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

姜緣知了與他緣法者將生,自五莊觀離去,使個慶雲法,頃刻間行至寶樑國,此間寶樑國曆光陰,卻有不同。

姜緣按住祥雲,往下張望,細細一看,但見國中熱鬧繁華,真是個‘百貨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簾,樓臺處處人煙廣,巷陌朝朝客賈喧’,此國不輸東土。

真人見之此國,心有喜意,此國昔日蒙他二次所點,今時這般繁華,正是應了昔日所說‘見惑得思,見障得智’,方生智者,以令國之昌盛。

姜緣心中暗道:“大仙有甚深法力,其言說與我緣法者,三日後將自國中生,我安心等候一二就是。”

真人無心下城中等候,他在雲間站着,城中之人不知有道仙真正在雲間,爲生計忙碌。

三日轉瞬即逝。

姜緣站於祥雲,靜心等候,三日後,正值九月九日,閻浮世界‘重陽’時節是也。

姜緣心有所感,朝王宮望去,隱約間他似有所見,他即駕祥雲往那處地兒而去。

他駕雲行至宮中,但見有一孤僻冷宮處,有二十餘歲男子盤坐在地,身中氣機不定,似生似死,似幻似夢,起起落落。

姜緣細細一看,但見那男子長相非凡,金形玉質,道骨仙風,鶴頂猿背,雙眉入鬢。

此人正與他有緣分,昔時劉氏子,李氏漢子,關家子等俱是其前世。怎地此‘生’非彼生,他原以爲此‘生’乃是母者有胎十月,瓜熟蒂落知生,不曾想此生乃是心如死灰之生。

有道是心死則道生,乃向道之生也。

人若逢大難,即有所悟,此乃悟之修行。然則若是接連遭逢大難,其難遠於人身所能受時,多有輕生之意,二神亦在此時最爲猖獗,五人最爲混亂,若在此間所能受者,心即死矣。

心死之時,新生即來,那時方是真我之醒。

此男子今心如死灰,緣法終落。

姜緣暗自道:“九月九日午時,此人新生,有些說法。”

男子忽是起身,撮土焚香,跪伏在地,說道:“今蒙受大難,道心不改,萬請各方神仙所搭救,弟子一心修行,絕無悔意。”

說罷。

男子念頌祝詞,祈求神仙所搭救,身中氣機不定。

姜緣將祥雲按低許多,落在其宮中不遠,搖身一變,成個老叟,行至男子身前,問道:“你是何人,怎地在此處焚香祝詞?”

男子見了老叟,拜道:“可是神仙當面,在下這廂有禮了。”

老叟說道:“我非神仙,乃是個修行的,路過此地,見你焚香祝詞,故來一問,你是王宮中何人,怎在此冷僻之處。”

男子聽了老叟非是神仙,亦是拜禮,此拜乃敬其年老,說道:“我乃王宮太子也。”

老叟道:“你既是太子,怎在此處冷僻地,隨從不見一二。”

太子道:“老先生果真欲知?”

老叟道:“既是來了,當聞緣由。”

太子說道:“老先生既問,不敢不答,我乃國之太子是也,自小生來有些神氣,父王母后憐愛我,早立我爲王太子,是以國之儲君來培養我,自幼便曾言說我當爲國王,更早有相師言說,我當使國昌隆,怎料我母早喪,我父王另立王后,其爭權奪勢下,使其子來奪我王位,將我囚禁在此處,我父王遭其所迷,我親人遭其所害,我名氣遭其所損,我身遭其所傷,囚我在此處,不肯與我茶飯,不肯與我自在,今時所悟,方知榮華富貴煙消雲散,無心在於王宮位,一意修行得真自在。”

老叟聞聽,笑道:“如此來說,你乃是個爭權功敗的太子。”

太子搖頭道:“不曾有爭,何來有敗。”

老叟道:“你爲何不爭?”

太子道:“爭則損國,不若不爭。”

老叟道:“不爭你將身死也,此爭乃性命之爭。”

太子道:“我心已死,是以不欲再爲太子也。”

老叟道:“如此,你一心修行?”

太子道:“一心修行,此方種種,使我靜心所觀,恍然大悟,知得榮華富貴無有用,修行方是真性命。”

老叟笑道:“你乃太子,這般就欲出世,卻是不得,再者你無有仙緣,如何修行?”

