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德類格死了

這便是孔有德等待已久的時刻,阿濟格想要一口氣吃掉天策軍的主力步兵,而孔有德想要的,則是一口氣吃掉阿濟格率領的兩萬多騎兵。

這場戰鬥有點像是釣魚,阿濟格便是那條被孔有德看中的大魚,而這二十四個步兵小方陣,便是吸引阿濟格上鉤的誘餌,看起來美味,但實際上卻是致命的。

爲此,孔有德甚至都做好了被衝散幾個方陣的準備,畢竟捨不得孩子討不着狼,想要一點損失都不受是不可能的,幾個方陣的損失,天策軍還是能夠承受的。

沒想到的是,韃子居然連一個方陣都沒被衝散,便如同預想中的那樣,接連涌入方陣之中。

當看到阿濟格的後陣騎兵也進來了,便果斷下令給黎賢能,讓他按照預定計劃出擊,完成對韃子騎兵的合圍。

黎賢能本人是從炮兵陣地左翼殺出來的,一共兩個營,外帶幾個步營的騎兵中隊,他面對的是吳克善率領的四千科爾沁騎兵,以及部分其他漠南蒙古部落騎兵,總計也在五千出頭。

右翼面對的是張存仁率領的三千多漢藍旗騎兵,其實在黎賢能看來,一個營的騎兵就夠了,根本用不上兩個營的,但爲了完成合圍,將韃子騎兵全部吃掉,還是派了兩個營,讓兩個營長帶隊。

“殺光這些狗韃子”

望着越來越近的蒙古騎兵,黎賢能大喝一聲,五千騎兵如同一道道牆壁,滾滾向前。

而對面的吳克善此時也有些慌了,騎兵對衝,誰的陣型更爲齊整誰的贏面就更大,而現在的情況確是,他麾下的騎兵隊伍已經亂七八糟了,完全沒有出發時候的整齊陣型。

還未接近步兵方陣之前,他們便遭受了天策軍炮營的猛烈攻擊,密集的開花彈吳克善麾下的科爾沁騎兵也損失了四五百人,而且陣型也因爲被攪亂。

而後,他們繞着天策軍步兵小陣左翼前行,雖然沒有了天策軍炮營的攻擊,但步兵方陣中扔出來的手榴彈,射出來的子彈和散彈同樣致命,雖然傷亡沒有四面受敵的鑲紅旗那麼高,但也把他們的陣型打的大亂。

雙方的距離迅速拉近,這個時候吳克善根本不可能下令躲避,一旦轉向,便會被天策軍騎兵直接沖垮。

嘭!

隨着碰撞上接連響起,天策軍騎兵和科爾沁蒙古騎兵正面碰到了一起。

本就鬆散的蒙古騎兵陣型,一下子就被天策軍給衝開了,猶如洪水掃過麥田一般,蒙古騎兵就如同一顆顆麥苗,在天策軍騎兵組成的洪水面前成片成片的轟然倒下。

雖然天策軍自身也有損傷,但相比蒙古騎兵的損失,卻要小的多。

“這不可能!”吳克善目眥盡裂的喊道。

看着自家騎兵成片倒下,他根本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再他看來,蒙古男兒都是馬背上長大的,騎兵對戰居然會不如這些漢狗,以往對付關寧軍,也總是能夠取勝,現在卻完全拼不過天策軍騎兵。

不過再怎麼不相信,也改變不了眼前的局面,黎賢能率領五千騎兵,繼續向前橫掃,全然不管身後之時,騎槍折斷後直接換馬刀,有些配備了手槍則瞅準時機,對着蒙古騎兵中的軍官就是一槍。

沒多久,天策軍的五千騎兵,就像是犁地一般,將整個蒙古騎兵給犁了一邊,雙方位置互換,然後調轉馬頭,準備下一輪的衝擊。

趁着重整隊伍的功夫,黎賢能看了下自家隊伍的損失,大概在三四百人左右,隊伍依舊保持着較爲完整的狀態、

而吳克善這邊,經歷了剛剛的一輪衝鋒,他的後背上捱了一刀,好在沒有造成致命傷害,那名試圖殺死他的天策軍騎兵也被他斬落馬下,但仍舊是疼的他齜牙咧嘴。

但此時他也無心關注自己的傷勢,回頭看看兩軍之間的空地,到處都是倒下的蒙古騎兵,人數已經超過千人。

中間還有很多戰馬,一些已經倒下了,一些還在掙扎的起身,更多的則是向四面八方逃竄,當然也有雙方倒地的騎兵試圖站起來,重新爬上馬背,回到己方陣列。

“全軍衝鋒!”

