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9章 連戰連勝

正月二十六,早飯之後,叛軍又一次發動了進攻,這次上來的不是步兵,而是車營。

車營是抗倭名將俞大猷最先提出並創建的,俞大猷被調到山西大同後,由他領軍對付蒙古軍隊。

他發現明王朝二百多年來,北方不得安寧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打擊蒙古騎兵的手段。他從研究古代兵法中發現,戰車是對付騎兵的有效武器,於是建立了車營。

楊御藩他老爹楊肇基也是當過大同總兵的人,當初他和幾個兄弟一起跟着老爹歷練,對車營這種對付蒙古人的利器再熟悉不過,一眼就認出來了,叛軍出動的是車營。

李九成的車營用得是偏廂車,他將偏廂車排成兩排,然後步兵在戰車的掩護下進攻,起兵緊隨其後,目標是楊御藩部的通州兵,李九成看得出來,只要幹掉楊御藩就能結束戰鬥,力爭一口氣將明軍擊敗。

偏廂車,轅長1.3丈,寬0.9丈,高0.75丈,廂用薄板,上置銃,編配10人使用,“出則左右相配,前後相接鉤環牽互,車載衣、糧、器械並鹿角”。

偏廂車是大同的邊軍裝備,用於對抗韃靼騎兵非常有效,前面有一個厚厚的木板,可以阻擋住弓箭和火銃的射擊,而且能夠對抗騎兵的衝鋒,其中有空洞,可以從中身處長矛或者火銃攻擊,其實很像坦克,只不過需要人力推動,只能防守手一個方向。

這一批偏廂車,都是李九成在黃縣城中找到的,黃縣城中有偏廂車作坊,這一批是準備運到旅順,去對抗韃子騎兵的,奈何在守城戰中作用不大,全部被李九成繳獲了,不過現在野戰之中,剛好發揮效果。

當叛軍推着偏廂車上來的時候,明軍無奈的發現,火銃和弓箭手根本奈何不了叛軍,有偏廂車在前面擋着,無論是彈丸還是箭矢,都無法穿透前面的盾牌然後殺傷叛軍。

對於後面的明軍,唯一能對他們造成殺傷的,就只有弓箭的吊射了,但是這是門技術活,起碼要一年的嚴格訓練,才能夠培養出一名可以將箭矢吊射到合適地點的弓箭手。

楊御藩手下本來弓箭手就不多,還不到兩百人,其中能夠吊射的只有十幾二十個,所造成的殺傷效果非常有限。

越來越近的偏廂車,給楊御藩麾下的明軍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饒是他們訓練有素,戰鬥力比蓋過其他明軍一頭,仍舊是不免有些害怕,這個時候,何永寧這個楊御藩麾下最勇猛的遊擊將軍,又開始率隊衝鋒了。

好在每一兩偏廂車的空洞只有兩個,只能讓兩名叛軍從中射擊,何永寧輕鬆地靠近了,然後成功的點燃了其中幾輛,但是這個時候,叛軍騎兵出擊了,何永寧也只好撤退。

就在這個時候,楊御藩下令步兵們全部後撤,難以置信的是,這些明軍的後撤並沒有演變成潰退,而是井然有序的撤退,等明軍們撤到後面,就露出了埋伏好的火炮,然後就是炮兵的表演時間了。

雖然火炮不多,只有十門佛郎機,但是這些炮手們水平很不錯,又有裝填好火藥和彈丸的子銃備用,設計速度非常快。

短短一刻鐘的時間,就將靠近的偏廂車擊毀大半,打的木屑四濺,給後面的叛軍造成了不曉得傷亡。

這一陣子炮擊打出了明軍的氣勢,楊御藩下令全軍突擊,而叛軍們也被嚇得逃跑,畢竟這裡面的精銳只佔一小部分,其他的都是隻能打順風仗的地痞流氓,遼東難民,本來承受能力就不怎麼樣,現在遭受了不小的傷亡,又看到明軍集體殺上來,只得逃跑。

見到叛軍甚至顧不得那些偏廂車就後退了,再次打勝的明軍,立刻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然後呼嘯着追殺而去。

