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

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總英雄以撥亂反正者,李翊也此等大事,可得戲言乎?

滿寵的回覆,擲地有聲。

李翊相信曹操不會誆騙他,也不會拿假消息過來混弄徐州。

尤其連滿寵都派過來了,說明兗州方面認定袁紹已經決定與公孫瓚和談。

誠如是,河北軍就有可能提前南下。

“不瞞伯寧,河北許攸許子遠現在就在我徐州。”

李翊提及許攸。

滿寵自然認得,忙問,“他現在何處?”

“適才酒醉,送去驛館歇息去了。”

李翊若有所思,然後接著道,“許攸在飲宴之時,提及河北打算明年出征易縣,覆滅公孫瓚。”

哦?

滿寵眉梢一挑,如此一來兩項情報不就衝突了麼?

“許攸來徐州做什麼?”滿寵問。

李翊如實說了,單純過來親善的。

滿寵沉吟半晌,旋即才緩緩開口,撫須說道:

“許子遠智謀之士也,彼乃河北重臣,身負大任。”

“適才酒醉,口中所言,幾分爲真,幾分爲假?”

“若是袁紹使計,佯使許攸來徐州親善,間或失言,泄露河北情報。”

“使我河南誤以爲河北明年要出征公孫瓚,實則假道滅虢,向我河南動兵。”

“當如何?”

此言一出,左右之人皆是微微一怔。

滿寵的擔憂不無道理,袁紹這麼大費周章派人來,又把明年要出征公孫瓚這種重要的軍報給無意間泄露出來。

誰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萬一是河北的計策,就是爲了麻痹河南。

然後真等到明年,河北開始總動員時,河南方面還誤以爲是他們要征伐公孫瓚,從而不復爲備。

最後便會被河北打一個措手不及。

“……君侯,這像是袁紹的行事風格。”

間或有人對李翊說道。

袁紹雖然好謀無斷,但他的個人能力可比袁術強多了。

真要來個突然襲擊,河南方面不得不防。

龐統在一旁說道:

“會不會是信息誤差,河北方面確實打算明年征伐公孫瓚。”

“只是曹司空那邊還未探查到?”

滿寵嘴角微微翹起,兀自擡手向天一舉,略帶幾分自豪說道:

“我兗州的情報系統,乃郭祭酒親自督管。”

“郭祭酒曾經在袁營中待過,對那裡的人十分了解。”

“既是前線傳回的情報,豈能有假?”

龐統沉默了,若真如此,那許攸的演技豈不忒也好了?

誆騙了徐州所有人。

“縱然許攸說的是實話。”

滿寵的話還在繼續,“但他離開河北已有些時日了,又如何能夠得知河北的最新動向?”

“或許鄴城改了主意,有新的決策也說不準。”

這話說的倒是有理。

畢竟這個時代也沒有手機電話,縱然是集團高層,只要出了城。

那信息就隔閡了,手裡的消息就有可能變成第二手,或者第三手,甚至第四手。

“你們得到的情報,是什麼時候的?”

李翊再三確認。

“二十天前,我們在河北有安插眼線。”

滿寵信誓旦旦地說道。

二十天前……

李翊扶著下巴沉思,算算時間,確實跟許攸離開的時間對的上。

難不成真是河北突然變卦,亦或者是袁紹讓許攸故意來麻痹河南?

還是單純的杞人憂天,就是信息滯後導致信息差而已?

袁神倒是給河南出了一個難題吶……

“君侯,要不我們差人再去河北去打探一下?”

龐統在旁側詢問道。

“該當如此。”李翊一頷首。

“不過,不管明年袁紹是征伐公孫瓚也好,亦或者是打算對河南動兵也好。”

“咱們都得提前做好準備。”

雖然歷史上的袁紹,確實是在滅了公孫瓚後,才南下的。

但中途確實想過要和公孫瓚和談,然後提前南下。

現在歷史線變動,政治格局早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誰也說不準袁紹及河北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李翊不能把整個河南的命運拿上牌桌來,賭袁紹是否會提前南下。

他不敢賭,更不能賭。

所以河南方面必須得提前做好準備,雖然這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

但大國與大國之間的博弈,正是如此。

“曹司空的意思,就是遣寵來商議具體的軍事動向。”

“若你我兩家不能合力對抗袁紹,必遭其各個擊破。”

滿寵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滿使此言,深合我意。”

“昔日衆諸侯討董,會盟於酸棗,兵馬衆於董卓。”

