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的聲音輕柔,像春雨滲進土地,無聲地溼潤。
“失蹤不一定就是死了。”
那個人臉上緊繃的肌肉顫抖起來:“不不,警察已經判定她死亡了。”
“喜歡看香港刑偵劇嗎?”徐陵突然冒出的一句話短暫轉移了那個人的注意力,他明顯一愣,視線對上徐陵溫和的眼神。
下意識的,他點了點頭。
“看刑偵劇的時候喜歡猜兇手是誰嗎?”
那個人再次點了下頭。
徐凌的聲音很輕很緩,很溫暖:“猜對過嗎?”
“有時候能猜對,有時間猜不出來,兇手隱藏得太深了,看不出來。”雖然不知道爲什麼問這個問題,但那個人還是回答了。
徐凌輕輕笑了,女孩又輕又柔的聲音在夜色中響起,連風都溫柔了起來:“所以你看,連電視劇都會發生大反轉,更何況人生呢,只是失蹤了,並沒有找到屍體不是嗎,那個女孩或許只是好不容易回到了家。”
那個人有些發愣:“所以不是鬼?”
徐凌肯定地回答:“當然不是。”
那個人就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徐凌站了起來,朝我走過來,沒走兩步又被那個人喊住了。
“謝謝。”
徐凌搖頭表示不是大事,我聽到身邊的吃瓜羣衆在說:“這美女牛逼,剛纔那一手比電視劇裡演得還帥。”
我很幼稚地挺直了腰背,與有榮焉。
徐凌接受道謝後反而改了馬上走的注意,重新在那個人前面蹲下:“平時扔垃圾嗎?”
“扔啊。”
“好,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一張寫壞的紙,上面塗着亂七八糟的顏色,這是你煩躁之下用筆塗出來的,你緊緊握住了筆,不停地寫着。”
類似的畫面我看過不少次,但再一次看到還是覺得很震撼。
那個人微微出神,現場圍觀人羣不由自主安靜了下來,小吃街雜亂的聲音成了背景,彷彿能聽到油倒進熱鍋裡濺起的聲音,也能聽到鏟子颳着鐵鍋把食物盛起的聲音。
我的目光落在那個人自然垂落的手上,他的手指輕輕地顫抖着,指尖奇妙地動着,就像真的在用力划着一張紙,宣泄着情緒。
“現在你放下筆,把紙慢慢地揉起來,你覺得裡面有很多東西,所以你揉得很小心也很仔細,慢慢地揉着……”
“現在你幻想着自己擡起手,高高地把那團紙舉起來,高過肩膀,舉起來。”
隨着指示音,那個人真的握緊了拳頭,慢慢地擡起了胳膊。
“用力地把紙團扔出去。你看到它被高高地拋了起來,遠遠地飛了出去,飛過街道,飛進了雲天,它飛着,再也看不到了。”
那個人微微後仰,視線越過人羣越過了燈火通明的街道落進了無邊夜色裡。
緊接着徐凌輕輕地拍了那個人的肩膀一下,他身體猛地一震,轉過頭去。
“感覺好點了嗎?”徐凌含着笑意問道。
那個人忙不迭點頭。
徐凌面容平靜,嘴角隱含着笑容,雙眼清澈的如同高山初春融化的雪水。
“都過去了。”徐凌站了起來,邁開腳步向我靠近。
人羣自動分開,讓她走過。
“走吧。”徐凌一片頭,一縷髮絲調皮地落下來,搭在她光潔的臉側。
“謝謝……非常感謝!”身後傳來那人大聲的道謝聲。
徐凌沒有回頭,朝後揮手,姿態瀟灑。
人羣漸漸散去,這只是無數個夜晚中發生的一個小插曲。
我們走在人羣當中,擦肩而過的有行色匆匆剛下班的人,也有悠閒踱步的,還有酒意上臉,滿臉通紅,扯着嗓子跟朋友大聲吹牛的,我伸出手,帶着徐凌的肩膀避過路邊一灘低窪處積起的水,心裡格外的平靜。
“剛纔不是催眠。”徐凌的聲音和她的眼睛一樣,像潺潺流淌的溪水。
我說:“我知道,那只是心理治療師慣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可以幫助被治療人擺脫一些恐怖的記憶,減輕心裡的壓力。”
腦子裡適時回憶起剛纔那個人的臉,在我們離開前,他緊繃的肩膀無形中放鬆了下來。
我失笑。
“笑什麼?”徐凌有些疑惑。
“你一向這麼周到嗎?”我想去剛纔毫不猶豫地跟在我身後一起跑過去的纖細身影:“在街上圍觀還提到一次心理治療。”
“我是警察啊。”徐凌的回答格外理直氣壯:“雖然跟你們一線職位不一樣,但我仍然是警察。”
是啊,我們都是警察,我有些感慨,不知不覺我竟然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了警局顧問,從我接觸第一個案子以來,期間發生了數不清的事。
我以爲這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插曲,就如同我以爲那天跟徐凌的對話只是兩個同事之間放鬆的聊天,後來當事情爆發的時候,我不止一次想到她說的那些話。
“犯罪分子是天生的,如果你給罪大惡極的死刑犯和普通人拍腦部CT,放在一起比較,你會發現兩者是不一樣的。”
“有些犯罪分子覺得自己是因爲生病了纔會犯下罪行,所以他們覺得現有的社會秩序和法律道德對他們並不公平。”
當時和緩的話在後來回憶起來像是預言。
接下來我着實過了一段不慌不忙的日子,王秋月被禁毒部門調過去給新兵瓜子講課,講的就是她當時臥底的生活。
這天當林義匆匆忙忙跑進來的時候,我正在幫同事分析一個初中女生離家出走後的信。
“有沒有可能是綁架?她家裡經濟條件很不錯,家長非常懷疑她不是自願走的。”同事問道。
我在信上其中一行字下用指甲輕輕劃了一道:“‘我覺得非常辛苦,我想離開這個地方。’所有的話都是第一人稱,自我意識非常強烈,我不認爲她是被迫的。筆跡找人鑑定過了嗎?”
“鑑定過了,確認是她本人的筆跡。”
“如果是被迫寫下的這封信,那她的筆跡會凌亂無序,但我並沒有從中看出這一點,所以我覺得至少這封信是她本人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主觀願意寫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