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回 英魂銷

那周道昭的用意,陽楌原本也猜得出幾分。

今日再見到周繹兄弟費心與衆將周旋,更證實了他的想法。若說之前只是猜疑,如今他心中倒是明鏡一般了。

原以爲周道昭賢名必非虛傳,這才舉族投奔,哪料到周道昭是這樣狠辣之人,又有誰會想到他陽楌要落到今日這般境地?

倒爲難了周繹與周綽。

然而死生之於陽楌,似乎並沒什麼區別。族人如今都已安居,母親弟妹也過得甚好,雖陽槿的親事未定,然臨出鎬城時,周道昭曾暗示不會辜負他今日犧牲。

以周道昭之城府,想來槿兒與周紹的婚事不會假。

杺兒今後背靠大樹,該也不差。

至於陽枍,如今寄人籬下,當也學得會收斂,有周繹等人看着,想必會越來越好的。

而知道父親自盡真相的自己,本就無法面對母親與弟妹,這一遭換來衆人安穩、天下太平,也算不枉了。

雖覺自己看得通透,陽楌還是幾乎一夜未能睡着,只迷糊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到了天明,匆匆洗漱過,又往周繹帳中去了。

周繹當真奇才,想了三個破敵之策,個個兒都能把陽楌帶在身邊。

陽楌不肯苟且,只願死得其所,竟只好浪費了周繹、周綽的一片苦心,主動請纓誘敵,利用高陽傳人的身份動搖燕軍軍心。

魏軍衆將多半欣然贊同,只有寥寥幾人與周繹同心。

周繹全記在心裡,卻不好開口再勸陽楌,還是周綽忍不住,再三出言阻攔,意欲說服陽楌,怎奈何陽楌早拿定了主意,又如何勸得動他?

忽外頭有士兵來報,燕軍似乎又要後退。

“可是有人馳援?”周繹忙問探子道。

“三十里內,並未見燕軍援兵。”

周繹沉吟不語。

燕軍軍心渙散,若非有把握,不會做出退兵之舉。此舉要麼是誘敵,要麼是與援軍匯合或呼應。

如今兩軍對峙之地爲牧野之地,方圓百里空曠一片,斷沒有個能讓燕軍設伏之地,武承思下令軍隊後撤,十之**是有援軍要來了。

衆將紛紛議論,也都如此考慮,唯恐武承思有援兵來到,齊齊請周繹示下,望立即出兵。

陽楌跟着請願,言辭懇切,面上明擺着一副要赴死的態度,魏國一衆將領又順水推舟,交口稱讚陽楌的主意不錯,竟令周繹再無法替他說話,只得含恨應下。

衆將遂了願,又惦記着即將出兵,最終商議定計策,得周繹令後便各自出去。

陽楌走在最後,臨出帳前只說得一句“望陳理兄替弟照顧家母及弟妹”,便頭也不回地出去了。

周繹、周綽並不知陽楌早困於雙親之間,原就無心求生,此時心中大事已經放下,樂得再賣周道昭一個大大的人情。他二人只當陽楌退無可退,深恨不能挽救他性命,還未出兵就有哀兵之氣,及到了點兵時,便連魏**中小卒看了都莫名被鼓舞。

陽楌首先戰死,魏軍中有人嚷着要替高陽國主報仇,卻並未能亂了燕軍軍心。

魏軍如今餘下的人多半是跟了武承思多年的,哪裡會爲了個陽楌就亂了陣腳?憑你喊些什麼,便是武承思死了,只要沒有軍令,只要戰鼓未停,他們也勢必會戰下去。

周繹等人早知道陽楌之死不過是個幌子。

周道昭要動搖的何曾是軍心?旨在民心罷了。

索性燕軍如今乃是強弩之末,人數上又遠不敵沒怎麼輸過的魏國,這一仗足足打了三個日夜,魏軍傷亡不小,卻終是大獲全勝。相比之下,燕軍幾萬人裡死傷竟過半,餘下的均被生擒,魏軍則不過折了萬餘人罷了。

武承思被生擒。

周繹令手下人善待武承思,衆人都是沙場征戰的漢子,對這個年少有爲的將軍本就十分尊敬,竟不消周繹吩咐,對其十分客氣恭敬。是夜魏軍終於睡了個好覺,次日一早,周繹便令人請武承思到自己營中。

帳內獨他二人,也不知究竟談了什麼,一日夜過去,翌日清早,周繹便下令鴆殺武承思,並將其屍身葬於牧野。

經牧野一役,周繹面龐愈發冷峻了。周綽話也愈少,凡事均不多問,於戰事上用心卻更勝從前。

陽楌的死訊先傳到鎬城。

高氏怔了大半日,一動也不動,同她說話也不見有什麼反應,更不吃不喝,連淚也不掉一顆,可把陽杺、陽枍嚇得夠嗆。

陽杺又擔心母親,又因哥哥犧牲而痛心不已,一面陪着高氏,一面自己哭得厲害。

陽枍生怕母親也出了什麼事,兩個姐姐本就厭棄他,唯恐今後自己沒有倚仗,一併連銀子也不夠花,教人欺負了去。

陽槿“哇”地一聲大哭,把自己鎖在屋裡,誰也不肯見,竟也不管高氏如何了。入夜陽槿仍不開門,侍女聽見裡頭沒有了聲音,慌忙請人來撞門時,才發現陽槿早暈倒在裡頭。

陽槿這一病就是一月,期間迷迷糊糊醒了幾次,卻聽不出旁人說些什麼。待她徹底好轉,再醒來時,才知道周遭變化天翻地覆。

原來陽槿昏倒之後,不知哪個將她也倒下的事傳到高氏屋裡,原本呆坐的高氏忽然吐了一口血,這才哭出聲來,只是哭了不久便也倒了。

有醫官來開了藥,高氏也鬧着不肯喝,任陽杺與陽枍如何哀求也是無用。

許是太過愧疚之故,高氏的病癒發兇了,竟高燒不退,連日說着胡話。陽杺、陽枍都聽得真切,連自己伯父、父親因何而死,兄長如何愧疚,陽槿如何埋怨,也都猜出了個囫圇來。

陽杺整日忙東忙西,又要侍候母親,又要照看姐姐。

陽枍見高氏日漸消瘦,顯是無望,整日盤算起出路來。

待陽槿醒來時,高氏已是瘦得皮包骨了,連一動也不能動。

而陽杺與陽枍不知所蹤。

陽槿心中一急,纔好起來的身子又覺不適,卻少不得撐着,急忙讓人尋找弟妹,又親自去求了沈夫人幫她找尋。

沈夫人早聽說陽杺、陽枍兩個失蹤一事,哪有不着急的?一早就讓人去尋了,奈何尋了十來日仍是沒有消息。如今陽槿來求,她更要答允幫忙,另遣了人去照顧陽槿與高氏。

陽槿因失了弟妹,也不敢再與高氏彆扭,唯恐連高氏也撒手而去,強自支撐着照顧起高氏來。

高氏卻忽然歿了。

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五回 曲傳心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十九回 情所起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二回 初相見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一三一回 會當晴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一七四回 觀爲先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九回 喜登門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