懸吊在縣衙的梁木上,搖來晃去,全都說實在不知。李來亨見已經逼問不出什麼線索了,便將腰刀在衣服上一抹,收回鞘中。

“兵分兩路,縣城才一個城門,守備絕對逃不出去!我帶隊去拿下關帝廟,你們繼續在城裡搜索,務必抓住守備!”

縣城城小,總共只有一個城門,李來亨相信守備除非飛出去,否則絕無辦法逃出山陽縣。他急着拿下縣中所有頭面人物,立下大功,便將部隊分成兩支,一支留在縣衙附近搜殺守備,另一支跟着自己,在一名衙役帶路下,直奔關帝廟而去。

“義軍老爺,跟我走!我已有三個月沒領過餉銀了,早恨透城中這班大官了,我就是一個衙役,我真不是官兵啊!”

那衙役被李來亨一言不合就動手殺人的做派,嚇得半死,一邊帶路,一邊連番解釋,跟城裡的官紳劃清界限。

“別廢話!快帶路,遲了半刻,你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李來亨用刀背拍打了衙役幾下,催促他趕緊帶路。一行人馬不停蹄,半路上有幾名不開眼的潰兵在搶掠民財,正撞上焦急的李來亨,都讓火急火燎的乳虎一刀砍了。

他和一衆小虎隊將士,環甲露刃,列隊而進,一路上居民驚避,誰敢阻擋?關帝廟前本還有十來名鄉勇守衛,但他們一看到小虎隊衝殺過來,便將兵器丟在地上,轉身逃跑。李來亨冷哼一聲,大叫“跪下免死,逃跑立殺”,那些鄉勇便連跑都不敢跑了,雙腿打顫,徑直跪伏在地上,連連磕頭,口呼“大王饒命”。

李來亨大踏步走過去,一腳將關帝廟大門踹開。殿內的桌子上還擺着幾盤菜餚,甚至還有半杯沒有喝完的酒水擱在那裡。幾名官紳打扮的人物,縮在大殿一角,身份最高的教諭張萬道躲在供奉祭品的桌子下面,被小虎隊士兵直接拽了出來。

“誰是教諭?誰是典史?不說就全都殺了!”

李來亨一聲令下,左右兩邊的衛士便將刀劍拔出,寒光閃爍。鄉紳們驚駭無比,全都看向了張教諭,年邁的張教諭連連揮手,趕忙叫道“我不是!我不是!”,卻毫無意義,還是讓小虎隊先捆綁起來,拖了出去。

“守備呢?你們有人看到他的蹤影沒有?”

守備張巖還是找不到蹤跡,不知躲到哪裡去了。張守備此前在李來亨伏擊官兵時,率領秦兵潰圍而出,頗爲棘手。現在雖然已經破城,大局漸定,但抓不住張守備,李來亨心中還是不大安定。

那幾名跪在地上的鄉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說話。半天才有一個膽子大點的人,用膝蓋向前挪蹭了兩步,答道:“大王,張守備……張守備在大兵破城前,說是要去殺賊……不、是抗拒義兵,就帶了兩名親兵,先離了關帝廟。”

“好小子!”李來亨咬牙切齒哼了一句,“這個守備殺害我不少將士,絕不能讓他跑掉!”

李來亨大手一揮,留下三名士兵看住關帝廟的十幾名官紳鄉勇,等着老掌盤和其他諸將過來接管。自己則帶着剩下兵馬,在衙役帶路下,在城內大搜張守備的下落。

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七章 順兵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