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

bookmark

李來亨終於離開了開封,和他一起離開開封的,還有屬於殿中軍的四個師,以及大順軍中最爲精銳的羽林軍。

這支軍隊浩浩蕩蕩,衣甲鮮明、甲仗威武,旗幟林立如南越之林,部伍嚴整死似泰山巍峨。藍色的軍裝,白色的氈帽,還有范陽帽上那一點紅色的纓冠,都以極爲驚人的數量,形成了一幕向前翻滾、向前拍打的海浪。

這道巨大的海浪就是李來亨手中的底牌,是他敢於說出“無愧先皇和陛下”的底氣。

“威——武——”

羽林軍的鼓吹手吹響了號角,晉王的鹵簿依仗隊接着吹響了碩大的海螺,排在最前面鐵盔上樹立黑、白二色羽冠的騎士則吹響了衝鋒號。

晉王駕前的斬馬銳士,都手持高過一人的大刀,一邊向前踏步,一邊重複呼喝道:

“威——武——”

“威————武————”

駕前銳士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直到震撼封凍的黃河。白色的浮冰一上一下起伏着,偶有幾處開裂的冰面,也左右搖晃,河水則被震起漣漪與波紋。

隨即大隊穿着厚質胸甲的羽林軍騎士,手持黃龍大纛,飛馳而過。再往後,便是一隊一隊身穿布面甲的銃手和炮手,他們背上揹負從湖廣運來北方不久的自生火銃,腰間配一把單刀,沒有攜帶自生火銃的人則戴着厚厚的棉布手套和狗皮帽子,賣力地推動炮車。

所有紅夷大炮,全部都被安放在合適的輕便炮車上。新的設計讓炮隊行軍速度大大加快,不至於影響到大軍北上解圍的速度。

車輪壓過厚至膝蓋的積雪,留下一道道車轍。從高空向下鳥瞰,這些密密麻麻的痕跡,黑壓壓湊在一起,正好顯示着大軍向北進軍的威武聲勢。

“在戰場上,時間作爲取勝或招之敗北的因素,無論你做怎樣的估計,都不爲過分。”

李來亨久違地穿上了那一身效仿闖王的行頭,白色的紅纓氈帽,天藍色的短打箭衣,還有殷紅的長披風。只是爲了防護起見,又在這身衣服的外面套上了一件堅固的扎甲。

他手持半截箭矢,騎在馬背上,側望着這支規模浩大的軍隊,想到開州、想到多爾袞的清軍主力,便將箭矢捏在手心裡,對着陪同側近的方以仁、顧君恩等謀士及郭君鎮、劉芳亮、郝搖旗、張皮綆、李世威等將領說:

“加上羽林軍,殿中軍來了四個師,殿左軍隨行的兵馬也有兩個師,再加上我們新在開封籌組的一個新師,總共七個師的兵馬,將近八萬人的兵力啊。

開州前線還有數萬軍隊,沿河一線,大順軍的人馬,我想可以用於直接作戰的起碼也有十三四萬人了,這比之獲鹿大戰,也毫不遜色。”

顧君恩跟着說:“我們在潼關、太原和山東,還有幾個次要的戰場。這一回夾河決戰,清軍與我軍,都動員了差不多三十萬人馬。整整六十萬軍隊在北地廝殺,這是洪武北伐和靖難以來,幾百年沒有出現過的大戰了!”

郭君鎮和劉芳亮兩人都是大順野戰軍主帥一級的將領,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現在也跟隨在李來亨的左右。

郭君鎮性格跋扈,但和輕銳的劉芳亮卻能處的很好。他們兩人也都陶醉在這場大行軍裡,爲即將到來的決戰感到興奮。

李來亨伸出右手,五指成爪,緊緊握拳說:“七個師,七個師,好像手裡有七個師,就可以包打天下了!”

方以仁坐在馬背上言道:“開平王說十萬人就能橫行天下,這是差不多的道理。這樣一支野戰軍,不管出現在什麼戰場上,都可以起到扭轉乾坤、一錘定音的作用。”

“哼。”

李來亨將殘箭高高舉起,箭矢衝着開州的方向狠狠一刺:“去和多爾袞決戰吧!”

封凍的黃河,已有了漸漸消融的跡象。但這到底只是一種跡象,融化的浮冰還是少數,堅硬的封凍冰面纔是多數。

灰白色的冰面向北延伸,河川頓失滔滔,北岸曠野荒地在厚厚積雪的覆蓋下,色澤更爲銀白。大順軍的將士們排列成漫長的縱隊,分列前進,運送火藥和輜重的大車行駛在隊伍的中間。

間或有數十名輕騎兵,從步兵分列蔓延數裡的縱隊空隙裡飛馳而過。傳遞軍情的夜不收勒馬飛衝,他們頭頂的白色羽毛在雪地裡好像和大自然融爲了一體,飄忽飄忽地幾乎就要飛上天去,讓人誤以爲那是鵝毛雪花在飛舞着。

大順軍主力的三堵牆騎兵隊伍,則排列成了比一般騎兵行軍隊列更緊密一些,但還沒有達到密集陣程度的隊形。

數不清的戰馬以緩步小跑的速度前進着,有的騎士沒有乘馬,而是下馬拉着繮繩步行,也有一些戰馬本來就是預備使用的馬匹,沒有駝負任何人。

粗略地估計一下,僅僅是現在出現在李來亨視野裡的戰馬,就多達六七千匹。大部分戰馬都來自西北,都是一等一矯健善馳的河西大馬,它們的四蹄在厚厚的雪地上飛奔起來,揚起如霧般的雪塵,形成了一片海市蜃樓似的魔幻場景。

淡白色的雪霧煙塵飄舞於空,大順軍的中樞班子,晉王李來亨、平章政事方以仁、兵政府尚書顧君恩、殿中軍權將軍郭君鎮、殿左軍權將軍劉芳亮……若干人等,皆乘馬前進,鹵簿壯麗,蔚爲可觀。

張皮綆大步流星,從前線奔了回來。他手持軍情,神色嚴峻,很顯然,前線的軍事動向,並不樂觀。

現在大軍已經抵達延津,一千五百年前曹操和袁紹大戰於此,勢力雄壯強盛的袁紹佔盡優勢,卻在延津被曹操擊敗,大將文丑被陣斬,給官渡決戰蒙上了一層不祥的陰影。

李來亨看到張皮綆的神色,心中一緊,立刻意識到自己和方以仁的推測很可能成爲事實,多爾袞的圖謀終於浮出水面了嗎?

“多爾袞……多爾袞撤圍了!”

所有人都很感訝異和吃驚,只有李來亨和方以仁兩人不動聲色,這種情況還在晉王的預料之中。

顧君恩的五指緊緊抓住繮繩,他手上的青筋很明顯地暴起。執掌參軍院的顧尚書,對於前線的軍事情況最爲了解,甚至說得上是爛熟於心。

當得知多爾袞撤圍後,顧君恩的第一個反應便是:

“山東要糟!”

郭君鎮也和劉芳亮說:“劉國公,睿酋從開州撤圍,除非是逃回燕都,否則可能的去向就只有一個。”

“山東……”劉芳亮沉聲道,“多爾袞瘋了嗎!?”

李來亨從張皮綆的手上接過軍情文書,那是衛輝府守將李破虜緊急送來的前線軍情。當殿中軍、殿左軍大軍在黃河北岸延津一帶集結的時候,多爾袞的主力兵馬已從開州城下消失了!

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六章 營田使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