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連發射擊!

“400公斤到4噸?”

常浩南下意識朝着高懸於半空中的“炮管”瞄了一眼:

“從工程上講,負載質量降低一個數量級,如果其它條件不變,那麼對於爆轟能量的需求可以縮小到原來的百分之一左右……再考慮到彈射器所要達到的最終速度遠遠低於炮彈,那麼單就供能模塊而言,應該可以做到比這門電磁炮更小,大概可以……”

他左顧右盼地看了看四周,似乎是在尋找一個比較直觀的參照物。

最後指了指遠處停着的一輛10輪重型卡車:

“設計得當的話,大概可以集成到跟那個類似大小的卡車上面……當然這只是個類比,普通輪式底盤肯定無法承載4噸飛機彈射產生的反作用力,也沒地方安裝足夠長的彈射導軌,0.4噸的倒是可以照量一下。”

這個答案顯然已經超出了馬明偉此前最樂觀的估計,以至於幾乎不假思索地自言自語道:

“這麼小的話……或許可以把應用範圍擴展到陸軍?”

其實剛一開始的時候,常浩南還有點迷糊。

但聽到現在,再怎麼樣也該回過味來了。

0.4噸到4噸的重量範圍,再加上又是海軍又是陸軍的,那似乎就只剩下一種符合條件的可能性了。

“馬院士是想要彈射中等體量的無人機?”

馬明偉先是一愣,旋即露出一個“竟然讓你小子給猜出來了”的笑容:

“更準確地講,是想要連續彈射大批次無人機。”

說完之後,或許是擔心常浩南仍然意識不到自己這個計劃的規模,又跟着補充了一句:

“就比如,在幾分鐘內發射20-30架,形成一個具備多機協調和分佈式控制能力的半自主作戰集羣……”

其實真要說起來,常浩南在無線通信和遠程控制領域也做出過不少成果,但無論是分佈式指揮網絡還是中低軌道中繼通信星座,都屬於這個領域中的“基礎設施”。

而具體到無人機本身,對於前期的他來說太困難,後期又太簡單,所以並沒有真的介入過。

相當於修了一條高速公路,但沒怎麼關注過路上跑的是什麼車。

現在突然聽到對方提出的設想,竟然破天荒地有了一種“我們的國防工業竟然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嗎?”的驚喜感。

旁邊的馬明偉則沒注意到這些。

見常浩南表情怪異又遲遲不語,還以爲後者是在疑惑於他爲什麼要劍走偏鋒地選擇尚不成熟的等離子體發電技術,於是解釋道:

“以傳統電儲能器件作爲能量源的電磁彈射在短時間內可以滿足一分鐘4-5個彈射循環的工作頻率,但因爲儲能原理的限制很難長期維持,大概十幾個循環之後就會逐漸慢下來……這對於大型飛機來說當然無所謂,地勤又不是超人,本來也不可能一直維持12-15秒準備好一次彈射的效率,但中小型無人機在放飛之前沒什麼好準備的,出動頻率基本完全取決於彈射器。”

“至於蒸汽彈射更是連上限都摸不到,實際操作中能達到每45秒彈射一架都不太容易,更何況上級已經不準備在蒸汽彈射上面進一步投入資源了,後勤和裝備部門也不會願意同時維持兩套原理完全不同的同類裝備……”

“總之,現在需要一種以化學能的形式儲能,但又可以在短時間內以極高效率轉化成動能的技術,一開始713所那邊甚至考慮過用火箭助推,不過測試下來發現,要推動1噸左右重量無人機起飛的火箭就已經很大很複雜了,要是每架飛機都要配置助推火箭的話,一來是要讓普通地勤分散式操作火工品,危險性實在有點太大,二來火箭助推在起飛的時候要設置很大面積的安全區,可能比一架重型戰鬥機還要誇張,操作場地的空間也不太夠……”

“……”

聽對方這麼說,常浩南也在腦海裡幻想了一下幾十組地勤在地面或者艦面上給飛機安裝助推火箭的場景……

確實有點嚇人。

頗有一種航彈魚雷來回換的既視感。

南雲狂喜了屬於是。

當然,在安全性這方面,其實大家都屬於誰也別笑話誰的水平——

固體推進劑誠然不夠穩定,但爆轟生成磁流體的過程也涉及到氫氣加上氧氣……雖說肯定是通過管道統一輸送,無需分散操作,但也着實好不到哪去。

好在並不是沒有改進餘地:

