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

當利算是東萊比較有名的城池,當年武帝寵信欒大,將最疼愛的女兒衛長公主嫁下嫁於他,這當利便是衛長公主的封地,當時不叫當利,後來衛長公主與欒大婚後,武帝纔將此地更名爲當利,也是這東萊郡一帶最富庶的地方,臧洪受封的縣令便是當利令。

臧洪在當利頗有名聲,受百姓愛戴,此番回來,早已得到消息的當利官紳還有許多士子名流紛紛出城相迎。

太平教之亂,遍及天下,當利自然也受到衝擊,不過臧洪在此爲官數載,吏治清明,百姓富足,當然,是相對其他地方來說,也因此,雖然受到衝擊,但很快便被壓下去,並未如同徐州那般形成大批的難民潮。

臧洪帶着陳默下車,與前來相迎的衆多官身一一見禮,把臂相談,其間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將陳默介紹給衆人。

這士人的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自己的弟子天資聰慧,他日必定會步入仕途,這圈子裡的規則還有人,臧洪覺得早些接觸一些也是好的。

陳默有些懵懂的跟着一位位名士見禮。

“子源兄,此子是何家子弟,竟能得你看重?”一名年輕士子看着陳默的樣子微微皺眉,他是青州名士,同時也是當利縣丞,最善觀人,陳默雖然沒有表現出侷促不安,但一臉懵懂的樣子實在不像是世家子弟,而且小小年紀,手上就有厚繭,這更不像世家子了。

別覺得他找茬,士人這個圈子,門檻可是有的,而且很高,尋常白身或者農家子就算有幸步入仕途,也沒資格跟他們相交。

“淮浦陳氏,漢瑜公算起來算是他叔公。”臧洪簡單的介紹道:“只是自小家道中落,長於民間,此前我客居曲陽,正遇上太平教圍攻曲陽,此子被捲入太平教中,卻暗中以箭書送信,並助我大破太平教叛賊,我見此子出身清白,且天資聰慧,是以起了愛才之心。”

雖然沒有說庶出身份,不過陳家在徐州可是大族,能混到這地步,也就是陳家旁支了,雖然這出身不算好,但也算有資格進入這個圈子了,再加上臧洪弟子的身份,那縣丞看向陳默的眼光倒是溫和了不少,但也僅此而已。

陳默有些不舒服,說不上爲何,這是他第一次被這麼多人以審視的眼光品頭論足,感覺並不好。

“可莫要小看他,此子天資聰慧,有強記之能,擅射,且棋藝也頗爲了得。”臧洪笑着爲陳默解圍,小孩子臉上藏不住事,哪怕陳默比一般稚童要穩重一些,但也終究是個稚童,不高興那是掛在臉上的。

“哦?”那縣丞對着陳默微微頷首:“卻是我失禮了,學問我自問不比子源兄,不過這棋藝卻可指點你一二,若有不解之處,儘可來問。”

臧洪也帶着陳默與這些人一一相認,他記性極好,只是一圈,已將這些人的樣貌、名字記下。

一行人簇擁着臧洪回到城中,約下三日之後爲臧洪接風之後方纔陸續告辭,畢竟臧洪走了一月有餘,一路疲憊,這個時候設宴有些不妥。

深夜,臧洪親自送走了最後一個客人,帶着陳默來到書房。

娟兒乖巧的爲兩人端上糕點清水後,側立在陳默身後,陳默跪坐在席位上,皺眉想着白天的事情。

“默兒,心緒有些不穩。”臧洪看着陳默,微笑道。

“老師……”陳默擡頭,看着臧洪,猶豫片刻後,詢問道:“出身真的那般重要?爲何提到我總要帶上陳家?”

陳默的想法很簡單,想要憑藉自己的本事,一步步振興家族,甚至把主家壓下去,算起來,他們家也不算庶出,他爺爺那一帶,也是嫡子,只是……

“若仔細論來,如今這些名士,包括爲師在內,祖上也是從一無所有開始,一點點的壯大家族,最終躋身士族。”臧洪笑道:“先聖孔丘出身,爲師也與你講過,聽起來,似乎出身並不重要。”

陳默點點頭,很多名留青史的英雄人物或是先賢,其實出身也並不高。

“但你可知道,放眼古今,似孔聖這般出身之人有多少?但最終留名的卻只有孔聖,而且孔聖之名,是其窮盡一生,周遊列國方纔流傳下來。”臧洪看着陳默笑道:“這樣說你或許無法理解,便說你故鄉吧,若突然來了外人在你們故鄉居住,你們會如何?”

“這……”陳默仔細想了想,不知道老師爲何如此問。

“換個說法,突然來了外人,無外乎兩種態度,一者不問其來歷,熱情結交,二者,探明其過往,是否暴徒,有無罪責在身,確定其人品是否值得結交,而後再看是否結交?”臧洪笑道。

“自然是……”陳默有些明悟。

“士人,似乎高高在上,但也差不多是這個道理,不過士人考教的,先是德行,而後纔是才能,但這世上,如何能極快確定一人品行?”臧洪笑着繼續問道。

陳默搖了搖頭,讓他做的話,他無從下手。

“若你是士族之人,有家族聲譽在,大家知你根底,如此一來,自然更容易確定,但若你不是,不說門戶之見,單是德行方面,恐怕需要極長的時間看你言行,如此方可確定,當然,在士人眼中,並不只是這些,但我大漢以德舉才,也並非沒有道理,而士人之中,各家都珍惜名望,不會自毀名聲,如此一來,相互之間自然更容易接受。”

陳默微微皺眉道:“但弟子今日感受,卻並非如此。”

“自然沒有那般簡單,不過英雄必問出身,便是如此,你也可將其看做士人之間的律法,或許不公,但世情便是如此,他日你要步入仕途,這屬於士人的律法可以不喜,但最好莫要輕易碰觸,否則極易招來災禍。”臧洪說到最後,神色已變得極爲認真。

“這孩子……”臧洪看着陳默的背影,搖頭失笑,他突然發現,自己這個弟子學業上的事情不必自己曹性,反倒是別的世家子弟都懂的一些道理,卻需好生教授了。

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一章 糞郎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點兒狠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五十章 情苦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六章 鄭屠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八章 煉獄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十六章 鄉情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一百七十一章 顏良的憤怒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四十七章 求存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八章 結交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二十章 人命第十二章 商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六十章 發泄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七章 太史慈第四章 新朋友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