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陰差陽錯,複雜

朝議最終還是由李世民拍板決定了下來,要知曉這一位帝王可是很好有這樣獨斷的時候。

但是這一次的話,李世民並沒有猶豫要多,因爲再拖下去的話,遼東可是等不起。

其中長安的事情則是交給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幾人一同處理,至於皇子的話,有個七八歲李世民就全都帶上去了。

反正都是考驗自己兒子,那麼多一個少一個的話,那麼也沒有差別。

不得不說李世民帶上皇子這件事情,同樣又吸引了諸多人的關注。

“難道陛下是在考驗這一些子嗣,或者是對太子不滿麼?”

一時間不少人思緒紛飛,要知曉這一位帝王對於太子不滿可是一件心照不宣的想法了。

或者說陛下動了換太子的想法,可以說這一些大臣反而是不着急御駕親征的事情了。

反而是着急起這件事情來,大部分的大臣現在多多少少和哪一位皇子走得比較近。

有人興奮,也有人擔憂,儘管陛下現在還年輕,但誰知曉會不會變卦。

不得不說倒是有一些陰差陽錯,原本以爲這一些大臣會在御駕親征這一個問題之上糾結。

沒有想到現在竟然因爲皇子之間的競爭而忽略,當然大臣們擔憂。

皇子之中同樣喜憂參半,其中最爲憂慮的話,那麼自然是非屬於李承乾了。

因爲父皇這舉動對於他來說可是大不利,甚至他內心之中隱隱感受到一種危機感。

事實之上,此時宮廷之中,長孫皇后面色之上同樣有一些錯愕。

沒有想到陛下竟然要帶高明等人一起前往遼東,第一時間的長孫皇后是有一些着急的。

不過隨後則是默然了下來,因爲今年的承乾已經十三歲了。

當初世民同樣是十三歲就上戰場了,儘管後宮紛擾不少,但是長孫皇后倒是沒有在意。

她倒是不覺得高明的位置會有變化,因爲陛下根本這一個想法。

若是這一個想法的話,那麼必然會和她先說一說,而且她也知曉這一次御駕親征雖然有危險,但危險並沒有那麼大。

比起當初陛下衝鋒陷陣,可以說要安全不知曉多少倍。

不過身爲妻子,身爲人母,還是難免有不少的擔憂,這也是人之常情。

“帶去看看也好。”

最後這一位長孫皇后在內心之中默默想道,雛鳥想要展翅高飛的話,那麼一直待在宮廷之中註定是不可能的。

.......

世間的紛擾並沒有影響到舒安,和李淵待了半天時間,甚至他和李淵親自下場踢了一場。

當然並沒有觀衆,當然其他人自然是有意讓着兩人,不過還是讓李淵兩人玩得有一些盡興。

“好久沒有汗流不止的感覺了。”

哪怕是舒安面色之上不由有一些感慨,有時候激烈運動之後,身體反倒是有一些通透的感覺。

不過之前在書院他可沒有去嘗試,現在倒是在李淵說服之下,嘗試了。

儘管李淵狀態也沒有好上哪裡去,但面色之上則是帶着一絲開懷的笑意。

顯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這倒是讓舒安有一些佩服。

現在的李淵身體等各方面之上肯定比起歷史之上這樣時候要好上太多。

所以多活幾年還是挺穩的,算起來的話,李淵的命可是硬的很。

不過待了這麼久的時間後,舒安終究還是離去了,現在的他已經確定這一位好友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了。

而舒安沒有見到的是身後,李淵面色之上之上露出了一絲複雜的神色,不過很快就隱去了。

“唉!”

李淵最終還是嘆息了一聲,想到了自己女兒,哪怕是他都不知曉說一些什麼。

現在他也就隨女兒去了,連那一位逆子都不阻止了,那麼他再阻止也沒有意義了。

對於這一份親情,還有這一份友情,李淵可都是不想放棄。

所以這件事情,哪怕是李淵清楚,最終還是沉默了,只是因爲珍惜。

離去的舒安可不知曉李淵的想法,若是知曉的話,那麼肯定會感慨。

李淵可不是一個糊塗之人,怎麼說也是開國皇帝,除了在教導子嗣之上有問題,其他方面能力還是有的。

當然子嗣的問題不僅僅是李淵,事實之上李氏王朝的子嗣傳承都有一些問題。

.......

