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第二十列的出現

不得不說,人魔的誕生,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而從此事上,或許你對遁去之一的領悟,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從這個角度看,或許你就能夠明白,爲什麼道魔之爭,幾個量劫的時間,也沒有結束,根本性的矛盾,想要解決,談何容易,革命,就沒有革自己的命的說法,那叫改革,最多在前面加上一個前綴——深化。

當道祖率先破壞大道的規則,以自己心意改變大道運行的時候,大道就已經不再是原本的大道了,大道是否還是三千條,就未必了。

諸如殺戮,吞噬等大道,能夠藉着天魔侵伐,進入諸天,或是藉着修士祭拜,引入其中,也不過是曇花一現,須臾不見。

一般修士,在說到,大道三千的時候,都是將這些大道給排斥在自己的計算範圍之外的。

到了之後,大道在修士口中,有了隱顯之分,動靜,快慢,榮枯,輕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世界,但是一般人,又有幾人會注意到,都是默默無聞,此所謂隱道,而所有的本源之道,都是顯道,修士基本上都去修煉顯道相關的大道了。

特別是隨着原始界陸崩潰,天地靈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很多本源之道,也有了許多的變化,諸如焚皇修習的焚之大道,便是火之大道的分化。

修煉的人多了,也就成爲了新的大道,而一些隱道,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就沒有幾人領悟過,更不必說傳承下來。

隱的越隱,顯得越顯,隱道逐漸爲顯道代替,而且因爲領悟隱道之人,往往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供參考,修煉之途,也就更爲艱辛,以至於後世領悟隱道之人,都被稱爲無用之人。

只是,如果不是這些“無用之人”,隱道無人所知,那麼其作用也無人得以窺見,該是天地多麼大的一個缺失呀!

天地本就是多樣化的,全部是一色,豈不是極爲無趣,只是這個道理,後世之人,因爲修道水平隨着靈機水準下降,連帶着修爲上的見識也一併下降了。

吳毅領悟的雖然是靜之大道,但是走到而今,也深刻地意識到本源之道與所謂的隱道,並不是涇渭分明的存在,哪怕是一塊石頭,也是顯道與隱道並存而生的。

世界不斷地發生改變,即便是去詢問道祖,天地之中的三千大道,究竟是哪三千條,恐怕他也回答不出來。

這是神通層面的,或者說超凡層面的大道改變,中古及近古崛起的人道諸位大賢所提倡的許多準則,諸如寬恕,仁義,霸道,利道,很多,也早已隨着人道的傳承擴張,變成天地之中顯道一樣的存在。

只不過,道門對此一直不承認而已,但是今世佛門卻是承認的,他們所謂八百旁門,很多就是直接取自人道提倡的道義,或者說天理。

爲了爭取人道的支持,如今,道門的口風,也發生了改變,變得模糊不清,或是就是明面上不同意,暗地裡允許弟子修習這些,越來越多的仙道門派,有着很深的人道色彩,這一類宗門,很重要的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以書院命名。

世界,越來越多元,大道三千,也逐漸成爲了一個代指,對生靈而言,是一件好事,因爲有了更多可以選擇的道路,不必拘泥於一道。

人道中人,若是學問做得好,借來人望,十數年甚至是更短的時間,就可以成爲大賢一樣的存在,這在仙道或是神道之中,那是難以想象的,階級有着足夠的流動性。

作爲生在當下的普通人,你必須感謝這個時代。

回到智天玄身上顯現出來的大道道象,就讓吳毅覺得其中,有着很深的人道印記,是萬民生息的場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時而爲,不違背陰陽五行。

但是爲何或達到這個地步,是仁道,是王道,是霸道,還是其他,吳毅還沒有看出來,但是生靈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

只不過,吳毅可以肯定的是,智天玄身上的人道印記,與自己祖父主張的以法治國,嚴刑峻法,嚴明賞罰,是不一樣的,更多地帶有一絲天命不可違抗的意志。

智天玄身外環繞的道象,不是不存在王朝迭代,隨着與吳毅對抗的持續,道象也發生了變化,狼煙四起,兵戈遍地,生靈塗炭,一派地獄景象。

大戰罷休,新迭代的王朝,會更換旗幟,會改變服色,會改變禮法,曆法,刑法,堪稱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只是,如此巨大改變,百姓卻不見一絲慌亂,如何改變的,就如何接受,很快就適應了下來,越戰越強。

