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一樣的帝王

因爲太過於胖的緣故,青雀曾走不動道路,這不由讓李世民有一些苦惱。

雖然寵愛這一位次子,但是算是戎馬出身的李世民看到這一幕自然是有一些不喜。

只不過這一位次子哪怕是稍微走動了,飯同樣吃得更多了,依舊是沒有改變,最後李世民就無可奈何了,任由如此了。

“見過父皇!”

李泰看見了大門之處的身影眼眸一動,隨後上前一步行禮說道,哪怕是他也沒有想到自己剛回來沒有多久之後父皇就來了。

“青雀,不必多禮。”

李世民面色之上露出一絲溫和說道,似乎比起之前的話,青雀似乎更加沉穩了一些。

要是以前見到自己的話,肯定會有不少緊張,而現在的話絲毫沒一點慌張,一切都帶着一絲從容不迫。

李世民不知曉的是李泰一開始同樣會緊張,要知曉有時候課堂之上,還會讓學生給學生上課。

這個時候纔是最緊張的時候,要知曉很多學生覺得自己都沒有學成,竟然要給其他人講課。

只不過在王玄策要求之下,自然是硬着頭皮上了,有人說話過程十分結巴,有人語序錯亂。

但是王玄策都沒有說什麼,而是等待結束之後再點出這一些人的不足,每一個人都有這樣幾次的經歷。

從一開始的緊張,到現在的沉穩,可以說李泰同樣經歷了一番特殊的訓練。

現在哪怕是面對自己的父皇,李泰內心之中或許還有一絲緊張,但哪怕表面之上也不會表現出來。

當然方法的話自然是舒安這裡傳出的,畢竟不能夠保證每一個人都不怕生,更多人面對陌生的人都會有一點拘謹。

而且若是在類似演講說話的時候,同樣會感到害怕,不是每一個都天生不怕生。

特別是這一個時代,這一些平民出身的學生,面對這一些世家勳貴子弟一位位面色之上都十分緊張。

“多謝父皇!”

“不知曉青雀在書院過得如何了。”

“青雀在書院都好,就是有一些想念父皇和母后。”

.......

父子兩開始了一些交談,李世民問李泰答,彷彿成爲了一種默契。

對於李泰的言語李世民同樣有着少許的感動,不過因爲現在他是大唐的天子,所以將情緒都隱藏在自己的心底。

不過讓李世民有一些無奈的地方便是沒有問出太多的東西,因爲自己這一位兒子似乎都在講書院的其他同窗如何。

關於書院的內容倒是沒有透露多少,這倒是讓李世民內心有一點癢癢的,同時內心暗自下了決定。

等待青雀再去書院的時候,自己是否找一個時間去看看。

“你母后同樣擔憂你,等會記得去請安。”

李世民最後留下一句話語就離開了,身爲帝王李世民並不是無情之人。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一句話用在李世民身上同樣不合適,原因和簡單,那就是李世民原本幾口之家並非是註定帝王的人選。

若非是那一場變故的話,李世民同樣登上這一個位置,所以李世民內心情緒同樣十分豐富。

當然李世民十幾歲就開始南征北戰,自然對自己情緒把握得很好,在這一些小輩面前自然不可能流露出多餘的情緒。

“是,父皇!”

李泰恭敬回了一聲說道,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疑惑的神色,感覺自己父皇似乎有一些奇怪。

.......

書院的學生變化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自然是不在意,但是對於熟悉人的話,那麼可以說是有了不少的關注。

因爲短短時間之中似乎發生了不少的變化,而於此同時,長安的難民同樣開始減少。

當然不是因爲返回關內,而是因爲修路開始了,大部分青壯都跟隨戶部的人離開了。

舒府之中,雖然書院休息了兩天,但是舒安並沒有放鬆,原因和很簡單,那就是自己的這一位學生同樣要離去了。

王玄策不得不說還是有着不小的聰明,找到了唐玄奘之後就開始講起了一些佛理。

然而唐玄奘竟然和王玄策論佛了起來,還沒有多少時間兩人就開始熟悉了起來。

哪怕是這一個結果舒安都有一些意外,當然還有一些感嘆,有一些人能夠青史留名是有一定原因。

而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有記載,雖然是簡單的一件事情,但是從中可以看出王玄策的辦法。