“然終以失敗告終。”

“歸其原因,乃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也。”

歷史上,雖然沒有十八路諸侯討董。

但兵力與人數都是要遠遠勝過董卓的。

董卓對付關東聯軍,也遠遠沒有演義上那麼輕鬆。

別說對抗十八路諸侯了,僅袁術這一路諸侯,就把董卓打得抱頭鼠竄。

整個戰役都是敗多勝少,唯一一場大勝,還是贏得當時是菜鳥的曹操。

饒是如此,討董戰役終究落得個鬧哄哄、去匆匆的下場。

究其原因,還是各諸侯各懷心思,不夠團結。

這也有諸侯太多的原因,諸侯越多涉及到的利益就越難均分,也更難領導。

河南相對一統,只有兩個諸侯,即曹操、劉備。

要說曹劉之間沒有利益衝突是不可能的,李翊僅是爲了解決曹劉之間的矛盾,就下足了功夫。

根本不敢想有更多諸侯下場,會是怎樣一個局面。

少時,龐統將地圖取來,平鋪在案上。

“滿使請。”

“~哦,君侯請。”

李翊與滿寵一併來到地圖前。

“若是袁軍南下,當有此三路兵馬。”

李翊俯下身子,用手指向地圖東面。

“其一,自青州南下,攻我徐州,然後繞道入中原。”

滿寵一頷首,皺眉道:

“徐州乃四戰之地,無險可守。”

“若袁紹自青州南下,當一馬平川,難以抵擋。”

李翊眉梢一挑,正色說道:

“然翊以爲袁紹必不會在徐州投入主力,青州之軍僅爲偏師而已。”

雖然自北向南,攻打徐州,是一馬平川。

但李翊卻堅信徐州並不會遇到袁軍的主力部隊。

或者說袁紹是不會把主要兵馬投入到徐州來的。

要想弄清楚原因,就要先明白河北的軍力組成。

袁紹雖然坐擁四州之地,但他本質上是玩的分封制。

外甥高幹分封到幷州,長子袁譚分封到青州,次子袁熙分封到幽州。

而袁紹本人,則坐擁最爲富庶的冀州。

並把最寵愛的幼子袁尚帶在身邊,留在冀州,也算間接暗示繼承人選。

也就是說,袁紹分封出去的子嗣,是有很大的自治權的。

相當於半個諸侯王了。

這種情況,其實在漢末三國是很常見的。

就像後來關二爺坐鎮荊州時,同樣權力極大。

弄清楚這個原因後,就會明白袁紹的主力部隊在冀州。

而冀州與兗州捱得最近,僅一條黃河相隔。

反觀徐州呢,中間隔著青州。

若是袁紹要把主力派到青州戰場,甚至南下至徐州戰場,後勤壓力就會十分巨大。

“君侯所言甚是。”

滿寵點頭認同李翊的看法,“袁紹若對河南用兵,必先搶奪天子。”

“斷不會捨近求遠,南轅北轍,投兵往徐州去。”

青州之主乃是袁譚,他本就是徐州的手下敗將。

並且劉備還給袁譚舉了茂才,袁譚從明面上,就並不好進攻劉備。

況且青州並不完全在袁譚手裡,他所控制的,僅僅只有青州西部的一些郡國。

東部多爲反賊無主之地。

同時,在李翊的籌謀下,他早早地在青州埋下了另一顆釘子。

這顆釘子旁人斷難猜到。

沒錯,此人正是遼東公孫度!

兩年前,李翊就曾派遣太史慈出海,交好公孫度。

兩地已經達成了同盟協議,互通貿易。

而李翊將會在河南河北的大戰之中,引入公孫度這一路奇兵。

旁人都以爲公孫度遠在遼東苦寒之地,斷難打到中原腹地來。

孰不知公孫度本身是一個雄主,不論是高句麗、還是烏桓人、鮮卑人。

都被公孫度狠狠地揍過,皆奉他爲主,其人是妥妥的東北王。

而這位東北王野心可不小。

怎麼會趁著袁曹大戰,這個決定北方歸屬權的時候,選擇作壁上觀呢?

