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初戰告捷

大家說說笑笑飲了一杯,就見翟升給各位斟了酒,笑道:“徐大人、謝大人,在京師時,朝野上下皆稱讚朱大人才幹卓異,今以觀之,眼見爲實——城防井井有條,周道細緻,殆不虛也,令人信服!咱家提議,敬朱大人。

就在衆人準備暢飲之時,忽聞差役來報,說是通州總兵楊御藩已經來到城下,請求開門入城。

衆人心裡咯噔一聲,手中的酒杯也都聽了下來,這對他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楊御藩這個時候請求入城,絕對不是贏了打了勝仗回來報功的,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戰敗了。

謝璉看到衆人都愣住了,初來駕到的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看到他們都神情凝重,於是開口詢問到“徐大人,究竟發生了何事?爲何諸位大人都如此詫異?”

徐從治也是嘆了口氣,下令讓人確認來到城外的是不是楊御藩本人,是的話就打開城門,準他入城,到時候直接帶到這裡來。

然後就跟謝璉解釋起來,當初楊御藩,王洪,劉國柱三個總兵一起率軍抵達萊州後,徐從治就和朱萬年一起,藉助這新來的一萬多大軍,將孔有德的把兄弟,萊州參將佘五化調到兗州押運糧草,奪其兵權。

而後將萊州守軍整頓了一番,佘五化的兵馬都被打散,然後重組到各營之中,中級軍官幾乎全都換了一邊,保證對這部分軍隊的絕對統治權。

而後再正月二十一,當得知叛將李九成和耿仲明從黃縣出兵,準備向西進攻萊州之後,徐從治就派楊御藩和王洪各率三千本部人馬,前驅迎戰叛軍兵馬,順便試探一下叛軍的戰鬥力。

徐從治最爲倚重的就是楊御藩的通州兵,楊御藩在他手下做事的時間也不短,對他也頗爲了解,如果不是出現了大敗的局面,他是不可能這個時候退回萊州的,現在楊御藩回到萊州城,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是戰敗了。

很快,濺了滿身鮮血的楊御藩,就出現在了衆人面前,一進來就下跪道“徐撫臺,卑職有罪,都怪卑職無能,有負大人所託,未能擊潰叛軍!“

徐從治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事情沒有弄清楚之前,不會不分青紅皁白的降罪於人,所以他先讓楊御藩陳述具體的戰鬥經過,然後在做評判。

原來,楊御藩和王洪出兵向東之後,在正月二十四日,前鋒遭遇了叛軍先鋒部隊王子登部,在此之前,雙方的偵騎之間已經多次接戰,雙方互有勝負,楊御藩勝多敗少,王洪敗多勝少,總的來說還是勢均力敵的態勢。

與王子登部遭遇之後,雙方都沒有立馬發起大規模的進攻,都是打了老仗的人,沒有搞清楚敵人真正實力之前,貿然出擊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於是雙方都進行了小規模的試探性攻擊。

一邊也就三四百人,雙方加起來還不到千人,即使全折了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結果和偵騎之間的較量差不多,雙方誰也沒有佔到便宜,一天下來雙方的傷亡加起來才一百多人。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二十五日,叛軍的主力部隊,也就是李九成和耿仲明魏望侯部人馬趕來,叛軍聲勢振,總人數已經多達兩萬千人,明軍這邊經過偵騎較量和小規模戰鬥後,兵力還不足柳千仁,處於絕對的弱勢。

隨後,李九成直接派出四千步兵進攻楊御藩部,耿仲明派出三千人進攻王洪部,李九成派出的並不是最強的部隊,他原先的本部人馬,在登州招攬的流民,沿途招收的地痞流氓無賴都有。

對於李九成這樣的安排,楊御藩沉着應對,先是以訓練有素的火銃兵對進攻的叛軍進行打擊,給叛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隨後手持刀盾的通州兵,正面迎戰叛軍,雙方打得難捨難分,楊御藩部的通州兵甚至還打出了優勢,打的叛軍節節後退。

