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

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

正在關注這次試飛的並不只有楊奉畑等人。

112廠的另外一個總裝車間裡面,來自蘇霍伊設計局的技術人員阿爾喬姆·特魯索夫和亞歷山大·莫辛正在協助華夏同行們對殲8II ACT變穩驗證機進行着最後的出廠前驗證。

在廠房門口附近休息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地目睹了這次滑行試驗的全過程。

飛機試飛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值得保密的。

主要是那麼大一個飛機,渦噴發動機的動靜又大,實在也瞞不住什麼。

別說在112廠裡面工作的人,就算在周圍生活的老百姓都能隨便看到。

真正的機密是試飛得到的詳細數據。

實際上,這兩個蘇霍伊工程師能夠恰好在這個時候休息,並且還一歇就是幾個小時,根本就是楊奉畑特地安排的。

不僅有上午場,等會甚至還有下午場——

要的就是讓他們看到04號原型機的首飛!

……

當天中午,圖154M降落在桃仙國際機場,常浩南再次坐上了那輛熟悉的212吉普車。

只不過這一次,車子沒有前往601所,而是直接把他送到了北陵機場。

然後還沒怎麼回過神來的常浩南就看到了遠處那架在停機坪上蓄勢待發的04號原型機,驚得他下差點爆了粗。

“我c……得天,你們已經把它改出來了?”

要知道原型機生產和進入量產階段可不一樣,因爲還沒生產定型,所以效率一般要低上很多。

能看出來601所和112廠爲這件事絕對是拼上老命了。

“這段時間,所裡面的各個科室就沒熄過燈。”

穿着一身藍色工裝的姚夢娜站在吉普車門口說道,應該是由於下車間的緣故,她的一頭長髮被藏進了帽子裡面。

“跟我來吧,首飛儀式就等着你了。”楊奉畑直接拉開副駕駛的門坐了上去:“這是你的機翼,伱應該親眼見證它的第一次騰飛。”

至於上午那次不小心的離地,後者當然不準備說出來。

常浩南提前回來的初衷是爲了驗證渦噴14的設計是否存在問題,但新殲8-3的首飛,他終究還是不願意錯過的。

姚夢娜也坐上了另外一邊的後座,吉普車朝着塔臺的方向飛馳而去。

當經過那架04號原型機附近時,常浩南示意司機減速,特地探出頭去注意了一下它的機翼。

他要把這個形狀留在腦海裡——

這是他在重生之後,真正意義上主持設計的第一個項目。

之前無論是殲7F還是新舟60,他儘管都發揮了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核心的作用,但仍然稱不上是“主持設計”。

但這個新的機翼可以。

二十分鐘後,一切準備就緒,真正意義上的首飛即將開始。

試飛員當然還是付國祥。

在他的操縱下,飛機輕車熟路地滑行到了跑道末端的待飛位置上。

有了今天上午的經驗,他已經基本摸清楚了這架飛機的滑行和起飛性能。

因此在接到起飛指令之後,付國祥並沒有像往常的型號首飛一樣選擇偏保守的長距離滑行,而是直接推動節流閥,把發動機轉速維持在了一個比上午更高的水平。 兩臺渦噴14發動機的尾噴口處逐漸出現了若有若無的橙紅色高溫燃氣,飛機後面的空氣也因爲溫度的驟然升高而出現了光學扭曲現象。

確定轉速穩定之後,付國祥鬆開剎車,飛機瞬間出現了一個稍稍壓低機頭的姿態,同時開始在跑道上加速滑行起來。

經過大概500米的滑行距離之後,04號原型機幾乎在塔臺的正前方以一個輕盈的姿態直接拉昇,直衝天空!

“這個距離……”

塔臺最高一排的楊奉畑伸出手掌平舉在額頭上擋着陽光,雖然他的望遠鏡此時正在旁邊的常浩南手裡,但仍然能夠清晰地看出,這一次試飛所用的滑跑距離相比上午的那次離地又短了不少。

“大概有個600米左右?”常浩南暫時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

“差不多吧,相比改進之前縮短了也有10%以上。”楊奉畑內心還是有些激動:

“我們在做風洞測試的時候就發現了,你那個縫翼的後緣外形應該是經過優化的,在啓動的時候帶來的阻力非常小,現在看來實際情況應該比風洞結果還要好。”

這一次常浩南只是笑了笑沒有開口回答。

實際上在總共20來天的設計週期裡面,他有差不多一半的時間都在優化這個部分。

前緣縫翼相比於前緣襟翼的最大問題就是啓動時候的誘導阻力偏大。

這飛機要是能力大磚飛也就罷了,偏偏渦噴14在低空低速條件下的推力並不好看,所以阻力還是能減少點就儘量減少點。

與此同時,正在駕駛艙裡面準備進行繞場飛行的付國祥也已經發現了這架改進版飛機與之前的巨大不同。

從最早的殲8白到改爲兩側進氣的殲8-2再到目前的殲8-3,他飛過殲8的幾乎每一種改進型號。

但之前的每一種,當速度下降到400km/h以下的時候都會變得非常難以控制。

實際上就是飛機的升力係數和可用迎角都不理想。

稍稍一推杆就會因爲升力不足而掉高,而如果拉桿又會導致迎角過大進入更危險的失速甚至尾旋狀態。

只有一個極其狹窄的可操作區間能夠把飛機維持在可控平飛的狀態下。

如果再遇上個外界氣流乾擾……

那這個區間很可能就直接消失了。

所以過去駕駛飛機起飛之後,都會盡快把飛機的航速提高到至少450km/h的水平,以降低飛機的操縱風險。

但是今天的感覺卻完全不一樣了。

在起飛之後350-400km/h的速度段,飛機的操縱效率和靈活性都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按照之前習慣進行的杆部動作差點把身經百戰的他都給嚇到。

付國祥可以非常清晰地感覺到,350km/h絕對不是這架飛機的極限。

按照一般習慣,機型首飛一般都是連起落架都不收的,飛行時間也基本上在15-20分鐘左右。

不過04號機的情況畢竟不同,這次試飛除了繞飛和通場以外,還是被安排了幾項測試不同迎角下可用過載的任務。

顯然研發團隊對於飛機的信心很足。

因此付國祥最終決定向試飛站請求進行一次更低速度的通場。

在幾秒鐘的沉默之後,無線電那邊傳來了回覆。

“請求批准,但通場速度不得低於285km/h。”

(本章完)

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第1445章 閱兵彩排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1409章 下馬威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704章 意外收穫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1456章 中道崩殂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481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286.第286章 神盾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065章 常總什麼都算到了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62章 中距空空彈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