他當然要抓住機會過來渾水摸魚。

由於位於袁紹大後方,公孫度明面上不敢主動向袁紹宣戰。

但他派遣船隊,從遼東渡海來到了青州,攻取了東萊郡,也就是太史慈的老家。

並且在東萊郡設置了營州,並自己敕封了營州刺史。

也就是說公孫度一路是可以引援的兵馬,他也不會在河南河北這場重大戰事中,置身事外。

如此一來,青州戰事的壓力就更小了。

李翊心思電轉,手指又在地圖左邊輕輕磕了一磕,接著說道:

“至於這第二路兵馬,袁軍必會從延津過黃河,進佔白馬。”

“然後再走燕縣、酸棗、官渡,直逼陳留。”

因爲歷史上是袁攻曹守嘛,曹操是直接把袁紹放過來,本土作戰。

“如使袁軍掃過諸縣,則兗州東面與司隸之間的水陸聯繫,便會被切斷。”

“若水路不得通,明州將繞襲數百里路程。”

這條路,也是歷史上袁紹走得主力路。

而這也是滿寵最爲關心的道路。

沒辦法,地理位置決定,他們曹營就是得硬抗袁紹主力。

兗州東西長,南北狹,幾乎沒什麼縱深。

“我州在黃河南岸,硬抗袁紹主力,貴州可不能見死不救。”

滿寵再三叮囑,生怕徐州看戲。

現在的曹營可不像歷史上那樣,是以整個河南對抗河北。

曹操現在手中僅有兗州和豫州部分郡縣,根本單抗不住袁神。

要是劉備把他賣了,那曹操肯定就完了。

不過脣亡齒寒的道理,李翊還是懂的。

換作往常,他多少會有所保留,量力而行。

但面對袁神這種對手,李翊是真不敢賣隊友。

“請滿使放心,我會在小沛屯集精銳部曲。”

李翊用手指了指地圖上,位於豫州、徐州交界處的小沛。

“此處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我在去歲征討袁術時,還專門開設了八百里河渠,主要圍繞豫州、淮南修建。”

“等到明年開春,淮南自沛國的河渠便疏通完成,可以從淮南運送大量士兵北上。”

“不僅能夠第一時間救援曹司空,同時還能夠援護任城、魯國、琅琊等地。”

“若是南下,亦可馳援汝南、西面遙制陳、樑二地。”

“東面也能屏蔽下邳、東海等地,實乃天賜之所也。”

滿寵看著地圖,對李翊的高瞻遠矚由衷感到佩服。

小沛離東郡也近,若是來救,確實趕趟。

“不想君侯取歲便想到了開通河渠一事,莫非正是爲了方便從淮南運送士兵?”

滿寵聽李翊談及芍陂河渠一事,當即好奇便問。

“是,我將汝水、渦水、潁水連接在一處,如此一來,淮南士兵,乃至丹陽士兵,都可以走水路。”

“源源不斷運送到前線來!”

哦~~

滿寵也算是一位內政型人才,怎會不知水利的好處?

“我們何不兩家合作,將汝南西面的水路,與東面芍陂水渠連接在一處。”

“如此一來,運送士兵,糧秣器械也會更加方便?”

滿寵主動提出曹劉兩家合作修水渠的建議。

李翊喜道:

“誠如是,兩地之幸也!”

水利工程那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工事。

其實李翊早就想把汝南西面的水渠,跟東面連接在一處了。

因爲這樣兩地交流會更加方便,而且之後真打起仗來。

汝南作爲大後方,非常適合互通補給,輸送援兵。

至於將來兩家分裂如何如何,就不是現在該考慮的問題了。

眼下只有一項任務,不惜一切代價打敗袁神。

“只是水渠修建,工程浩大,滿使做的了主嗎?”

李翊開口問。

滿寵笑著搖了搖頭,“吾輩不比君侯,如何能在這種大事上擅自做主?”

“須得等吾輩回到潁川許縣後,見過曹司空,備言此事,方可施行。”

“不過君侯可放心,寵一定會盡全力勸說曹司空接受此事。”

嗯……

李翊一頷首,曹操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應該能意識到芍陂水渠的價值。

“曹公西面問題,可有考慮過嗎?”李翊再次發問。

他對這個盟友不可不謂上心,幾乎是又當爹又當媽,凡事都要過問一遍。

“君侯是說涼州的逆賊?”