五行循環,是陰陽家的印記。

吳毅心中有了一絲猜測,不過,還有待繼續驗證。

憑藉兩重道象,已經無法與智天玄的煌煌大勢對抗,吳毅在開闢屬於自己的第九千行的時候,兩重道象,一齊崩滅,化爲五行循環之象,有了化育天地的趨勢。

洞天上真,壽元上限,也就是萬年,除非有上等仙器,或是仙人強行續命,否則,天劫降臨,魂飛魄散,是大概率的事情,僥倖不死,成爲散仙,也幾乎絕了成爲真仙的機會。

時間推移,棋子紛繁,地陸,山峰,海洋,森林,天地有了一個雛形,只是,還是一片死氣,沒有真正的生靈存在。

吳毅冷靜地開闢了自己的第一萬行,雖然,他現在還沒有認識到,這究竟意味着什麼?不過,外間的天地,卻因爲這一子落下,而風雲忽變,只不過,還在下棋觀棋的幾人,似乎沒有察覺到。

智天玄嘴角閃過一抹笑容,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嗎?不枉自己昔日授盡所學,果真有着仙人之資。

磅礴的氣勢自智天玄身軀之中衝起,棋子自無名之處出現,而這一次看見棋子所在,吳毅又再次震驚了。

這一次,智天玄,竟然開闢了第二十列,做到了吳毅之前很想做,但是一直也沒有實現的事情。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巡營第五百零五章:神秘之骨,城主身世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和困境第二章:收買人心,奇珠觀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一步錯,步步錯第七百二十四章:第二十列的出現第五百五十八章:石碑序文,紀古由來第八百七十七章:雪舞人間封天下第二百八十八章:了結因果第三百三十三章:觀戰第二百七十八章:一月之約第二百一十二章:白熊追擊,陰神之法第九百零九章:回家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交易的棋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僥倖成不幸第五百二十四章:金甲屍之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陳家之會第二百五十九章:誘敵之計,分而破之第五百七十四章:逃離之門第四百九十一章:詭異迭生,土神之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夜半香風第六百三十九章:掌門召見,洞天細數第二百七十四章:殘廢大匠,苛刻要求第九百二十四章:看破詭計第五百一十章:神器顯化第六百四十五章:十年之約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寒潮民變,皇子出征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再無退路,不進則退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意識重聚,王朝蛻變第一百七十一章:洞天計議第一百五十章:大成皇子何隱鋒八百八十一章:以退爲進第八百二十四章:無心栽柳第三百九十七章:門戶,奇點第二百四十章:鏡宮術,十二宮第八十五章:八變終成訪李固第五百七十二章:姬道歸來第六百零三章:道號無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夢境之會,新約之議第六百九十一章:上界一氣宗盛衰史(二)第七百五十一章:黑甲蟲的建議第六百二十二章:九龍天火罩第四百八十一章:消息妙用抵千軍第九百四十六章:大隱,民變第三百五十六章:龍王之尊,海神之貴第六百零八章:大勢如磨人如盤第七百六十六章:血道修士,南疆修煉體系第六百七十七章:鉅變,巨亂第六百二十章:玄真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挑釁第九百九十五章:所謂牽制第八百零四章:來路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詭異的西海第三百零一章:替罪羊,鬼人亂第六百三十章:王出塵出題第九百九十九章:刺破漏洞第五百七十九章:蠱蟲第五百四十五章:大誓願,上位神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大能落子第六百一十章:焚皇現身(一)第一百九十九章:妖王心意碧血潭第八百六十二章:下濟三途苦第四百一十七章:聯姻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守護水靈,劫氣之畏第一千零五十八章:先下手爲強第三百四十七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四十八章:流彩吞光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天地熔爐,器靈之劫第一百零七章:巫修追兵至第七百四十一章:陰陽磨盤第九百四十五章:低估第九百二十九章:妖道亂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婚嫁一事第二十九章:煞鬼無窮鬥心鬼第九百零九章:回家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人道隱匿,仙道補缺第四百五十八章:是爲誰,何處來,去何處第三十四章:鬥煞鬼因果牽扯第四百六十一章:明月界人族聖地第一百一十三章:道途何向第七百五十章:無靈侵奪第一百九十五章:慘淡結局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知天命,老祖現第四百三十五章:謀劃第六百五十三章:應對之策,釜底抽薪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六十四章:屍山骸林第九百四十八章:整肅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千秋歲月,誰記青史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水晶宮,異時空第五百零四章:藏身之地第一百九十八章:林下沼老鱷威風第二百三十八章:返蒼茫界,再遇心魔第五百零二章:五方鬼主,各自根底第四百三十九章:幽月鬼吟第六百三十七章:太虛反演,五行陰陽第七百二十章:智天玄的疑惑(加更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上古之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大起而大落,運去不自由第三百七十三章: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