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

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

付國祥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這是一個老型號的殲8根本不敢想的速度,他過去只有在飛失速性能的時候才嘗試過。

然而對於現在這架飛機來說,既然試飛站能讓他在第一次試飛中就嘗試,說明這個速度仍然相對保守。

“收到。”

很快,在場的所有人——當然也包括遠處看熱鬧的兩個蘇霍伊工程師,就目睹了04號驗證機以一個極低的速度進行了一次帶迎角的低空通場。

在發動機的咆哮聲再次逐漸遠去之後,方纔被掩蓋住的人聲瞬間重新沸騰了起來。

“剛剛那個速度,我怎麼感覺……連350都未必能到啊?”

“350?”

或許是因爲剛剛的發動機聲音太過震耳欲聾,還沒恢復過來的衆人說話聲音都下意識地提高了不少:

“怎麼可能有350,這絕對連300都到不了,而且還飛得四平八穩,一點掙扎的感覺都沒有!”

“不只是速度,你們剛剛注意到飛機的姿態了麼,通場的過程中至少保持了15°左右的可控迎角。”

大家都是601的工程師,對於過去的殲8在低速下的操縱性是個什麼德行多少都是有數的。

300km/h,理論上倒是也能飛,但那個狀態下的飛機會肉眼可見的搖搖欲墜,危險性極高。

哪可能有剛剛那種從容不迫的樣子?

“這個性能……有點離譜了啊。”

“先不要急,這次畢竟不是真的首飛,應該還會有其它試飛項目,等試飛結束以後,看看綜合性能能提高多少!”

對於固定翼飛機來說,想要飛得很快固然是一大難題,但真要是想飛得慢下來,難度也並不會小上多少。

而要想在很快或者很慢這樣的極端速度下維持對飛機的有效操縱,甚至保證一定的機動性來應付空戰,那就更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了。

尤其對於一架第二代戰鬥機來說,就更是一件需要取捨的事情。

君不見爲了讓飛機同時具備高速和低速性能,美蘇等國家都在一個特定時期選擇了極其複雜的可變後掠翼結構,以巨大的死重和可靠性爲代價換來了一定程度上的二者兼顧。

一直到了以F15和蘇27爲代表的第三代戰鬥機這裡,纔算是找到了個比較可以令人接受的平衡點。

殲8-3作爲一個二代改,儘管底子決定了沒辦法完全做到三代機的水平,但從今天的表現來看,綜合飛行性能說是個2.75代飛機絕對不成問題。

站在窗前的楊奉畑沒有說話,只是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重重地晃了晃後者的身體。

一切盡在不言中。

相比於單純因爲這架飛機的性能而驚喜的楊奉畑,重生回來的常浩南面對這殲8低空通場的一幕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感觸了。

殲8的低空低速性能,在原來時間線上對於任何一個華夏的航空人、乃至任何一個華夏的軍迷來說都是一個過不去的心結。

2001年的那一撞,留下了太多永遠無法彌補回來的遺憾。

“這下,我們的飛機應該不會再有那樣的缺陷了……”常浩南看着窗外的地平線,眼角微微有些溼潤。

此時,站在另一邊的姚夢娜剛好轉過頭。

……

正如常浩南昨天在京航跟杜義山和劉振響二人所說的那樣,有了他的幫助,試飛流程的進度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的。

這也是楊奉畑敢於在本次試飛中給付國祥直接安排複雜科目的原因之一。

總之這次不算首飛的首飛最終持續了近一個小時,才隨着04號原型機後機輪接觸跑道時騰起的一股青煙而順利結束。

“走,去停機坪!”

試飛數據自然有試飛站的人員負責採集和處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去歡迎試飛員凱旋。

十幾分鍾之後,04號原型機緩緩停在了停機坪的指定區域上。 付國祥關閉發動機,等待打開座艙蓋,然後等待着地勤人員把登機梯搬過來。

在這個過程中,他已經看到了從遠處洶涌而來的人潮。

儘管參與八三工程的絕大多數成員都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歷飛機首飛這種事情了,但面對剛剛從座艙裡爬出來的付國祥,所有人都還是異常興奮。

一方面,這架經過改進之後的飛機性能實在是好的有些出乎預料。

很多人昨天晚上都是不太敢相信風洞吹出來的那個數據的。

但在試飛結束之後,儘管詳細數據還沒有完成整理,但至少在失速速度和起飛距離這塊,簡直是肉眼可見的比風洞結果還強。

這是很少見的情況。

另一方面,對於參與到其中的所有人來說,這次改進完成的速度都實在有點太快了。

從提出改進思路到確定方案再到製造、總裝和首飛。

加在一起也不過一個月出頭的時間。

而且這可不是什麼小改動,包括常浩南主持設計的新型機翼、姚夢娜主持設計的座艙蓋以及航電和座艙人機功效方面的一系列升級。

什麼概念呢?

擱在過去,這種級別的改進,沒有一年時間基本上是走不完這個流程的。

所以儘管每個流程都已經檢查確認過不少次,但大家就是……

心裡有點沒底。

一束鮮花被送到了付國祥的手中。

因爲這畢竟不算是個新型號,所以現場也沒有什麼領導,總設計師楊奉畑和主導了這次改進的常浩南在人羣的最中心,分別和他擁抱了一下。

“飛機感覺怎麼樣?”

楊奉畑詢問道。

試飛這種事情,數據只是一個方面。

飛行員的主觀感受,其實也很重要。

而付國祥開口的第一句話就震驚了周圍所有人。

“比幻影2000強,強得多!”

要知道,付國祥曾經前往法國進行過培訓和交流,是真正飛過幻影2000的。

他這麼說,可謂是相當有說服力。

當然,幻影2000說到底還是一種以第二代戰鬥機爲基礎,按第三代戰鬥機標準重新設計製造的準三代戰鬥機。

但是跟F4或者米格21這種典型二代機比起來,那還是有着天壤之別的。

要知道,大約十年前,華夏空軍甚至還考慮過引進幻影2000B/C型。

而現在,我們的新飛機即便在相對不擅長的領域,都已經實現了反超。

考慮到法國人的最新型戰鬥機“陣風”此時尚未正式服役……

在場的不少人腦中都出現了同樣一個念頭:

華夏空軍的戰鬥機或許很快就不再是五常中最弱的了。

加更照例下午

(本章完)

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374章 隴原上空的閃光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50章 救火,機翼結冰!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284.第284章 覆盤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1370章 暗度陳倉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1234章 女士之愛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40章 好好聽講!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58章 項目進展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37章 技驚四座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205章 獵殺狐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