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

對於現在的袁譚,高幹其實挺心涼的。

別的不說,單單就說當初在鄴城起事奪權的時候,袁譚只是跟他說是爲了保全兩個人的性命,並沒有說他私下裡曾經勾連陶商。

就個人性格來說,高幹其實算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他這輩子幹的最出格的事情,可能就是這次幫助袁譚反叛奪權了。

他這麼做爲的是什麼?還不是袁譚當初對他的救命之恩和他二人之間的情誼。

但事實結果是袁譚把他給玩了!

當看見趙雲和司馬懿以及金陵白馬軍的那一刻,袁譚就知道,自己對袁譚的一腔情誼在這個人眼中狗屁不如,他將自己從袁氏的親戚嫡系徹底的拉到了世人所不齒的叛逆羣體之中。

再加上袁譚近日的所作所爲,高幹心涼啊。

而眼下司馬懿的舉動很明顯,他是在代表陶商向自己伸出友誼之手。

很顯然,陶商想跨過袁譚這道障礙,直接與自己接觸。

這是赤裸裸的拉攏啊。

高幹心下猶豫,要不要答應呢?

他的猶豫幾乎只有一秒鐘的時間。

爲什麼不答應?

爲了那個把自己坑害成叛逆的混蛋?

爲了那個翻臉不認人的叛逆?

爲了那個連弟弟都可以切碎,連父親都可以不管不顧的卑劣小人?

袁譚當年的救命之恩,通過這次奪取鄴城,我高幹已經報答過了!我不欠他的。

既然他讓我當了袁氏叛逆,事已至此,那我就索性將這叛逆當到底!

從今往後,我高幹只爲自己而活。

想法雖然多,但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卻見高幹露出了笑容,他衝着司馬懿拱了拱手,道:“說實話,自打上次匆匆一別,兩載已過,幹對丞相也是深爲想念,不知道他老人家現下身體如何?”

司馬懿聞言不由好笑。

這傢伙純粹是沒話找話嘮。

“高將軍,我老師上個月剛滿二十七歲……身體,應該還是不錯的。”

高幹聞言一愣,接着忙道:“那是,那是……瞅我這記性,丞相年紀輕輕,便成就了這萬世不拔之基,幹深感欽佩之餘,卻是總把他和我舅舅,曹操等人看成一輩的了,怪我!”

司馬懿擺了擺手,道:“不妨事,丞相昨日給我來信,說是待冀州平定之後,當親自置酒,歡迎高將軍加入,將軍大義滅親,深爲丞相所敬……”

“等會!”高幹急忙阻攔住司馬懿的話頭。

司馬懿略一愣神:“怎麼?”

高幹猶猶豫豫的道:“那個,仲達先生大義滅親這個詞,用的並不準確,大義滅親的人,是袁譚。”

司馬懿伸手拍了拍腦瓜,致歉道:“看我這事弄的,不錯!大義滅親的是袁譚,高將軍沒滅親,高將軍是秉忠貞之志,歸順朝廷,復興漢室,乃萬世楷模。”

雖然知道司馬懿說的都是扯淡的話,但高幹心中還是很受用的。

“先生謬讚了,其實高某也想跟丞相進表忠心,只是礙於袁譚之面,不好……”

“哎!”司馬懿擺手道:“將軍這話就有些奇怪了,你、我、袁公子,包括丞相在內,都是漢室之臣,有什麼事直接作書,向丞相直抒胸臆便是了,哪有什麼還必須得通過誰,這不是天大的笑話麼?”

高幹聞言大喜過望,這話裡話外的深意,他自然是明白的。

“幷州兵馬,高將軍今後自行領之,待河北平定之後,高將軍依舊鎮守太原,爲幷州刺史,這是丞相的意思。”

高幹很是懂事,他擺了擺手,道:“幹久居幷州應對匈奴等北境異族,這些年下來早就膩了,久聞南方氣候宜人,金陵、杭州、蘇州等地被丞相發展的極爲富庶,幹在這北面苦寒風沙之地待膩了,想去南方過過舒坦日子,再說丞相將來的重心也會往南,幹想去替丞相分憂。”

司馬懿心中感慨,這高幹果然是個謹小慎微的人,眼力見足夠!

比起袁譚那個要當四州之主的找死的貨,高幹明顯精明多了。

“高將軍放心,我回頭便把這件事向丞相稟報。”

……

袁紹軍營。

近日來,整個袁軍中都在流傳着流言蜚語,說是鄴城已經失守,袁軍的大本營丟了,審配,沮授,袁尚和許多鄴城官員,士族都死了,而叛逆者正是袁家的長子袁譚。

這消息越傳越廣,越傳越邪乎,弄的袁軍大寨的士卒們人心惶惶。

這段時間以來,別說是出兵跟陶商交鋒了,袁紹還有他麾下的將領們光是穩定軍心士氣,就幾乎耗費了所有的精力。

最重要的,是現在不僅僅是普通的士卒,就連高階將領都開始懷疑這個流言到底是不是真的。

這幾日,蔣義渠,張南等人就分別來找過袁紹,表示現在鄴城那邊不知出了什麼變故,幷州軍封死了各處要道,己方拿着將令的斥候都過不得,所有消息封閉,隱隱感覺是發生了什麼鉅變。

但這些話還沒等說完,他們便被袁紹給罵了回去。

袁紹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他強撐着,努力支撐着整個大寨最後的士氣。

雖然他心中也隱隱的感覺到,鄴城那邊確實是出什麼事情了,但他還是在心靈最深處,抱有一絲僥倖,希望自己的擔憂是錯的。

就在袁紹心中爲難掙扎的時候,陶商的軍馬開始向他的營寨發動了大舉的進攻。

麴義、周泰、糜芳、曹豹、阿飛、黃敘以及其他徐州諸將,兵分八路,向着袁紹的大寨發動猛烈的進攻。

袁軍士兵們的士氣,近日來因爲這些事而被弄的過度低迷,戰鬥力自然也是大打折扣,面對金陵軍蓄謀已久的全面進攻,根本就是抵擋不住。

按道理來說,袁紹應該在這個時候親臨前陣,主持大局,將局勢穩定。

但現是在前陣指揮各部軍士的卻只有蔣義渠,張南等諸將,袁紹卻是一直沒有出現。

不是他不想出現,而是袁紹的身體過於虛弱,他在大寨內躺着,幾乎已經下不來牀。

“大將軍,金陵軍八面進攻,形勢甚急,三軍將士目下士氣低迷,形勢堪憂啊。”荀諶在旁邊,對袁紹諫言道。

袁紹輕輕長嘆口氣,用盡氣力想要起身。

“給我披甲,我親自出去指揮……”

“大將軍,您的身體?”

“休要多言,給我披掛……”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郭圖匆匆的走進了帥帳,他驚恐的看着袁紹,嘴巴一張一合的,欲言又止。

“怎麼了?”袁紹眉頭一皺,問道。

“大將軍,鄴城那面,送來了一副……棺材。”

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七百章 賤招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六十章 良 將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