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跑路天子(本卷完)

李璬站在襄陽城頭,眺望漢江對岸的樊城。此刻並無圍牆的樊城鎮(唐代因沒有防禦需求,樊城外牆被拆,成爲了一個渡口集鎮),已經成爲了汴州軍屯紮的地方。

他還以爲那個叫康什麼的將領很厲害呢,自己跳出來當野怪!結果這個李璬連名字都沒有記住的傢伙,轉眼就被汴州軍掛城頭示衆了!

知道自己不會游泳,難道就不能在岸上待着麼?非得下河展示水性?

李璬心中暗罵那一位是愚不可及,隨即看到漢江對岸汴州軍軍旗招展,心中又是一陣膩歪。

正在這時於頎走上城頭有事要請示,他已經被李璬任命爲“宰相”,只不過事到如今,這個官職還有多大的權力,可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於相公,軍情如何?”

李璬看到於頎來了,沉聲問道,臉色有點難看,甚至擠不出一絲禮節性的笑容。

“回陛下,汴州軍要拿下襄陽,一兩個月內都不可能,城中存糧不少,只要沒有內應,汴州軍是攻不進來的。”

於頎一板一眼的對李璬叉手行禮稟告道。

沒錯,李璬還有荊襄朝廷,現在確實已經奄奄一息了。然而,那是對於方清來說的!

對於於頎來說,對方依然是個龐然大物,想殺自己跟捏死一隻螞蟻沒差多少!

其實他也知道現在當這個宰相純粹就是坑,但不當實在是不行。

但凡能跑的人,汴州軍這一路打來,他們都跑得差不多了。於頎是因爲被李璬惦記上了,所以跑不掉。

“城中有存糧,可是燒火用的東西夠麼?如今汴州軍已經開始封鎖江面了,外面的船可還進得來?”

李璬面色不悅的反問道,屬於典型的沒事找茬,發泄着心中的恐懼與不滿。

“陛下,這些都是問題,但汴州軍暫時打不進襄陽城。”

於頎耐着性子解釋道。

他其實對於李璬非常瞭解,這個人,就是長於宮中,不知道民間疾苦,不理解人心變化。

李璬對於那些大道理都是很懂的,他只是不能駕馭時局的變化。

在於頎看來,襄陽城被拿下,也就是這個月的事情,壓根就不必考慮將來會如何。

內無強軍外無強援,時間長了,人心就會變化。人是有情緒的,不是任人擺佈的木偶。

李璬居然還在關注有米無柴這樣的細碎雜事。

於頎也不知道該說對方聰明還是笑他愚蠢。

然而,正當於頎要開口稟報正事的時候,某個守城的士卒拿着一支綁着信紙的箭矢,雙手呈上遞給李璬,隨即一言不發的退下了。

悶不吭聲的看完,李璬瞥了於頎一眼,隨即將信交給對方,長嘆一聲。

襄陽城被圍了,但是城太大,並沒有圍困死。趁着夜色,開水門還是能出去一兩條小船到外面去查探消息的。

只是,如今外部的情況也很差。

這封信上說,李光弼已經帶兵離開江陵北上,一路攻克了長林(荊門)、樂鄉等地,當地守軍都是不戰而降。

現在南北兩路大軍就要會師江陵了,你這個自稱天子的傢伙,抵抗還有什麼意義嗎?

事實鐵板釘釘,言辭毫不留情!這封信就像是一把刀,直接紮在李璬心窩裡。

一時間,於頎都不知道該怎麼去安慰李璬。

太慘了。

“陛下,不如今夜突圍,沿着漢江一路向西,從漢中入蜀。”

於頎壓低聲音建議道。

入蜀地後,李璬就能掌控政權麼?

並不能,就算可以繼續當天子,那也是被人立起來當傀儡。

現在劍南節度使,是嚴挺之的兒子嚴武,不知道他是怎麼混上去的,也可能是蜀地那邊已經自成體系,內部有一套運行順暢的規矩。

嚴武這個節度使,只怕也未必有絕對的權威。

“朕,真的要離開襄陽嗎?”

李璬長嘆一聲問道,他是真的不想走。當然了,他更不想死!

“陛下一定要離開襄陽,不僅要走,而且只能一個人輕車簡從的走。陛下若是不走,全家老小皆不能保全。陛下若是走了,反倒可以保證子嗣的安全。

請陛下三思。”

於頎面色嚴肅對李璬躬身行了一禮,他今天要來說的正經事,就是勸說李璬放棄襄陽,逃跑去蜀地。

至少可以留一條命吧。

“朕……”

一時間,李璬想說的話居然卡在喉嚨,看着於頎那張臉,完全說不出口。

換別人,他早就一耳光甩過去了。

但李璬還是知道好歹的,於頎的建議是務實的,最起碼心是好的。

“陛下,現在汴州軍尚未對襄陽進行嚴密封鎖。可若是李光弼的兵馬到了,他那支軍隊可是有水軍的,戰船數量衆多堪稱是遮天蔽日。

到時候襄陽連一條魚都很難游出去,陛下要如何脫困?”

