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

儘管常浩南在文件當中寫的是依靠“地面站”來進行通信中繼,但這只是爲了讓上級和兄弟單位的同志更容易理解而採用的一種籠統說法而已。

實際上,負責通信中繼的節點並不需要拘泥於形式。

畢竟,在不遠的未來就要規劃低軌道中繼通信星座的前提下,真的花大價錢在邊境和沿海地帶建設成本高昂的固定通信站點,怎麼看都是一種資源浪費。

而且退一萬步講,即便不考慮這一點,固定的中繼站本身在戰時也是個相對脆弱的目標,很容易遭到假想敵的重點照顧。

因此,在項目正式獲得批准通過之後,常浩南實際投入研發的,主要是兩種平臺。

一是由浙省大學主導研發,在築堤行動時就有過亮眼表現的平流層飛艇。

這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技術,並且浙省大學近些年也沒有停止對設備的升級和改進。

另外,其原本的設計目的就是作爲通信中繼平臺,可以說完全對接了常浩南的需求。

甚至在整體架構上都無需做出太大幅度的修改,只要在原來單純負責接收-儲存-轉發的基礎上增加編碼-解碼功能即可。

由於其漂浮高度在兩萬米以上,遠高於預警機的一般飛行高度,因此在測試當中可以作爲模擬衛星的單位,用於測試飛機上半球的天線性能。

當然,因爲距離更近,所以信號強度和信噪比肯定還是比真正的天基通信強得多。

而且中繼站本身相對靜止,無法完全還原天基通信的場景。

這也是爲什麼常浩南當初一定要讓張維永把衛星搞出來。

而另外一種平臺,則是車載的地面通信中繼站。

相比平流層飛艇,其功能更弱,且受到的雜波干擾更強,但可以實現“動中通”,也就是一邊移動一邊通信。

用於測試下半球的天線性能,同時模擬衛星平臺不斷運動,且信號弱的特性。

載具底盤倒是用不着額外研發,直接用保有量巨大的SX2190卡車改一改就行。

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直接搬到其它型號上面。

至於整個車載中繼站的研發,常浩南既沒有選擇負責空警2000研發的電科14所,也沒有選擇負責衛星研發的空間技術研究院。

而是找上了位於石門的電科五十四所。

或者嚴格來說,是電科集團的領導主動向常浩南推薦了他們。

因爲五十四所目前就在研發一系列面向軍事通信單位和應急救援單位的衛星通信/散射通信車。

雖然跟常浩南的需要並不完全一致,但相似度至少在九成以上。

而且技術是相通的。

對此,常浩南倒是沒什麼意見。

這個通信中繼車的硬件層面技術難度不高,而軟件的核心算法還是由他來開發,所以並不要求合作方一定具備多麼強的實力。

只要執行力夠強,有學習能力就行。

況且五十四所作爲網絡通信研究院,也並非等閒之輩。

於是,在QC300的立項結束的大約一個月後,五月末的一天,電科五十四所總體部的負責人吳威便帶着一個由四人組成的核心團隊,親自到京城找到了常浩南。

而後者也沒繞彎子,直截了當地說明了自己的要求。

……

常浩南的辦公室裡,吳威看着手中寫滿密密麻麻標註的技術資料,露出有些爲難的表情:

“常總,用地面車輛給飛機做通信中繼……技術上倒是不難實現,但是……”

他一邊小心地斟酌着語句一邊說道:

“但是考慮到車輛平臺的體積和功率限制,作用距離恐怕不會特別樂觀吶……”

通信這種事,歷來是站得高傳的遠,所以大部分思路都是用天上的飛機給地面做中繼。

反過來的要求,吳威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聽說。

“沒關係,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常浩南的回答更是石破天驚:

“如果傳輸範圍太廣,反而不方便測試多跳網絡的理論吞吐性能。”

看着對面眼珠子都快瞪出來的吳威,他只好繼續解釋道:

“這種測試,無論是出於保密考慮,還是出於減少對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考慮,都必須得遠離城市,所以測試區域大概率得放在西北,範圍最多也就是二三百公里,我中間要保證至少經過三跳,所以車載系統的工作範圍基本正好滿足要求……飛艇那邊還得專門降低功率才行。”

這段內容的信息量,讓吳威足足消化了幾分鐘,纔算徹底理解常浩南的最終目的:

“所以……您剛纔說的網絡編碼技術,就是給多跳通信準備的?”

