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玉臺新詠·古詩】

“子仲。”王斌對麋竺稍稍有些改觀,言語裡也不再帶着刺,用很清楚的聲音說:“近來坊間流言紛紛,有礙你我兩家聲名,老夫早就想尋你過府了。只是怕你忌諱,或者不願意說,所以不敢貿然相詢。”

“唯。”麋竺不善謀略,心術也非其所長,在商場上養成了以誠待人,謹言慎行的性格,非必要時從不開口。聽了王斌的話,他先是伏身稽首,然後擡起身子,動作做得十分漂亮,話也很中聽:“君侯再明白不過,像晚輩這種身份,最是容易惹閭里議論。在東海的時候,我家因爲比尋常之家富有些許,便屢遭蜚語。在下當君侯是長輩,言語裡即便有所忌諱,也不敢不聽、不敢不答。”

“你言重了!”王斌的臉色開始緩和了點,覺得麋竺的態度不卑不亢,很有風範:“既然如此,老夫就不在諱言了,坊間都說令妹與吾兒相好,有了嫁娶之約。其實你我都知道並無此事,奈何此時傳之愈盛,若無遏制,終究會影響到你我兩家的清譽。”

說着,王斌想起皇帝這兩天還要抽時間召見麋竺,於是加重了語氣,點醒道:“你以後無論是留於朝中任職、還是回徐州桑梓,這碩望清譽,都要看重。”

“謹謝君侯良言。”麋竺停了一下說道:“這次坊間流言,確實是我管教不嚴,致使府中奴僕妄言亂語,我將其家法處置後,如今已帶至貴府,交由君侯發落。”

王斌不耐的擺了擺手,表示不願聽這些虛的,麋竺只好繼續說道:“坊間之言,的確是虛妄之談,但王君與舍妹,又確實是親如膠漆。這次的話,我不能光拿有無此事這麼幾句來搪塞,彼等二人之間的嫁娶之約雖還談不到,但彼此的情誼是有的,君侯也是明白清理的人,何不……”

“怎麼?”王斌斷然問道:“你是非要結這門親?”

這話才真的讓麋竺難以回答,既不能說是,也不能說不是,而且他也有些糊塗,怎麼看王斌這副模樣,不像是如王朗所言的那樣,對自己家世有所誤解?只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到如今,他已無法再回頭了,也來不及細想其中蹊蹺之處。反而正在躊躇之際的他,忽然醒悟:若要王斌點頭,光是說理不行,非得動之以情不可。

因此,他將已說出口的話,又拉了回來:“也不是非要談到嫁娶之約,舍妹年紀還小,我這做兄長的其實也捨不得這麼早讓其出嫁,只是看在他二人情深意切的份上,想促成這個機會而已。”

他一面想,一面說道:“而況,君侯有所不知,舍妹自從得知此事後,在家裡日夜掩泣,不思飯食,瘦的不成人樣。所謂長兄若父,我看在眼裡,心裡也是憂心忡忡。君侯也是爲人父、長,想來也能體諒我的苦心。”

王斌如何會不明白?當初他王氏家道沒落,姐姐王榮僅憑家族給她留下的一個‘良家子’的身份,毅然決然的受採選入掖庭,侍奉孝靈皇帝,後來冒死生下皇嗣,不都是爲了自家宗親麼?長輩永遠要爲晚輩操勞,麋竺的話讓王斌在心裡很是發了一番感慨,只是讓他嘆惋的是,有些事本就無錯,可偏卻做不得。

轉念再想,王斌又覺得自己未免無私太過,既要幫外甥皇帝斬除荊棘,又要讓王氏門楣從自己手中光大,這如何能兩全得了?

看着最欣賞的長子憔悴神傷的模樣,王斌不免無奈的嘆了口氣。

王輔看父親內心有些動搖,於是趁熱打鐵,決定先表明態度,說道:“阿翁,我看麋君說的也有幾分道理,且先不說結親,不妨使彼等先……”

“你懂什麼!”王斌說道:“你少說話!”

這幾句話說的近乎遷怒了,王輔長久壓抑的情緒立時被激起了:“阿翁總說我不懂,我到底如何不懂了?麋君的家世、人品、才學樣樣不差,與我家既登對,又與阿兄情投,如何就不能說成這番親事了!”

麋竺在一旁聽得莫名其妙,王輔這話就有些口不擇言了,怎麼聽上去他不是來爲妹妹提親的,卻像是上門當女婿的……

好在他也機警,在這種時候明智的選擇閉口不言,不由豎起耳朵打算聽聽王斌到底是爲什麼不願意結成這門親。

此事背後關乎重大,又有外人在場,讓王斌有口難言。他本想等王輔真正懂事以後再慢慢相告,此時爲王輔的態度給氣到,剛剛緩和的心情一下子就沒了:“你放肆!”

眼見事情要鬧得不可收拾,王端感覺移席下拜,向王斌求情,苦苦哀求道:“兒子知道阿翁在擔憂什麼,但國家也是明白事理的人,我家奉上唯謹,以往如何,以後也會如何。人非聖人,阿翁常說國家寬容有度,又豈會因此而怪罪?”

這又如何牽扯到皇帝了?

麋竺越聽越覺得自己今天是來錯了,更是徹頭徹尾的做錯了事,看王斌父子的意思,不滿意這門親的不是王斌,而是皇帝?這怎麼可能!自己這是首次入朝,妹妹麋貞又沒有美豔到天下聞名,皇帝如何會看上她?

此時王家父子一個生着悶氣,一個苦苦相勸,還有一個心懷埋怨,誰也未曾留意到麋竺顧自在一旁胡思亂想。

思慮了好半天,麋竺才鼓起勇氣,像是在心裡作了一番重大的決定:“君侯!王君既與舍妹互表心意,饒是君王有愛,也不得強奪逼讓,若有雷霆不測,在下願以身家一力承擔!只是,萬不可辜負了這兩人的終身啊!”

他看似孤注一擲、不管不顧,其實算盤打得很響,自古以來,後宮無不是勾心鬥角、藏污納垢之所。自己的妹妹既無出色的樣貌、又無才智,若真進去了,就憑他一個小小的東海麋氏,如何鬥得過宋氏、伏氏等高門大族?更不用說給他家帶來富貴了。

“你在說什麼?”王斌有些懵,懷疑自己聽錯了。

王端兄弟也是一臉莫名其妙。

麋竺察言觀色的本領倒是一絕,瞧這情形有些不對,心說難道不是皇帝喜歡自家妹妹,想要橫刀奪愛麼?

雖然這裡面似乎有什麼誤會,但王斌見到麋竺這個態度,還是隱隱覺得感動。若對方真是徹頭徹尾的市儈商賈,誤解了這個消息,如何也要把自家妹妹送到宮裡去,萬一生下一個皇子,日後飛黃騰達,不比跟着他王氏要強?而如今麋竺不改前志,看來是個重情義的人,觀其言行以視其前程,有這麼一個親家,似乎也不壞。

就在氣氛有些尷尬的時候,內謁者令李堅的到來恰好給他們解了圍。

皇帝要召見王斌,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且不說這傳得滿城風雨的流言,就說是遍佈長安各閭里坊市的平準監耳目,王斌也沒想過這事能瞞過皇帝。

他本來是想盡快將此事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然後再向皇帝陳情,可現在事情沒有辦好,反倒又起了波折,這讓他在覲見皇帝的時候內心從未有過的惴惴。

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