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仰,送別

“玄奘法師選擇了還俗,破出禪門。”

“這怎麼可能,前幾天還看玄奘法師還看到幾位法師講解佛理。”

“據說玄奘法師是爲了西行取經,只不過度牒不允許,所以出此下策。”

......

關內大旱以及安玄公封半聖之尊過去了之後,長安再一次因爲一件事情而沸騰。

此人正是唐玄奘了,若是唐玄奘不需要度牒的話,那麼無論是去哪裡自然不會受到限制。

舒安可沒有去求李世民的想法,除了方法之外,他還說上了一句話,那就是若是心中有佛的話,何必在意這一身枷鎖。

當然這是王玄策轉達了唐玄奘,而這一位唐玄奘可不知曉這一句話出自一位道門之人口中。

正是這一句話促使了唐玄奘下定了決心,短短時間之中便做出了選擇。

哪怕是舒安知曉了之後同樣有一些感慨,這一位禪門的法師還真有魄力。

世界之上從來不缺少追尋真理的人,然而在這一個時代,對於唐玄奘而言,佛理就是真理。

所以爲了自己內心之中的目標,毅然決然想要去天竺取經,對此舒安雖然看不慣禪門,但還是佩服唐玄奘這樣的人。

爲了一件事情,爲了內心之中的信仰,在前路未知的情況之下沒有絲毫的猶豫選擇了西行。

不過舒安有一些苦笑的便是他又一次來到了長安城之外,因爲這一次他要送走的又是一位弟子。

“老師,不必再送了。”

王玄策雙眸流露出了一絲情緒出聲道,雖然和自己老師接觸沒有多久的時間。

但他知曉這一位老師不是自己這輩子能夠企及的,無論胸懷還是學識各個方面。

不過王玄策並沒有灰心,因爲他的目標就是不給老師丟臉,不要讓外人知曉名聞天下,有着半尊聖賢之稱的安玄公,竟然有一位沒有成就的弟子。

成爲自己老師的弟子,足以讓整個天下人羨慕,但同樣是一種壓力。

這也是王玄策想要儘快出師原因之一,就是爲了證明自己,證明自己老師沒有選錯學生。

對於王玄策的心思,舒安雖然沒有言語,但實際之上則是看在眼中。

“不必太要求自己,做好王玄策該做的事情就好。”

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一絲笑容說道,王玄策該做什麼事情,那就是光耀門楣,無論是做官也好,或者封爵也好。

這一些都是可以,事實之上就算是王玄策選擇拒絕天竺之行的話舒安同樣不在意。

若是年輕的時候收學生是因爲看重這一些學生身份或者日後成就的話,那麼現在的舒安倒是沒有這一種想法。

因爲無論權勢還是錢財,現在的他已經不缺了,若是他想要的話,隨時可以有一個王爵之位。

只不過比起王爵而言,舒安更喜歡還是聖賢的稱呼,因爲王爵可能過後就無人記得了,聖賢則是不一樣。

哪怕是千年之後,他舒安的名字同樣會被世人記住,身爲穿越者而言,舒安經歷過彷徨,迷茫,不知所措。

到現在算是功成名就了,不過仔細想一想的話,舒安似乎沒有改變這個時代太多。

哪怕這一個時代沒有自己似乎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至少大事件之上,舒安就沒有改變過。

這自然是讓舒安內心有一些不服氣了,正好加上系統的任務,即是任務同樣是他內心的想法。

現在的舒安已經不求這一位弟子有何成就,能夠平安回來最爲的重要。

“老師同樣要多保重。”

王玄策點了點算是記住老師的話語,於此同時眼眸有一些通紅出聲道,隨後和當初離開的薛仁貴一樣,重重叩了三個響頭之後離去。

看着王玄策離去身影后,舒安面色之上不由嘆息了一聲,沒有之前的笑容。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這一點之上他同樣無法避免,特別隨着上了年齡,對於各方面的感情看的越重。

又一位弟子離開了,現在他更像是孤家寡人了,陪伴他的倒是剩下了一位還有一點遲鈍沒長大的小丫頭。

“不知曉草原如何了?”

舒安這個時候難免想起了之前陪伴自己幾年的薛仁貴,若是順利的話,那麼差不多也該結束了。

雖然他沒有特意問起詳細的計劃,但同樣可以推斷出來,薛仁貴僞裝馬賊劫掠的話,時間上估計也只有這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

原因很簡單,若是等到突厥反應過來的話,那麼這一點人還不夠突厥大軍包餃子。

“希望一切順利吧!”