舒安回到書院的時候,面色之上倒是有一些錯愕,因爲出現在眼前是一張諂媚的面容。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宮廷之中的總管王德了,至於爲何來此肯定是有事情了。

不過李君羨和王德可不是一條路的人,自然王德可不知曉安玄公今天都在長安之中。

“安玄公,陛下讓奴才來通知您。”

“時間點就定在三天之後。”

.......

王德恭敬的聲音響起,一如既往的尊敬,當然這也是正常的。

別看王德的迅速成爲了陛下身邊的紅人,甚至不少朝臣恭維。

想要從王德這裡得到一些消息,可惜王德可是有自知之明。

不該做的事情一律不做,至於這一位安玄公,可能隨便一員,自己就可能被換了。

“嗯!”

舒安點了點頭出聲道,三天的時間,不長也不短。

別看李世民三天,但實際之上禁衛軍至少提前一天半的時間開路。

同樣要通知各道州等等,可以說這一次時間已經很緊張了。

要之前以往御駕親征的話,那麼至少提前半年的時間做好準備。

這一次話可是很倉促,當然舒安也知曉,現在不是計較那麼多的事情。

遼東之前雖然有幾萬兵馬,但是已經不能再有意外了。

若是再有意外的話,那麼基本上遼東就有可能失守,這是不能夠接受的事情。

這一次的話無論是李世民去不去,他都要去趟遼東。

畢竟這是之前早已經答應好的事情,順便試驗一下這一些牀弩火藥包。

在計劃剛剛開始的時候,舒安可是已經讓人開始準備了。

儘管之前沒有想去遼東的想法,但是這一次的話,倒是非去不可了。

另外一邊王德自然不可能在書院之中多停留,要知曉等待安玄公已經花費了不少時間,現在要急忙回去覆命。

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好的願景第九十二章 坦誠,不以爲意第二百二十九章 緣由,舊時光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偶感風寒的帝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興趣,冬至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終出言,意見第七百六十八章 詫異,利益割讓第三百六十四章 運道,實力第六章 天生的吃貨!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諫,關內初動第五十四章 爭論,選擇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九百二十三章 天下動,長安驚第二百二十五章 猜測,遺忘的事情第八百零四章 競爭,麴智盛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九百零一章 和想象有點不一樣第六百七十章 耐心,壞事傳千里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六百九十三章 不簡單,條件交換第八百五十章 對賭,提前第七百三十九章 思緒,歸長安第九百零六章 議論,反應第六十三章 勇武,可惜第九百零二章 衆人爭搶,轟動第八百八十四章 眼界差距,看好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四百五十八章 杜如晦,方法第八章 學生杜如晦!第五百六十一章 戰火起,斷定第二百零四章 李世民的方法第八十七章 名單,李泰的變化第五百五十七章 往昔知己,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頂峰,成敗於一舉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聞,震驚第五百五十一章 終出言,意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長孫皇后的疑惑第三百五十八章 屬於邊關的生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二百九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六十八章 利益所向,解圍第四百二十七章 科舉,寒門士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順帶第六百七十三章 武士彠,複雜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自信的李承乾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定,非他不可第八十三章 轟動,故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規劃,楊氏決定第七百四十三章 秋闈再臨,執念第一百六十七章 長壽,短命第六百三十四章 熱鬧農莊,傳承第五百二十章 總結,特殊邀請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九百二十八章 賓客紛至,禮物第八百五十七章 不相信,一場鬧劇第八十九章 同意,早春臨第四百一十六章 天下蒼生望謝安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七百六十四章 結束,善後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三百二十七章 規劃,楊氏決定第六百八十五章 新生活,藥王歸第四百七十四章 打算,守護大唐第六百三十一章 例常,下一年第八百二十章 生前身後,帝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紅娘,理直氣壯第二十章 入選,題詞!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六百六十一章 趁火打劫,關注第一百二十二章 驚聞,失神第六十四章 初揚名,算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女兒之心,算計第四百七十一章 震懾,想要改變的舒安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一百二十四章 疲憊的李世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讚賞,驚喜第六百五十五章 添一把火,淘金第六百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武氏兄弟第七百六十二章 前奏,亂起第九百二十八章 賓客紛至,禮物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九章 開導,偷跑!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長安,平靜第七百一十四章 隱瞞,不平靜第二百七十七章 結果,緣由第五十九章 猶豫,好奇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靜第十三章 心態,問題關鍵!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四百三十八章 流觴曲水,身份變化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九百四十五章 追逐聖賢,名利第四百一十章 議論,決定第四十四章 信心,何以爲家第九十四章 對比,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