太子道:“若我無仙緣,只管拜訪名山大川,一心求來,若求不得,此乃我命,那時倒在途中,怨不得旁人。”

老叟道:“你這太子有趣。我與你相見,便是有緣,這般,我助你一二,與寶樑國國王相說分清,與你公正,你覺如何?”

太子道:“我與老先生無外見面之緣,不敢如此請求,既老先生非是神仙,我在此處再求就是。”

老叟笑了笑,未有言語,轉身離去,他方要見太子有何等修行之心,此心死道生有何等程度。

姜緣轉身一變,現了本相,踏着祥雲而去,在雲間看太子所行。

卻說太子在冷宮中朝拜,心死道生,一心向道,焚香祝詞,不曾有神佛來搭救,太子心堅,一連月餘,不曾有所動,日日焚香祝詞,香不曾有,便靜心祝詞。

如此一月,忽有一日,寶樑國國主有令來,此令乃是賜太子自盡之令,另有毒酒一杯。

太子見之,大笑數聲,只道‘今飲毒酒,報全生恩,親人盡去,獨身一人,天地之大,無有容我處,再無牽掛,父要子死,子不能不死,君要臣亡,臣不能不亡’,說罷,將毒酒一飲而盡,不消三刻,倒地身亡。

姜緣於雲間坐視,朝下吹口仙氣,保太子屍首不腐,元神不動。

有勾死人領批文來,要將太子魂魄勾去。

姜緣現了本相,按落雲頭,說道:“你二人,莫要勾他,此人與我身有緣法。”

勾死人見了姜緣,受仙相所攝,慌了道:“拜見上仙!既是此人與上仙有緣法,我等不敢造次,這就離去。”

姜緣道:“勞是二位走一遭。”

勾死人道:“不敢,不敢。”

說罷。

二人拜禮離去,不敢造次。

姜緣望太子屍首,笑而不語,駕着祥雲往天上去。

不消多時,有人入宮,點了一把火,要將太子屍首燒燬。

姜緣見狀,衣袖一招,使個袖裡幹坤的本事,將太子屍首收走,駕雲離去,行至一山間一亭中,他將太子屍首放下,取水半盞。

真人念動咒語,噀一口水,含着仙氣,噴在臉上,太子屍首之毒即去,生機再現。

太子醒來,四下張望,不明所以,問道:“此乃何處。”

姜緣道:“你飲毒酒自盡,我將你救來。”

太子記起,跪伏磕頭,說道:“我那時已死,你乃神仙也,使我死而復生。”

姜緣道:“先前我化一老叟與你談說,知事前後,你今已死,乃我使你復生,我不瞞你,你與我有數世緣法,本該爲我門下之徒,然如今我無慾收徒,你卻一心修行,這般,你入我門下,恐誤你修行,你若是外出,許尋得良師,留在我處,未嘗有益處,言盡於此,是走是留,全在於你。”

太子磕頭不計其數,道:“弟子志心朝禮,願隨神仙修行,至死不悔。”

姜緣道:“果真?”

太子道:“至死不悔!”

姜緣道:“既如此,你隨我修行。不知你姓名?”

太子道:“塵世已盡,今爲新生,不曾有名,但請神仙賜名。”

姜緣聞聽,他沉吟良久,說道:“你於九月九日重陽午時所生,便名‘重陽’。”

太子道:“弟子拜謝師父賜名,弟子此後便爲重陽。”

姜緣見之,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此時收此子,是對是錯,他忽憶祖師,當年在上京山收他,是否一如他今時。

……

話表西行路上,取經人一衆離了萬壽山,五莊觀中,一衆四人心中多有不睦。

唐僧埋怨行者,常常教他腹飢,不聽他教誨,兇性難除。

行者暗恨唐僧哄他戴金箍,常有非他所錯之事,多有怨他。

八戒記着人蔘果未能一嘗,教弼馬溫給推倒了。

悟淨有些嫉妒行者乃三星仙洞門下,他曾拜師不得。

這番面和心不和,終是在路中有變,但見有個妖精,裝作女子模樣,趁行者化齋去,來謀害唐僧,正是與取經人一衆言說,八戒沙僧俱是識不得其真面目。

那行者在山間摘了幾個桃子,正是要給這老和尚果腹,但見那女子面目,心中起疑,此山間前後無店無人家,怎個有女子。

行者使個望氣的本事,怎不知此乃妖精所變,行者掣出金箍棒,朝那女子就打。

“師父,你等讓開,此乃妖精也。”

行者舞着鐵棒就打。

唐僧唬得一跌,扯住行者,說道:“悟空,你要打誰?”

