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董承死了?

大殿內靜悄悄的。

誰也沒有說話。

安靜得吞嚥口水的聲音,都是如此清晰可聞。

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驚訝,充滿了不知所措和驚恐的神情。

這場朝議,百官原本是在等董承。

董承一到,將是一場世家利益集團的狂歡盛宴,也是標誌着漢室最高權力的交接。

可誰也沒想到,半路居然殺出個董仲穎。

而且他居然如此果斷狠辣,在半路上,竟是悍然劫殺了大將軍!

可滿朝的官員已經沒有人能夠站出來質問。

因爲只聽到整齊的腳步聲,以及鐵甲碰撞的聲音此起彼伏。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

密密麻麻的鐵甲士兵從門外緩緩走進來,沿着大殿兩側,將整個德陽殿團團圍住。

士兵們手中的兵刃發出寒鐵一樣的光,照射着每一個人的眼睛,震懾着每一個人的心靈。

董卓踏步進門,將手中的人頭往地上一扔,人頭滾了幾圈,附近的數名官員如受驚的兔子,紛紛往後退去。

“呵。”

董卓輕蔑一笑,朗聲道:“沒聽到嗎?董承密謀毒害何太后,已經被我誅殺,諸位還有何話可說?”

朝堂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還未從這場震驚當中回過神來,思維處於停滯狀態。

這場變故給人的衝擊力實在太大,再精明的人也得慢慢消化一下,讓自己的大腦儘快接受眼下的事實。

唯有黃琬與楊彪對視一眼,兩人同時站出來,黃琬問道:“太尉說董承謀害何太后,可有證據?”

他們二人一個是司徒,

一個是司空,理論上與董卓這個太尉平級,自然有資格質問他。

“帶上來。”

董卓大手一揮,就有人將一人押到堂上。

那人正是郭勝。

郭勝投靠董卓,是爲了榮華富貴。

當初他將何氏介紹入宮,纔有了何進與何氏的地位。

結果何進反手就要誅殺他們這些宦官,最後鬧了場宮變,讓郭勝差點死於非命。

因此郭勝早就怨恨何家,反水也在情理之中。

衆人目光看去,等着他說話。

郭勝臉色蒼白,瑟瑟發抖道:“我親眼看到大將軍帶了人馬闖入永安宮,在我女面前,強行逼迫太后喝下了毒酒......場上數名宮女,皆可作證,大將軍還說.....”

“他說什麼?”

楊彪問道。

郭勝瞥了眼董卓,慌亂道:“說是太皇太后自感命不久矣,怕太后趁她崩後復辟,特意命大將軍將太后處死。”

“什麼?”

“真的是太皇.....”

“噓,這事不要妄議。”

“怕什麼,反正太皇太后都.....”

他這話一出,羣臣頓時炸了鍋,議論紛紛。

其實在何氏死的時候,大家就已經有這方面的猜想。

太皇太后畢竟已經六十多歲,到了這個年紀,偶感風寒都有可能致命,自然死亡很正常。

可何太后纔剛到三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期,怎麼可能會忽然暴斃?

因此很多人都猜測,是太皇太后將何太后殺死。

只是涉及畢竟到太皇太后,誰也不敢去求證,草草了事,大家都想着糊弄過去。

但沒人去查,不代表真相出來之後大家對這件事進行討論。

畢竟何氏身份敏感,她的兒子本應該是正統皇帝,卻無故被廢,確實惹人同情。何況太皇太后已經死了,談論起也沒什麼大不了。

“諸位,都聽到了。”

董卓一攤手,面容正色道:“何太后早年確實鴆殺過王美人,但時移境遷,先帝也早就原諒了她。雖然太皇太后將她廢爲庶人,可終究是弘農王的母親。毫無理由鴆殺,如何服衆?難道諸位是覺得,何太后就應該被無緣無故處死嗎?”

“這......”

即便是楊彪黃琬,也是互相看看,面面相覷,搖搖頭退了回去。

他們正直一派的官員本來就對何太后與弘農王母子十分同情,心裡一直認同着劉辯的皇帝正統性,董太后在臨終之前勒令董承殺死何太后,確實做得有點過,董卓伏殺董承,似乎有那麼點道理,讓他們無話可說。

“大將軍擅自毒殺何太后確實有罪,可似乎也輪不到太尉給大將軍定罪吧。”

就在此時,有人站出來說道。

董卓尋聲看去,卻是太中大夫周舉。

周舉是袁家故吏,同時也是汝南安城周氏出身。

安城周氏在晉朝確實出了不少著名人物,甚至周瑜也是安城周氏遷移到廬江的一支族人。

但在漢末的時候,安城周氏並不算顯赫,家族當中也沒有什麼高級官員支撐門面。

因此投靠汝南頂尖世家袁氏就不足爲奇,周舉向來是袁家馬前卒,現在出聲,背後是誰指示一目瞭然。

見到是他,董卓慢條斯理地說道:“那按照太中大夫的意思,我應當如何?”

“自當稟奏太傅,由太傅向天子啓奏,等天子詔令下來,才能剝奪董承大將軍頭銜,將他定罪下獄。”

周舉向着袁隗的方向擡手抱拳,面朝的方向卻是董卓,說話振振有詞,鏗鏘有力。

“哦。”

董卓點點頭,緩緩向前,假裝是要向袁隗的方向走去,在路過周舉身邊的時候,驟然拔劍向他刺去。

噗嗤!

鋒利的劍刃穿過周舉的胸膛,鮮血迸濺而出。

蹭蹭蹭蹭!

滿朝文武所有官員幾乎同時拔劍。

因爲今日的朝議沒有天子在,又是在外殿,並不是在天子寢宮的西宮,所以大家都帶着劍。

見到董卓陡然發難,殺死了一名朝廷大員,衆人本能拔出劍想要自衛。

“嗯?”

董卓瞪着眼睛,回過頭看向衆人。

門口走進來一人,正是身高九尺的呂布,劍眉星目,渾身肌肉虯結。

他怒目看向衆人,將手中方天畫戟在地上一頓。

砰的一聲。

鐵器與地面木板相撞,發出巨大的轟隆響聲,那木板居然硬生生被他砸出個洞。

周圍所有士兵都向前一步,兵刃對準了百官。

彷彿下一秒,一言不合,就要將整個朝堂變爲人間煉獄。

場面一時間無比緊張,氣氛凝固住。

衆人喘着粗氣,沒有人敢打破眼下的僵局。

“太中大夫周舉對我無禮,被我斬殺,諸位應當沒有什麼意見吧。”

董卓拔出劍來, 周舉緩緩倒下,手中的劍還在滴血。

百官靜若寒蟬,沒有一人再敢出言。

過了片刻,見大家都不再說話,董卓才輕蔑一笑,緩步來到天子臺階之下,側頭看向袁隗道:“太傅,你說呢?”

袁隗老邁的聲音直到此時才響起,他站起身,緩緩彎下腰:“全憑太尉處置。”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董卓仰天大笑,整個大殿之內,都回蕩着他興奮而又張狂的笑容。

漢朝江山,已經盡在自己彀中。

天下,已是唾手可得了!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72章 朝堂驚變)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七章 定徐州(2)第十章 B計劃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六章 馬鈞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