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

大明朝的官,不,應該說歷史長河之中的所有官員,名聲不好的不一定就是鉅貪,名聲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清官,這一點,朱翊鈞在抄了張居正的家之後才知道。

嚴嵩名聲那麼差,是禍國殃民的混蛋,遺臭萬年,而徐階的名聲那麼高,被視作扳倒嚴嵩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嚴氏名下田產還不到徐階家族名下田產的十分之一。

徐階下臺之後,因爲家人胡作非爲民怨太大,不得已藉助學生張居正的威勢欺壓百姓,賄賂官員,所作所爲和嚴嵩並沒有什麼不同。

這世間絕對不是非黑即白的世間,大部分人都簡單的將歷史人物分爲好人和壞人兩種,或是英雄和敗類兩種,但是人實在是太複雜了,又怎麼是這四種屬性可以概括完的呢?

有些人甚至一個人就具備這四種屬性,比如萬古名不朽的夏貴。

當了二十多年皇帝,朱翊鈞早就不是那個被文官們忽悠着忽悠着就以爲自己是聖君的年輕人了,他也長大了,不然也會掀起國本之爭妄圖重現昔日嘉靖皇帝大禮議的皇權威勢。

對於皇帝來說,他需要的人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賢臣”,皇帝需要的人很多,“賢臣”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小人”也需要,“直臣”也需要,“敗類”也需要,“英豪”也需要。

諸葛武侯教育劉禪是用長輩對晚輩的口吻去說的,是作爲一個“相父”,一個人生長者,對年輕的小鮮肉劉禪進行教導,所以才進行了簡單的“賢臣”和“小人”的劃分,讓劉禪首先確立一個正確簡單的觀念,然後再慢慢的深入理解。

就諸葛武侯自己去看,怎麼可能只把臣子分作“賢臣”和“小人”這兩種呢?

這這是區分人的入門分類。

朱翊鈞已經基本上到了成熟的地步,他深切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需要什麼樣的人,不需要什麼樣的人。

在當前形勢下,沈一貫絕對比沈鯉更適合作爲他的選擇,他需要一個在羣臣當中、尤其是在言官羣體當中名聲不好的傢伙。

這樣的話,這個傢伙成爲首輔,就可以背靠皇帝對羣臣開炮,在適當的時候幫助他的沈一貫,而不是一個帶領羣臣向他開炮的沈鯉。

他要分裂羣臣,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分裂,讓他們自相殘殺,讓他們自己弄亂自己,這樣,他才能渾水摸魚,一點一點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重振自己的江山,爲此,他不惜一切。

什麼賢臣什麼小人什麼英雄什麼敗類,在朱翊鈞面前都是浮雲,都不重要,在他眼裡,只有兩個屬性最明確——

可以利用的和不可以利用的,簡單明瞭,方便快捷。

沈一貫是可以利用的,沈鯉是不可以利用的。

這樣一區分,就很簡單了,不管趙志皋是如何的一片公心,不管趙志皋如何陳述沈一貫喜歡結黨營私,喜歡排除異己攪亂朝政,會掀起慘烈的黨爭,甚至會把黨爭推向高峰,這些,朱翊鈞都不在意。

倒不如說作爲大權旁落的皇帝,朱翊鈞急需要這樣的人來攪亂朝政,來讓文官集團陷入內亂。

結黨營私?好啊!我正需要這樣的人!我需要一個嚴嵩!我需要一個可以和嚴嵩一樣成爲皇帝的替罪羔羊替死鬼的人。

朱翊鈞知道,哪怕嚴嵩貪污,哪怕嚴世蕃狡詐,這都無所謂,因爲嚴黨還在的時候,嘉靖皇帝大權在握,羣臣要扳倒嚴嵩,非要迎合嘉靖皇帝,非要爭取嘉靖皇帝的支持不可,嘉靖皇帝就成了僅次於朱元璋和朱棣的強勢皇帝。

而嚴黨倒了臺灰飛煙滅、徐階上位之後,羣臣迅速團結,文官聲勢大漲,沒了嚴嵩做盾牌,嘉靖皇帝的權威迅速下降,不僅自己的遺詔是徐階授意張居正寫的,還直接導致隆慶的傀儡六年和萬曆的憋屈人生。

所以可以見識到,一個被妖魔化的大奸大惡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卻是多麼的重要,的確,大明朝不是亡在嘉靖皇帝手裡,嘉靖皇帝一直保持着對國家最起碼的掌控,掌控力度還不小,而到了東林君子們當朝的崇禎時代,天下就……

道德君子們當真可以興盛國家?大奸大惡們當真可以毀滅國家?

政治太複雜了。

所以,朱翊鈞永遠不會選擇“正直的賢臣”沈鯉,而一定會選擇“險惡的小人”沈一貫。

趙志皋的最後請求反而幫助朱翊鈞下定了決心。

“沈一貫入閣事件早,資歷深厚,而沈鯉入閣時間尚短,這不是三甲二甲進士的問題,而是一個規矩問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閣老不也經常這樣教導我嗎?”

聽着朱翊鈞簡單明瞭的回答,趙志皋的內心一點點的下沉,直到再也無法升起。

羣臣對皇帝沒有好感,而皇帝對羣臣的最後一絲信任也消失殆盡,皇帝開始把羣臣當做仇人來看待,而羣臣也把皇帝當做黃世仁去看待,華夏有史以來歷朝歷代,可有如此相互敵視相互不信任相互想着坑害對方的君臣關係?

君臣之前最起碼的信任已經消失不見了,最起碼的協作關係也沒有了,君臣從同舟共濟的操船者變成了相互殘殺無法共存的仇敵,這樣的關係之下,大明朝這艘老舊破損的船隻真的還能繼續航行下去嗎?

趙志皋不知道,也不敢知道,更不願意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老臣只是一片公心,老臣只是希望陛下可以親賢臣,遠小人,不要被卑劣之人所迷惑,老臣只是希望陛下可以……”

“趙閣老!”

朱翊鈞打斷了趙志皋的話,微笑着開口道:“趙閣老自比諸葛亮如何?”

趙志皋一愣。

對方是在國家危難的關口把羸弱的季漢重新扶持起來的擎天之柱,以一州之力抗衡十州之地的王佐之才,把中人之姿的劉禪扶上皇位,保他四十多年的安逸,讓他安穩的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相父”,忠貞之臣的代表。

他趙志皋在歷史長河之中又能算得上什麼位置,排的上什麼位次呢?

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四百零九 條件(下)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九百三十一 水德三百八十三 身份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三十四 準!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五十五 初見朱翊鈞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七百七十四 兵變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五百八十 仇敵(下)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八百一十 心虛七十四 大明劫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三十二 炸城牆?!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七百六十九 這是清君側!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六 備敵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