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

卻說姜緣護李興實東行,不覺倏二三年,此間見山既拜,遇魔既處,見妖既掃,逢怪既打,掃出個靜路來。

姜童兒手拈玉拂塵,果有神力顯,妖魔鬼怪遇他,只教拂塵一掃,落個乾淨,全無抵抗。

李興實見仙童神威,再不敢言說換兵器一說,只道手中降妖杖不作凡兵,豈料仙童拂塵更勝一籌。

一日,姜緣行道上,手拈拂塵,李興實持定降妖杖隨行。

姜緣回首問道:“李興實,此番走二三載,拜過多少山?”

李興實站定,將降妖杖一杵,說道:“上師,有山二十八,算我走來路,我拜過一百零六山,不得門道,上師如若不然,領我回去,我教誠心,使老神仙收我入門。”

他看童兒神威,怎敢喚個‘童’,只教改口作‘上師’。

姜緣搖頭道:“家師有言,你緣法在東,回去作甚,管前走。”

李興實說道:“上師,需走多遠?”

姜緣說道:“你此來,見山既拜,有個誠心尋道,走這般年數,到此處怎地不走?果不走便退,我回方寸山。”

李興實急道:“上師莫走,莫走!我果有誠心,上師護我走道!沿道妖魔,非我能敵。”

姜緣拂塵輕甩,笑道:“道常在,莫作泄氣說,管教前走,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李興實唱個諾,持定降妖杖,若有妖魔近身,他能相助,亦會助姜童兒一二。

二人一前一後,往前走去,道上黃沙近不得二人周身。

不消多時。

二人前路隱現個‘國’,二人不覺有奇,此一路走來,途徑多國,這等與其說個‘國’,不若說是部落罷,多則千人,少則百人,聚於一處。

姜緣朝國裡走,他方進裡,泥宮大震,元神來助,運氣雙目,前路張望。

他見得此國與沿途所見,更有不同,國人衣着得體,不似前國,衣多獸皮,此國人身中污泥,比之前國,少上許多,果有異也。

李興實見童兒駐足,抄起降妖杖,厲聲道:“上師前有魔障不成?上師少待!瞧我拿住妖魔,辨明邪正!”

姜緣搖頭道:“非是魔障,此國不凡,故我多看兩眼。”

李興實問道:“有何不凡?”

姜緣笑笑不語,拈着拂塵,朝國裡走去。

李興實不解,卻也跟隨。

待走入方見孩童嬉鬧,男耕女織,風氣良善,有一老者上前來。

老者拜禮說道:“上師!”

姜緣回禮道:“老兄,你怎喚我作‘上師’?”

老者說道:“上師靈足,見之分明,知上師非等閒人,我雖年老,但雙目清明,錯不了。”

姜緣稱讚道:“老兄好本事,不瞞老兄,我二人遊歷來,途徑你國,在此歇歇,吃些茶黍,不知老兄能否接待?”

老者笑着迎上,說道:“上師臨我國,是我國幸也。”

老者遂將姜緣,李興實迎入國裡,進個門樓,請到草牀邊,取張有窟窿無漆水的舊桌安置,添些茶黍。

姜緣將玉拂塵安放,方捧起茶黍。

再瞧李興實餓得狼吞虎嚥,大口吃着。

待飯畢。

姜緣問道:“勞你茶飯,敢問你國國名?”

老者笑道:“上師,我國乃作‘寶樑’,我因年老,有些威望,添作國王,我名個‘甘姆’。”

姜緣聞說,站起再行禮說道:“緣是國王,倒是我走眼。”

老者扶起,說道:“小國罷,當不得上師禮,當不得上師禮!”

李興實站在旁邊,默不作聲,只管多吃兩碗。

姜緣將老者扶到草牀上,同是坐下,問道:“國王,我與此人遊歷來,沿途見多國,卻未有一國,有寶樑國這般景象,國王定是善治理。”

甘姆老者搖頭說道:“非我之功,怎敢竊據?”

姜緣聞說,問道:“非國王之功,那怎寶樑國得大治?”

甘姆說道:“上師初來,有所不知,上師聽我講,我國名作寶樑,本與他國似,人人不得飯食,蓋因長者東來,教我國怎個耕織,怎個穿衣,怎個禮節,方教有寶樑國這般景象,國王之位,我不該竊據,因長者需去往他國,故我厚顏居得國王位。”

姜緣一聽,頓覺驚奇,西牛賀洲竟有這般人物,他問道:“長者何人?今往何國去?”

甘姆搖頭說道:“不知長者何許人也,長者只道,在地撿本書,方知該怎教我等,長者何從,我卻不知,但有一國人來,曾說長者被國民教‘妖言惑衆’打殺,不知真假。”

姜緣知個因果,頓感驚奇,他忽是想起。當年他與老子西出函谷關,走得三十三載,未得進展。

後老子遇中年人,賜一書出世去。

長者莫非作中年人,得老子之書,行走西牛賀洲,行教化之道。

姜童兒心中有數,只是未想,那長者被打殺,性命遭害。

長者作老子所賜生機,此長者教打殺,西牛賀洲生機豈非絕矣。

不然,寶樑國尚在。

火種尚在。

姜緣知得經由,心中嘆息,說道:“國王亦是個良人,寶樑國有大治,非長者全功,亦作你之勞。”

甘姆慌忙拜禮道:“罪過,罪過!我一年老人,本是衣食不全,怎敢作長者比較。”

姜緣說道:“長者已去,你怎知,你非下個長者也?今寶樑國作‘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教此行,寶樑國怎不大治,你怎不爲長者?”

甘姆聞說,細細品味,深知此言有理,他倒身下拜,說道:“上師果非凡人,上師教我寶樑國!”

姜緣搖頭,他本作路客,途徑此地罷了,他剛欲拒絕,忽是見他身中脾宮,昏暗暗的黃沙少上良多。

他福至心靈,便是明白,五人餘一黃婆,當作何請。

緣是黃婆本惡,卻作調和之功,需得磨去惡性,教化其身,準其有容人之量,方作請得黃婆。

需行‘教化’事,使黃婆去惡明善。

待有調和之功,黃婆方可於五人中,作個大效力,五人至此齊心,共修丹道,共抗二神。

姜緣心中喜說,未想此間,竟得請黃婆之法。

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十四章 苦海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69章 修行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61章 烹煉功成第三章 姜祖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五十六章 上品火候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75章 結聖胎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四十三章 木母歸正,祖師回府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69章 修行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五十章 立鼎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三章 姜祖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207章 蛟魔王終降,汾水之物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