“正是,此輩割據關中,威脅曹司空左翼,不可不察。”

李翊可不希望曹操打著打著,被西邊兒馬騰、韓遂背刺,拖徐州的後腿。

“君侯放心,曹司空早就考慮過關中問題了。”

“曹司空已命鍾繇爲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兵馬,前去勸降馬騰、韓遂了。”

“如不出意外,馬騰、韓遂應該會送子入潁川,以爲質子。” WWW◆ttкan◆¢○

說到這兒,滿寵臉上還是頗有傲色的。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彷彿表示並不是只有你徐州在反袁大業上做出了卓越貢獻,我們兗州也是在不斷努力。

鍾繇確實奇才,歷史上的他真的單槍匹馬,成功勸降了馬騰、韓遂。

使他們獻子給曹操,沒有倒向袁紹。

對曹操而言,鍾繇不單單是幫他定了關中。

更重要的是切斷了關中與南陽的聯繫,從而間接使得張繡投靠曹操。

之前說過,張繡的涼州兵馬是要從威武老家補充的。

但正是由於鍾繇安定了關中,使得張繡與涼州的聯繫被切斷。

這才迫使張繡在袁曹之間,更加傾心於曹操。

“馬騰、韓遂俱不是可信之人,此輩曹司空需多加警惕。”

李翊善意提醒滿寵,叫他們一定要提防好,馬騰、韓遂。

歷史上的馬騰可不是演義裡籤衣帶詔的“大漢忠臣”。

而馬騰與韓遂的關係,也沒有演義裡那麼好。

雖然這兩人在歷史上確實結拜爲了異姓兄弟。

只可惜,是塑料兄弟情。

才結拜沒多久,就因爲分贓不均,而互相攻伐,連年交戰。

期間,韓遂還殺害了馬騰的妻子和兒子。

後來馬超還認了韓遂爲義父,屬實是認賊作父了。

不過站在馬超的視角,他本來是庶長子。

如果不是韓遂殺了馬騰嫡子,馬超根本沒機會繼承家業。

所以有學者認爲,馬超正是念及此,才願意投身至韓遂麾下的。

歷史上馬騰、韓遂雖然在袁曹大戰中投靠了曹操。

但很快就被袁尚給策反,轉頭攻打曹操。

但鍾繇又馬上派出張既再再次策反了馬騰、韓遂,使之轉頭攻打袁紹。

所以,你就會發現這幫人是真的沒什麼原則可言。

並且他們跟呂布一樣,都有著起於邊關的共同點,那就是缺乏政治目標。

只有缺乏政治目標的諸侯,立場纔會搖擺不定,反覆無常。

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太容易被煽動。

以至於三國裡面都形成了一個名梗,叫,“就說那西涼馬騰”怎麼這麼樣。

總之,

像馬騰、韓遂這種起於邊關的武夫,是很難拿中原人那套禮法去約束他們的。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馬騰、韓遂人品不行。

因爲他們的生長環境,就決定了他們什麼樣的性格。

在邊關上,每天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指不準第二天小命兒就沒了。

所以他們都太看重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不過正是因爲他們缺乏戰略眼光,反而容易被聰明人擺弄。

李翊在地圖上指著上郡道:

“若能使馬騰、韓遂領兵入侵併州,拿下上郡、西河兩地,並能極大減輕西翼兵線壓力。”

“還能夠保障關中方向的安全,牽制袁紹幷州的兵力。”

“此豈不兩全其美哉?”

既然馬騰、韓遂反覆無常,何不讓他們反覆不了?

如何反覆不了?

直接煽動他們入侵併州,徹底得罪袁紹。

如此一來,袁紹在覆滅之前,他們敢轉頭攻打曹劉嗎?

那不成了裡外不是人,兩頭得罪。

馬、韓二人再傻,也不可能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

“在涼州一路的援軍,請曹司空不論付出何等代價,都要將之拉攏過來。”

“中間需要任何幫助,我徐州凡是能提供的,一定會盡全力相助。”

李翊力勸滿寵,務必要讓曹操把馬騰、韓遂拉進反袁同盟裡來。

倒不是說這路兵馬有多強,沒他們曹劉就打不了袁紹了。

而是因爲這路涼州兵馬,斷不能被袁紹拉攏過去。

世界大戰看似是幾個大國交戰,但周邊小國又有幾個是能夠置身事外的?

如果曹劉不拉攏馬騰、韓遂,那麼袁紹肯定會拉攏。

一旦馬騰、韓遂站到了袁紹這一邊,那麼幷州的袁軍就可以輕輕鬆鬆南下。

進攻虎牢,切斷關中。

如此一來,西線壓力巨大。

而偏偏徐州這邊是援助不了西線的。

“君侯且慢!”

