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

“老臣會回答說,若老臣年輕二十歲,一定會幫陛下把該殺的都殺了,該貶斥的都貶斥了,儘量做到國事用國帑,內事用內帑,但是陛下,老臣太老了,對此已經無能爲力了。”

趙志皋從錦墩兒上挪開了半邊屁股,老練的跪伏在了地上。

“陛下,老臣無能,不能幫陛下理清國事,還請陛下罷黜老臣的首輔之位,讓老臣回家鄉養老吧!”

趙志皋的聲音聽不出一絲顫抖,朱翊鈞相信這是他的真心話。

趙志皋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內閣的控制,也完全失去了對朝政的控制,別說張居正了,就算是王錫爵他都不如。

能夠一比較的大概就是成化年間的紙糊三閣老了,但是人家那是被皇帝架空了,憲宗大權在握,朝政還在掌握之中,而不是現在!

皇權今非昔比了,朱翊鈞已經無法對國家得心應手的掌控了,就指着內閣能出幾個和他一條心的閣臣,好容易出了一個趙志皋,卻被其餘幾個閣臣給架空了。

趙志皋年老了,沒有精力了,就算是強悍如嚴嵩,到了這個年齡也需要自己兒子的背後支招,而趙志皋可謂是孤軍奮戰沒有外援,唯一可以給他撐腰的大概就是自己的態度了,但是自己能說一句話就改變大明朝的貪腐現狀嗎?

不可能的……

隨着趙志皋失去了對內閣的控制權,朱翊鈞也預感到自己的處境會越來越差,若是不加緊培養太監勢力和錦衣衛勢力,估計自己就真的要被架空了,內帑也將任由那些混帳索取了。

一邊四五百萬的銀子,這些混帳居然還說不夠,朱翊鈞就算是用腳指頭都能想明白這裡頭到底有多少貓膩。

只是,眼下他還無法失去趙志皋,就算趙志皋已經失去了對內閣的掌控力,但是隻要他還在首輔的位置上,那些人做事情就不能無所顧忌,趙志皋還坐在這個位置上,自己多少能利用這個位置做些什麼。

於是,朱翊鈞站起身子,走到了趙志皋身邊親手扶起了趙志皋。

“閣老說的是什麼話呢?我纔剛剛要把大事託付給閣老,閣老怎麼就能說告老歸鄉呢?這大明朝的內閣還是需要閣老這樣德高望重的人來做主纔是,其他人都不夠資格,閣老要是覺得負擔重了,我便讓內閣增補閣臣就是了。”

趙志皋先是一愣,然後立刻意識到了皇帝的用意所在。

皇帝要用內閣增補閣員的事情來轉移羣臣的注意力,讓各派系的臣子們互相殘殺一陣,讓自己有喘口氣的機會,順便,要考察遞補上來的幾個人裡面誰最符合他的心意,然後才能決定首輔的位置讓誰來做。

趙志皋記得自己曾經對皇帝推薦過沈鯉,讓沈鯉來做首輔,因爲他知道,沈鯉是決策圈子裡面少數還心存良知的官員。

這樣的官員多少能照顧到一點皇帝的心思,或許還能做一點好事,而沈一貫則是個絕對的黨棍,在位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少亂子來。

按照沈一貫這個任人唯親的性格,指不定還要在朝廷掀起一波新的黨爭,說不定還要開一些非常惡劣的先河,所以趙志皋覺得,至少不能讓沈一貫做首輔,否則就會和張四維做首輔一樣,也不知道要給大明造成多少麻煩。

可是皇帝的意思,是寧可讓自己這個風燭殘年的糟老頭子繼續佔着首輔的位置不幹事情也不要讓沈鯉上位,估計就算是自己到時候下去了,也輪不到沈鯉上來。

哪怕是次輔估計都沒有沈鯉的位置,爲了給其他人騰位置,皇帝甚至會廢了沈鯉。

當然,趙志皋也知道原因,無非是國本之爭時沈鯉用力過猛,和張位一樣,傷了皇帝的心,皇帝不信任他,不允許他做首輔。

張位的罪名已經基本上審覈完畢了,就等着皇帝一道命令,最好的結果也是遠徙三千里,而正常的處決方式是直接斬首,家人流放,張位算是完了,他背後的利益派系集團已經放棄了他,開始尋求新的代言人。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次江西派還會在內閣閣員之爭的時候選出新的代言人然後推動他入閣,反正江西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翰林和進士。

這下子,又不知道要造成什麼樣的結果,羣臣傷害皇帝太過,以至於皇帝的逆反心理突破天際,不順他心意的哪怕是還有良知的他都不用,順他心意的,估計就算是沈一貫他都會用。

這種普遍存在於大明朝堂之上的意氣之爭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國家大事是最容不得意氣之爭的啊!

“陛下,老臣以爲,且不說增補內閣閣臣的事情,倒是內閣次輔應該選定了,現在除了老臣之外的兩名閣臣都不是次輔,次輔之位空缺,不利於內閣運行,陛下就算要增補閣臣,最好也是等次輔確定之後。”

朱翊鈞當然知道趙志皋這樣說是什麼意思,他想要進自己最大的努力向皇帝推薦沈鯉。

“那閣老以爲,目前的兩名閣臣裡面,誰可做次輔?”

趙志皋深吸一口氣。

“沈鯉。”

朱翊鈞點了點頭,這種回答不出他的所料,雖然趙志皋這樣說,但是朱翊鈞的意志也愈加堅決了。

“沈鯉入閣晚於沈一貫,卻先於沈一貫做次輔,這不合常理吧?”

聽聞朱翊鈞如此一說,趙志皋的心直接沉底了,但是即使如此,他也要爭取最後一絲希望。

“沈鯉在外朝素有清正廉潔之名,對外朝有影響力,較之老臣而言,更加年富力強,更有膽魄爲大明做實事,願陛下不要顧忌入閣先後,嘉靖時期首輔張璁僅爲三甲進士卻也能做首輔,陛下向來崇敬嘉靖爺,往陛下三思!”

這是趙志皋最後的努力了。

然而在朱翊鈞看來,這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情。

沈鯉在外朝名聲好,可以團結羣臣,然後呢?團結羣臣幹什麼?還不是對我開火?而沈一貫在外名聲素來不好,而且和言官羣體的關係也不好,入閣當年就搞掉了幾個言官,和沈鯉結下仇怨也就是那個時候。

一個和羣臣關係不好的首輔才能背靠皇帝給皇帝擋槍子兒,而一個和羣臣關係和睦的首輔就會帶領羣臣向皇帝開炮,深受數任首輔之苦的朱翊鈞是不會再一次被忽悠了。

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九十六 踏血而行一百九十二 “平叛”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五百八十二 背叛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四百五十 詔書到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二十九 破城計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十二 煩躁的哱雲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七 成立鳥銃隊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六十七 最後一關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一百 審判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