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

姜華低着頭不作聲。

太子殿下顯然知道“陳理”與太子妃有瓜葛,看來今日煩悶或許也爲此事。想起在八鳳殿二人獨處許久,姜華覺得那個太子妃果然好心機。

殿下先於他知道此事,且耐着性子沒發落,獨自在崇仁殿生悶氣,只能是太子妃主動將此事說了。

女子重節,太子妃敢提起過往,未必就敢坦白有私情。

姜華正在心中盤算,武承肅卻忽然開了口。

“《禮記》孔穎達疏書:繹,陳也,言陳己之志。《書》孔傳曰:衆言同則陳而布之。”武承肅露出一絲苦笑,“尋繹義理,理其端緒,這‘陳理’二字,當作此解。”

武承肅文縐縐的一番話,姜華哪裡聽得懂一個字?他面露慚愧神色,低聲道:

“奴婢愚魯,實在是不懂殿下說些什麼。”

武承肅深深看了姜華一眼,目光如炬,一張臉寒了又寒,半晌才冷冷問了一句:

“你究竟是從哪裡知道‘陳理’的?”

姜華“噗通”一聲跪伏在地,接連磕了幾個響頭後伏地不起,卻只是不語,並未答武承肅的問話。

武承肅一聲冷笑。

姜華果然還不死心。

到底是母后養出來的人,即便對他也算忠誠,又哪能和他完全一心?

更讓武承肅傷心的是,陽筠果然瞞着他。

他腦子愈發混亂,許多事情不敢細想。比如新婚夜陽筠塗血,又比如仲秋後陽筠撫琴,再比如那寫了一遍又一遍的“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還有那眉眼間流露出的情意,究竟是真是假?

武承肅無從分辨,但他覺得,若姜華說出在哪裡聽說“陳理”其人,或許便能知道實情。

然而第一問時姜華心虛沒有回答,這第二問。卻是武承肅自己遲遲不敢問出口了——誰知道問出來的。會是怎樣不堪的真相?

姜華見太子怒目而視,情知自己觸了逆鱗,在沒摸清陽筠說了多少、殿下又持何態度之前,姜華不知如何開口。

況且他便是再忠心。也不是敢於“文死諫”的御史。主子幾乎要把他生吞了。他哪裡還敢說一句話。

武承肅腦中天人交戰,過了小半個時辰才稍微平靜。

既然陽筠選擇不說,也算是顧及他的情緒。雖然覺得如此安慰蒼白無力。武承肅還是反覆勸着自己,堅持不再問第二句。

隨便姜華是怎麼知道的罷!不管怎樣,他也不能讓人覺得陽筠可欺。

“你這記性不大好,若覺當值吃力,明兒起領東宮事,我的隨身起居交給丁鑫打理就是。”武承肅不緊不慢道。

姜華聞言又是磕頭,苦苦哀求個不停。

武承肅由着他磕頭。姜華這人他還是瞭解幾分的,不會因爲私仇嫉恨報復,卻也不因小恩小惠輕易投誠,若不讓姜華覺得自己確實動怒,難保以後不會折騰。

待姜華額頭紅腫一大塊,武承肅才終於開口讓他起來。

“不要自以爲聰明,也莫把手伸得太長。在我身邊當差這麼多年,你應該知道我最恨管不住嘴的。”

姜華顫聲應“是”。

武承肅讓姜華起身回去,叫丁鑫過來侍候。

姜華起初並不肯起身,直到武承肅言明繼續用他,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面,再三叩謝武承肅容情。

然而姜華跟着武承肅太久,未曾如此跪人,準備起身時怎麼也起不來了,用了約一盞茶的工夫才終於站起來,恭敬地退了出去。

丁鑫對姜華頭上傷痕視而不見,十分客氣地問了好,才進去寢殿服侍太子。

可憐姜華跪了近一個時辰,幾乎把膝蓋跪爛,加上地上溼冷,雙膝受損不輕。兼之隆冬嚴寒,膝上的傷較平日愈發難好,接着三五日姜華只得告假,躲在自己屋中歇息,連除夕宮宴也是丁鑫陪着太子去的。

並非武承肅還想留着姜華,只是若此時趕姜華出去,怕反倒激起他的血性。

萬一姜華不管不顧地將“陳理”一事說給皇后聽,武承肅怕再難護住陽筠了。

他不信陽筠會對他不住。雖然心中十分忌諱惶恐,卻更不敢把事情想得糟糕。

有些事情發生一次就夠了,這輩子都不該有第二遭。

陽筠夜不能寐,不停地想着那方帕子。

也不知姜華撿去了不曾,能不能發現上頭的字,是否懂其含義,又會不會告訴武承肅?

翌日一早陽筠醒來,墜兒、珠兒服侍盥洗穿戴。

一切如平常一樣,沒人去提印兒的事,好像根本沒事發生。

來問安的人神情各異,卻似乎在刻意提醒八鳳殿衆人,昨日發生過那般不愉快的事。

然而沒人敢出言試探。

這事情大得很,聽說太子殿下也在八鳳殿待到晚上纔回,姜華親自料理了印兒的後事,即便陽筠倒了,她們也未必能聽到真相。

衛良娣卻不同,她的消息素來靈通,早就知道釧兒中毒,聯想起印兒死得突然,衛良娣估摸着印兒犯了大事,被太子處死也未可知。

既然可能是太子處死了印兒,印兒又是陽筠的陪嫁,許是陽筠自己得罪了殿下,連累了侍女呢?

雖然明知事情許不是如此,衛良娣還是樂得告訴了仇良媛。

當日天色已晚,仇良媛本打算休息,忽聽人來報說衛良娣親自登門,她心中先打起來十二萬分的小心。

衛良娣坑苦她一次,如今深夜登門,難道還能安好心不成?

果然不出仇良媛所料,衛良娣把八鳳殿的消息告訴她。

這是要拿她當刀子使麼?仇良媛心中嗤笑,她又不是沒用過類似的招數,難爲衛良娣前事不計,不僅忘了仇良媛幾次慫恿,甚至連她們之間的過節也混不在乎了。

八鳳殿裡,衛良娣見仇良媛一直靜靜坐着,心知她經一事長一智,從上次的事裡學了乖,當真把自己恨上了。

衛良娣心中冷笑,想到這事合宮都知道,陽筠再想遮掩也是不能,便是沒人敢當衆問出口,陽筠的面子上也未必好看多少。

衆人正沒話找話、互相誇讚衣飾精緻,秋雲從外頭瞧瞧進來。珠兒迎了過去,秋雲附耳低語幾句便出去了。

顧着屋裡有人,珠兒並沒多話,面上焦急的神色卻難掩飾得住。

段良媛見了,藉口說延芳殿有事,起身拜了陽筠,先告辭了,其他女眷見狀也紛紛散了。

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六回 謹相詢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四十六回 好乘風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