於頎反問道。

他這話可是一點客氣都不講的,幾乎是直接把板磚拍李璬臉上了。

現在車光倩那邊還沒有多少戰船,所以封鎖還不嚴密。等李光弼的人來了,襄陽可就真成一塊絕地了,這時候還不跑,難道準備“捨生取義”?

要說顏真卿捨生取義,於頎是信的,但他可不相信李璬會爲了李唐一族的威嚴,寧可死也不願意投降。

至於投降以後還能活着這樣的鬼話,於頎也是不相信的。

他要是方清,有機會第一個就殺李璬。

“於相公以爲什麼時候走比較好。”

李璬小聲問道,顯然是被於頎說服了。

“今夜就走,悄悄的走,就陛下一個人,不帶隨從。

微臣駕船,帶陛下離開。人多了,就走不掉了。”

於頎一臉正色說道。

李璬看了又看,很想從於頎臉上看出忠奸來。這個建議,風險極大,可以說是改變命運的一步。

生,或者死,二選一。選對不一定能活,但選錯必死。

然而,人臉上不會寫字,李璬咬咬牙,終於還是求生的慾望佔據了上風。

“行,今夜子時,襄陽西面水門渡口。朕一人來,不帶宦官。”

李璬點點頭道。

他很擔心於頎划着船就劃到汴州軍大營裡面,將他作爲晉升的階梯來用。

可是李璬又覺得於頎的方案很有可行性。

不帶宦官,輕車簡從,換上粗布麻衣掩人耳目。

這樣的話,兩人很容易假扮成被人打劫後的小商賈和僕從,一路輾轉混進蜀地不難。

“請陛下放心,微臣拼死也要送陛下出襄陽城。”

於頎一臉正色說道。

這天夜裡,李璬果然在子時,如約來到城西水門附近渡口,只見穿着粗布衣,連臉都抹黑了的於頎,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夜靜得可怕!

“於愛卿,朕可以信任你嗎?”

李璬一隻腳踏上船,忽然身形頓住,眼睛盯着手持船槳的於頎詢問道。

此刻腳步似乎有千斤之重!

“陛下,微臣會竭盡全力護送您去蜀地。

至於未來如何,陛下就要自己保重了。蜀地亦是不太平,嚴武也未必如微臣一般忠心。微臣能力有限,只能做到這一步。

現在不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陛下若是信微臣,就上船。

若是不信,那微臣……恐怕要獨自離開襄陽了。”

於頎也收起臉上的笑容,很是嚴肅的說道。

他給出兩個選項:要麼一起走,要麼我一個人走。

總之和你一起待在襄陽,等待城破後全家都死光,那是絕對不行的。

李璬思索了幾秒,什麼話也沒說,直接上了船。

於頎果然是忠臣,這艘僅僅能容納數人的小船,就出了襄陽西面的水門,之後就直接向西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二天,天子失蹤的消息便在襄陽城內傳開了。羣龍無首之下,宦官白志貞被襄陽守將推出來,去江對岸的樊城跟車光倩講條件。

他們約定只要汴州軍不屠城,不清算他們這些守軍將領,不在城內劫掠,他們便願意打開襄陽城門投降。

得知李璬失蹤的消息,車光倩大怒,氣得差點把前來談判的白志貞給斬了。

誰能想到,這個節骨眼,李璬居然跑路了!

爲什麼車光倩不相信李璬失蹤了呢?

因爲失蹤就代表着死亡,而死亡一定是被人殺死的,殺他的人,則一定會來汴州軍大營領賞。

大家都是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那說明李璬只能是跑路了,不可能因爲別的原因而失蹤。

既然李璬跑了,襄陽城自然也不必打了。車光倩只好接受襄陽守軍的投誠,帶兵接管了襄陽。

李璬活着,送他們一家上路便是。然而李璬跑路,他的家人卻沒跑,所以反倒是不方便將這些人怎麼樣了。

未竟全功的車光倩,只好寫了一封信說明情況,命人五百里加急送往汴州,請方重勇定奪此事。

……

顏真卿被俘後,沒有受什麼虐待,就是趕路比較辛苦,一路坐船到了汴州。雖然他一路上都沒有被整,也沒有餓着凍着,但當方重勇在汴州府衙看到他的時候,卻感覺這個人精氣神已經全部沒有了。

原來那雙犀利的眼睛,現在看起來也有點渾濁。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年紀大了的原因。方重勇只覺得面前的這位名滿天下的“文壇領袖”,也就是個普通老頭罷了。

“你們這是怎麼搞的,怎麼把顏公虐待成這樣了?”

方重勇面帶不滿,呵斥顏真卿旁邊那兩個丘八道。

“方清,不用裝了,你不覺得這樣很虛僞麼?”