這次作戰叛軍傷亡和被俘虜的差不多有一千人,而明軍只傷亡了一百多人,王洪的天津兵則全程處於看戲的狀態,壓根沒有任何動作,好在耿仲明部也沒有出動。

而叛軍撤退以後,也沒有再一次地發起進攻,雙方就這麼對峙了大半個時辰,終於都不約而同地退後回營,結束了這一天白天的戰鬥。

兩戰兩勝,大大的鼓舞了明軍的士氣,不光是楊御藩,他麾下的士兵也都期待着在一次擊敗叛軍,只要勝利,就有人頭,而人頭又能讓他們升官發財。

正月二十七,雙方沒有進行肉搏戰,而是展開了一場炮戰,因爲李九成的紅衣大炮終於從黃縣運來了。

李九成指揮着十門紅衣大炮和十門佛郎機,與楊御藩的十門佛郎機展開了猛烈的對轟,整個戰場上硝煙瀰漫,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火炮射程,口徑,威力,數量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楊御藩居然還能打出優勢。

其實這都是因爲李九成麾下炮兵水平不行,李九成原本的部隊裡面,並沒有炮兵的成分,不像孔有德有一個火器營,精心訓練的三百炮兵,當初拿下登州之後,孔有德又把大部分的炮兵收羅到麾下,留給李九成的炮兵所剩無幾。

所以就造成了現在的尷尬局面,紅衣大炮的射速本來就慢,炮手水平又差,射速就更慢了,搞得現在明軍打完一輪所有的子銃,這邊紅衣大炮纔開一發,李九成也很懊惱,沒想到這還沒到萊州城,就碰上了硬釘子。

不過,李九成這邊沒佔到什麼便宜,另一邊的戰場卻是另一個局面了。

天津總兵王洪這次帶了三十門佛郎機出來,都是從天津運過來的,不管這一批佛郎機的質量怎麼樣,數量上是不會有太大劣勢的,因爲對面耿仲明的叛軍只有二十六門炮。

但是,事情總會有意外,王洪麾下的普通士兵不咋樣,炮兵的軍事素養就更差了,遠遠不如楊御藩的炮兵,愣是被叛軍的二十多們佛郎機壓着打,炮手的傷亡非常慘重,打到後來,炮手們根本不敢上前開炮了。

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305章 固守待援第879章 閱兵結束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七十一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196章 死局第439章 聯姻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第849章 後金內亂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92章 有收穫了第890章 完美復刻第五十六章 郝學文逃跑了第518章 孔有德的煩惱第172章 工匠第464章 是天津水師不是登州水師第506章 龐大的計劃第413章 連戰連敗(兩章合一起了)第839章 前鋒潰敗(上一章已經重新上傳)第452章 上當了第125章 李九成擅銃第223章 廷杖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387章 簡筆畫第872章 前往瀋陽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338章 登州府鼎定第395章 進山第792章 大戰將臨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793章第把十八章 這是一場屠殺第836章 尾聲第297章 衛所兵的首勝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591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318章 我爲刀俎,人爲魚肉第十七章 禍事不斷第788章 擊潰,遇伏第531章 大農場計劃第189章 大換血第四十三章 錢都用來買田地了第198章 軍港和造船廠第405章 文官武將雲集第737章 攻克岡山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七章 士氣低迷第208章 初戰告捷第115章 以打促撫第532章 劉老爺之死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121章 慈不掌兵第213章 朝堂之爭第137章 破城第816章 軍火販子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886章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第789章 乳峰山,皇太極第521章 更加完美的勝利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246章 輪戰第855章 阿濟格降了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341章 土改和整編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452章 上當了第473章 戰艦命名第663章 對策第189章 大換血第565章 打賭第二十四章 瀋陽中屯衛第651章 視察地盤第663章 對策第510章 敵人最後的據點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744章 決意南征第722章 如狼似虎的朝鮮僕從軍第659章 山地營第659章 山地營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455章 尚可喜大戰耿仲明第693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鐵打的萊州第316章 吳安邦的迷茫第573章 回程,鄭芝鳳!第577章 造化弄人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139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六十章 又一個孫元化的朋友第619章 一環套一環第六十四章 焦急的餘大成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530章 走馬上任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856章 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第八十章 直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