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

“猛然一見,不覺心蕩神搖,精魂已失。”————————【金瓶梅詞話】

面對胡邈的疑問,董承的臉色表現得有些不自然,女兒爲他的子嗣着想,幾次探聽,最後求得已婚婦人易生育的傳聞。董承膝下無子,在這些年已然成爲他心頭最放不下的一件事情,但這件事情又難以啓齒,董鳳當日無意間知悉尚屬巧合,他總不能每個人問一遍自己就要答一遍。

“此乃私事,不足道哉。”董承擺了擺手,說道:“一個北部尉,背後是王凌又如何?黃琬這些人不在,他在長安令任上五年未見升遷,可見天子也不甚親近他,你儘管拿出京兆尹的威勢來。區區一介婦人而已,量彼等不敢與我作對。”

原來這裡頭的利弊他竟然都知道,胡邈微微訝異,隨即很快釋然,心裡想着也不無道理,秦誼到底是個小角色,王凌即便早年受過皇帝青睞,但他因爲叔父王允的事險些受過牽連,皇帝現在有沒有將他放在心上還不一定。若是因一個婦人而投鼠忌器,反倒損了自己威風,胡邈如是想着,遂點頭應了下來:“謹諾,此事不便張揚,容在下先遣屬吏與其家透個風聲。倘若秦誼願意割愛,在下少不得要請董公施恩,許他一個前程。”

“這是自然。”董承不以爲然的笑了笑,十分大方的說:“如此佳人,只要他願意割捨奉獻,至少換他一個典農校尉,其後再有典農將校轉爲正式軍職的機會,我也會頭一個想到他。”

胡邈心裡有了底,之後談起來也好談,在他看來,再好的女子也有價值,只要許足了利,沒有誰會在這個問題上猶豫:“謹諾。”

他暫時將此事答應下來,至於董鳳與董承之間是否有什麼他不知道的事,準備留待以後再說,當下,是先幫董承完成這一樁‘私事’,再好論其他。

董承幾乎一刻也等不得,幾聲催促胡邈,幾欲要他立即下車去辦這件事。他此時腹熱難消,忽然眼往車外一瞧,想也未想就開口將秦慶童叫上了車。

秦慶童有些惶恐緊張、內心卻十分的激動,他自投遞董承門下,無一日不想着藉此出人頭地,爲此極盡奉承、辦事勤謹,最後終於被董承看上,調到身邊充當車伕。剛纔在車外他聽得清清楚楚,董承隨口就能給人許下二千石的典農校尉,自然也能隨口給他這個小人物一個大前程。

胡邈在車廂一邊仔細打量着秦慶童的形貌,發現這個車伕居然難得的俊秀,雖然眼神有些躲閃、緊張,但光作爲一個花架子看也是可以的。他不知董承喚他上來是何意,開口問道:“這幾日倒不曾發覺,董公身邊就連車伕都如此不同常人。”

董承大手一拍,順勢攬上秦慶童的肩膀,低聲笑道:“此子辦事得力,我府上人沒有不稱讚他的。只是董子產不喜歡他,常說他急於名利,但我看來,這也沒什麼不好,不是麼?”

對方都這樣講了,胡邈自然要與董鳳唱反調,何況他從董承曖昧的目光中看出了什麼,賠笑道:“明公說的是,子產到底經書讀得多些,有些矜傲。殊不知天下人熙熙攘攘,皆爲名利?”

шшш● тt kan● ¢Ο

董承笑着點了點頭,抓着秦慶童的手用了幾分力,秦慶童心頭閃過幾分不妙,卻又逃脫不得,只在那低着頭尷尬的笑着。

胡邈不敢再留,開口辭別後,董承也沒有挽留他,便讓他就此下車,換乘後頭一輛副車徑直往京兆府去了。臨去前,董承的主車悄然換上了一名老成的車伕,至於原來的年輕車伕秦慶童爲何沒下車,內種情形,就不得而知了。

回到府邸,胡邈當即傳喚來一名平常使用得力的郡吏過來,那人名喚扶禁,相貌粗獷,進來後兩眼不住張望打量。

胡邈張口說道:“北部尉秦誼你認得麼?”

扶禁哪裡認得秦誼,不過是知道對方是有事託付,所以針對性的說道:“認得,他身邊有個相熟的縣吏叫向存,與我一處長大,在旁人面前還喚我阿兄呢。”

“喔。”胡邈不疑有他,徑直說道:“此事正好交由你去辦。秦誼家有一婦,今日被貴人看中,願得相許,是他的福運。只是怕他心有不捨,你且代我前去遊說,他若同意,可即日來京兆府尋我爲他辦文書,來日關東歸附,這天下任一郡典農校尉,皆任其挑選。”

扶禁忍不住咋舌,一個女人換一個二千石校尉,什麼時候都是個划算的買賣,畢竟女人可以換新的,一躍成爲二千石的機會可不多得。這種事情幾乎沒什麼好猶豫的,扶禁只恨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深感嘆息之餘,他又很爽快的答應了說客的差事。

胡邈見他答應,又吩咐道:“秦氏婦那邊,你也記得讓你家婦人過去一趟,只有兩邊都樂意,這件事就算成了。差事一旦辦好,我不僅會給你五十金,長安縣的都掾也是你的。”

都掾掌一縣水利、道路、建築,有權有利,扶禁喜出望外,哪裡不敢打下包票?只是他剛要走時,又轉身回來問道:“敢問府君,那位‘貴人’,究竟有多‘貴’?”

“他啊。”胡邈笑着看他:“可比整個長安都要貴重。”

扶禁自知多言,能讓京兆尹做掮客、並隨口許下二千石的人,全長安也就那幾個,是他猜也猜不得的。

他回家後,先是與妻子說了這件事,囑咐她攜禮去秦誼府上後,自己則趕往長安縣衙,找到了向存。扶禁將向存拉到一邊小聲說了一通原委,利誘道:“胡府君此番許我三十金的犒賞,我知你家貧,老母病重,身邊子女又多,急需用錢。所以這錢我只拿五金,其餘的,就當是全你我兄弟之誼。”

向存知道這裡面必有水分,但他還是爲對方的慷慨感動不已。

“何況,秦部尉若是做了典農校尉,一年不說屯田營收、光是別的提攜,就足以讓你我沾光了。”扶禁嘴上不停,繼續誘惑道:“這可不光是二三十金的好處,你想,上次長安平抑糧價,你在其中出了多少力氣?爲此得罪不少同僚,可最後就只賞了些錢,別的什麼都沒有。眼下正好是個走出長安的機會,你得把握住了。”

向存深以爲然,當年他出賣不法同僚,大大得罪了一批胥吏,卻沒獲得應有的回報,常引以爲恨。他重重的點頭,打算跟扶禁一起說服秦誼拋棄糟糠之妻。

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