舒安在內心默默想道,他不相信日後歷史留名的名將會隕落在這一場戰鬥之中。

.......

關外大雪已經漸漸消退,露出了煥發新芽的草地,看守邊關的士兵同樣舒了一口氣。

只不過此時這一位邊關校尉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着急的神色,此人的名字叫做王喜。

王喜曾經是在盧國公手下當過一陣子部下,雖然秦叔寶對於自己兒子狠下來,但是作爲叔父的程咬金可沒有放棄關注這一位侄兒。

恰好這一位邊關的校尉正好曾經是他老部下,而收到了盧國公的消息之後,這一位王喜自然毫不猶豫答應了。

之前他聽說有翼國公的嫡子原本思索又是勳貴二代來混功勳,抱着不得罪的想法,王喜是有求必應。

不過事實似乎和自己想的有一些不太一樣,因爲這一些人偶爾幾次回關休整,滿身血色,有的人還負傷不輕,但都帶了不少突厥的人頭回來。

這不由漸漸讓王喜改變了看法,然而內心同樣開始擔憂了起來,因爲若是混功勳的話,那麼至少可以保證安全,若是真的戰鬥的話就不一定了。

雖然王喜在邊關有一個守將的身份,但是王喜自然想要往上爬,然而他一沒人脈,二同樣是尋常農家子弟出身。

若是沒有意外的話,基本上是鎮守一輩子邊關,而且這裡靠近關外,時不時還要受到突厥的威脅。

王喜可是經常心驚膽戰,生怕突厥南下,若是南下的話首當其衝的便是邊關重鎮了。

“怎麼還沒有回來,難道出現了什麼意外。”

......

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三百七十三章 送禮,咬牙切齒第七十章 迫不及待,戲第六百五十二章 收穫結果,長安議論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九十一章 特殊介紹,第一課第九百三十八章 尋找遊戲,嘲笑第二章 薛仁貴,安玄公!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諫,師徒第八百四十九章 處置,齊州第八百五十章 對賭,提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偶感風寒的帝王第八百五十一章 共識,處置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產業,合作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四百二十九章 野心,興趣第八百四十五章 氣氛凝固的朝堂第五十五章 支持,請教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來客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三百七十八章 舒安的明悟第六百九十八章 驚愕,出事情第八百六十二章 疑惑,遼東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國運,迫不及待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春,日常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七百八十九章 玲瓏閣的力量第二百七十章 馬周的機會第八十二章 禮物,科舉改制第七百零八章 故意,印證第七百二十四章 興趣,帝后想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象,太陽雪第五百八十四章 榮留王,皇子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夕暴富,畏懼第一百零五章 算計,杯水車薪第二百八十章 利益人心,臉面第八百一十五章 高昌滅,歸來第八章 學生杜如晦!第一百六十章 平心,最終結果第一百七十七章 猶豫,驚訝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五百二十三章 爲難的長孫無忌第五百九十九章 意外,帝王考驗第八百三十五章 內容,書院規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明,捷報入長安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八百二十三章 爲難,青雀第五百三十二章 明謀,一根刺第九十三章 自食其力,驚訝第八十一章 邊關,故事第四百一十二章 糾結,安排第八百零三章 分析,張亮的機會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慶幸,返長安第六百八十五章 新生活,藥王歸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高皇帝遠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四百七十三章 讚賞,驚喜第九十八章 交易,道士第四百四十三章 金元蹴鞠,驚駭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排,玄策成果第一百零一章 身份,算卦第八百二十二章 期許,麻煩問題(除夕快樂,祝福平安健康如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現身,紅娘震驚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四百八十二章 杜如晦的拜訪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敢相信的消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動,削減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世民的驚訝第一百六十二章 養生,自信第四百一十九章 籌謀,小叫花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可怕,天下矚目!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危機感第四百六十章 溫情,真相第八百二十二章 期許,麻煩問題(除夕快樂,祝福平安健康如意!)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帝王打算第七百四十四章 海航歸來,動人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來,花光盤纏第五十八章 秦瓊的驚訝第八百一十三章 後悔之事,間隙第四百二十八章 明悟,懇求第一百七十九章 慶幸,返長安第八百零八章 渾水,發現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線機會,優勢第八十四章 備酒以待,缺錢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一樣的賣身葬父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頂峰,成敗於一舉第四十五章 出門,茶樓第六百七十章 耐心,壞事傳千里第四十二章 賭約,氏族志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奇心,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