隊伍整頓完畢,黎賢能再度大吼一聲,而後策馬向前,直撲還處於混亂之中的蒙古騎兵。

這一次,他已經鎖定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吳克善,腰間的兩把手槍,以及警衛小隊的騎兵戰士們腰間的手槍,都已經準備好了,他要直接將吳克善給幹掉。

看到天策軍片刻功夫便整頓完畢,而且再度發動衝鋒,吳克善是徹底慌了,背上的刀傷讓他根本無法全力揮擊,一次衝鋒己方隊伍就這損失了超過兩成乃至高達三成的騎兵,而天策軍的損失也不足一成。

繼續這麼打下去,他們必敗無疑,吳克善也不想做無畏的犧牲,畢竟他們不是蒙古四旗,只是外藩蒙古,屬於大金國的僕從軍。

他們跟隨皇太極作戰,獲得相應的戰利品,這是一件對大家都好的事情,但當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同時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時,他們也不會爲大金國奮戰到最後一刻。

現在就是這種情況,繼續打下去必敗無疑,而且他帶來的五千科爾沁精銳騎兵,已經不足三千了,繼續打只會全軍覆沒,科爾沁部雖然實力強大,但也經不起這麼損失了啊,而且還聽說漠北蒙古的騎兵正在進攻科爾沁。

如果他們帶來的科爾沁騎兵損失殆盡,哪怕最後贏了天策軍,到時候如何同蒙古蒙古的數萬騎兵作戰?

思慮片刻,他便做好了撤退的決定,至於陷入陣中的德類格和阿濟格,管他們呢,這個時候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緊。

除了北邊和東邊,其他地方都可逃跑,大不了兜一個大圈子就是,撤回去就還有希望。

他的想法很好,但事情的發展卻完全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本就混亂的隊伍,使得他的命令無法得到迅速傳達,於是一部分騎兵已經跟着他向南撤退了,其餘的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準備繼續迎戰。

當他們看到天策軍騎兵再度氣勢洶洶的殺過來,而後軍居然拋棄他們撤退之後,也都慌了,紛紛掉頭,想要逃跑。

但他們身後的騎兵卻阻擋了逃跑的道路,他們紛紛想要衝過去,但根本走不通,一些被死亡的恐懼嚇破膽的騎兵,甚至揮起刀子捅向阻擋在前方的後軍,叫罵聲,詛咒聲,刀劍捅穿盔甲的聲音不絕於耳。

但天策軍騎兵可不會管這些,在黎賢能的率領下,再度殺入蒙古騎兵之中,被撞翻,砍翻,捅下馬的騎兵不計其數,這一次衝鋒下來,直接將殘存的蒙古騎兵徹底擊潰。

而黎賢能死死的盯着前方,吳克善率領着不足五百騎兵,繼續向南逃竄,距離黎賢能不足半里的位置。

黎賢能親自率領兩個大隊的騎兵前去追擊,同時傳令給二營長,讓他率領剩餘兵馬收拾殘敵,同時防止陷入步兵陣列間的韃子騎兵衝出來。

而戰場的東側,張存仁的下場也沒好到哪去,區區三千多漢軍騎兵,很多都是原本的關寧軍,在天策軍騎兵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吳克善的蒙古騎兵撐過第一輪衝鋒,損失了超過兩成的兵馬,加上之前炮兵和步兵帶來的損失已經超過三成,還能保持不潰散,已經是實力過硬了。

而張存仁這邊,本身就沒有死戰之心,實力也不如蒙古騎兵,對於阿濟格的出擊計劃也是反對的,面對天策軍兩個營騎兵的一輪衝擊,折損了近兩成的兵馬,直接就潰散了。

張存仁想都沒想,果斷率領親兵逃跑,至於阿濟格和德類格的死活,還有麾下潰散的那些兵馬,現在已經管不着了。

他已經想好了,以天策軍展現出來的實力,這場決戰大金國必敗無疑,與其冒着臨陣脫逃被處死的風險回到多爾袞那邊,還不如逃回寧遠,尋求祖大壽的庇護。

相比於天策軍,根據他的分析,大金國基本上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與此隨着大金國這條漏水的船一起沉沒,還不如回到祖大壽那條老舊的船上,至少能保住一條性命。

隨後,張存仁便扔掉自己的旗幟,一溜煙的向北撤退,然後轉道西南,直奔寧遠去了,他相信天策軍不會專門派人來抓自己這幾十號人的。

至於沿途的天策軍堡壘和哨卡,他還是有信心的,畢竟他對遼西的情況再熟悉不過了,一些實在衝不過去的地方,翻山越嶺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如同張存仁所想的那樣,對他的逃離,無論是黎賢能還是右翼的兩個營長,都無暇顧及這三四十號潰兵,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堵在外面,把衝入陣羣中的韃子騎兵給堵住,不能讓他們給跑了。

而此時,鑲紅旗旗主德類格,正躺在地上,口中不斷噴吐着鮮血,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

就在剛剛,一發不知道從前邊還是後邊射過來的子彈,直接擊穿了他胸前的盔甲,將他的胸腔貫穿,摔下戰馬。

現在他已經感覺不到疼痛了,只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像是自己的,想要站起來,卻怎麼也做不到,身邊親衛試圖將他扶起來,但他此時就像是一根煮熟的麪條一樣,綿軟無力,根本扶不起來。