行者指定那女子,說道:“那乃是妖精所變,師父,你等快快讓開。”

唐僧道:“你這猴頭,怎無半點眼力?此乃一善心女菩薩,要化齋於我等,你怎地說他是妖精。”

行者道:“師父,妖精吃人,怎會現本相於你前?定是變些金銀,女色,樓宅,以此哄你進入,你若是入了,定害於你。”

唐僧道:“此是善心的人。”

行者睜圓火眼金睛,說道:“師父,你乃見此妖精容貌,動了凡心?怎地菩薩試心時,你不曾動心,今時動了?許是那菩薩,不夠妖嬈,不使你動心,既今時如此,八戒去伐木來,沙僧尋些草來,做個屋宅給師父,全了恩情,我們散去,讓師父在此圓房就是。”

此話說得唐僧羞愧難當。

行者趁機,舉棒就打,一個照面,那女子倒地不起,這妖精有些本事,使個‘解屍’的法子離去,留一皮囊。

唐僧唬得戰戰兢兢。

行者指定那女子帶來的飯盒,裡邊盡是些長蛆類,說道:“師父,你且看這些是甚。”

八戒說道:“師父,你莫聽他的,許是他兇性上心,管不住棍兒,恐你念什麼舊話兒經,使個障眼法哄你哩,我等皆知,這弼馬溫神通廣大,怎能見其神通本事。”

唐僧聞說,心中發怒,便念緊箍咒兒。

行者悟頭痛呼:“頭痛,頭痛!師父有話就說,莫要念經。”

唐僧道:“我與你無話可說,你今傷人,我怎能容你,且去,且去!我此處,斷不能容你。”

行者道:“師父,你要我去那裡。”

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你去就是。”

行者道:“前方魔障兇高,若無我護持,八戒與沙僧護不得功成。”

唐僧惱道:“若我行不得,也該是命中如此,無需你救,你只管走就是。”

行者無奈,哀告唐僧。

唐僧聽了行者哀告,回心轉意,不再趕行者離去。

取經人一衆方纔往前而行,不曾想前路那妖精不曾身亡,其本相仍在,正是在暗自心驚於孫行者本事。

妖精乃是個殭屍,屍魔是也,正是感嘆行者本事,暗自道:“早有聞這廝,神通廣大,昔年十萬天兵天將奈不得,有個天大的手段,不曾有見,今時倒是見了,真是了得。那唐僧卻不信他,此衆人心有不和,我當使些手法,教唐僧將行者趕走,那唐僧定入我手,是蒸是煮,我說了算,那時宴客,吃上一口,長生不死,比那萬壽山上的人蔘果,要好上許多。”

屍魔有心再害,往山間上再去。

……

寶樑國處。

姜緣帶重陽在此休整許久,終是要離去,往靈臺方寸山而歸。

離去前,姜緣站在山頭,重陽侍奉在旁,遙遙眺望山下寶樑國。

姜緣道:“重陽,此方離去,再無歸時,修行無光陰,一打坐一靜心,則是千百載,那時人間起起落落,不知幾代,你可甘心?若是你不甘,我可助你取太子之位,並保你爲國王,那時榮華富貴,盡在眼前。”

重陽拜禮道:“師父,弟子恩義還盡,今生爲師父恩賜,斷不敢離,一心修行。再者榮華富貴不及身命也,縱是萬貫財產,一杯毒酒,富貴消散。”

姜緣笑道:“既如此,你隨我歸府,此路遙遠,你若累時,且與我說。”

說罷。

他往山下走去,不曾駕雲。

重陽緊隨其後,侍奉恩師,不敢有誤。

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四十三章 木母歸正,祖師回府第68章 大仙相助第79章 百八大法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75章 結聖胎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69章 修行90.求月票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89章 三緘其口(求月票)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79章 百八大法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63章 溫養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286章 聖母神皇,長生難求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250章 紫微大帝意下凡,永興正道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63章 溫養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