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阿房宮賦】

未央宮,鴛鸞殿。

伏壽正靠在席榻上午睡,一頭青絲綰成尋常樣式的墮馬髻,上頭簡單的插着一根銀製的步搖,身上罩着件薄如蟬翼的素紗襌衣,手中持着一柄圓如滿月的素絹宮扇。與一般的宮扇所不同的是,這柄宮扇扇面素白,其上看似隨意的畫着幾筆蘭草,右上角依稀寫着幾行小字。鄒氏離得遠了,一時難以辨清,也無暇辨清,她氣沖沖的走到伏壽跟前,將食盒往桌案上一放——

“怎麼了這是?”伏壽立時被驚醒,動作自然的將這柄特殊的宮扇往胸口收了收,一手持着扇柄、另一手勾着扇面頂端的邊緣處。她一瞧見桌案上的食盒,心裡便有數了:“陛下定然是乏累了,不想動用,索性交由我們進用了吧。”

趙采女幾次眼神示意都不頂用,鄒氏仍要訴苦道:“纔不是爲的這個——”

“怎麼了?有吃的?”鄒氏的話立時被人打斷,只見外頭衣袂翩翩,如旋風般飛進來一名年輕采女,淡掃蛾眉、眼波流轉,雖容色不如鄒氏嬌豔,卻比鄒氏多了幾分俏麗。她幾步來到伏壽跟前,馬馬虎虎行禮過後,便着急的往桌上看去。

“讓你給我扇風的時候不見蹤影,偏就這時候耳聰目明。”伏壽盯了馮方女一眼,半邊笑靨在素白的宮扇下隱約可見。

馮方女是司隸人,與鄒氏一同採選入宮,天性嬌憨,幸而是留在伏壽這裡,不然若是在董皇后或是宋貴人處,指不定是一場雞飛狗跳:“貴人,廊下有塊蔭處,又遮陰又清靜——”

鄒氏被對方這麼一打岔,也沒有繼續向伏壽抱怨的心思,報復性的打岔道:“那不是你常躲懶的地方麼?”

“什麼啊——”馮方女有些不好意思的捏了捏手絹,一邊瞥向伏壽,不好意思的說道:“我那是、那是……”

鄒氏與馮方女情誼深厚,誓如姊妹,此時餘光瞥見伏壽正含着笑、一副看熱鬧的神態,心裡更想着拿對方來逗樂:“那是什麼?”

“要你管!”馮方女氣急敗壞,拿手絹往對方肩上拍了一下,動作輕盈得卻像是在試圖撲一隻落在肩頭的蝴蝶。

伏壽在一邊樂呵呵的笑着,不去做任何干涉,馮方女的性子她不是管不了,而是不想管。畢竟這世上有太多壓抑天性、維持端莊嫺靜的年輕女子了,少她一個馮方女,又如何?

趙采女一絲不苟的坐在身旁,面容平靜,那兩人的嬉笑打鬧似乎與她無關,她忍不住看向斜靠榻上的伏壽,目光中帶着一股說不清的擔憂。如今董皇后安坐中宮、地位穩固,皇帝又甚少偏愛鴛鸞殿,伏壽再如此甘於平淡,以後該如何是好?

伏壽卻是趁此悄悄露出一邊扇面,低頭審視着扇面上的詩與畫,眼底滿是柔情。

那扇面上的字端正而不失流暢,風骨而不失瀟灑,瘦勁爽利、筆鋒如剪蘭修竹,倒是與畫上纖細的蘭草相得益彰。

這種‘瘦筋’的獨特字體,全天下只有一個人會寫。

掖庭,椒房殿。

長御驅退旁人,獨自走進殿內,將剛纔的見聞簡要轉述給了董皇后。

董皇后剛洗完了頭髮,空氣中還殘留着皂莢的清香與氤氳的水汽,她握着半乾的頭髮,任由長御用葛布擦拭着:“陛下心裡比誰都憂慮,我等將心意示到了便好,雨落之前,不用再去煩擾了。”

“謹諾。”長御答應一聲,繼續低頭幫對方擦拭着頭髮。

“你說你遇見伏壽身邊的采女,那宋都身邊的郭氏呢?”董皇后看着鏡子裡的自己,忽然問道。

長御將葛布放在一邊,伸手拿起一隻梳子,搖頭道:“這倒未曾見到,或許是早來過了,又或許是還在後頭。”

“國家一入宮我便派你去了,除了伏壽事先備好了,否則豈能還有快過你的?不過那個郭氏也是有智計的,不該想不到……”董皇后知道宋都前段時間因爲說了不該說的話,被皇帝訓斥了一番。她不免想起宋都的小女兒脾氣,心裡頓時明白了幾分:“她還這麼不知事。”

“宋貴人不知事,可伏貴人卻知事得很。”長御想起今天見到的鄒氏,對方出色的容貌就連她這個女子看了都妒忌,更何況是皇帝?伏壽特意派這麼個人跟着趙采女給皇帝送膳食,安的什麼心,不用說也知道。

董皇后聽了原委後,卻不想以往那麼急迫,而是神色平淡的看着鏡子裡的人,那人面如銀盤,髮絲如墨,目光深邃而悠長:“她若真能讓陛下動心,如何不是好事一件?”

雨是在當天半夜裡下的,先是天空中隱隱傳來一聲悶響,而後便四處同時響起了沙沙的雨聲。這雨絲太輕柔了、雨聲太細微了,若是不加留意,任誰也不會發現夜間驟涼的天氣全是因爲這場淅淅瀝瀝的微雨。濃濃的夜幕中吹着微風,帶着一絲塵土的氣息,那沙沙的雨聲彷彿讓人置身於春夜裡的蠶室、成千上萬條蠶不停的咀嚼着桑葉。

這像是一個錯覺,可伴隨着四周隱隱約約、竭力壓制的歡呼聲,卻由不得不信——是真的下雨了。

皇帝從枕上驚醒,臉上由衷的流露出喜色,他忙披了件單衣,命人推開殿門,走到檐下。庭間的天氣十分涼爽,彷彿讓人一下子從夏天來到秋天,皇帝伸手在檐下接了幾滴雨在掌心,那久違的觸感讓他愈加喜悅:“好、好!”

“快去命人看好天池盆,明日報我水深。”皇帝一手攏了攏衣領,另一手仍伸出去接着雨點。

天池盆是古代測量降雨量的圓形容器,各級官府皆備此物,用以預測旱澇,未央宮中也常備此物,是由一整塊巨石雕琢而成,從孝武皇帝時便流傳至今。

穆順笑着說道:“謹諾!”他故意表現出慎重的樣子,對身旁的中黃門催促着,以配合皇帝的情緒:“快、快去盯着天池盆!”

這是場難得的驟雨,雨絲細小,而且說停就停。穆順仰頭看着天穹之上漆黑如墨的烏雲,偶爾從縫隙裡露出一鉤弦月,向意猶未盡的皇帝勸說道:“陛下,奴婢看這雲越堆越厚、風也未停,看樣子明早還要下大雨。這晚間風寒,等雨落也不急於一時,不妨先歇了吧!”

“好!”皇帝仰着臉,半年來重若千鈞壓在他肩頭的擔子一時盡然鬆懈了,他如釋重負的笑着、樂着,任由雨水順着手腕流入袖中。這場雨彷彿沖掉了皇帝面上成熟的僞裝,難得露出了這年紀的少年該有的欣悅模樣:“下吧,痛痛快快下吧!”

“陛下是天子,天帝感召,豈敢不下?這回一定要下個夠!”

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