而親衛的動作,讓他的失血速度加快,血流的越來越快,他整個人都在慢慢的僵硬,試圖擡起來的手,也漸漸垂了下來,數息功夫後,德類格便再也沒有了呼吸。

鑲紅旗旗主德類格,死了。

德類格的死,讓鑲紅旗的韃子騎兵恐懼萬分,折損在天策軍手上的大金國高級將領實在是太多,一開始是嶽託和豪格,然後是杜度和多鐸,現在連德類格都死了,一些韃子的意志開始動搖。

也有鑲紅旗的韃子試圖從東西兩面,向外側突圍,結束這四面受敵的困境。

一個韃子的甲喇章京,率領着身邊僅存的六百多號騎兵,沿着天策軍第三排與第四排方陣之間,向東側突圍,一路上,他們遭遇了天策軍六個方陣,來自不同方向的攻擊,手榴彈,子彈,散彈如同雨點般砸下來,折損了兩百來號騎兵之後,又走散了數十人之後,終於是衝到了外面。

然後,他們就遇到了五百餘嚴陣以待的天策軍騎兵,這些是第四營第二大隊的兵馬,剛剛解決掉張存仁的漢藍旗騎兵之後,便奉命來堵住缺口。

放眼望去,幾乎每一處可以逃離的地方,都有騎兵嚴陣以待,而更外圍,還有更多的天策局騎兵,他們甚至還裝備有部分火炮,正嚴防死守,不讓任何一處有騎兵逃出去。

這個甲喇章京,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勇氣,他們並不是真的悍不畏死,而是勇猛作戰帶來的收益極大,讓他們願意奮勇殺敵,獲得豐厚的報酬,但現在他卻看不到一點勝利的希望,無論怎麼打,都是死路一條。

於是,他便下令投降,以求能夠獲得活下去的機會,麾下的韃子騎兵,也早就被打怕了,哪裡還敢繼續作戰,紛紛扔掉武器,下馬投降。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戰場上的每個角落,不斷地有韃子騎兵選擇投降,一開始可能只是幾人十幾人,發展到後來,就變成整個牛錄都一起投降。

而後方的阿濟格,此時也非常後悔,當時爲什麼就沒聽進去張存仁的話,如果真的按照張存仁的意見多分析一番,就會發現天策軍這看似羸弱的陣型的可怕之處。

但現在後悔也已經晚了,兩萬餘騎兵,外圍的吳克善部和張存仁部已經徹底敗了,現在已經聽不到外圍還有什麼戰鬥的聲音了。

而他和德類格,也都身陷這一個個小小的方陣之間,這些方陣就像是一個個刺蝟,根本沒辦法攻破,而裡面射出來的子彈和散彈,以及手榴彈,不斷地收割着大金國戰士的生命。

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第496章 暫時安全了第461章 登陸第676章 多爾袞是個懦夫第831章 全殲韃子騎兵第465章 都是燧發槍第五十章 慌亂的明軍第393章 黑暗森林第468章 範景文要談判第293章 守城戰第341章 土改和整編第408章 調兵遣將第675章 挑釁第175章 鐵炮和銅炮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342章 島嶼上的韃子第611章 流寇戰術第175章 鐵炮和銅炮第344章 威海衛第775章 結盟與談判第588章 崇禎真的瘋了第130章 商議破城(第二更,還是求訂閱)第311章 勸降第713章 兩手準備第281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849章 後金內亂第182章 上當受騙第726章 槍打出頭鳥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715章 結束第404章 範景文第393章 黑暗森林第472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他們第346章 水泥第五章 糧草是個問題第116章 新年第130章 商議破城(第二更,還是求訂閱)第255章 孰真孰假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377章 陷入僵局第465章 打基礎第503章 投降吧第九十五章 大方的衡王第834章 我不甘心第61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883章 引蛇出洞第674章 皇太極第737章 攻克岡山第407章 態度轉變第452章 上當了第776章 同盟條約第890章 完美復刻第762章 孤家寡人鄭芝龍第733章 伏擊戰第436章 勸降信第623章 擴充兵馬守濟南第700章 五支艦隊第595章 炸開城牆第四十四章 李九成居然先行動了第538章 ‘倭寇’來襲第362章 內幕消息第178章 戰爭動員能力第796章 破防第154章 揮師西征第三十六章 有必要擴軍第843章 孔衍植死了第839章 前鋒潰敗(上一章已經重新上傳)第490章 倭寇算不得人第189章 大換血第206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796章 破防第115章 以打促撫第129章 臨陣反戈(上架第一章,求訂閱)第831章 全殲韃子騎兵第314章 晚上要作戰第九章 暴怒的吳橋知縣第528章 就這麼答應了?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738章 賭一把第157章 臥虎藏龍的萊州城第461章 登陸地661章 撤軍第125章 李九成擅銃第350章 商人逐利而生第371章 委員長的法子第562章 姚坊門塌了第724章 德川家光的恐懼九十六章 整編軍隊第644章 巴雅爾泰第220章 曹化淳第730章 兩戰皆勝第七十章 炮戰第341章 土改和整編第二十六章 畢自寅的茫然第181章 英國佬的巨型戰艦第462章 明爭暗鬥第728章 燃燒的廣島第848章 滿朝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