“寵有一事不明,盼君侯直言相告。”

滿寵忽然打斷李翊的演說,插嘴問道。

“請滿使直言。”李翊澹澹道。

“倘戰事將起,袁軍必然直下黃河。”

“而我兗州郡縣,俱是沿黃河縱橫分佈。”

“全無縱深可言!”

“若是不想使郡縣生產遭受破壞,我兗州軍民須盡全力將袁軍堵在黃河北岸,以尋求決戰。”

“但……”

滿寵眉宇間一川不平,自嘲似地嘆了口氣:

“不怕君侯笑話,以我兗州之力,想堵住袁軍主力,實在癡人說夢。”

“所以我想問的是……”

滿寵轉過身,迎上李翊的目光,一本正經地問道:

“我們至多隻能堵住袁軍三月左右。”

“三月之內,徐州能在兗州投入多少兵馬?”

滿寵問出了他,還有曹操,還有曹營文武百官全都關切的問題。

徐州,到底能在兗州投放多少兵馬進來?

這些兵馬必須是可戰之兵,入場就要作戰的那種。

後勤補給,兗州還沒辦法提供,須要徐州自己走水路運。

這個問題其實也挺敏感的。

畢竟是直接問到了徐州的軍事力量。

滿寵雖未直接透露兗州所能動員的兵馬數量。

但也明說了,至多隻能拖出袁軍三月左右。

也算間接地將兗州部分信息透露給了徐州,展現了曹營的誠意。

現在滿寵需要得到一個徐州的誠意保證。

李翊背著手,沉吟了片刻。

他不是在防著滿寵,腦子裡規劃怎麼圓。

而是認認真真地在計算,他們徐州到底可以往兗州投放多少兵馬過去。

畢竟徐州本土也得留人,淮南方面也不可能將人全部帶走。

滿寵也不催他,就靜靜地立在遠處,等待答覆。

又過半晌,李翊停下腳步,正色對滿寵說道:

“我知滿使想要一個確切答案,那我便實話告訴你。”

“若戰事即起,我徐州若舉國動員,可調出十二萬人馬來!”

這十二萬人當然不是常備兵,不然徐州再富也不可能養得起。

但如果真到了危急時刻,舉國動員出十二、三萬可戰之兵還是沒有問題的。

當年陳元龍給劉備吹逼說,要“爲使君合步騎十萬人”,其實就是按照徐州原有的生產力估算的。

在李翊的深耕之下,徐州的生產力基本恢復到了陶恭祖時期,並有所提升。

真要發起狠來,十萬大軍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動員容易,運作難。

要拉十萬人出來作戰,只消打上三個月。

就能把你徐州一年的收入全部打光。

這還得算上徐州外貿賺的錢糧。

要不然,打仗燒錢呢。

農耕文明比起遊牧文明,缺點就在於此。

“……那,徐州能往兗州投放多少人馬呢?”

滿寵再次詢問,但語氣已有幾分發顫。

儘管知道在李翊的運作之下,徐州經濟騰飛,農業、冶鐵業、手工業都在高速發展。

但當聽到徐州全國動員,可以直接拉出十三、四萬人時,還是令他感到震驚。

須要注意的一點是,

如果只是純爆兵的話,兗州也可以爆出來。

理論上講,只要你有十萬人成年男性,你當然可以把他們拉到前線去。

但涉及到兩個問題,

第一,成年男性被拉走了,誰來耕地勞作?

第二,十萬張口,政府拿什麼來養?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誰誰,動員出多少兵馬時,那都是基於其自身生產力。

政府能夠養得起,並且農事不會被完全耽誤的前提下所拉出來的。

你真要讓曹操拉十萬兵馬出來,也可以啊。

只不過拉出來的第二天,不用袁紹打。

底下百姓就全造反了,直接比肩秦末。

“……四到五萬人左右。”

李翊沉吟許久,說出了一個具體數目。

稍後微微一頓,又接著補充道:

“如果能再拖一年,軍馬數目可翻一倍。”

經過李翊推算,徐州方面如果能在一年之內,解決掉徐州本土的戰事,或者說減輕本土威脅。

那就可以把主力全部堆到兗州去了。

三月四萬,一年十萬麼?

