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

“東野子之御,馬力盡矣而求進不已,是以知其將敗。”————————【上明帝疏諫盛修宮室】

聊城池淺牆低,不便駐守大軍,袁紹只得將全部兵力駐紮在聊城旁邊的險要處。

此時大雨突降,不僅打亂了袁紹趁機進軍,解救顏良、反攻朝廷的計劃,而且冰冷陰沉的秋雨又讓他聯想到幾年前頓兵壺關、獨立鄴城高樓時所見的淒涼無力的場景。

郭圖、田豐等人帶着斗笠,髮梢衣角有些微溼的走了進來。

與往常不一樣的是,田豐在與袁紹見禮時雖然仍是恭肅有加,但神色中難掩一絲埋怨與氣惱。

好在袁紹向來不喜歡這個說話直的屬下,此時當沒見到他似得,對郭圖問道:“青州那邊有消息了?”

“繞了一段遠路,不會騎乘快馬,倒也來往迅疾。”郭圖凝眉思忖了一下,先挑了件小事說道:“呂布死了。”

“嗯。”袁紹眉頭微揚,淡淡的應了一句,又道:“然後呢?”

“袁將軍下邳兵敗,潰逃揚州。呂布陰謀倒戈,被董昭算計一通,催逼上陣。是故大公子因此不敵曹操,稍挫一陣,如今已退往琅邪。”田豐看不慣郭圖吞吞吐吐、百般顧慮的樣子,張口就把話說了出來。

袁紹眉頭大皺,厲聲道:“竟有此事?”

他兒子袁譚打不過曹操是他想得到的事情,並不意外,意外的是袁術坐擁強軍,竟然連一個劉備都打不過?

田豐正有一肚子裡怨氣要發,擡聲道:“天下間的奇事還少了麼?當時南下,我便屢次建議,說倉亭乃黃河津渡,位置緊要,必是朝廷屯糧之處。只需遣派大將領騎兵襲往,不消三日,便可焚盡糧草,屆時朝廷必軍心大亂,我軍可一舉破之。”

也不怪乎他生這麼大氣,當時行軍布策,他一眼就看出倉亭津的重要性,此處位於黃河以南,既是後方也是前線,又水陸便利,不單可以供給朝廷用兵所需、更能便於支持徐州方面的需求。只要用奇兵突襲此處,既能燒燬朝廷此戰大部分軍需,更能在朝廷大軍的背後插上一把刀,從而將皇帝殲滅於北岸。

這是一個很冒險、卻很有機會的策略,但袁紹當時並不同意這麼做,他想的是自己麾下兵馬總數遠勝朝廷,何不以堂堂正正之師,當面將其擊敗?而且倉亭津是朝廷屯糧之處完全出于田豐一人臆測,別無實據,正如郭圖當時反駁的那樣:“何止倉亭重要,其北岸的東武平既是大城,又臨河水,更緊貼彼等後背。如我是彼等謀臣,何必將屯糧之處安放在區區一亭?”

所以袁紹說什麼也不肯支持派兵深入對方腹地的冒險行動。

如今顏良戰沒,前鋒兩萬兵馬損失殆盡,雖然不能證明田豐所言一定是對的,卻證明了袁紹的堅持是錯的。

而田豐卻不知怎麼,偏偏認爲此戰戰敗完全是袁紹不聽勸諫,如果早依從了他,戰局也不會變成這樣。

“早聽我言,安得如此!”

袁紹心裡正爲顏良的死而感到惋惜,同時未嘗沒有一絲悔意,但見到田豐得理不饒人的樣子,那絲悔意也沒了,不耐煩的說道:“若聽你言而致敗,又該如何?”

田豐眼睛一瞪,說道:“不可能!”

然後他似欲重複自己當時所推演的結論,以證明突襲倉亭的確是一條可行之計。察言觀色的郭圖卻沒給他這個機會,他早看到袁紹的心情不好,田豐偏要往火上澆油,可不是自尋死路?

郭圖連忙打斷田豐要說話的勢頭,徑直說道:“往事不可追,田公果有良平之才,就該爲袁公想想如何處理當下局勢。這場雨雖然阻礙用兵,卻也使我軍烏丸等騎不得大用,你倒是再獻個良謀以供參詳?”