就在此時,楊御藩麾下的遊擊將軍何永寧,率領一隊人馬從左側殺出,這出其不意的一次進攻,立刻給予了叛軍沉痛地一擊,正面應戰的明軍也士氣大振,向前殺去。

李九成看到情況不對,立馬鳴金收兵,並且派出騎兵接應步兵撤退,沒想到也被楊御藩的騎兵糾纏住了,根本支援不到步兵,通州兵則繼續追擊,銜尾追殺,差不多追了一里地,爲了防止被叛軍還未出動的人馬攻擊,陷入包圍,才選擇放棄追擊。

隨後楊御藩指揮者步兵們去幫助右側的王洪部,與楊御藩這裡的情況恰恰相反,王洪的三千兵馬直接就被三千叛軍包圍起來了,正在頑強的抵抗,根本沒有主動出的可能。

好在叛軍也不全是精銳,一時間也奈何不了王洪組建的圓陣,王洪部才能撐到楊御藩那邊戰事的結束,楊御藩部立馬投入到了對這一部分叛軍的進攻當中。

這一部分叛軍則是由耿仲明指揮的,他已經看到了李九成那邊戰事的失利,所以也不戀戰,直接下令撤退,好在楊御藩的騎兵正在跟李九成的騎兵糾纏,王洪的騎兵根本不敢追擊,耿仲明的騎兵順利的策應了步兵的撤退。

沒多久,楊御藩和李九成的騎兵也脫離了糾纏,兩方騎兵的戰鬥力差不多,誰也沒有佔到便宜。

第一次大規模的交戰,以明軍的勝利告終,戰後統計,楊御藩部傷亡才三百出頭,王洪部由於一直是烏龜陣防禦,傷亡也不大,才兩百多人。

叛軍的傷亡則要大的多,李九成派出的四千步兵,只回去了不到三千人,剩下的一千多人都成了屍體或者俘虜,耿仲明部撤退即時,傷亡不到三百人。

初戰告捷。

總的來說,這算得上是一場大勝了,兵力處於弱勢的局面,居然還能用五百人換掉叛軍一千三百多人,此戰結束之後,明軍的士氣上升了一大截。

這場戰鬥結束後,當日雙方沒有再發生大規模交戰,都休養生息,等待第二天再行開戰。

第332章 憋屈的吳安邦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690章 要動手了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868章 包圍圈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3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06章 戲耍吳三桂第二十四章 瀋陽中屯衛第894章 排隊槍斃第711章 抵達釜山港第61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803章 轟炸第304章 合格的隊友第882章 攻打開封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699章 文登級戰艦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486章 跟倭寇過過招第443章 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第311章 勸降第601章 謀取東江鎮第119章 明軍居然這麼弱?第772章 滿載而歸第八章 紀效新書第421章 亮眼的徐爾路第824章 小淩河邊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533章 譚倫到來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119章 明軍居然這麼弱?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193章 改進燧發槍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269章 爲了百姓第283章 五十兩?不能忍!第739章 疑兵之計第129章 臨陣反戈(上架第一章,求訂閱)第515章 破城第359章 大明律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493章 出乎預料的情況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620章 不詳的預感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517章 一雪前恥第十八章 軍議第276章 好消息第636章 戰鐵山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章 炮戰第432章 有眉目了第十章 就怕是鼠疫第179章 權利真是個好東西啊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870章 多爾袞的答案第462章 明爭暗鬥第247章 直搗福山城第612章 我褲子都脫了第247章 直搗福山城第442章 明軍終於來了第316章 吳安邦的迷茫第653章 山海關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538章 ‘倭寇’來襲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491章 威海衛的建設第863章 情況有點不對勁第六十七章 這就是你給大明朝的?第539章 物理層面消滅他們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860章 老冤家第八十九章 持續炮擊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311章 勸降第190章 虛驚一場第898章 崇禎要和談(新書隆武大帝,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333章 投降?第121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七章 畢自寅的抉擇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399章 武器第461章 雙島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652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803章 轟炸第120章 初戰失利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399章 武器第702章第324章 炮兵叛亂第135章 銀子藏在哪第565章 打賭第481章 完美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