“如果對尺寸要求不是特別苛刻的話……比如安裝平臺考慮兩棲攻擊艦或者大型驅逐艦,倒是可以進一步把燃燒氣體從氫氣換成甲烷之類更安全的類型,如果溫度不夠還可以考慮加入一些易燃金屬……”

馬明偉是電能管理和控制領域無可置疑的泰山北斗,不過在化學能這部分的研究着實不多,自然是常浩南說什麼算什麼:

“能安全一些總歸是更好的……不過話也說回來,整個無人機集羣作戰的戰術目前也還在設想階段,所以對於一些比較具體的需求還隨時有可能變化,比如海軍到現在也沒敲定到底是直拿正在設計階段的兩棲攻擊艦作爲起飛平臺,還是專門建造一種無人機母艦,這樣可以和兩棲登陸部隊區分開來,指揮上也更加方便。”

“另外,陸軍可能會像你之前說的那樣,要求把整套設備裝在卡車上……當然不是那種普通卡車,怎麼也得是8*8或者10*10的大小。”

常浩南剛纔其實只是隨便找了個東西作類比,沒想到還真就誤打誤撞地滿足了潛在用戶的要求。

只能說隨着軍費總規模的不斷上漲,過去一度只能等到新鞋和新兵的陸軍老大哥也總算是好起來了。

“就算是集成到卡車上,也不一定非得在爆轟管和儲氣瓶這塊摳細節……我們這個是因爲滑軌尺寸太長,而且純粹是驗證設備所以圖省事選了動磁式電機,如果要追求集成度的話,光是把電機換成動圈式就可以省出不少重量和尺寸了。”

這句話引來了馬明偉有些異樣的眼光。

動磁式是以一個固定的長鐵心電樞作爲次級,可在此基礎上設計成初級與次級無接觸、無摩擦式的直線電機,所以動子的行程範圍較長,但作爲代價,缺點是繞組複雜,整個系統的重量和功率消耗都偏大。

而在工程上,尤其對於電磁彈射來說,其實有很多辦法可以把彈射行程和動子行程解耦,從而延長設備尺寸。

所以除非規模真的特別大,否則動磁式電機並不是個特別常見的選擇。

如果說是爲了省事,直接把電機動子作爲推動炮彈加速的電樞,那確實非常簡單粗暴了。

常浩南見狀只好額外解釋了一下:

“對於我們來說,結構上簡單或者複雜點倒是區別不大……關鍵問題是在電磁炮在發射時,彈丸需要通過電樞和彈託才能分別與導軌和身管內膛接觸,因爲整個組合體到最後的速度要達到7馬赫甚至更高,所以內彈道動力學比常規火炮複雜得多,需要儘可能減少系統中涉及到的模塊數量,才能儘可能符合剛柔耦合模型……”

電磁彈射並不會涉及到這樣離譜的末端速度,所以馬明偉確實沒考慮過發射動力學的問題。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個長得跟塔吊吊臂一樣的加速裝置,實在很難讓人有一種“炮管”的覺悟。

“說起來。”

馬明偉突然語氣一轉:

“我看這門炮上也安裝了不止一個爆轟管……是不是說明也可以進行比較快速的連發射擊?”

聊起這個,剛纔一直沒開過口的韓陳峰瞬間就來了精神。

正如傳統火炮的射速需要考慮炮管過熱的問題一樣,電磁發射如果連續工作也要面臨電機過熱的問題。

但冷卻一個電機可比冷卻一整根炮管要容易得多。

而且電機工作所產生的熱量也不至於跟火藥燃燒相比。

所以確實更容易實現高射速。

他看了一眼常浩南,見到後者也朝自己點了點頭。

於是上前一步,介紹道:

“在持續模式下,每分鐘可以發射15次,並且因爲沒有足夠的空間安置揚彈機構,我們還特地給這門炮準備了兩個10發裝的彈夾……”

說話間,韓陳峰從旁邊取來了一個內部帶有彈簧的金屬框:

“所以真要說起來的話,這甚至算是一門有些復古的彈夾炮……”

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65章 上架感言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714章 常浩南的進步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你們猜怎麼着,美國海軍的高超音速導彈,它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36章 殲8C,空中表演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770章 繼往開來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