田豐想也不想,說道:“如今只有退兵。”

“退兵?”郭圖感到好笑,問道:“我軍方至,你就說要退兵?”

田豐仰着頭,睥睨的看着郭圖,道:“我退彼進,敵必隨我而入冀州。如今彼等兵力各處分散,聲勢雖大,其實處處是破敵良機。只待將彼等引誘深入,使之與其他諸軍難以呼應,我軍便可翻身進擊。天子一敗,餘等更復何言?”

此時朝廷主力在眼前,而離其最近的樊稠一部兵馬則是遠在濮陽,若是真按田豐所言,以退兵換取對方不斷深入,拉開與友軍的聯繫,使彼此救援不及,那時候圍殲就很容易得手了。辦法雖好,可田豐卻似乎沒有想過皇帝身邊的荀攸、賈詡是否真的會依他所想的那樣配合。

郭圖並不認可這個大膽的計策,道:“我軍初敗一陣,若是未戰先退,其軍心如何?屆時鼓譟之下,佯退成真潰怎麼辦?”

袁紹徒恃兵多,不樂意的說道:“退兵一事,太折損士氣,所謂一鼓作氣,此時退兵,即便是爲了誘敵,也是大不妥。”

田豐眼神一躲,似乎又生氣了,扭過頭去像是在埋怨自己:“果有良謀而未見用,適才何必道哉!”

袁紹才消不少的怒火又被他勾起來了:“你這是什麼話?”說着便要他出去。

田豐慘然一笑,斗笠也不戴了,徑直揭帳走進雨中,淅瀝的雨聲中猶自傳來他長呼的聲音:“言已盡矣,事可長久乎!”

“這個老貨!”袁紹終於被他徹底激怒了,沒等郭圖說什麼挑撥的話,他便自行下令,命人出去將田豐囚禁關押起來:“他越發不成樣子了,當初聽他所言,在壺關未曾獲一地。如今不聽他言,稍有不利,他便自以爲得計。責備我不該不聽他的,這是什麼道理?”

郭圖也覺得田豐這樣未免太莽撞了,再如何直言敢諫,也不是這麼個諫法。他隱約覺得奇怪,卻又說不上來,反正田豐身陷囹圄,等若宿敵一去,郭圖心裡也是得意的:“田豐口出妄言,亂我軍心,明公斷不能再留他於此處了。”

“你說得對。”袁紹心裡到底顧忌着田豐背後代表的冀州豪強,不敢對他下死手:“先讓人將他押回南皮,等我大勝班師之後,再當面問他有何想法。”

“大戰不遠,如今只待雨停而已。”郭圖輕輕一笑,道:“我軍前鋒受挫,實力尚存,只需步步穩進,便可無虞。一者,彼等兵馬再精,畢竟人數有限,也不能以一當十;二者,彼等糧草遠從關中運來,消耗不及、僅憑兗豫府庫,安能支應多方戰事?而我軍以逸待勞,身後就是冀州,兵馬、糧草支應便利,彼此消長,勝負之勢明矣,又何必依從田豐之計,引軍犯險?”

“是啊。”袁紹聽郭圖講的甚有道理,於是也漸漸安心了,徐州戰場上失利又如何?只要自己挺住,將天子的主力擊潰,便能滿盤皆活。

郭圖輕舒了口氣,忽然想起一事,道:“沮授與田豐素來交好,如今其人正守禦魏郡,若是田豐被囚的消息傳過去……”

“此人也是個嘴硬的。”袁紹話是如此說,但卻是記得對方與對面大將沮雋有着親屬關係,而這兩年又十分收斂,不像以往那般與田豐爭着拿話嗆他。

這也奇怪,田豐心直口快,袁紹不高興,沮授一旦收斂鋒芒,袁紹心裡更是沒底,反而覺得沮授的立場叵測。如今就連荀攸的親族荀諶都被他冷落閒置了,袁紹想着,田豐被囚之後,沮授無論有沒有與沮雋聯繫,都不方便託付方面重任了:

“我看就將他調至軍前,讓淳于仲簡守魏郡好了。”

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