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

袁熙和袁尚一聽這話,急了!

袁熙忙道:“父親,眼下敵方五路兵馬合圍冀州,時局對我們不利,父親切不可輕出鄴城,萬一有個什麼閃失,卻是悔之晚矣!”

袁紹冷冷的看着他,哼道:“想當初,你爲了一個女子,被懵了心智,擅自從幽州出兵,壞袁某幽州將士的時候,可曾想到今日之諫?”

袁熙聞言頓時臉色一紅,他着實沒有想到袁紹到現在還記得幾個月前那次事。

不過也不怪袁紹記得,這麼大的事,換成別人,袁紹早就殺他全家了,但袁熙的全家之所以還能活到現在,原因也不過是因爲袁紹本人跟他是一家的。

袁尚心中始終惦記着袁紹的位置,在這種時刻,他的反應就明顯比袁熙高明許多。

“父親乃是當世英雄,要敗陶賊,何足道哉?孩兒願意陪伴父親左右,與父親共同征戰陶賊!”

袁紹點了點頭,道:“這纔是一個男人應該說的!”

審配猶豫了一下,道:“明公,探子來報,說是曹操軍撤離了黎陽之後,轉往三河,卻並沒有進攻幷州,而是轉道回了洛陽,看其兵勢,似是有意出兵關中。”

“出兵關中?”袁紹皺了皺眉,道:“如此一來,幷州的兵將便可以調動了?”

審配點頭道:“是。”

袁紹輕輕的用指頭敲打着桌案,道:“袁某若是集結兵力,與陶商一決生死,鄴城空虛,萬一旁人偷襲,卻是不妙,若是能調幷州軍前來,則可保後方無憂……”

審配點頭道:“在下也是考慮到了此一點,方纔來嚮明公諫言,另外,幷州軍皆乃是悍卒,行爲野蠻,若是讓他們在鄴城駐守,對鄴城的士族也是一種震懾作用,可保鄴城穩固,城內士族大家想必也不敢輕動。”

袁紹點頭道:“此言確實不虛。”

袁尚在一旁聽完,心中腸子都有點悔青了。

幷州軍前來鄴城駐守,那豈不是就是說,袁譚亦是得隨軍了?

這不是鬧呢麼!

其實,讓袁譚回來駐守鄴城,還真就是袁紹的心思。

不論如何,那畢竟是他的親生兒子。

自從將袁譚驅逐往幷州,輔佐高幹之後,袁紹明面上不過問袁譚的情況,暗地裡卻是在一直派人打聽袁譚的表現。

出乎袁紹意料之外的是,袁譚的表現意外的老實。

每日勤懇練武,研讀兵書,操練兵將,從不惹事,只是兢兢業業的做着他的分內之事。

聽到袁譚的表現,袁紹的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想起當初的那些事,說袁譚和陶商之間有特殊關係,未免有些太冤枉這個孩子,無論如何,他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說他叛變投敵,怎麼可能?

但這些年來,爲了面子,袁紹也一直不曾招袁譚前來,父子倆卻是連面都沒見過。

如今遭逢大變,不知爲何,袁紹最近做夢總是能夢見這個長子。

可惜的是,他的身邊終究還是有袁尚在。

只要有袁尚他就絕不會輕易讓袁譚再次得到機會。

“父親,召幷州軍來,是不是也要把兄長召回來啊?”

袁紹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怎麼,你兄長回來,你不高興?”

袁尚急忙道:“父親誤會了,兄長與我乃是至親,我如何會不高興讓他回來……只是,孩兒覺得,此番對陣陶商,對於我袁氏來說,乃是近十年內最重要的事,也是最險惡的一關,當此時節……父親不妨讓兄長隨我等一同前往征討陶商,日後此事傳遍天下,也有一個我父子齊心,共同對抗陶賊的美名。”

袁紹仔細的琢磨了一下,點頭道:“卻也是這麼個道理。”

袁尚這才放下了心。

審配道:“既然如此,便先調遣幷州軍來鄴城,然後留高幹在此相助我守城,大公子則是相助主公的主力軍,前往與陶商拼鬥。”

……

袁紹的調令很快就傳到了太原。

高幹收到書信之後,急忙召來了袁譚。

“顯思,你看,舅舅他心裡還是惦記着你的,他這次召我們驅兵往冀州助陣,信中特意提及了你,讓你也一同前往!”

袁譚看着高幹手中的信,面無表情的道:“河北危機,勢窮力竭,方纔想到我們?呵呵,這樣的父親,當真也是天下難尋。”

高幹沉默了一會,道:“他終歸還是你的父親……”

袁譚長嘆口氣,也沒有說什麼,他對高幹道:“是啊,他終歸是我的父親……”

說罷,邁步走出了廳堂。

高幹心中知道,袁譚這些年來心中一直就不舒服。

當年的官渡之戰,袁紹和袁尚對他的處置,已經讓他的心死了。

這心結,是外人無可勸解的。

袁譚回到了自己的居所,開始命人整理東西,準備向冀州出兵。

就在這個正當口,管家前來向他稟報:“將軍,有那一位前來拜訪您了。”

“那一位?”袁譚聽了先是一愣,接着恍然道:“哦哦,請他到偏廳一敘。”

來見袁譚的人,乃是徐州的糜芳。

自打從袁譚抵達了幷州之後,陶商不時間,就總會派遣糜芳攜帶禮品暗中前來慰問袁譚。

糜家的商鋪在北地不少,糜芳偶爾告假,以經營自家產業爲理由,暗中前來幷州,在某種程度上,倒也是合情合理。

這一年多的時間,糜芳代表陶商不少給袁譚送禮品,不僅僅只是一些金帛財物,還有一些家常的生活用品,以及南方的小吃水果。

需知那個時代,爲了防止腐爛,運送水果和吃的東西,得需要多麼大的成本。

而這些成本,有時候,卻只是爲了能讓袁譚吃上一口甜甜的橘子。

而陶商這些年給袁譚送這些東西的時候,從來沒有對他有過什麼別的要求。

袁譚的本性雖然兇狠,但面對陶商如此的糖衣炮彈,多少也有些承受不住了。

“多謝糜將軍,又讓你跑了趟腿,麻煩了!”

糜芳忙笑道:“不麻煩,不麻煩,大公子客氣了,都是小事何足掛齒,不過這一次,可能是丞相最後一次給大公子送禮通好了,只怕翌日,您二人就得在戰場上交鋒,不過此事也無可奈何,丞相亦是無奈。”

袁譚聞言一愣,道:“陶丞相早就算到了此事?”

糜芳道:“丞相不僅算到了此事,還讓大公子到冀州之後多加小心,別看這趟乃是袁公相召,但回頭說不得會有小人相害,還請大公子多多留神纔是。”

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合第二百四十二章 擁刺史以令揚州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四百一十二章 翁婿再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五百七十二章 破袁之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六百二十七章 豪傑泰山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