雖然那一天表現有一些着急,但做起事情來倒是十分穩重,這長安可是不知曉多少人想要和唐玄奘說上幾句話。

這一個時代同樣是禪門昌盛的時代,雖然李世民將國教定位了道教。

但是道門收徒的話講究一個緣分,而且道觀哪怕幾百年的傳承依然沒有多少,甚至沒有佛門的十分之一。

不過這一切和舒安無關,因爲從目前而言的話,和舒安沒有任何的交集。

而且舒安同樣不用插手,禪門盛極而衰,在鼎盛之後面臨就是沒落。

滅佛同樣也不是第一次了,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前後就進行了滅佛的舉動。

要知曉禪門可是有着免役免課的權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諸多百姓投身其中,可以說損害了朝廷的利益。

總而言之禪門舒安沒有招惹和交集的想法,而且唐玄奘是唐玄奘,禪門是禪門,這個同樣要分開來看。

反正王玄策不知曉和唐玄奘說了什麼,已經確定了唐玄奘會帶着他的一起前往天竺。

只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度牒的問題了,因爲曾經在去年的時候唐玄奘就有西遊的想法。

但是被李世民毫不猶豫拒絕了,至於原因的話,舒安自然清楚,因爲禪門本來就聲勢不小了。

若是等待唐玄奘取經回來的話,那麼佛門的聲勢不更鼎盛,現在的李世民已經開始警惕禪門的問題了。

自然是拒絕了唐玄奘的想法,而王玄策則是想要他出一個主意。

“或許可以這樣的操作。”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呢喃道,內心開始了有一些想法,在他看來,唐玄奘遲早也會西行,所以李世民的主意註定是要落空,不如成全這一位禪門法師。

第三百五十四章 秦懷玉的慶幸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來,花光盤纏第五百五十章 齊聚,異樣的青雀第七百六十四章 結束,善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意外的客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明悟,魯木第七百四十一章 立書著說,招婿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八十四章 備酒以待,缺錢第四百三十九章 遭受打擊的國公第八十九章 同意,早春臨第二百零五章 不安的人,一致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四百一十章 議論,決定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行,不見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熱鬧農莊,傳承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三百零六章 武氏母女,局外第七百二十六章 內幕,選擇困難第九百一十三章 邀請,盡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討價,信任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謀,一根刺第四百四十六章 轟動長安的蹴鞠第七百六十三章 混亂,夜盡天明第九百四十一章 報喜不報憂第八百七十七章 二十年後,滿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送禮,咬牙切齒第六十二章 箭驚,軍演第四百零六章 轉折,邀請第八百九十七章 集思廣益,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轟動,掃興第二百三十八章 轟動,慚愧第二百四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帝王第三十三章 李君羨,走邊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幸運兒,蹴鞠風靡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八百八十一章 熟悉名字,定狀元第七百九十一章 虧欠,解釋第一百七十六章 議論,旨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熱鬧農莊,傳承第六百二十章 意外的喜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佈局,馬周第二百三十四章 現身,爭執第四百六十九章 醒悟,認罪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二十一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域之爭,同名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澀,推崇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一百零七章 證實,各方反應第八百五十三章 實話實說,拜訪第六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意外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籌謀,小叫花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儀式,淡淡的高興第二百八十六章 臨近,機遇第十章 舒安的醒悟!第七百三十七章 可怕,天下矚目!第九百四十七章 待我以誠,善意謊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養生,自信第四百四十四章 缺少的人才第八百一十七章 半年總結,告別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四百九十九章 震動長安,野心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八章 學生杜如晦!第八百零三章 分析,張亮的機會第六百六十七章 閒談,意外的人第五十二章 短暫溫馨,突厥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最好的禮物第五百三十章 盛名不負,堅持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帝王打算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心神不定,蹴鞠第六百四十三章 笑話,背後因素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怨念第八百一十五章 高昌滅,歸來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第一百零五章 算計,杯水車薪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相,恍惚第九百二十七章 敏銳,特殊一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孫皇后的想法第五章 臉黑的李世民!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四百零六章 轉折,邀請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一百九十三章 懊悔,驚駭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唯獨此一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八百零三章 分析,張亮的機會第一百零四章 神算,無力第七百一十六章 面色不好的帝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七百六十三章 混亂,夜盡天明第一百一十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五章 慘敗,不能接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