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

bookmark

“一句輕許,三生繞指柔,誰在夜深常入夢?”————————【江城子】

董皇后沒有答話,低着頭的她忽然擡起直直的與皇帝對視着,兩人視線交加,相顧無言。雖然有時會有臣子自下而上的仰視、側視皇帝,但直視御容卻不是誰都能做的,就連皇帝舉行朝會時尚且都要在身前擺下簾子遮擋,何況是平時?

可董皇后偏就如此做了,她一向舉止得體,行爲剋制,這一次竟然與皇帝平視那麼久還沒有躲開。皇帝微感訝異,心裡略有所思,放鬆的神情也慢慢收斂了起來。

“陛下在這個時候開始爲皇嗣籌謀,簡編史書,不覺過早了麼?”未等皇帝發怒,董皇后眼角噙着淚花,臉頰因烘熱的燈火而微微發紅,原來一直刻意保持皇后威儀、高高在上的她,在此時顯得是那麼的楚楚可憐、萬分委屈。這時候倒像是符合她十八、九歲的年紀,介乎於成熟與稚嫩之間,此時軟和着語氣,更有幾分小女兒的姿態——這是董皇后身上鮮少有過的,皇帝一時竟愣住了。

長御在一旁見此,正要領人告退,卻見皇帝身邊的小黃門穆順早就先她一步,帶着一衆人等消無聲息的走到殿外去了。她心裡一惱,但見穆順在門口正促狹的對着她笑,神情裡有幾分親近,這卻是往日所沒有的。穆順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宦官,比宮中任何人都熟悉皇帝的性格,看到對方這幅表態,長御心中忽然間踏實了,至少皇后這一出不會帶來麻煩。於是她索性拋卻了這些煩惱,安之若素的走出殿外,與穆順一左一右的侍立着。

椒房殿內,董皇后正匍匐在地上悽悽然啜泣着:“陛下聞聽華佗等方士醫者之言,欲求長生健體,不願太早與人敦倫,損失元氣。我既是陛下之妻,自無不從之理,入宮三年來,哪怕終日苦守深宮、掖庭一無所出,朝野猜疑、祖宗抱怨,但爲了陛下,揹負這些也是情願爲之!可是每每一想到這大好年華,逐日逝去,他日縱然得幸,又何益於皇嗣?陛下不作垂憐,更奈如何!”

皇帝動容了,臉色也跟着緩和了下來,平心而論,董皇后入宮以來並無大錯,除了有幾次吃宋都的醋,喜歡收集各式銅燈以外,再無足以挑剔之處。而這些又都是小節,在皇后這個職位上,她既保證了掖庭的安寧,又爲他在一開始安撫了董承的野心,現在還在爲他默默承受宮內宮外的風言風語——這已不是一個‘稱職’就足夠了的。

‘她卻是無辜。’

皇帝驀然有了這麼個想法,像是心中的某片軟處被無形中戳動,隨之而來的又是莫名其妙的一絲煩悶。對於未來,他早已有了大致的規劃以及開始鋪設佈局,董承易驕易躁,難以扶持,所能起到的用處越來越少,弊漸漸將要大過於利,以後朝堂之上斷然不會有他的位置。而沒了強勢的孃家,董皇后又如何能長遠?政治的殘酷早已將皇帝的心磨鍊得如鐵石般剛硬,可他此時見到董皇后委屈軟弱的模樣,忽然想到,當初若只讓她如歷史上的那般只做個貴人,讓伏壽做皇后,或許就沒有這麼多事了。

此時他兩手像是不知往何處安放似得,上身在席榻上扭了一下,最後重重的嘆了口氣,彎下腰,傾身將手放在董皇后的肩膀上:“難爲你了。”

這語氣沒有平常兩人相敬如賓般的那麼客套疏離,而是溫柔的、有感情的,讓董皇后欣喜的知道自己一番訴苦已經起到了實效——皇帝終歸到底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無情的讓人不敢親近的神祗!

雖然只是短短的四個字,也沒有讓董皇后起身,卻也足夠讓她振奮不已,她擡起頭來,與皇帝的目光灼灼相望着。

片刻之後,就在董皇后躍躍欲試,暗自期待以爲今夜將要有什麼變化的時候,皇帝忽然站了起來,說了句:“夜深了,暫且安歇吧。”

皇帝有意迴避她的目光,讓董皇后瞬間失望了,原來說了這麼多,也未能讓皇帝有所動搖。可是一見到皇帝是轉身往寢室而不是往門外走去,董皇后心裡又高興起來,她並沒有想過皇帝今夜會留下來,於是連忙站起,亦步亦趨的跟在皇帝身後。

兩人從外間喚人入內,簡單的梳洗過後,便各自從牀榻的兩側鑽進被褥,被子裡早已被香爐薰得氣味濃郁、溫度適宜,像是烤過了似得,一點兒也不冷。董皇后平躺了沒多會,便朝皇帝的方向試探性的挪了挪,把額頭貼在皇帝結實的胳膊上,兩條頎長的腿上下重疊着,如玉山將傾、岌岌可危,有意無意的觸碰着皇帝身側,綿軟而帶有淡淡幽香的身子也隨之靠了過來。

皇帝悠悠的呼了口氣,雖不是無動於衷,但也只是移開胳膊,將其放在董皇后頭下,修長的手臂自然而然的攬着董皇后的肩膀,讓兩人的距離貼的更近了一些。

椒房殿內燈燭盡滅,就連那唯一一盞擺放在空曠室內的青銅鳳燈也是隔着重重帷幕而若隱若現,董皇后瞧着那隻青銅鳳鳥口中的燈火,照亮了鳳鳥漆黑的眼瞳,從遠處看去,青銅鳳燈倒真像是隻鳳鳥銜火而來,給這一件偌大、漆黑的椒房殿帶來希望般的光明。

“陛下……”董皇后在黑暗中看着皇帝沉睡的臉龐,模糊的光線讓皇帝冷硬的面部線條都彷彿柔和了許多,她吐氣如蘭,放在皇帝小腹上的手開始不規矩的遊走着,先是探進單衣裡,撫摸着小腹上緊緻又有彈性的肌肉,猶如一塊塊壘砌的磚石。她的手一塊塊的數着,順着縫隙緩慢的向下滑動,那一堵結實的磚牆下面,除了茂盛的草叢,似乎還鎮壓着某種蟄伏——

漆黑如墨的深夜裡,微弱的燈火突然抖了一下,像是被什麼驚動了一般,殿內很靜,靜得彷彿只有一個聲音既羞怯又堅定地在耳邊迴響:“你知道我爲何喜歡燈麼?”

皇帝像是睡去了一般,除了平靜的呼吸以外,再沒別的動靜。

董皇后也沒想着對方會迴應,她說完那番話之前便已有了決定,此時她擡起胳膊,將厚重的棉被撐開一角,露出一個深黑的隧道。她毫不猶疑,接着身子一縮,頭與肩膀便沉了下去。

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