“沒錯。”

常浩南點點頭,然後擡手指了指吳威手中的那份資料:

“你再往後翻兩頁,就會有相關的技術說明。”

後者趕緊低頭,翻到了他所說的位置。

“當然,網絡編碼技術本身沒什麼好說的,你是這方面的專家了,肯定研究……至少了解過。”

這個時候,常浩南又繼續道:

“我們這次測試的真正核心,是利用最大秩距離碼來爲網絡編碼傳輸過程提供足夠的糾錯能力,保證即便在對手……或者自然環境導致的強大幹擾中,仍然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遞信息。”

“MRD碼麼……”

吳威把手中的資料放到桌上,做思索狀:

“前兩年散射通信車剛剛立項的時候,我倒是也研究過這個技術,可以在矩陣數據結構中檢測和更正錯誤,糾錯效率比傳統的低密度奇偶檢查碼(LDPC)能提高五個數量級……”

相比於專精於衛星系統的張維永,他對這方面的瞭解顯然更深。

“你有過研究就好。”

常浩南放下了已經拿在手裡的筆:

“不光是糾錯能力,單從技術上講,MRD碼還是一項幾乎無法被破解的加密技術,對於通信穩定性和安全性都能有巨大的提升。”

他之所以強調從技術上講,是因爲任何加密手段都攔不住物理竊取。

在一個系統當中,最可靠和最薄弱的一環永遠都是人。

“可是常總,我們當時的研究都是在超算端完成的……”

吳威皺起的眉頭仍然沒有舒展開來:

“MRD碼的編碼和解碼過程依賴校驗矩陣和生成矩陣,複雜程度很高,效率嚴重依賴算力。哪怕對於超算來說,完成一個編碼-解碼循環的週期有時候都要按小時來計算,要想應用到實時通信當中,對中繼設備的算力要求會不會太高了些……”

對於這個結果,常浩南並不感到意外。

實際上,最大秩距離碼這種效果逆天的神器之所以早在1985年被提出來但一直都沒投入應用,主要就是因爲編碼解碼過程過於複雜。

而他所實現的技術突破,也正是在這個部分。

“我想……你們當初測試的應該是加比杜林碼?”

“是的。”

吳威點點頭:

“畢竟那是最經典的最大秩距離碼。”

“不過我們也測試了幾種加比杜林碼的變體,總的來說效率比原版有所提升,不過並不十分明顯……”

“但我要測試的最大秩距離碼,並不完全依託於加比杜林提出的概念……”

常浩南重新把剛纔放下的筆拿了起來:

“關於這部分的技術細節……太長了,一兩個小時講不明白,我後面會給你一份專門的技術文件……”

“但簡單來說,就是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叫做最大秩距離碼的自對偶性……呃……類似於矩陣的正交概念,就是當一個MRD碼C和它的對偶碼C⊥相等的時候,我們認爲它有自對偶性,在滿足特定條件的前提下,一個MRD碼一定等價於一個自對偶MRD碼……”

“結合這一概念,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個針對加比杜林碼……當然也可以是其它MRD碼的快速譯碼算法,也就是對於伴隨式S和i=t, t-1, t-2……計算矩陣Mi和行列式det(Mi),直到首次出現i=m使det(Mi)≠0,這裡的m就是錯誤向量e的秩……”

“……”

“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讓合法用戶A選擇矩陣S、X和G作爲私鑰,再通過Gcr=SG+X計算公鑰,由於已知Gcr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倒推出等號右側的秘密矩陣,因此安全性可以獲得很大提升……”

儘管是“簡單來說”,但常浩南仍然說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這還是在吳威有足夠加密算法基礎的前提之下。

“也就是說,我們用傳統加密手段傳遞經過非對稱加密的消息本身,然後用非對稱加密傳遞解密所需要的密鑰,這樣就可以減少需要中繼站糾錯的數據量,保證傳輸效率?”

吳威試探着確認道。

常浩南欣慰地點了點頭,上半身靠回到椅背上。

現在,後者至少聽懂了技術路線的部分。

至於具體的算法層面……

這個急不來。

就連他本人,在有系統幫忙的情況下,都在這上面耗費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

“我已經在小規模的有線網絡當中測試了這套MRD碼結合網絡編碼的技術。”

常浩南輕描淡寫地說道:

“結果是在四路由的多跳網絡當中,實際傳輸容量大概可以提高15-20倍,就是處理延遲稍微高了點,得按秒來算。”

“不過對於衛星通訊或者天地通訊來說,因爲帶寬太低,所以傳輸延遲會取代處理延遲佔據主要地位,實際表現出來的延遲……反而會降低!”

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465章 什麼叫話語權啊?(5k字,二合一)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1226章 英國人的燃氣輪機要出問題第1183章 極限散熱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438章 這下只能返航了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65章 上架感言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74章 保研面試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777章 種瓜得豆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716章 挖牆腳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43章 新改型第984章 初賽,我們優勢很大第62章 我要上天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