顏真卿擡頭看了方重勇一眼,語氣淡然說道。

話術被人揭破,方重勇尷尬一笑,隨即對着身邊的親兵們擺擺手,衆人魚貫而出,書房裡就剩下他和顏真卿二人。

“方清,顏某現在也不得不承認,你贏了。

這天下遲早都是你的,現在你可以滿意的開懷大笑了。

但是顏某是不會給你做事的。”

顏真卿慢悠悠的說道,語氣平淡,有種哀大莫過於心死的疲態。

他累了。

顏真卿就像是個裱糊匠一樣,不斷的裱糊破破爛爛的牆壁。可是卻被方清不斷的拆房子。

現在,房子已經被拆得差不多了,就算方清放了他,然後呢……難道再找一個皇子,再找一塊地盤,然後重新發展?

晚了,遲了,來不及了。

“顏公,難道你現在不該捅方某一刀麼?”

方重勇疑惑問道。

顏真卿的狀態有點不對勁。

在方重勇看來,對方嫉惡如仇,早該爆發纔對。他這個汴州朝廷的大權臣,就是顏真卿眼中最大的“惡”。

“即便沒有方清,也有張清,王清……顏某殺得完嗎?”

顏真卿反問道。

回來的路上,他回想起了過往的很多事情。李璬,確實不是撥亂反正的料,或許李唐這些皇子裡面,任何人都扛不起這樣的重擔。

人最怕的就是沒有希望。

顏真卿現在就是徹底看不到希望,所以他頹廢了。

“來人啊!”

¤ тt kǎn¤ ¢Ο

方重勇喊了一句。

大聰明推門而入,叉手行禮問道:“官家何事?”

“給顏公在汴州安排一處院落居住,普普通通就行了。”

方重勇已經沒有興趣跟顏真卿繼續聊下去了。

有的人雖然還活着,但他已經跟死去差不多。生活沒有希望,心中的理想已經完全破滅。

說苟一天算一天有點過分,不過實際情況跟這個也差不多少。

高情商的說法叫無慾無求,低情商的說法便是心如死灰。

顏真卿一言不發的站起身,剛剛走到書房門口,他轉過身,看向方重勇問道:“方清,你以爲你真的贏了麼?百年之後,你知道史書會如何寫你麼?”

“不知道,反正到時候自有大儒爲我辯經。”

方重勇攤開雙手,一臉無辜的說道。

“那你好自爲之吧。”

顏真卿撂下一句不知道說不說得上是狠話的狠話,大步離開了書房。

“唉,你都沒謝我不殺之恩呢。

君子欺之以方,你還說不是在欺負我這個老實人。”

顏真卿走後,方重勇自言自語吐槽了一句。

其實顏真卿唯一不能接受的,是方重勇不是李唐血脈,沒有再造大唐的心思。除此以外,他對這位官家還是非常欣賞的。

如果方重勇能夠自認李唐後裔,哪怕是僞造的,他也願意將全家人都拿去獻祭,抱緊方重勇的大腿。

說白了,純粹是道不同不相爲謀而已。

方重勇是什麼樣的人,顏真卿反倒是知之甚詳。所以他纔敢這麼囂張的跟對方說話,完全沒有任何謙卑與退讓的意思。

某些文人,他們就是這樣的德行。

“有什麼事就說。”

方重勇看到大聰明拿着一封信在門外,略有些不滿的呵斥了一句。

“官家,吐蕃人剛剛攻陷了涼州,高仙芝派人來求援,人就在府衙大堂。”

大聰明小聲稟告道。

第437章 騎虎難下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599章 天命人渡劫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354章 英雄本色第665章 潘金蓮與西門慶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497章 恍若隔世第775章 血灑長安(上)第762章 針對性準備第39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278章 五年平遼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770章 黔之驢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第696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130.領證了。。。。第599章 天命人渡劫第733章 政治動物的形狀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32章 孤獨行者第387章 我本以爲可以玩得更盡興呢第501章 你們自己慢慢玩吧第349章 有腦子,但不多第616章 障眼法第453章 奉天靖難第734章 你要那麼多錢做什麼?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第630章 臣等正欲死戰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379章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想衝一下月票榜216.第189章 基哥的壽辰(中)第92章 風來急!第779章 take me home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605章 急流勇退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小故事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第516章 將軍何苦插標賣首?第578章 樑子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後記與感言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559章 登州水,浪打浪第726章 汴州的商人們很有錢的第667章 白拿的錢財第46章 河西故事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529章 以卵擊石?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科普小知識:反向貨幣操作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第685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第93章 官場潛規則第396章 show me the money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70章 用力過猛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516章 將軍何苦插標賣首?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423章 明日校場領賞,不攜兵甲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689章 破軍射天狼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第701章 變生肘腋第363章 But I like it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麼?第21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長安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第750章 小卡拉米也要過春天!第434章 小節與大義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