聽到這個數目,滿寵又驚又喜。

這顯然是曹操、還有兗州官民希望聽到的答案。

“……呵呵。”滿寵臉上露了笑,“我想此話傳到曹司空耳朵裡,曹司空一定會很開心的。”

滿寵說曹兵能拖住袁兵三月左右,當然是他們的保守估計。

要知道曹兵的戰鬥力,早已不是滎陽一戰被徐榮吊打的水準了。

他們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是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

並且曹操本人,經過這麼多年的淬鍊,統御能力也非討董時期可比。

光說這兗州立國之戰,

曹操先後擊敗黑山軍、匈奴軍、黃巾軍,纔在兗州站穩腳跟。

後來又面對三倍兵力於己的袁術,曹操更是打出了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的戰績。

直接把袁術從兗州趕到了揚州去。

所以有時候你真的就是會感嘆,

曹操這人,真的就是逆風強的一匹。

結果打順分局,莫名其妙的就輸了。

甚至有時候輸的過於醜陋,你都會懷疑這是不是同一個人。

尤其他前不久纔剛剛打出一場可以名載史冊的大勝。

總之,曹操還有他的宗族武將,戰力肯定是不弱的。

要不然,李翊也不至於選擇他作爲河南盟友。

“若是明年或後年袁紹南下,四萬人足矣。”

“可若傳聞是真,袁紹提前和公孫瓚議和,河南被迫提早與河北開戰。”

“四萬人就稍顯不足了。”

龐統在一旁發表自己的看法。

冀州毗鄰兗州,又基本都是平原,動員冀州人馬輕輕鬆鬆。

但兗州與徐州且不論地形如何,縱是同盟,也畢竟是兩個政權。

所以交往起來,肯定沒人家統一的政權調度方便。

“既如此,可否先提前使人進駐任城,再從魯國抽調些人馬過來?”

滿寵提出意見,讓徐州提前派人過去。

但李翊卻道:

“我若提前分兵過去,誰來承擔軍資費用?”

這……

滿寵瞬間語塞。

徐州派人過去,就等於是無端多出數張口來。

曹操倒不是說養不起,但對他而言肯定是沒那個必要。

可若要徐州自己來養,中間的糧食運輸,不就又產生損耗了嗎?

見滿寵犯難,李翊便出聲寬慰道:

“滿使也不必過於擔心,回頭我自會跟劉將軍說明此事。”

“然後再召集徐州文武大臣,再開一會,好生商議。”

“一定儘量調節,予以明州最大幫助。”

善!

滿寵站起身來,正式向李翊表達感激。

李翊挽留滿寵,讓他在徐州多住幾日。

然而滿寵以公事在身爲由,不便久留而辭去。

李翊留不住,命人送金銀各百斤給滿寵。

滿寵堅辭不受,李翊乃親自送他出城。

在送別滿寵後,徐州不少大臣都趕來找李翊。

因爲他們聽說袁紹可能提前南下的消息後,一個個都變得緊張起來。

戰端一開,危險與機遇並存。

但大多數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還是會受到損害的,他們自然是希望徐州本土莫要遭到破壞纔好。

“君侯,河北軍在明年將要南下,此事屬實否?”

衆人圍住李翊,焦急地詢問。

李翊笑著安撫衆人道:

“事還未定,諸公不必緊張。”

“我已遣人去河北探查,若有消息,當第一時間通知列位。”

唉……

衆人嘆了口氣,只盼袁軍打來時,不要搶到他們的田產纔好。

“君侯,現在該怎麼做?”

龐統見衆人人心惶惶,即問策於李翊。

這種大事就需要他本人來做決斷。

……

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99章 李先生是我許攸的知心朋友啊!(求訂閱!)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247章 曹操夜夢三馬食槽,劉備舉國動員兵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191章 李翊妙算謀東城,徐州諸郎施穴攻第126章 天子王駕,東歸何處?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78章 北方一統,袁神啟動!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25章 現在起,李先生就是我們的軍師了!(求追讀!)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149章 李翊用兵如神,雖韓 白複生,亦未必至此也第241章 二袁爭霸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今是齊魏相爭矣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228章 老劉扎心,原來李翊跟孔明纔是心意相通的“天生一對”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04章 賈文和料算人心,李子玉忘履相迎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23章 劉備:吾麾下才俊,未有過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49章 李翊:徐州科技院的院長非孔明莫屬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0章 李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勝利(求追讀!)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13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270章 一時瑜亮,周郎見孔明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161章 君臣組合連擊,龐統直呼頂不住第261章 劉備已非昔日那個阿備,關羽仍是那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31章 這裡都是忠臣,哪有奸臣?第274章 孔明子玉皆不在,劉備獨治齊第17章 願合步騎十萬,為君匡君濟民(求追讀!)第125章 以弱勝強,可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